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的壇經中的典故

是要結合上下文的

1.本來無一物,是惠能的「得法偈」,但從下文的行文邏輯可以顯而易見的看到,這時候的他,悟的還不夠,弘忍和惠能兩個人打禪機,弘忍說惠能「米猶未熟」,惠能說自己雖然米熟了但還沒篩過,總而言之,就是還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所以有五祖的夜半傳法,講了一段金剛經,這就再次提到,惠能聽講後,【言下大悟】,悟到了什麼?「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什麼?就是題主問的佛性嘍。

2.上面是從宗寶本壇經來講的,如果去看敦煌本(法海本),你會驚奇的發現,得法偈都變了,變成啥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來,你點的佛性來了。


在俗諦層面,我們是依概念法認知世界,如果一定要在有和無這兩個概念中選擇,為了撥除斷滅見,我們說有佛性。但在真諦中,有、無、生、滅、一、異、常、斷、來、去這樣二元對立概念,都是不成立的,乃至佛性這個概念也是多餘,一切都無所住,有所住就是有為,於無分別中,哪有什麼塵埃?


哦,看來還不知道佛性是什麼。佛性即是空性,了不可得的心,清凈湛然,本無一物,了無一塵。


佛性是不變的,體性本空,所起作用或妙用形成了世間萬物或非物 ,但這些妙用也是空性,不可得,詳見《大般若經》。我們凡夫把佛性的作用用於貪嗔痴,認作用或妙用為真實有,而迷留於六道不得解脫,佛菩薩把這些體性皆空的妙用來渡眾生,所以佛說法49年說自己沒說一法,若有人說如來說過法,是為謗佛。《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有人言實有佛菩薩渡眾生也是謗佛。因為《大般若經》: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所以不管佛性的本體還是佛性妙用所形成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包括成佛渡眾生,都是了不可得。所以:本來無一物和處惹塵埃。

《大般若經》:外空由內空故,內空由外空故,空也不可得。


《大般涅槃經》所開示的義理就是佛性常住,不易不變,無有生滅。而本來無一物說的是諸法空性。二者沒有任何矛盾之處。何況佛性猶如虛空,不是物。


佛性,眾生皆有成就佛果的可能性。


佛性 的完整描述是「緣起性空」或者「真空妙有」。佛性非空非有,非常非無常,說變說不變都不對。佛性是「體空,相明,用周遍」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偈,只表達了佛性「性空」這一面,是有偏頗的,所以五祖弘忍大師用鞋擦了這首偈,說「亦未見性」。

慧能後來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把緣起和性空兩方面 都表達出來了,所以 此時 五祖弘忍才確認 慧能了悟了佛性的真義。

比如 廬山,橫看是嶺,側看是峰,單說廬山是嶺或是峰都是偏見,都不準確。要識廬山真面目,當知身在此山中。


原始佛法從不談論「形而上學」「本體論」的「有我/無我」、「有自性/無自性」、「有佛性/無佛性」、「自性本清凈/自性本污穢」…。原始佛法中所說的「自我」,是內心可觀知的「自我架構」活動(《增支部3.32經》)。

佛陀從未教過「無我」、「性空」,只教過「若把x當成是我,x即成負擔、壓力」,只教過「自我建構的活動,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和快樂」。

若不了解佛法的本意,很容易變成像部派和大乘那樣,為了解決「無我」、「無自體」等難題,產生了許多與佛法無關的「戲論式解說法」:「勝義諦上是無我,世俗諦上姑且說我」、「有分識、或阿賴耶識作為業力的乘載體,雖無我而業果延續」、「剎那生滅的極微,作為業力的連貫」、「若畢竟空,何來罪福報應?罪福報應如幻而有」…。這些哲學上的強辯和想像,是誤把「無我」當作佛法的教義,然後自找麻煩地要辯證「無我」所產生的無邊無際的假想難題。


既然出自六祖壇經,壇經里處處有解釋。

隨便摘一段,出自般若品: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楞嚴經》十番顯見 一、顯示見性是心 二、顯示見性不動 三、顯示見性不滅 四、顯示見性不失 五、顯示見性不還 六、顯示見性不雜 七、顯示見性無礙 八、顯示見性不二 九、顯示見性超情 十、顯示見性離見

受制於篇幅舉例其中顯見不滅

原文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1。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注】

  1 迦旃延和毗羅胝子 迦旃延和毗羅胝子都是外道論師。當時印度有著名的六大論師:(1)富蘭那迦葉,說無因無果;(2)末伽黎,主張無因論;(3)毗羅胝子,唱不可知論;(4)翅舍欽婆羅,說人由四大合成,死後斷滅;(5)迦旃延,詭辯家;(6)若提子,提倡苦行以求解脫。

