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 1.當時英國有火槍但是很初級,裝彈速,距離,精準度和殺傷力都不強。中國也有幾千年的弓弩經驗了,有差距但是也可以勉強彌補一些遠距離的略勢。就算全英國人全拿著槍來子彈也是有數的,說不定還沒有五胡亂華的屠殺慘烈,為什麼沒有拼一拼。

2海軍確實沒得比,英軍大炮射程也是有限。我們能不能讓百姓往內陸遷移幾公里離開他們攻擊範圍,就是躲著打,不在海上硬剛。等他們登陸了在陸地上幹,他們船的運兵量畢竟有限,人口又是我們的第一優勢。而且海上缺少補給拖字決能不能拖走他們。

3抗日時期日本離我國本土很近,補給更充足,戰線更短,武器也是差距巨大。雖然我們犧牲嚴重但還是硬扛下來了,這兩者的區別在哪?


隨便舉幾個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小細節:

1、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復仇女神號在石浦附近尋找避風港時,抓住了一個當地漁民給他們帶路,當這個漁民戰戰兢兢的把英艦引到安全處後,英國人直接給了他10塊銀元後放了他。

2、同樣在復仇女神號上,有八位在南方僱傭的中國司爐,他們每個月可以掙12銀元,船長霍爾記載道,「這些人很願意為他做僱傭兵,當北方遭到英軍襲擊時,他們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憐憫」。

3、浙東戰役,滿清軍隊出發時沒有攜帶任何補給,因為他們認為所過之處「村井繁榮」,結果「詎意鄉民聞官兵過境,遷避一空,我兵絕糧,屢意潰散」。

3、在英軍以一人死亡的代價擊潰浙東清軍後,開始反攻慈溪的旗軍大營,這時之前逃散的鄉民又聚集到了周圍的山頭,興緻勃勃的觀看戰鬥,毫無害怕之意。

4、英軍進攻上海時,一隊士兵在黃埔江左岸登陸,他們攜帶的火炮被陷進了泥裏,這時「當地居民自發的幫助他們移開被卡住的火炮,搬運雲梯」。

5、同時在上海,鄉紳曹晟組織了一支自衛隊,他在《夷患備嘗記》裏寫道當時人心惶惶,但並非擔心洋人,而是擔心旗軍屠城。

6、在佔領鎮江後,英國人震驚於普通中國人對待他們的殷勤之情,隨軍醫生克里走在一片廢墟的鎮江城裡,不時有人向他兜售新鮮水果和蔬菜,上尉福布斯則走街串巷收集中國錢幣,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羣友好、善良、好客的人中」。

7、林則徐與琦善去職後,繼任的滿人官員認為之前的漢人翻譯均為「漢奸」,將他們全部遣散,然後便讓當時英國的中文祕書、傳教士馬儒略(John Robea Morfison)替他們居中翻譯……在之後簽署南京條件的談判中,滿清方面沒有一個人懂得英語,翻譯完全依靠英方的羅伯聃、郭士立、馬儒翰幾人,結果他們就在條約第二款中給滿清挖了個大坑,其內容是英國民人及其家眷,都可享受與英國官員一樣的待遇,進入「each of the above—named Cities or Towns」,但在遞給滿清官員看的中文裡則為:「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

這裡英方翻譯故意混淆了港口與城市的區別,使得普通英國人獲得了與英方官員一樣進入城市的權力,後來英方正是依據英文本的這一表述。聲稱清政府早已承認英國人進城寄居的權利、並由此引發了之後接連不斷的「反入城」糾紛。

——————

8、英軍在駐紮舟山期間遭受了一次嚴重的瘧疾,因此邀請了以雒魏林為代表的英國傳教士來舟山設立醫院,這些傳教士帶來了用於治療的奎寧,不僅是英軍,舟山當地居民也在醫院裡得到了治療。

9、「1840年的8月,幾艘英艦被派往大連收集淡水與新鮮肉食,由於當地官府嚴禁百姓與英人做交易,因此他們什麼都沒買到。到23日時,鮑徹(Bourchier)船長決定下手試試運氣。 在凌晨兩點英國人上岸搶到了3隻大牛和兩隻小牛。

