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的坛经中的典故

是要结合上下文的

1.本来无一物,是惠能的「得法偈」,但从下文的行文逻辑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这时候的他,悟的还不够,弘忍和惠能两个人打禅机,弘忍说惠能「米犹未熟」,惠能说自己虽然米熟了但还没筛过,总而言之,就是还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所以有五祖的夜半传法,讲了一段金刚经,这就再次提到,惠能听讲后,【言下大悟】,悟到了什么?「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是什么?就是题主问的佛性喽。

2.上面是从宗宝本坛经来讲的,如果去看敦煌本(法海本),你会惊奇的发现,得法偈都变了,变成啥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来,你点的佛性来了。


在俗谛层面,我们是依概念法认知世界,如果一定要在有和无这两个概念中选择,为了拨除断灭见,我们说有佛性。但在真谛中,有、无、生、灭、一、异、常、断、来、去这样二元对立概念,都是不成立的,乃至佛性这个概念也是多余,一切都无所住,有所住就是有为,于无分别中,哪有什么尘埃?


哦,看来还不知道佛性是什么。佛性即是空性,了不可得的心,清净湛然,本无一物,了无一尘。


佛性是不变的,体性本空,所起作用或妙用形成了世间万物或非物 ,但这些妙用也是空性,不可得,详见《大般若经》。我们凡夫把佛性的作用用于贪嗔痴,认作用或妙用为真实有,而迷留于六道不得解脱,佛菩萨把这些体性皆空的妙用来渡众生,所以佛说法49年说自己没说一法,若有人说如来说过法,是为谤佛。《金刚经》: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人言实有佛菩萨渡众生也是谤佛。因为《大般若经》: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所以不管佛性的本体还是佛性妙用所形成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包括成佛渡众生,都是了不可得。所以:本来无一物和处惹尘埃。

《大般若经》:外空由内空故,内空由外空故,空也不可得。


《大般涅槃经》所开示的义理就是佛性常住,不易不变,无有生灭。而本来无一物说的是诸法空性。二者没有任何矛盾之处。何况佛性犹如虚空,不是物。


佛性,众生皆有成就佛果的可能性。


佛性 的完整描述是「缘起性空」或者「真空妙有」。佛性非空非有,非常非无常,说变说不变都不对。佛性是「体空,相明,用周遍」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偈,只表达了佛性「性空」这一面,是有偏颇的,所以五祖弘忍大师用鞋擦了这首偈,说「亦未见性」。

慧能后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把缘起和性空两方面 都表达出来了,所以 此时 五祖弘忍才确认 慧能了悟了佛性的真义。

比如 庐山,横看是岭,侧看是峰,单说庐山是岭或是峰都是偏见,都不准确。要识庐山真面目,当知身在此山中。


原始佛法从不谈论「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有我/无我」、「有自性/无自性」、「有佛性/无佛性」、「自性本清净/自性本污秽」…。原始佛法中所说的「自我」,是内心可观知的「自我架构」活动(《增支部3.32经》)。

佛陀从未教过「无我」、「性空」,只教过「若把x当成是我,x即成负担、压力」,只教过「自我建构的活动,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和快乐」。

若不了解佛法的本意,很容易变成像部派和大乘那样,为了解决「无我」、「无自体」等难题,产生了许多与佛法无关的「戏论式解说法」:「胜义谛上是无我,世俗谛上姑且说我」、「有分识、或阿赖耶识作为业力的乘载体,虽无我而业果延续」、「刹那生灭的极微,作为业力的连贯」、「若毕竟空,何来罪福报应?罪福报应如幻而有」…。这些哲学上的强辩和想像,是误把「无我」当作佛法的教义,然后自找麻烦地要辩证「无我」所产生的无边无际的假想难题。


既然出自六祖坛经,坛经里处处有解释。

随便摘一段,出自般若品: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楞严经》十番显见 一、显示见性是心 二、显示见性不动 三、显示见性不灭 四、显示见性不失 五、显示见性不还 六、显示见性不杂 七、显示见性无碍 八、显示见性不二 九、显示见性超情 十、显示见性离见

受制于篇幅举例其中显见不灭

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1。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注】

  1 迦旃延和毗罗胝子 迦旃延和毗罗胝子都是外道论师。当时印度有著名的六大论师:(1)富兰那迦叶,说无因无果;(2)末伽黎,主张无因论;(3)毗罗胝子,唱不可知论;(4)翅舍钦婆罗,说人由四大合成,死后断灭;(5)迦旃延,诡辩家;(6)若提子,提倡苦行以求解脱。

