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的失敗對日本的刺激是很大的,那麼日本在1840年到1853年之間有沒有什麼改革措施呢?


謝 @曹彥士 邀請

實際上1840-1853這段時間裡面日本的反應和動作是相對比較小的,德川政權唯一的對外交流窗口只有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長崎的使館。

而在這段時間裡面日本進行的改革確實有一次,即天保十三至天保十四年(1842-1843)的天保改革。

這場改革是繼享保改革和寬政改革後的日本江戶三大改的最後一次,由幕臣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主導進行。

不過這場改革實際上和鴉片戰爭與西方影響關係不是非常大,真正的起因是因為天保三年至天保八年(1832-1835)爆發的天災,導致日本全國農業歉收與饑荒的發生,農民起義和暴動接連不斷,為了「保證德川氏封建政權」而進行了改革。

這場改革始於天保十二年(1841),主要內容就是:

一、鞏固幕藩領主制度經濟基礎,限制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強迫外流農民返鄉,嚴格限定農民從事僱用勞動,嚴禁農民從事農業外副業。

二、抑制物價上漲,實行公定價格,禁止奢侈,矯正風俗,嚴格限制城鄉町民生活,解散株仲間(手工業組織),廢除其商品壟斷權力,實行自由貿易,增加江戶商品進貨量。三、實行富國強兵政策,加強江戶灣等地戰略要地警備,鞏固日本海防。

不過水野的政策因為意在加強中央領主力量,遏制商品經濟,沒能解決日本江戶社會的矛盾問題,反而導致經濟更加混亂與不堪,最終在天保十四年(1843)宣告失敗。

不過其中第三條:

實行富國強兵政策,加強海防力量。

應該就是題主所說的「日本因為鴉片戰爭產生的影響」了。

不過只有真的被人用刀割了才知道痛,所以在1840-1853這段時間裡面日本的舉措是非常有限的,真正的大規模變革還是需要等到明治維新才開始。


題主連問題描述是兩個問題。

為什麼二鴉後才開始?

因為一鴉沒打疼。不過我們也不要事後諸葛亮,當時的中國人不論滿漢,都還沒有意識到這次戰爭的意義,以及當時外部世界的變化。不恰當的比喻,你去嘲笑一個山裡人(沒有歧視的意思)為什麼不會用刀叉喫西餐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二鴉後開始了改革。被打疼了唄,皇帝都跑路了,這麼大的事情,而且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和八里橋之戰(比如英法幾乎無傷上了我方高地,在主基地旁邊溜了一圈,拆了一個建築然後走了的震撼),實實在在震驚了當時中央政府高層的多數人。

這裡多說一點,一鴉戰爭中,雙方的實力差距已經很明顯了,但為什麼高層不明白,或者不能完全明白呢?第一,戰場在東南沿海地區;第二,前線官員的彙報會讓高層覺得他們在誇大事實,推卸責任,因為這是傳統(真的)。

二鴉後,多數統治者只能從樸素的,表面的去理解這種差距,當然也有完全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不過這裡面牽扯現實政治鬥爭的成分,不做討論。

因為只是樸素的,表面的理解,那麼所有的改革也都是照貓畫虎,結果就是一塌糊塗咯。不過,好在開了近代化的先河,最後改革的速度比不上革命,清朝也就完了。但請注意,筆者不贊同這其中關於民族問題的是非對錯需要爭辯個明白。國內民族矛盾在目前的現實中,是需要淡化的,包括歷史問題。

日本在這期間幹什麼

明確一點,兩國雖然都是「閉關鎖國」,政策上有相似性,但日本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同我國(不論明清)不一樣,因為日本歷來有對外學習的傳統。而這種學習的傳統相比於我國樸素的,表面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日本的方方面面,在歷史上都在模仿和學習東亞大陸地區(包括朝鮮半島),這個歷史包括大化革新前的歷史。

日本當時是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當政。首先,日本得到一鴉戰爭的結果後,非常喫驚。進而同當時關係比較好的荷蘭人那裡更進一步瞭解外部世界的變化。並且修改了「鎖國令」,比如允許外國船隻補給,修理,並且搭救遇難船員等,之前都是一炮打走。並且對於北方南下俄國人開放貿易的請求虛以委蛇,各種小心規避可能得風險。