在英國人帶著牛上船後,牛羣的主人鬥膽來到了布隆德號上,在一番交涉後英國人給每頭牛付了10塊西班牙本洋,牛主人們皆大歡喜,還用中文立下了字據,大意是公平交易,下不為例。

10、 奕山在被派往廣州督戰時,宣稱:「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有這樣的上司自然上行下效,最後導致義勇與官兵先在廣州城裡發生了火併:

「往往兵勇互鬥,放手殺人,教場中死屍不知凡幾,城中逃難之人,兵勇或指為漢奸,或奪其財物,城內洶洶,幾於機變」。廣州平民對清軍的記載是:「官兵殺人食人肉,挺刃莫敢相枝梧…賊未及討民被屠 」、「徒有剿夷之名,反有害民之實,動輒欺良,濫冒邀功,種種罪惡,發數難堪 」。

11、相比對「漢奸」問題的嚴防死守,滿清朝廷對滿人則是另一套標準。

英軍撤出定海後在傳教士郭士立住所查獲了一批滿文書籍,裕謙大驚之下上奏道,「清字清文,非旗人不能諳習,該逆何竟有之,實堪駭異…抑或廣東駐 防中,競有習教通夷之人,均未可定 」 求查究 「滿奸」一事。道光急忙寬解道:「過慮必無之事,朕斷不之信…所見固是,然二百餘年以來,內地漢人能習清文者,自必有之…決非我八旗之所為,信而有 徵」。亦即根本不相信 「滿奸 」的存在。

12、在攻擊鎮江城前,英軍從清軍手裡佔領了城外一個位於高處的村莊,在這過程中村莊裏的居民們的表現是「在大街上看著我們,一邊冒著危險觀看我們與他們的同胞戰鬥,一邊非常鎮靜的端著碗喫飯」。


看一道選擇題:

據英國史料記載,在鴉片戰爭期間,一些中國民眾向英軍出售糧食、畜禽、淡水,以圖獲利,另一些民眾為他們充當苦力,從事運輸,以求工值。至於英軍在行進甚至開戰之時,成羣的民眾躲在遠處觀看這難得一見的「西洋景」。材料反映了

A. 英方詆毀中國民眾 B. 民眾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C. 英軍發展海外貿易 D. 民眾尚未形成民族國家意識

不用說別的,只說在鴉片戰爭的時候,英軍的信用其實比清朝政府要好得多。最起碼,人家買東西、僱工人是給錢的……

甚至到了1900年前後,德國人侵佔青島的時候,還出現了當地農民背著德國士兵從海灘涉水上岸的奇景。

對於清政府來說,其實當時真要想發動老百姓,最簡單的做法是:英國人給你多少錢,我出雙倍。但清政府對於老百姓的勞動力,一直想的都是白嫖……

當然,這也不是說英國人就是什麼善男信女。可要是對比一下當時英國人跟清政府對待普通百姓的所作所為,你還真說不上到底誰更差。比如說1900年前後,山西出現了一場罕見的大饑荒。在這次饑荒中,清政府的官員一直都是想著把事掩蓋下去,反倒是太原城中的外國人在積極聯絡賑災事宜。你可以說他們是收買人心,可對於那些快餓死的人來說,外國人未見得就比官老爺可恨。

《茶館》裏有一句經典臺詞:「我愛這國,可是誰愛我啊」?一個不值得愛的國家,外國人打起來又有什麼難度呢?


你能想像黑格爾和乾隆是一個時代的人嗎?黑格爾還寫過乾隆盛世的評論。


康雍乾幾代皇帝吸取明代滅亡的教訓,把治理重心都放在了內部維穩上,幾代皇帝的努力的確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的盛世。


然而乾隆閉目塞聽、剛愎自大,各種意義上開歷史倒車,對科技發展、人文精神進步的追求,尤其是對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屑一顧,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成就裡止步不前。


清朝的落後是從乾隆時代就埋下的隱患。

馬戛爾尼使團來中國的見聞,使歐洲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不用武力,就無法打開中國的大門。因為禮貌和溝通對中國人來說不起任何作用。


既然把中國人定義為半野蠻人,那就意味著中國需要用西方的炮火之光加以照亮。


雖然並不主張馬上武力攻打中國,但馬戛爾尼也認為中國政府是應該被推翻的。

1


乾隆皇帝從小喜歡西洋玩具。


這個興趣顯然與父親有關。


雍正以工作狂聞名於史,其實業餘時間也是一個相當「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歡西洋玩意兒。