  白话解

  阿难及大众听到佛的示诲,顿时身心十分安泰。想到长久以来,迷失本心,错把尘缘分别影事认做本心本性,今时得开悟,像渴望吃奶的婴儿忽然遇到慈母,万分感激。大众欢喜,合掌礼佛,还望如来披露身心的真妄虚实,阐发生灭和不生不灭的真实义。

  波斯匿王起立对佛说:「我未得佛教诲之前,闻迦旃延和毗罗胝子说,一切断灭了,就称为涅槃。今我虽然有幸亲闻佛的教诲,但我心中还有疑惑,怎样推求,怎样修持,才能够证知这个心,到不生不灭地?」

  今在这会中还未得无漏的大众,都愿听到佛的开示。

原文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白话解

  佛问:「大王,您的肉身还在。我今问你,你这肉身像金刚一样长住不朽呢,还是随时变坏呢?」

  「世尊!我现在这个这肉身,终要坏灭。」

  佛说:「大王,你现在还未灭,怎知会灭?」

  「世尊!我这无常变坏的身躯,虽还未灭,但是,我观察到,即使是当前,也时刻变迁,没有稍停之时。像烧柴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由此可见我身终将灭尽。」

  佛说:「是啊!大王,你现在的年纪,已经走向衰老了。容颜面貌,怎及得孩童之时?」

  「世尊!我童稚时,肌肤腠理润泽;及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老了,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头发白了,面也皱了,看来命不长了,怎能比年轻充盛之时!」

  原文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白话解

  佛说:「大王,你的容颜应当不是一下子变坏的吧?」

  波斯匿王说:「世尊!这是潜移密化的结果。不知不觉,寒暑迁流,渐渐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我二十岁的时候,虽然还号称少年,但跟十岁那时比,已经老了十年;及至三十岁之时,又比十岁时衰了二十年;今年我已是六十有二,回过头来看看,五十岁时比现在强壮得多啊!。世尊!我观察这种密移变化,是用十年做一纪进行对比的。如果微细推敲,这变化怎会是十年十年变化的?其实是年年在变;不但年年在变,而且月月在化;又何止月月变化?,而且日日在迁;说到底,刹那刹那,每一闪念之间,都不停住。由此可见,我身终将变灭。」

  原文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白话解

  佛对大王说:「你见变化迁改不停,悟得你的身躯要灭时终要灭。你可知身中有什么是不会坏灭的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说:「我实在不知道。」

  佛说:「我今让你认识不生不灭之性。大王,你几岁时见到恒河水?」

  王说:「我三岁那时,慈母带我去拜寿星婆,就曾经过这恒河,那时,便识得这是恒河水。」

  佛说:「大王,依你所说:二十岁之时衰于十岁时,到了六十几岁,变化很大了。你三岁时就见过恒河,到十三岁再次见到恒河之时,前后所见好的恒河水有无分别?」

  王说:「十三岁时同三岁时所见的恒河水无异,乃至于今,六十二岁所见到的亦无异。」

  原文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1。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注】

  1 身后舍生趣生波斯匿王是世间王,仰慕佛法,他的思想境界,不离欲界,与会中已离三界的大比丘、大菩萨不是同一水平。他闻法后所得的解,仍然有很多印度古神教观念的成分。他认为向佛供养,虽求不得肉身不死,也可以死后转生,所以自信身后舍生趣生。

  白话解

  佛说:「你今自感悲伤,头发白了,面皮皱了,面皮比童年时皱了很多。你现在观这恒河,与过去童年是相比,你观河的见性,有没有童年与耄年之分?」

  王说:「没有。世尊!」

  佛说:「您的面皮虽然皱了,但您的见性并不皱啊!。皱的,便表明有变;不皱的,便表明不变。变的会灭,不变的本来就不生不灭。您的见性怎会因肉身生灭而有生有灭?怎么你还信末伽黎等外道的死后断灭论呢?」

  波斯匿王听了这番话,自信身后舍生趣生,跟大众一起,心情踊跃,欢喜得难以形容。


有,佛性本有,就是本来面目。所有的妄想无明也都是虚幻的,所以尘埃也都是虚幻的,这是站在空性上来说的,如果站在人类思维角度,就该学习神秀,去除妄想习气就可以了,因为人的固有思维很难打破,所以很难一步回归空性


六祖坛经 敦煌版中是——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所以,可能流通的宗宝版有些法义上可能有误,这个要引起自已的思考


有,就是自性,我们的真如本性,跟佛菩萨,跟所有众生的一样的自性,本自具足,清净平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永恒不变的。

