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些新闻联想到的,比如危急病人要用血,经常会通过号召人们献血的方式,而且说是献多少,该病人才能用多少,这么做不会有可能耽误病情吗?

另外,知乎上也有相关的问题,提到虽然自己献过血,但是家人需要用血的时候还是困难和「规定」重重。(手机党不贴链接)所以想请教各位,建立血液银行的想法是否可行。让血液可以存,也可以取,还可以贷之类的,借助银行机制让献血用血制度更加透明,更加程序化,更加高效。以及为什么。

本人才疏学浅,特向各位请教,问题有不当之处,还请指出。谢谢!

---------------------------------------------------------(以上是问题描述原文,现根据答案做如下补充。)首先非常感谢几位在百忙之中回复我这个「无厘头」的问题,有机会与各位专业人士一同探讨这个问题是我的荣幸^_^。1. 关于血液制品保存的问题。本人非医学生,平时对这方面了解的信息也不多,但是也知道血液的长期保存非常困难。所以我对这个血液银行的运营模式的假设是:客户存进去的是自己的血液,不过在「账户」上显示的是存进去的某个血型的血量,也就是说,存进去的血液可以先由其他有需要的客户取出使用,等自己想取出「血液存款」的时候,取出来的同样是该血型的血液但不一定是自己当初存进去的血液。这样子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血液不能长期保存的问题。2. 血液银行利息问题。根据本人初步设想,血液银行的初衷不应该是盈利,用户「存款」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利息」,而是为了自己(以及家人)以后可能面临用血的情况提前做准备。血液银行本质上是一种献血用血制度,只不过采用了银行的部分运营模式。3. 血液银行运营费用问题。接2,由于将血液银行设想为现有的血站制度的替代,所以血液银行也应当属于公共设施或社会福利部分,应该由国家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运营。(「国」转「私」需要进一步探讨。)4. 献血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缺口问题。(1)设想血液银行目的,除了为「用户」提供用血保障之外,还有提高血液制品的流动性,让「调血」更加方便。也就是说遵守制度的情况下,不同血液银行之间可以进行必要的相互「借调」血液,解决单一站点的突发用血紧张问题。(2)用血紧张的问题,一方面是答案中所提到观念问题以及不能理解无偿献血和血液免费、用血免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原因,则与我最初的问题描述有关,即当不断有「明明献了血却不能无偿用血」的事件发生时,人们对无偿献血制度的信任度会下降,这也将影响献血的积极性。如果血液银行能够让客户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存款」,以及保证用户所持有存款的「合法性」(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就是让用户相信他的「账户」无论什么时候在哪里的血液银行都能得到认可,自己需要用到的血液的时候,「存款」可以随时「提现」),那么,相比能够大大提高用户的献血积极性。因为用户会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有具体利益的保险,即用现有的血液来为未来用血提供保障。5.贷款利息问题。出于血液银行的非盈利性质以及便于管理的考虑,不设置贷款模式,但是如果征得当事人同意,亲属间可以互相使用「存款」。总的来说,是希望血液银行制度能够让献血用血流程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提高人民献血的积极性,方便人民用血,也是整合全国血液资源。

Ps. 关于账户「存款」的「转让」问题,即是否能进行非亲属间的血液买卖问题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本人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相关知识有限,不加以妄断。

20150316


谢邀~

避不开的几个问题:

第一:临床用血需要严格的保存机制,而且即便是在这样的机制下,也不可能保存很久,相对来说钞票放个三五年毫无压力,虚拟货币连这一步都省了。

第二:我国的用血现状是:谁都不愿献,就指著部队官兵和学生狗,但用血需求又出奇的大。银行模式的「存多少用多少」看似是个好点子,但结合第一条,你就会i发现自己存进去的「款项」短则数天数十天,长则一年就必须销毁了,这和现行制度还不一样。现行制度的初衷是「全社会献血少部分需要者用」,仗著人口基数大还能硬撑;而银行制度的初衷是「客户自行存取」,无论存还是取都在同一部分人群里打转,除非这部分人群的取血量很低(设置准入门槛?),否则结合血液的损耗率,可能还不如现行制度好使。当然,如果能做成养老保险这样的庞氏骗局,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第三:如果真的设置这样的银行,其运营成本肯定也不会低。利息什么的就不要指望了,到时候取血,肯定是要收保管费的。这一条很多人可能难以接受。

2015-03-16

谢邀。囿于血液制品的保存期限制,血液银行不可能实现。

现在用血不便的问题,一是中国人传统落后的身体观念和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献血量不及用血量;二是不能理解无偿献血和血液免费、用血免费之间的关系,关于血液检测、分离、保存的成本,在献血话题下已有解释。如果国人的身体观念没有根本的进步,献血量不会有很大改变,献血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缺口必然持续存在,用血难不可能缓解。因为血液资源紧张,为控制用血,也就不可能开放临床的全免费用血,只得继续现有的献血者用血后报销的制度。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工作中难免会因为用血问题被家属迁怒,把事情都推到血液中心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我还是要建议大家在抱怨之前先检讨一下问题是否就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思考和自省是一种宝贵的品质。2015-03-21无偿献血和血液免费、用血免费之间的关系问题,请题主 @涉江而采 移步为什么病人要有偿使用我们无偿献的血?

