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的失败对日本的刺激是很大的,那么日本在1840年到1853年之间有没有什么改革措施呢?


谢 @曹彦士 邀请

实际上1840-1853这段时间里面日本的反应和动作是相对比较小的,德川政权唯一的对外交流窗口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长崎的使馆。

而在这段时间里面日本进行的改革确实有一次,即天保十三至天保十四年(1842-1843)的天保改革。

这场改革是继享保改革和宽政改革后的日本江户三大改的最后一次,由幕臣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主导进行。

不过这场改革实际上和鸦片战争与西方影响关系不是非常大,真正的起因是因为天保三年至天保八年(1832-1835)爆发的天灾,导致日本全国农业歉收与饥荒的发生,农民起义和暴动接连不断,为了「保证德川氏封建政权」而进行了改革。

这场改革始于天保十二年(1841),主要内容就是:

一、巩固幕藩领主制度经济基础,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强迫外流农民返乡,严格限定农民从事雇用劳动,严禁农民从事农业外副业。

二、抑制物价上涨,实行公定价格,禁止奢侈,矫正风俗,严格限制城乡町民生活,解散株仲间(手工业组织),废除其商品垄断权力,实行自由贸易,增加江户商品进货量。三、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加强江户湾等地战略要地警备,巩固日本海防。

不过水野的政策因为意在加强中央领主力量,遏制商品经济,没能解决日本江户社会的矛盾问题,反而导致经济更加混乱与不堪,最终在天保十四年(1843)宣告失败。

不过其中第三条:

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加强海防力量。

应该就是题主所说的「日本因为鸦片战争产生的影响」了。

不过只有真的被人用刀割了才知道痛,所以在1840-1853这段时间里面日本的举措是非常有限的,真正的大规模变革还是需要等到明治维新才开始。


题主连问题描述是两个问题。

为什么二鸦后才开始?

因为一鸦没打疼。不过我们也不要事后诸葛亮,当时的中国人不论满汉,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次战争的意义,以及当时外部世界的变化。不恰当的比喻,你去嘲笑一个山里人(没有歧视的意思)为什么不会用刀叉吃西餐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二鸦后开始了改革。被打疼了呗,皇帝都跑路了,这么大的事情,而且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和八里桥之战(比如英法几乎无伤上了我方高地,在主基地旁边溜了一圈,拆了一个建筑然后走了的震撼),实实在在震惊了当时中央政府高层的多数人。

这里多说一点,一鸦战争中,双方的实力差距已经很明显了,但为什么高层不明白,或者不能完全明白呢?第一,战场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前线官员的汇报会让高层觉得他们在夸大事实,推卸责任,因为这是传统(真的)。

二鸦后,多数统治者只能从朴素的,表面的去理解这种差距,当然也有完全睁著眼睛说瞎话的,不过这里面牵扯现实政治斗争的成分,不做讨论。

因为只是朴素的,表面的理解,那么所有的改革也都是照猫画虎,结果就是一塌糊涂咯。不过,好在开了近代化的先河,最后改革的速度比不上革命,清朝也就完了。但请注意,笔者不赞同这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是非对错需要争辩个明白。国内民族矛盾在目前的现实中,是需要淡化的,包括历史问题。

日本在这期间干什么

明确一点,两国虽然都是「闭关锁国」,政策上有相似性,但日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同我国(不论明清)不一样,因为日本历来有对外学习的传统。而这种学习的传统相比于我国朴素的,表面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日本的方方面面,在历史上都在模仿和学习东亚大陆地区(包括朝鲜半岛),这个历史包括大化革新前的历史。

日本当时是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当政。首先,日本得到一鸦战争的结果后,非常吃惊。进而同当时关系比较好的荷兰人那里更进一步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并且修改了「锁国令」,比如允许外国船只补给,修理,并且搭救遇难船员等,之前都是一炮打走。并且对于北方南下俄国人开放贸易的请求虚以委蛇,各种小心规避可能得风险。