明白了这点,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本来无一物,指的是违背自性的一切,也就是六道轮回,本来就是没有的,但是因为众生的无明,导致了分别执著,才有了六道轮回,所以大乘佛经听懂学明白了就知道,六道轮回的一切都是有数有量,会变的,是无明自己造成,你的心不住上去,不去追求它,自然就不会障碍到了。

佛讲经说法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佛经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经。明白了这点,你就会尽自己全部力量受持,护持弘扬大乘佛法,帮助众生明白佛在经中讲得真实殊胜义理,这就是用上自性,回归自性,心里面一点贪嗔痴都没有,但是离开了众生用不上,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亲朋好友,有同事同学,这就是我们的缘,我们的条件,已经形成了,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些缘,去大做佛事,广度众生,这就是借假修真。

如何做到借假修真,住深禅定!(住真实慧有声书系列第三十八篇)?

mp.weixin.qq.com图标

谢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是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不变的佛性,它是指月的手指指向月亮------佛性。


了了了:对本体的认识


到底有没有一个不变的「佛性」?如果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怎么理解?

南无阿弥陀佛!!!

佛祖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感悟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六祖惠能大师,却感叹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针对师兄神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所以用处不同,言表所异,不能依文解意,更不能拉牛头来对马嘴。佛法的修学必须实修实证,如果证悟了,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完全统一,因为 "本来无一物」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大悟之后,明见自性而说此偈,自性者是真实而有,非是虚无之法,若是虚无,六祖即不会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也就是说,众生菩提之智本自有之,但不是同树木一样可知可见,明镜者亦是智慧,世间明镜可照一切色相,而众生本有的智慧即心,能显现世出世间所有境界,但此心镜亦不同于世间有质碍之物,不可知见,形同虚空,所以无有污染,所以说,何处惹尘埃,若人不了自性,即无由能知佛法,何为真实之法性,譬如木中火性,因缘而有火生,然此中火性不可见,不可知,本然清净,由如虚空,若无火性,木不出火,如是之性即为法性,莫用世间之法解此义理,世间虚妄,会说木中有这元素那云素,若如世间说法,如何不见木中之火,所以木本无是火,因是性故,因缘相合而生火相,若无因缘火性不生,亦无坏相,而此火性实不可见,不可说无,此性在无情物中,名为法性,而在众生身中,名为佛性,若无此性,众生以何法成佛,譬如女人,虽无有子,亦不可说是女人无子,何以故,有子性故,若遇因缘,结婚生子,若无有性,子不得生,如树木石头,以无量因缘,子不得生,因无子性因,亦不能说她有子,何以故,无因缘故,子不出生,而此子性实不可见,而处人身中从无污染过,若有污染,即是坏种,亦不得生子。譬如种子,因种有芽,而种子中芽不可见,如是芽性处种子中,清净本然,不生不出,不毁不坏,若遇因缘,水土阳光等等,芽即可见,若种中无芽性,用多少因缘,芽即不出,是中芽性,即是苗物之种性,此之实性,同如虚空,无有一物,而性真实,不变不易,世法而说本来无一物,若是究竟之义,不作此说,


释迦悟道时叹道:奇哉,世人皆具此智慧德性,惟以妄想分别不能证得,明明确确提出人人皆有自性,自性在佛法俗称佛性

到了慧能,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压倒神秀,哗众取宠,说出了本来无一物的瞎话,到此把佛法彻底扭曲。

本来无一物,是慧能三十来岁时,为了故作离奇产生的无明见地,与佛法相背,祸世千年,世人表浅无知,迷惑其玄而以之为高


谢邀

佛性是道,是理(规律),是如是因如是果。

比如,十二缘起,就是佛性。

从以上的角度来说,佛性是不变的。

如果没有佛性,则不能成佛。

无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对佛性的一种悟,一种境界,它可以使人与佛性相应。


汉传佛教的现常说是印度佛教中比较左道一支,接近梵我,在印度一直被打压。在中国,现常说成为禅宗核心思想,并随之成为中国人对佛性普通认识,这个本来具足的佛性,只是汉传的传统,无法代表佛教。如果要说佛教,佛教是不认可有一个本来具足的佛性,在南传佛教中,成佛需要苛刻的条件,并需要一个佛为你授记,并不是大乘中那种发发普提心就能成佛的,与那本来的佛性没关系。在印度大乘中,主流观点也很排斥现常说,所以说,你的问题要解答很简单,就是成佛了,才说有佛性,没成佛,就没有佛性,南传中没有佛性一词,他们对成佛的解释与大乘全然不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