需要用血的时候,在存储行为不能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本人或家属没有存过血怎么办?

如果强制执行,那过剩的血液又怎么处理?

重中之重,费用问题,管理需要钱,设备需要钱,耗材需要钱,人工需要钱,国家要能管早就管了。

这个有看到新闻了,转载一个,侵删。

《储存自己的血,用时再解冻输入 「血液银行」可行吗》

  2月1日,150余名被称为「熊猫侠」的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齐聚杭州,省血液中心向他们表示感谢。这个特殊的群体,身上流淌的血液像大熊猫一样珍贵;把他们献出的血液储藏起来,每年都能挽救众多稀有血型的重症病人的生命。据介绍,利用冰冻解冻技术,稀有血型的血液在血库中储存可长达10年。

  最近,有医疗机构开始尝试利用这项技术,《中国科学报》报道称,位于重庆市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正在打造一家「血液银行」。如同将钱存进银行一样,公众也可在体质健康时抽取一定血液储存在医院中,以备自己日后不时之需。该医院认为,这不仅可以避免血源紧缺问题,还能减少输血过程中的风险。

  这一做法真的可行吗?我们是否已到了「用自己的血,和异体输血说再见」的时候?它能够代替目前全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都实行的无偿献血制度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至少应该了解:血液的长期储存在技术和管理上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从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已经十分成熟的冻存技术来长期保存血液,这一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大幅度降低血液细胞的新陈代谢程度。   经过专门训练的采供血人员首先向血液里添加甘油等冰冻保护剂——这些添加剂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随后这些血液被装进血袋,再放进医用冰箱。这些冰箱使用特殊的制冷设备,可以长久保证温度恒定。根据国家2013年6月正式实施的《血液储存要求》,含4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应该在不高于零下65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期自采血之日起10年。朱发明说,在实践中,血液一般会被保存在零下80摄氏度的环境中。   当取用冻存的血液时,人们把血袋放在38摄氏度的恒温水浴箱中,匀速摇动至红细胞完全融化。然后再反复加入氯化钠溶液,逐渐洗去血液内的添加剂。这个过程中,在低温环境下「冬眠」的血液细胞会很快「醒来」,并恢复健康活力。根据规定,这种正式名称叫做「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液应该在24小时内输送给需要的人。   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专家介绍,采供血机构采取严格的措施,避免处理中发生污染或感染。一个个血袋不仅完全分隔,还会贴上唯一的条形码、编号等信息。冰冻、解冻等操作也引入各种先进仪器和标准化程序,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   可见,如果要接受「血液银行」的服务,民众首先应当详细了解进行健康储血服务的机构,考察其技术水平和运营团队。   不过,专家介绍,为了保证血液输给病人后能发挥相应的功能,一般说来,非稀有型血液都不会采用深低温长期保存,而是采取正规血库低温保存,但保存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目前,全血和红细胞保存于4±2℃内可保存35天;血小板保存于特制的袋内,在22±2℃内并不断振荡,可保存5天;新鲜冰冻血浆在零下20℃以下可保存1年。   「如果血液保存超过十年,很难说它还有多大的活性。」

  除此之外,「血液银行」还涉及到储存费用的问题。

  据西南医院血液科主任蒋天伦介绍,健康储血每次采血量400毫升,最长保存期限为10年,采血一次收费1.5万至2万元左右。如此昂贵的储存费用,已远远超出普通病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据了解,目前,我省、我国都是采用无偿献血者无偿用血的制度,而家庭中没有无偿献血过的病人用血,也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但其费用远远低于「血液银行」的储存费用。   事实上,专家认为,「血液银行」存在很多尚未得到明确回答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指出,血液的长期保存带来高昂的成本,个人保存全血的费用标准目前缺乏明确规定。又如,我们把健康血液储存在某地的医疗机构,却在另一个很远的地方生病就医,血液的跨地区运送目前也成为难题。对「血液银行」仍需谨慎、冷静看待,是专家们普遍给出的建议。
我觉得可以啊,我愿意每年花十万左右为自己存血
要交年费,小额管理费和年费么?要交利息税么?贷款的话利息怎么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