  白話解

  阿難及大眾聽到佛的示誨,頓時身心十分安泰。想到長久以來,迷失本心,錯把塵緣分別影事認做本心本性,今時得開悟,像渴望吃奶的嬰兒忽然遇到慈母,萬分感激。大眾歡喜,合掌禮佛,還望如來披露身心的真妄虛實,闡發生滅和不生不滅的真實義。

  波斯匿王起立對佛說:「我未得佛教誨之前,聞迦旃延和毗羅胝子說,一切斷滅了,就稱為涅槃。今我雖然有幸親聞佛的教誨,但我心中還有疑惑,怎樣推求,怎樣修持,才能夠證知這個心,到不生不滅地?」

  今在這會中還未得無漏的大眾,都願聽到佛的開示。

原文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白話解

  佛問:「大王,您的肉身還在。我今問你,你這肉身像金剛一樣長住不朽呢,還是隨時變壞呢?」

  「世尊!我現在這個這肉身,終要壞滅。」

  佛說:「大王,你現在還未滅,怎知會滅?」

  「世尊!我這無常變壞的身軀,雖還未滅,但是,我觀察到,即使是當前,也時刻變遷,沒有稍停之時。像燒柴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由此可見我身終將滅盡。」

  佛說:「是啊!大王,你現在的年紀,已經走向衰老了。容顏面貌,怎及得孩童之時?」

  「世尊!我童稚時,肌膚腠理潤澤;及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老了,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頭髮白了,面也皺了,看來命不長了,怎能比年輕充盛之時!」

  原文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白話解

  佛說:「大王,你的容顏應當不是一下子變壞的吧?」

  波斯匿王說:「世尊!這是潛移密化的結果。不知不覺,寒暑遷流,漸漸成了今天這個模樣。我二十歲的時候,雖然還號稱少年,但跟十歲那時比,已經老了十年;及至三十歲之時,又比十歲時衰了二十年;今年我已是六十有二,回過頭來看看,五十歲時比現在強壯得多啊!。世尊!我觀察這種密移變化,是用十年做一紀進行對比的。如果微細推敲,這變化怎會是十年十年變化的?其實是年年在變;不但年年在變,而且月月在化;又何止月月變化?,而且日日在遷;說到底,剎那剎那,每一閃念之間,都不停住。由此可見,我身終將變滅。」

  原文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

  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白話解

  佛對大王說:「你見變化遷改不停,悟得你的身軀要滅時終要滅。你可知身中有什麼是不會壞滅的嗎?」

  波斯匿王合掌對佛說:「我實在不知道。」

  佛說:「我今讓你認識不生不滅之性。大王,你幾歲時見到恆河水?」

  王說:「我三歲那時,慈母帶我去拜壽星婆,就曾經過這恆河,那時,便識得這是恆河水。」

  佛說:「大王,依你所說:二十歲之時衰於十歲時,到了六十幾歲,變化很大了。你三歲時就見過恆河,到十三歲再次見到恆河之時,前後所見好的恆河水有無分別?」

  王說:「十三歲時同三歲時所見的恆河水無異,乃至於今,六十二歲所見到的亦無異。」

  原文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1。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注】

  1 身後捨生趣生波斯匿王是世間王,仰慕佛法,他的思想境界,不離欲界,與會中已離三界的大比丘、大菩薩不是同一水平。他聞法後所得的解,仍然有很多印度古神教觀念的成分。他認為向佛供養,雖求不得肉身不死,也可以死後轉生,所以自信身後捨生趣生。

  白話解

  佛說:「你今自感悲傷,頭髮白了,麵皮皺了,麵皮比童年時皺了很多。你現在觀這恆河,與過去童年是相比,你觀河的見性,有沒有童年與耄年之分?」

  王說:「沒有。世尊!」

  佛說:「您的麵皮雖然皺了,但您的見性並不皺啊!。皺的,便表明有變;不皺的,便表明不變。變的會滅,不變的本來就不生不滅。您的見性怎會因肉身生滅而有生有滅?怎麼你還信末伽黎等外道的死後斷滅論呢?」

  波斯匿王聽了這番話,自信身後捨生趣生,跟大眾一起,心情踴躍,歡喜得難以形容。


有,佛性本有,就是本來面目。所有的妄想無明也都是虛幻的,所以塵埃也都是虛幻的,這是站在空性上來說的,如果站在人類思維角度,就該學習神秀,去除妄想習氣就可以了,因為人的固有思維很難打破,所以很難一步回歸空性


六祖壇經 敦煌版中是——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 何處有塵埃

所以,可能流通的宗寶版有些法義上可能有誤,這個要引起自已的思考


有,就是自性,我們的真如本性,跟佛菩薩,跟所有眾生的一樣的自性,本自具足,清凈平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永恆不變的。

