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进三甲医院,都是挤破头进去的,基本没有人会辞职。医生在中国也算是黄金岗位,哪怕早生华发。

但是儿科真的有人辞职,大医院小医院都有。我们医院一年走了两,考公务员去了,工资也就低一点点。这就是现实,趋利避害。

儿科,没有十足的耐心,你每天都会有一种心梗的感觉。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百强医院排名:

上海有五所医院入选前20名:

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

这五所医院中只有瑞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有儿科门急诊

其中只有瑞金医院有:儿外科急诊

然而,别高兴的太早,瑞金医院的儿外科急诊不接收14周岁以下患儿

.

2004年交大医学院停止招收儿科专业,2012年恢复招收儿科专业。

1999年复旦医学院停止招收儿科专业,2015年恢复招收儿科专业。

最早的一批儿科毕业生也要2020年才能拿到医师执照。


我国儿科界一共只有三位院士,全部都在北京儿童医院。

诸福棠院士早已驾鹤西去,今年仙寿120岁。

96岁的胡亚美院士是我国小儿血液病学科的创始人,2019年胡亚美院士去世了。

全国只剩下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今年100岁的张金哲院士了。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年离职率高已经成为常态。

该院2011年-2015年就共有36名医师及139名护士因儿科医生压力大、薪酬低等原因辞职。

深圳市2017年发布的《关于发布深圳市事业单位2017年度人才紧缺岗位和特殊岗位目录》,将儿科医师纳入紧缺岗位人才目录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门槛,将年龄放宽到45岁,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儿科医师放宽到50岁,并将区级、街道医院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条件放宽到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加大儿科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市卫计委介绍,下一步,将完善紧缺岗位人才政策,争取对引进符合条件的儿科等紧缺岗位专业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

深圳市招聘儿科医生的年龄上限已经到50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宽到60岁?

学历只要求本科学历即可!本科学历就可以作为人才引进深圳了!

深圳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呢?


记得去年和老蔡去校招会招应届学生

同学甲:『老师,骨科心血管要人吗』

我跟老蔡

同学乙:「老师,普外泌尿要人不」

我跟老蔡

同学丙:「老师,口腔、眼科要人不」

同学丁:「老师,你们招那些人?」

老蔡:「妇产、急诊、重症、儿科」

同学丁:「待遇怎么样?」

我:「学弟啊,我跟你说我们医院#¥@!%。。。特别是儿科每个月不仅拿的是平均奖,旱涝保收,每月额外给每个儿科医生2500的特别补助。。。」

我还没说完老蔡就在那:「哈哈哈。。。」笑了起来

然后学生丁也:「哈哈哈。。。」

笑的我也不好尬吹了,只好跟著:「哈哈哈。。。」


儿科有优势

儿科是下一个私营化的潜在的点,这段时间公立医院里儿科医生的窘境,将有很大的可能在私营医院里得到缓解。

不少私立诊所都在尝试儿科方向便是信号。

不过任何选择都存在风险,我肯定不能保证一定能成。

儿科有明显的劣势

和家长难以沟通,患儿本身又很难描述清楚。

经常一个孩子看病,6、7个人陪同

之前的回答里举了这方面的例子

阿源老师:为什么大多数医学生不愿意做儿科医生??

www.zhihu.com图标

儿科的病本身还复杂,

同样是感冒,

成人7天自己好

幼儿就要预防他变成重症

儿科里和家长起矛盾太容易了,

而且不少家长还不会听你解释。

所以结论是

儿科必然不会是多数人的首选

但不是人人有得选,有的人是没得选

并且「千金难买我愿意」

也总有人真心喜欢

儿科必然是有人去的,只是人很少

去了儿科真的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不要寄希望于医生身份能给你带来什么

那是你起码成为大佬之后的事

平时更多地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奉献

「你不就是医生吗?问你几句怎么了?」


少归少,还是有的。

虽然在临床医学生里选择儿科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但在数量上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数字。

我前段时间接受了一个咨询,二本双非,临儿专业。

目前可以进入一家三甲医院,

职位一个是儿科科室,一个是去检验科当技师。但他是男生,还有挣钱养家的愿望。

我直截了当告诉他:选儿科。

原因有三:

一,儿科易挨打的职业特点短时间修正不了,但收入低于其他科室的特点在短期内会迅速改观。

不是儿科收入提升,而是其他人下降了……

虽然别的科室还是热门,但儿科门槛还是低,以小博大不还是躺学精髓?

二、人情社会的根本还是资源互换。

普通人最大的资源就是自己,

看病这东西,简单点就是「看化验单+开药」

虽然和做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你会,别人不会,这就是资源,

你不仅会,还有资质,有许可权,这就是壁垒。

这就保证了你拥有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年头能生一个是中产之家,

生两个那是小康之家,

这些人有事能求到你,你有事不也就能求到他们。

三、知识变现。

知识变现这个词很火,很多人把他定义为割韭菜。比如回复3就可以获得5000字干货,点赞就可以获得成为知乎大v秘诀……

但儿科类专业知识仍然是稀缺的,就业门槛低意味著供给跟不上需求,跟不上需求意味著需求溢出,一部分需求就会溢出到互联网。

我接受一些医疗类咨询的时候,常常发现治疗是没问题的,效果也是看得见的,但家属还是有担心,担心是因为大夫只说了句:

药先吃,不行了再来,下一个!

这一点儿科由甚。学会了在网路上光给家属解释病情,就能解决温饱了。将来做的大一点,进入互联网医疗也是大有可期的。

灵魂脱离肉体进入虚拟世界,不就避免挨打了?只吃官司不挨打不是每个医生的梦嘛。


以上建议均是给已经入坑的儿科韭浪们准备的,有别的选择当然更好。

不过在这一轮强有力的变革之下,大家收入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变得清澈、透明,儿科医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将来的事,还很难说,

一个人的命运,九成取决于历史的进程,一成取决于自我奋斗在历史进程方向上的投影。

国家既然能兑现人人看得起病的承诺,

那政策向全科儿科麻醉倾斜的承诺,也一定会兑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