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之前听过一种说法:上课认真听讲是因为老师会讲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可是,难道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写进书里吗?

我猜有两种原因:

1.能够被口述并被理解知识,不一定能以文字表达并被理解。

2.部分教师故意为之,目的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如果学习知识不依赖于我这个人了,我就没办法控制你们或从中获利了。类似以前的师傅教徒弟不能全教,不然会饿死师傅一样。

如果1是对的,希望可以举一些例子


好的课堂应该有交流,有反馈,甚至于交流(不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分组讨论,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应该占主要地位。交流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疑问,老师能诊断出学生不理解的点,并针对性地解答,这当然是书上没有的东西。

当然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是照本宣科,念PPT,这样确实还不如自己看书,还能自己掌握节奏。


PS 答题之前先看题目的详细说明是个好习惯

题主提到了两点原因。第一点的情况我不认为有。

第二点我认同,因为分析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要先分析这个人的行为的反馈,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博弈论)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课堂上讲的东西,和网上公开的东西,受众对象和受众范围都不同。而受众的不同,就会非常影响对传播内容的选择。()

比如说,时间管理大师可以在他自己的朋友圈中私下尽情讨论多人运动的话题,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直接公布到网上就会引发争议和谴责。

又比如,可能一个行业里面大家都认为没问题的潜规则,公布出来就会引发很大争议(说了就是下面这个问题,曾经很火,110,513次被浏览)。

在你的行业里,有哪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潜规则??

www.zhihu.com图标

而且,面对面的时候,你可以先试探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态度,如果估计他和自己的观点一致,可以再进行进一步讨论(哈哈哈,有没有联想到各种经典的谍战片片段)。但是网上是很难进行这种试探或者选择的,这个时候,因为内容传播者对受众情况并不能精准把握,所以就必然会更加在乎自己言论的「政治正确」了。

老子云,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 。意思就是一个人对著越远的人说话,话里面的「干货」就会越少。(哈哈哈,其实是我曲解的意思啦)

最后再自我辨证一下,就能有效较少评论区杠精的出现)也有例外,比如说天坑专业的老师即使在课堂上会告诉大家这个课很有用,然后到了网上就可能态度大转变,变成一个「劝退党」,这个时候,当然是他在课堂外比课堂上提供的信息更有价值啦~


能够被口述并被理解的知识,一定能以文字表达并被理解。

我们会觉得口述更容易理解,是因为加入了人这个变数,语气、表情、动作、环境都会影响人的理解。

如果是由机器人来复述知识那与看书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老师教导A和B两位学生,其中A是耳聋者,B是目盲者。

当老师教导A时,A会通过文字理解知识,并仔细观察老师的表情和动作来加深理解。

当老师教导B时,B会通过语言理解知识,并仔细倾听老师的说话时的语气来加深理解。

你认为AB两者的学习方式有高下之分吗?

语言、文字都是老师将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这世上有作家、有演讲家或是其它的什么,祂们擅长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有的由文字完成集大成之作,有的觉得这即兴演讲是生平的巅峰。

而让祂们用不擅长的方式来重新表达一遍,你认为哪种更能帮助你理解呢?


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而老师会用这些理解教导学生,在课本上是没有的。

老师经常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而课本因为篇幅有限不会一一收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知识不知道只是因为还没到那个阶段,老师毕竟比学生多了几十年的阅历。

这世上的知识浩如烟海,总要有所取舍。课本上每多一些偏僻生冷的问题原更适合普及的知识就会少一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些偏僻生冷的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也没有了解的必要。课本上没有我们需要的知识,就需要我们课外努力了。

一般而言课本上知识足够我们在学业期间学习了。如果用上电子课本虽然知识上全面了,但对一些学生难免是沉重的负担,如何取舍也是一个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这些事物得不到充分使用,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当然现在网课也流行起来了,网路上的知识对我们而言近乎无限,未来会如何我也不能下定论。

先写到这里


面对面交流,是即时的双向沟通,往往能从对方的语调,微表情,肢体动作获得额外信息。口头表述时,也往往会通过语气助词,反复强调等手段来产生信息冗余,以此对抗信息传递过程的内容丢失问题。

文字表达,即便使用QQ这样的即时沟通软体,也无法像面对面交流那般传递大量隐性信息,而传统的书籍阅读形式,让信息的传递更为费事。为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这就对作者的写作能力和读者的阅读能力都有进一步要求,让沟通更加吃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乐意阅读文本,明明文本信息讲的清清楚楚的事,却偏要当面确认一遍。文本信息令他们感到吃力甚至难以理解,就是当人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这一点尤为明显。

语言之间的差异,文字会继承对应语言的特性。例如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文字特征表明了表述者更加轻松,自由。而去听,去看的人要更加吃力,要多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到位。再例如国际上法律条文往往是法语编写,一定程度是是看中法语表达的单一性,一句话没有像汉语有那么多意思,能更精准的记录信息,不出现太大偏差。

在中国有很多方言,这些方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文字我们是全国统一的。很明显的,口头内容转换文本内容,本身也存在不小挑战。

口头表达的内容通常能被文本化,但是其中存在太多阻力,如果所使用语言没有对应文字,难度大幅度上升。

如果你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基于声音传递信息,且没有创造对应文字。这种语言的表述形式又极为独特,无法使用当前已有的语言体系去系统性的转换其表述内容,也就是说这门语言完全没法被翻译,那么就存在口述内容完全没有办法被文字化的情况。

最后,文字表述和口头表述不存在优劣之分,视情景使用对应的表达方式就好。


不是。很多口述,人传人,需要感觉。文字表达无法把师傅那种教的程度和学的感觉表述出来。例如,很多人按照烘焙书做烘焙,比进入烘焙班学师傅师范手把手教做烘焙,做出来的效果,口味完全不一样。所以,很多熟能生巧,人传人的技巧,不是靠文字就能做到一样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