个人认为996不太贴切,虽然996不算福报,但能够996的人其实不多,反而随处可见比966更加。。


不止毁掉劳动者,还在摧毁他们的家庭,典型的一拖三。

虽然此类问题,我说了很多次,但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情感的维系同样是需要投入时间的,它和你的工作时间是零和博弈的状态,工作时间多一小时,家庭生活的时间少一小时,家人之间的疏离感就多一小时。

对于那些分隔两地长久无法见面的朋友,我们在维护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节日送礼、偶尔约出来吃饭、经常线上交流,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时间投入,如果一旦几个月不联系会立刻生疏,过几年就没有共同话语,再好的朋友也形同陌路,人际关系就像一个会慢慢变凉的炉子,是需要我们投入名为时间的炭火,才能使他长久温暖。

家庭关系的维护亦是同理,这不仅仅是家里脏了抽时间打扫一下的家务活,想要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每天抽时间同家人一起聊天、谈心、散步、吃饭、娱乐等情感交流是必须的,同样需要实实在在地把时间投入进去。

而996、007的工作模式就是强行把打工仔从他们原本属于家庭生活的时间中强行切割一块送到公司那里,人在极度疲惫时就像被抽干的水池,心中的温暖和善意根本无法分享给别人,能忍住不发泄垃圾情绪已经不错了。这种工作模式下,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一天说不到半个小时的话。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一旦某个家庭成员进入长期996、007的工作节奏,那么意味著全家都要成为他的后勤队,他/她没有时间分担家庭责任,无法向家庭成员提供情感价值,唯一能贡献的就只有钱了。家庭生活的维护任务就要落到其他家庭成员头上,如果他/她能为家庭提供不错的经济回报,那么单方面承担家庭维护任务的一方产生的怨气和压力会被暂时掩盖过去,但仍然会持续积累,如果某天不再能提供更高的经济回报,累积的压力会一并爆发。

如果双方都在996、007,那孩子基本只能给老人养,久而久之也不会太亲近父母,这样的生活越久,家庭关系的红灯越亮,很多人到中年发现身边人同床异梦,根本不了解自己的配偶,也不想了解,甚至相互嫌弃,孩子也不愿意和自己沟通,仿佛家就是几个陌生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凑在一起生活的地方,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完成某个任务的工具罢了,一旦遭遇失业、下岗、裁员,一个没用的工具又会是什么下场呢?

这样的家庭生活成了职场生活的延伸,家庭成了工作之余喘口气的中场休息时间,成了工作的手段而不是工作的目的,这不就是奴隶吗?

命运的闭环早就形成了!


虽然我是经济民科,但有一个问题,我非常有自信:一天只有24小时。这一点人人平等,即使马云,他也绝不会多一秒。

为什么强调一天24小时呢?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从24小时里分配时间。某种活动分配的时间过多,就必然减少另一种活动的时间。

有些活动是维持生存的,譬如吃喝拉撒睡。这些时间无法压缩。强行压缩,短期还行,长期肯定损害健康,甚至猝死。假设睡7小时,三餐各15分钟,厕所10分钟,洗澡10分钟。每天维持生存至少要8小时。

工作需要通勤。假设上下班各需半小时,总计1小时花在路上。

996工作制,即12小时。算上前面两项,12+8+1=21小时。则一天还剩3小时。当然,我算得非常粗略,但肯定剩不下多少时间的。

那么问题来了:甭管你闲下来想干什么,反正上限就3小时。而且这3小时往往是比较垃圾的时段,很有可能你下班后累得跟狗一样,啥都不想干,没体力精力干。

这样的话,消费肯定是药丸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时间消费。

举个例子:疫情之前,我几乎每周都去影院。我计算过看电影需要的时间。通常提前15分钟到影院,入座后约有15分钟的广告和预告片,电影正片约在90-120分钟,看完后撒尿约10分钟(不是我膀胱大,是要排队),回家约30分钟。总计3小时以上。这就是我周五夜晚的活动安排。哦,对了,还要算上去影院前吃个汉堡,差不多20分钟吧。

我相信996社畜肯定无法享受这样的一个周五夜。这不是钱的问题,诸位肯定买得起电影票。而是社畜根本没有这么长的空闲时段。时间,比金钱更稀缺。

反正全民996的话,我可以断言实体影院肯定是药丸的,甚至一切需要长时间的消费活动都药丸。这不是什么金钱问题,而是单纯的物理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

最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个问题,提到腾讯非常忌惮头条系,视为眼中钉,很大原因就在于头条系APP都是时间杀手。刷个抖音,不知不觉就耗了你大把的时间。刷抖音多了,玩游戏的时间就少了。这对于依靠游戏吸金的腾讯,就是釜底抽薪,哪怕短视频看似与游戏不是同一条赛道。

其实所有行业都在同一赛道:时间的赛道。如果用户压根没有时间来玩你的游戏、看你的电影、去你的餐馆、喝你的奶茶,你还扯什么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啊?直接专业团队抬走吧……


可怕的不是996,而是生活没有奔头。

前两天看过一个4万赞的回答,回答的是当代年轻人累不累?

累,为什么累?因为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根源在于没有理想。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当代年轻人,请问有什么信仰,不过是一具具行尸走肉罢了,古代人封建帝制,开国年初信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后信资本主义,至少相信凭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努力,真的可以闯出来一片天。当代年轻人呢?入党考公务员都是为了保底的饭碗,有几个人真的是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你说出来入党誓词你自己信吗?