不過這都是然並卵的事情,美國人佩裏最終還是來了。之後的事情就是倒幕戰爭和明治維新,不屬於問題本身就不展開了。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因為打得不疼。一鴉英軍始終在東南沿海轉悠,清朝也只把他們當成疥癬之疾,沒當回事,也沒有大動作。直到二鴉英法聯軍直逼京畿清朝才感覺大事不妙,纔有了後面一系列救亡圖存運動。

第二個問題也很簡單:看別人捱打不疼。德川幕府本來就是極度保守的政權,對他們來說越晚變法越好能挺一時是一時,直到再也挺不住了才把天皇搬出來然後有了維新運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從皇帝到士大夫階層的思想還是中華帝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明程度遠遠在周圍蠻夷之邦之上的觀念。用乾隆答覆英國馬戈爾尼使團的話就是:「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認為不需要蠻夷之邦的貨物,自然更不需要蠻夷之邦的思想和技術。

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就是他本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也認為戰爭失敗,被迫簽到「南京條約」,雖然於國威不無稍損,但是此次簽約之後,「能使夷人從此永不犯境,四海晏然安堵,則以大事小,樂天之道,孰不為上策哉?」(曾國藩家書—道光22年7月4日),認為雖然戰爭失敗,有損國威,被迫簽訂和約,但是從此四海太平(這當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大事化小,也是上策。

曾國藩也算是當時有見識的士大夫官員,但是也沒有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看到中國和西方的差距,沒有被英國人打醒,直到他籌備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才深刻體會到洋槍洋炮的厲害,認為湘軍之所以能夠戰勝太平軍,「實賴洋炮之功」。

所以並不是中國被第二次鴉片戰爭打醒,而是像曾國藩這樣的士大夫官員在實際接觸、使用了洋槍洋炮以後,才體會到中國和西方的軍事技術差距,纔有後來的洋務運動。所以劍橋中國晚清史認為,中國沒有被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醒,實際上是又白白浪費了20年。


皇帝陛下是統治階級的代表,即使理論上有絕對的權威也不可能背叛起背後利益集團的利益。

從現在看洋務運動,可以說有利於中國且路徑清晰,對大清帝國統治階級而言可並不是這樣。在當時近代化改造不是簡單的做不做一句話;誰來主導近代化,引入哪國的技術經驗,近代化要做到什麼程度。考慮到歷史上八旗權貴的表現,其勛爵貴子無力主導近代化,崛起的漢族大員根基在地方、軍隊,洋務運動也意味著適當放權,損滿清權貴集團利益也不利於帝國上層政治力量的平衡。

何況即使以今人的天眼,對清庭而言外夷非但不是累卵之威,更是強力的續命外援。今人想要中國近代化是為了富國強兵獨立自主,清庭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到近代化道路上時的首要目標可未必如此。

既然外夷不想滅亡大清,帝國內部矛盾尚不尖銳,損害其內部統治階級利益,那麼誰會願意呢。


沒打疼唄,我堂堂天朝上國,當然是天下第一,賞蠻夷點東西,還沒每年公費喫喝花的多。


因為太平天國。生死攸關,不學點西方的軍工產品製造,江山就保不住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你可以理解為沿著大清海岸一個一個拔釘子 但是也不能佔太久 因為大批清軍隨後就到 一直拖了兩年多 最後擔心在大沽口登陸 威脅京師作罷 不就是想要通商口岸 想要幾個賞錢 給

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不是了 桂粵開始的太平天國運動直接席捲了整個南方 東南富庶之地盡毀 封建稅收以不滿足朝廷的整體開支 加之同時期英法聯軍登陸大沽口 京津陷落 鹹豐北狩

等下回來接著寫 有事情


其實這裡還是要提到慈禧的想法,人們都說慈禧禍國殃民這點確實是這樣,但是也不全對。要想想當時慈禧的心態,慈禧就是一個權術大家,而她要做的就是全力維繫愛新覺羅家對國家的統治,明白這個邏輯就能弄清楚她做很多事情的動機,慈禧從一開始的改革頑固派之後突然急轉變成改革的積極推進者,這背後都是國內政治的考量。


第一次鴉片戰爭沒有威脅到北京,讓人們還沒認識到這些「奇淫巧技"威力。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打到北京了,把皇帝都打跑了,還把圓明園燒了。這時我們的恭親王才知道中國與世界差距這麼大,才開始了洋務運動,只可惜甲午一戰後,洋務派就破產了(這是官方說法,甲午後盛宣懷還在繼續洋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