明白了這點,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本來無一物,指的是違背自性的一切,也就是六道輪迴,本來就是沒有的,但是因為眾生的無明,導致了分別執著,才有了六道輪迴,所以大乘佛經聽懂學明白了就知道,六道輪迴的一切都是有數有量,會變的,是無明自己造成,你的心不住上去,不去追求它,自然就不會障礙到了。

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明白了這點,你就會盡自己全部力量受持,護持弘揚大乘佛法,幫助眾生明白佛在經中講得真實殊勝義理,這就是用上自性,回歸自性,心裏面一點貪嗔痴都沒有,但是離開了眾生用不上,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個世界,有親朋好友,有同事同學,這就是我們的緣,我們的條件,已經形成了,沒有辦法改變,所以我們要利用好這些緣,去大做佛事,廣度眾生,這就是借假修真。

如何做到借假修真,住深禪定!(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三十八篇)?

mp.weixin.qq.com圖標

謝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是用語言來描述這個不變的佛性,它是指月的手指指向月亮------佛性。


了了了:對本體的認識


到底有沒有一個不變的「佛性」?如果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怎麼理解?

南無阿彌陀佛!!!

佛祖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感悟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六祖惠能大師,卻感嘆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針對師兄神秀作的偈: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所以用處不同,言表所異,不能依文解意,更不能拉牛頭來對馬嘴。佛法的修學必須實修實證,如果證悟了,兩者之間並無矛盾,完全統一,因為 "本來無一物」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六祖慧能大悟之後,明見自性而說此偈,自性者是真實而有,非是虛無之法,若是虛無,六祖即不會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也就是說,眾生菩提之智本自有之,但不是同樹木一樣可知可見,明鏡者亦是智慧,世間明鏡可照一切色相,而眾生本有的智慧即心,能顯現世出世間所有境界,但此心鏡亦不同於世間有質礙之物,不可知見,形同虛空,所以無有污染,所以說,何處惹塵埃,若人不了自性,即無由能知佛法,何為真實之法性,譬如木中火性,因緣而有火生,然此中火性不可見,不可知,本然清凈,由如虛空,若無火性,木不出火,如是之性即為法性,莫用世間之法解此義理,世間虛妄,會說木中有這元素那雲素,若如世間說法,如何不見木中之火,所以木本無是火,因是性故,因緣相合而生火相,若無因緣火性不生,亦無壞相,而此火性實不可見,不可說無,此性在無情物中,名為法性,而在眾生身中,名為佛性,若無此性,眾生以何法成佛,譬如女人,雖無有子,亦不可說是女人無子,何以故,有子性故,若遇因緣,結婚生子,若無有性,子不得生,如樹木石頭,以無量因緣,子不得生,因無子性因,亦不能說她有子,何以故,無因緣故,子不出生,而此子性實不可見,而處人身中從無污染過,若有污染,即是壞種,亦不得生子。譬如種子,因種有芽,而種子中芽不可見,如是芽性處種子中,清凈本然,不生不出,不毀不壞,若遇因緣,水土陽光等等,芽即可見,若種中無芽性,用多少因緣,芽即不出,是中芽性,即是苗物之種性,此之實性,同如虛空,無有一物,而性真實,不變不易,世法而說本來無一物,若是究竟之義,不作此說,


釋迦悟道時嘆道:奇哉,世人皆具此智慧德性,惟以妄想分別不能證得,明明確確提出人人皆有自性,自性在佛法俗稱佛性

到了慧能,為了標新立異,為了壓倒神秀,嘩眾取寵,說出了本來無一物的瞎話,到此把佛法徹底扭曲。

本來無一物,是慧能三十來歲時,為了故作離奇產生的無明見地,與佛法相背,禍世千年,世人表淺無知,迷惑其玄而以之為高


謝邀

佛性是道,是理(規律),是如是因如是果。

比如,十二緣起,就是佛性。

從以上的角度來說,佛性是不變的。

如果沒有佛性,則不能成佛。

無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對佛性的一種悟,一種境界,它可以使人與佛性相應。


漢傳佛教的現常說是印度佛教中比較左道一支,接近梵我,在印度一直被打壓。在中國,現常說成為禪宗核心思想,並隨之成為中國人對佛性普通認識,這個本來具足的佛性,只是漢傳的傳統,無法代表佛教。如果要說佛教,佛教是不認可有一個本來具足的佛性,在南傳佛教中,成佛需要苛刻的條件,並需要一個佛為你授記,並不是大乘中那種發發普提心就能成佛的,與那本來的佛性沒關係。在印度大乘中,主流觀點也很排斥現常說,所以說,你的問題要解答很簡單,就是成佛了,才說有佛性,沒成佛,就沒有佛性,南傳中沒有佛性一詞,他們對成佛的解釋與大乘全然不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