现在年轻人信仰什么?什么都没有,未来一片迷茫。中国内卷到富二代都觉得压力很大,如何才能守住祖辈的财产,别说发扬光大了,能保本都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

说回正题996,现在部分通过时代红利上位的人,已经彻底撕下面具,连装都不愿意装了,就明摆著要压榨所有的工具人,反正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工人,有的是像电池一样的工具人,老板们只考虑电池怎么利用,才能收益最大化,完全不在意电池寿命。

之前最起码还给画大饼,发现现在的工具人都变聪明了,吃不下画的饼了,那干脆不画了,全员都996吧,你不干,有的是电池补位。鉴于国内的这种情况,不当电池,可能会饿死。怎么办?

可能有人会说,创业啊,另辟蹊径啊,别开玩笑了好不好,创业死亡率先不说,就现在的资本市场,你只要有好项目,不分享,资本可以分分钟复制,拿钱砸,你有脾气吗?并且,就算万一你成功了,那身份也变成了剥削者,不是主动的,别人的企业都剥削,你不剥削,你企业就活不下去,赚不到钱,如果你是老板,你怎么选择?肯定是让企业先活下去。

所以这样的环境,加上没有信仰的年轻人,已经正在走向毁灭了。

没有信仰的社会,迟早崩塌,只是时间问题,996工作制只是燃烧比较快的导火线罢了。

问题能解决吗?能。好解决吗?不好解决。

方法其实不难,就是让财富多的人,通过各种非直接撒钱的方式,给到更多需要钱的人,比如上保险,比如多休假,比如组织旅游,比如员工买房买车喜事丧事都给补助,提高普通人生活的幸福感。但是这会损害有钱人的利益,这比割肉还疼,人家不干。人家已经走到高位,自己默认已经是上等人了,上等人怎么会去考虑我家的电池幸福不幸福,干活不就完了。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毁掉当代的电池们,那不管,中国就是电池多。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只要不淹到我家孩子就行了。

996又如何,照样是人挤人的去上班,反正人们也团结不起来。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悲哀,那就对了,这就是所谓的上等人带来的压迫感。

社会上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的,少见觉得世道美好的,那说明不是个人问题。

现在小孩子报的课外班,比我当年白天的课都不少。有多少孩子还能有快乐的童年?

中学生快乐吗?大学生快乐吗?研究生快乐吗?博士生快乐吗?新入职的员工快乐吗?老员工快乐吗?90后快乐吗?80后呢?70后呢?60后呢?

肉眼可见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奋斗,却没有人能确定自己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996不止毁掉年轻人。一个996的人,没有时间去做所有小事情,那这些事情都要有人做,就比如做饭,你不可能周日一天做出来七天的工作餐,所以围绕一个996,那必须有更多的996连轴转,因为其他行业有很多其他年龄段的人。

就像张博洋的段子:

外卖员辛苦,给外卖员写程序的程序员辛苦不辛苦,程序员辛苦,在医院等候程序员的大夫辛苦不辛苦,大夫辛苦,那给大夫送外卖的外卖员辛苦不辛苦。

无一幸免。


拉马努金在20岁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什么也不干,同时他还得到了一套数学书,接下来他就天天看书,写等式,然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哈代以后受到赏识。

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四中,因为一口福建话而被迫停止教学工作专门改作业,又因此受到打击患上抑郁症(当时称为神经衰弱),然后被学校辞退回厦门摆摊生活,在这段时间内他什么研究成果都没有;但当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赏识他,就让他当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员,他在这个职位上写出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塔内问题》,然后这个天才才被华罗庚发现。

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在快餐店打工,幸而得到校友帮助,在新罕布希尔大学找到了讲师工作。十几年后因对孪生素数猜想的出色研究一鸣惊人。

从中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天才能发展天分的基本条件是一份清闲的工作。

虽然在四小时工作制下天才也是万里挑一,但是在八小时工作制下能成为天才的就是百万里挑一了,在十二小时工作制下恐怕全人类也不能出现一个天才。如果我国能创造出千万个四小时工作制且能保障基本物质条件的工作岗位,即使那只是刷盘子、送外卖,只要能保障一盏台灯,一张书桌,一杯咖啡,一台电脑,也仍然可以期望在未来几十年内获得上千名天才和十倍百倍于此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讲,国家的人才政策是严重错配的,给各种帽子基金很多,给无产阶级发展智力的机会却太少,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太多潜在的天才、人才被摧毁了。

实行四小时工作制,寓人才于无产阶级!


我以前非常讨厌日本的年功序列制,不看成绩看年龄涨工资,一群屁事不干的中年大叔插科打诨定点下班一个月拿我两倍工资,每每想到这事气就不打一处来。

但是待久了就发现,这事跟养老保险一样,讲究的是画大饼。身边的老人如果拿不到退休金,那么年轻人自然也不乐意交。过了中年就被公司扔墙角甚至劝退,那么年轻人自然也就天天刷猎头网站给自己留条后路。

996其实是种变相裁员的方式,简单粗暴的能干干不能干滚蛋。然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保证自己过了中年还有跟年轻人一样的竞争力。到底还是一部分企业募集和培养人才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过低,导致这种即插即用的用人方式成为可能。

说白了,对于996的企业来说,人跟印表机里的A4纸一样,就是一种耗材罢了。甚至连饼都不愿意画,直接灌输「只有…才…」的价值观。

这算不算毁呢,也许不算。毕竟淘汰掉那些容易加班后猝死的基因,996过后还能保留机能找著对象正常生育的人的,留下的后代一定也是精壮扛艹的新人种。大概社会达尔文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