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已收录至知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圆桌「心理咨询师的进阶之路,更多「心理咨询」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题目中的高危,我理解指的是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自杀的危险,筛查高危个案的途径有这样几条:

一、新生测评

这部分有效性取决于(1)所用量表的有效性;(2)做答率。

常用的量表比如贝克抑郁量表(BDI,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总分反映抑郁程度,并且第9题可直接获知受测者的自杀危险程度:

  • 我没有任何想弄死自己的想法
  • 我有自杀的想法,但我不会去做
  • 我想自杀
  • 如果有机会我就自杀

如果选择后面两项,那么危险评估等级会很高。

关于做答率,需要尽量保证新生全部参加测评,因为往往在不愿意参加测评的学生中,发生危机的比例更高。

在测评中筛查出的危险等级高的同学,需要由学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进一步的当面评估。

二、院系关注

院系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学工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干部等,日常关注了解同学的异常状态和行为,这个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作执行的细致和完善程度。

三、学校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对每位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危机评估。

对于有危机风险的学生,了解其有无自杀的具体实施计划,是否已做好准备,比如是否备好足量致死性药物,绳索刀具,是否选好跳楼投水地点并勘查,等等。以及保护因素情况如何,是什么让Ta活到现在,有哪些社会支持,内在资源,有没有想完成的心愿和责任。这部分的有效性取决于咨询师的危机评估意识和能力。心理咨询机构一般有定期的工作督导,报备和讨论高危个案。

四、其他根据学校情况可以使用的途径:学校危机热线、学校BBS相关版面、树洞邮箱,等等。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即使入学起初还比较稳定,仍然有可能在学业、人际等遭受较强的应激事件时发生危机,这决定了高危个案的筛查和管理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持续、动态和全方位的。院系学工和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可定期沟通商讨,建立并持续更新高危学生名单,将学生危机程度划分级别,实时掌握相关情况。


途径分为以下三条:

1.新生入学?心理测试?根据结果筛选出高危?给每个人测试结果,但筛选出的高危以随机为由进行回访?再次进行测试?以第二次结果为导向进行疏导或转诊并建档?召集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

2.开展讲座培训辅导员、一线心理委员、院级心理组织成员?班上成员发现并告知培训过的人员?向上反馈?危机干预。

3.通过讲座等强制形式「宣传」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心理疾病观让更多学生了解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能够提供服务帮助并且并不丢人?系统培训学生助理作为接待?提供多渠道预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现场、网路、电话等形式进行网路预约至中心进行咨询。

别的学校不太清楚,自己学校在后期进行危机干预、自杀、转诊等情况的大多数(具体数据保密)均为大一测试筛选出的重点建档人群,可看出很多问题均不是在大学期间才开始出现,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筛选的效力我认为是没有太大的问题,重点是后期的处理。因为主客观条件的各种限制,比如现在大学辅导员以一对百甚至上千的情况,以及心理教育的匮乏,导致辅导员无暇顾及学生心理状况、一线心理工作的学生或者组织很多像摆设、因羞耻等原因不愿意自己主动寻求帮助、转诊手续复杂、报销困难或者费用过高、对心理咨询嗤之以鼻、因为高校咨询服务为免费而不珍惜、不坚持咨询中途放弃等等认知上的缺乏等,使得筛选不难,处理难的状况尤为突出。
除了大部分人说的那种,还有一个是通过班委反映。班委有一个职位是心理联络员,有男女两名,他们每个月都得将反馈信息上交,信息就包括了身边是否有危险人群,心理老师便会介入处理。

个案的发生是偶然!但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伤害性事件(他人或自己)的过程就不是偶然。如果你留心观察,很快就会发现在组织中,那些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在言行上是可以区分开来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交障碍,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言行!


一般通过点名及查寝来发现。如果某寝室出现反常的集体旷课事件的话就会安排人查寝,如果发现该寝室成员一人消失,其他人在柜子里面或者床底下的话,就表明又找到了一个高危个案。

抑郁症与边缘形患者绝大部分并没有危险性,因情绪崩溃而对他人产生攻击性的可能微乎其微,这两类患者会发生的伤害性行为一般是自残或自杀。

而对社会真正产生危害的应该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感情也不能对别人的感情和痛苦做出回应。可怕的是他们的犯罪是没有预谋的,往往是事发突然、一时兴起。有预谋的犯罪在嫌犯实施过程中一般有迹可寻,如不寻常的行为举动,说话中不自然的表情,购买奇怪的物品,去平时不会去的地点。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就好比一人和你无仇无怨走在路上捅你一刀,猝不及防,莫名其妙,防不胜防。

比如这个思路――我要去买个东西――我走在大街上――我看到了一个戴著鸭舌帽的人――我艹那个人为什么要戴鸭舌帽――我特么最讨厌鸭舌帽――杀了他

是不是莫名其妙。

如果你所处的圈子有这样的人应该不难发现,因为如果你多次接触他会发现他的行为模式并不正常。但是在生活中,精神糟糕程度真正严重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多,你所见到的一些言语或行为奇怪的人可能是具有反社会倾向,他们或许因为童年的悲惨遭遇如家暴、校园暴力、被侵犯等一系列悲剧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反社会是他们保护自我脆弱心理的外在表现。

我看到有些答主说到学校有个心理测试,我大一的时候也做过,虽然不知道大家做的是否一样,但我做的那个有利答案非常明显,只要有心,测试结果不难操作。我们班还设有心理委员,据我所知那个心理委员孤立宿舍室友并在外宣布其不实谣言,逼的室友不得不偷偷外出租房,她还扬言要告知辅导员,而她却得了个优秀心理委员奖。希望这只是个例。

综上,很难发现。高危自己不会说,人群大多很冷漠。你怎么去找呢,不可控的环节太多。我上大学前没有住过宿舍,后来一住就开了眼了,一个班的破事在宿舍里乱传,真的假的乱七八糟――所以真有个行为古怪的高危,同班同学不知道宿舍内总知道吧。大学流血悲剧事件也常常发生在宿舍内吧。只是,为什么知情者都默默的闭口不提?嗯,这真的很有趣。

学校――辅导员――班级――宿舍只要你想找,手段还是有的对吧。
方法主要 问卷测评、同学间反馈、辅导员观察至于你说效果么 你看看大学校园里还有木有人自杀就行了...真正要做到完全及时评估,心理介入以及危机干预还是有困难的

但是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和有过自杀案例且发生率较高的大学,可以说工作可能学生看上去就是表面工程,学校的心理教育老师还是比较认真的毕竟真要出事情了还是会有一定追责的


一个忧郁的人会陷入死循环,学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外乎辅导到劝退。至于怎么发现全凭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有没有好心人咯。


你好!

学校心理咨询一般从一下途径:1.新生入学测评 每个新生进入大学后,都会由高校的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一次心里测评,从中筛选出高危个案,然后由专门人员通知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有效性因人而异2.因为个人需要联系学校 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而且会有专人宣传,有需求的可以自己联系。这部分人群有效性会很好,自觉与被动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3.他人的反映及学校的强制介入 因为某人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无法忍受而反馈到学校,若有必要和特殊,学校会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和交流。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据我所知大概就这些,欢迎其他朋友补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