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追求开悟,难道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种体验吗,跟追求欲望的初衷有什么不一样吗,无非是这种体验会更长久的存在以及还有附带的很多好处吗,我不知道你们说的永恒是怎么悟出来的,我觉得就是因为那种体验可以一直存在才说它永恒,而且可以让那种体验越来越强烈所以说它会越来越深,佛说有轮回,难道也只是因为这种体验吗,会不会这只是一种感觉,但只是更长久,而被神话了呢?而各种儒释道的文章就是教你怎么深化这个体验,让这种体验更强烈,这是我近期的疑虑,求破解


分享两首苏轼的诗欣赏一下:

第一首 大家都学过的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开上帝视角,旁观一切 包括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就能一览宇宙真面目了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开悟时 会发现 一切都是正常的,没啥稀奇,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比如 开悟的人放下了性,是因为性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而很多人学习开悟之人的表象,压制自己的性欲,以为没有性欲才能开悟,倒果为因。

开悟的本质是 觉醒,看清了一切事物的虚幻,也明确了其中的规律,接受一切。所有事物都是「沙子」,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也能利用这些「沙子」搭建自己想要的一切。缘起性空,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有这体验那体验的都还是在二元境界,依然有我执和我所执,并非开悟。开悟没有什么本质不本质可言,因为开悟就是契于空性,而空性已离一切二元法境界,所以不应该形容它是什么不是什么。无我无我所时即是开悟,但此时因无我故也谈不上我开悟了,如人自断其头,断头之时能断头者也会消失。

所以心经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唯有空性,而用空性这个词去描述空性时它已经不空了,不可言不可思了无一相,无相亦无时才是空性。开悟就是契于空性,而未悟者实际也一直没离开空性,不过是因有分别心故认为有得有失,如在虚空中建立各种方位。觉者无所失迷者无所得,诸法本空故。

《佛说华手经》鸠摩罗什译·卷第六

又舍利弗。空是菩提。何谓为空。无一切法故名为空。舍利弗。若于法中乃至决定有毫末相。即是著相著我著人著众生相著诸法相。是空法中无此诸相故名为空空即菩提


说实话的确是一种体验,但不仅仅是体验。是一种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新的认知。

人类这个物种,有血肉之躯也有心性意志,有情感冲动也有理性思考,如果不能对这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会在生活中变得稀里糊涂,被欲念所牵,被大脑所骗,被肉身所累,被执念所囿。

开悟就是超脱于这一切的时刻,这一刻自己明白了自己原来是自由的,只不过一直被困住了。就好像在一个迷宫转悠了几十年不得出路,却突然升空而上,迷宫的种种看得一清二楚。

开悟也是一个开始。因为终究要回归到生活中,但是有了开悟的体验,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在迷宫中迷路。自己会更加勤于学习,好弄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用另一种表述来说明,开悟相当于给意识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过更高精神层次的大门。

所以说,开悟就开悟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人生的长远来看,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一种小体验。

重要的是不断精进自己,不断寻求终极的那种精神。


开悟的本质是让众生觉而不迷,能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了知诸法实相,离一切无常幻法,离一切业力因缘,究竟解脱,得大自在。


开悟是未开悟的人未见过的风景,这个问题反过来讲更容易理解。不开悟是什么?不开悟就是活在梦里,把梦当成真的。所有的体验包括你形容的体验,都是梦境的一种剧情片段,在梦里你以为你就是那个谁。你以为的足够长的深化体验,性高潮是产生多巴胺的,让人感觉好的,但是性高潮时间超过一定长度就会让人痛苦的。而多巴胺、肾上腺素、内啡肽、催产素都能产生不同的令人愉悦的体验,这些都是梦里的东西。

彻悟、涅槃。从梦中醒过来了,发现梦里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也不是那个梦中的角色,人或者佛这些词,都是梦境的产物,佛这个词用来形容从梦里醒过来的那个永恒不可定义的。无我,不是没有个体感了,湮灭了,是没有身份,没有属性,不可定义了。但是依然有一个存在感,只是这个存在知道身份、剧情都是梦境的内容。

文字也属于梦境的元素,无法准确表达梦境外的东西。二维世界不存在第三维,所以二维世界的元素也无法代表第三维。文字语言智能比喻,形容,但不是。开悟好,快乐,幸福,都是文字,用这些文字形容也不准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开悟了的,绝对都不会后悔开悟实现了,都无比感恩开悟的发生。并且发现我们原本就是开悟本身,只是认假成真,把梦当做了真实。

一个说法是开悟是死亡,是世界的崩塌,毁灭,是重生,是无我。当然了,你的梦如果完整的,完全真实的,你怎么会醒来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