不过这都是然并卵的事情,美国人佩里最终还是来了。之后的事情就是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不属于问题本身就不展开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打得不疼。一鸦英军始终在东南沿海转悠,清朝也只把他们当成疥癣之疾,没当回事,也没有大动作。直到二鸦英法联军直逼京畿清朝才感觉大事不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

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看别人挨打不疼。德川幕府本来就是极度保守的政权,对他们来说越晚变法越好能挺一时是一时,直到再也挺不住了才把天皇搬出来然后有了维新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从皇帝到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还是中华帝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明程度远远在周围蛮夷之邦之上的观念。用乾隆答复英国马戈尔尼使团的话就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认为不需要蛮夷之邦的货物,自然更不需要蛮夷之邦的思想和技术。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就是他本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也认为战争失败,被迫签到「南京条约」,虽然于国威不无稍损,但是此次签约之后,「能使夷人从此永不犯境,四海晏然安堵,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为上策哉?」(曾国藩家书—道光22年7月4日),认为虽然战争失败,有损国威,被迫签订和约,但是从此四海太平(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大事化小,也是上策。

曾国藩也算是当时有见识的士大夫官员,但是也没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看到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没有被英国人打醒,直到他筹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才深刻体会到洋枪洋炮的厉害,认为湘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太平军,「实赖洋炮之功」。

所以并不是中国被第二次鸦片战争打醒,而是像曾国藩这样的士大夫官员在实际接触、使用了洋枪洋炮以后,才体会到中国和西方的军事技术差距,才有后来的洋务运动。所以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中国没有被第一次鸦片战争打醒,实际上是又白白浪费了20年。


皇帝陛下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即使理论上有绝对的权威也不可能背叛起背后利益集团的利益。

从现在看洋务运动,可以说有利于中国且路径清晰,对大清帝国统治阶级而言可并不是这样。在当时近代化改造不是简单的做不做一句话;谁来主导近代化,引入哪国的技术经验,近代化要做到什么程度。考虑到历史上八旗权贵的表现,其勋爵贵子无力主导近代化,崛起的汉族大员根基在地方、军队,洋务运动也意味著适当放权,损满清权贵集团利益也不利于帝国上层政治力量的平衡。

何况即使以今人的天眼,对清庭而言外夷非但不是累卵之威,更是强力的续命外援。今人想要中国近代化是为了富国强兵独立自主,清庭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到近代化道路上时的首要目标可未必如此。

既然外夷不想灭亡大清,帝国内部矛盾尚不尖锐,损害其内部统治阶级利益,那么谁会愿意呢。


没打疼呗,我堂堂天朝上国,当然是天下第一,赏蛮夷点东西,还没每年公费吃喝花的多。


因为太平天国。生死攸关,不学点西方的军工产品制造,江山就保不住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你可以理解为沿著大清海岸一个一个拔钉子 但是也不能占太久 因为大批清军随后就到 一直拖了两年多 最后担心在大沽口登陆 威胁京师作罢 不就是想要通商口岸 想要几个赏钱 给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是了 桂粤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席卷了整个南方 东南富庶之地尽毁 封建税收以不满足朝廷的整体开支 加之同时期英法联军登陆大沽口 京津陷落 咸丰北狩

等下回来接著写 有事情


其实这里还是要提到慈禧的想法,人们都说慈禧祸国殃民这点确实是这样,但是也不全对。要想想当时慈禧的心态,慈禧就是一个权术大家,而她要做的就是全力维系爱新觉罗家对国家的统治,明白这个逻辑就能弄清楚她做很多事情的动机,慈禧从一开始的改革顽固派之后突然急转变成改革的积极推进者,这背后都是国内政治的考量。


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威胁到北京,让人们还没认识到这些「奇淫巧技"威力。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打到北京了,把皇帝都打跑了,还把圆明园烧了。这时我们的恭亲王才知道中国与世界差距这么大,才开始了洋务运动,只可惜甲午一战后,洋务派就破产了(这是官方说法,甲午后盛宣怀还在继续洋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