現在故宮博物院裏還保留著他好幾張穿西裝、戴假髮的畫像,以及他玩過的大量西洋鐘錶、望遠鏡甚至顯微鏡。


乾隆青出於藍,同樣領娛樂風氣之先。那些可以蹦出一隻小鳥或者走出一個小人報時的西洋鐘錶,從幼年到成年,一直能讓他驚喜。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十二月,皇帝傳旨兩廣總督李侍堯和粵海關提督李永標多進貢幾件鍍金洋景表亭,皇帝如此直接地向臣下索貢,有清一代並不多見。

看得出皇帝確實是「喜歡得緊」。


不要以為閉關鎖國之下,清代的統治者與外界毫無接觸。


事實上,巴黎或者倫敦流行的玩意兒,往往不久後就會隨商船或者傳教士傳入北京。


歐洲最頂級的鐘錶師成天琢磨康乾時代中國皇帝的喜好。


還有歐洲人不遠萬裏,從歐洲運來機械設備,在廣州開辦了鐘錶工場,專為皇帝和貴族生產奢侈品。


一些中國匠人也發揮中國人特有的模仿天才,大量仿冒西洋產品,並且惟妙惟肖。


不過乾隆一眼就看出這些合資及仿冒品並非正宗,強調宮中所用必須是原裝進口貨:「從前進過竹葉青、洋漆器皿,亦非洋做。如進鐘錶、洋漆器皿、金銀絲緞、氈毯等件,務要是在洋做者方可。」(《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


除了鐘錶外,皇帝還對西洋自動玩具著迷,特別是「機器人」和「機器動物」。


宮中的西洋傳教士西澄元研製了一頭「自行獅子」,體量大小與真獅子無異,發條藏在獅子腹內,能行百步之遙。皇帝親自前來觀看,看著「自行獅子」昂首闊步向他走過來,大為開心。(《乾隆皇帝大傳》)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西洋器物引起了皇帝的興趣。

皇帝對西洋樂器很好奇。他命傳教士魏繼晉與魯仲賢教小太監學習「大拉琴」(估計是大提琴)和「小拉琴」(小提琴),在宮中組織了一個包括了大小提琴、鋼琴、雙簧管、單簧管、吉他在內的西洋管絃樂隊,以便讓居於深宮的女眷們也領略一下異國風情。

2


1792 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秋天,皇帝接到了兩廣總督的一封緊急奏摺。


奏摺說,有一個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國家,派人到廣州來送信,說打算要來朝貢天朝。


奏摺後面還附上了翻譯成中文的英國「商業總管」百靈的「稟文」。


這封稟文極具「中國特色」,內容如下:


英吉利國總頭目官管理貿易事百靈謹呈天朝大人,恭請鈞安。


我本國國王,管有呀蘭地嘧噸、佛蘭西、噯侖等三處地方,發船來廣貿易。


聞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萬壽,本國未曾著人進京叩祝萬壽,我國王心中十分不安。


我國王說稱:「懇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凡有我本國的人來廣,與天朝的人貿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餉貨豐盈。」

今本國王命本國官員公輔國大臣馬戛爾尼,差往天津。


倘邀天朝大皇帝賞見此人,我國王即十分歡喜,包管英吉利國人與天朝國人永遠相好。


此人即日揚帆前往天津,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護送同行。


總求大人先代我國王奏明天朝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灣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壽綿長。(《掌故叢編》)

這封從天邊不知名國家寄來的信語氣真的極為「恭順」。


你看,去年皇帝八十大壽,他們知道信兒晚了,沒趕上,他們國王居然就「心中十分不安」,因此就巴巴兒地趕著今年來給皇帝慶生日。


如果皇帝肯賞臉見他,那麼他們國王就會「十分歡喜」,還「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壽綿長」,真是懂得禮數。皇帝閱後極為滿意。


不過,問題是,英吉利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在哪個方向?多遠多大?稟文中提到了「佛蘭西」,難道與傳教士提過的法蘭西有點關係?


皇帝命人搬來八年前調集中外所有博學者修訂的《大清一統志》。這本書中已經記載了中國人所知道的天底下所有國家。


然而,從頭到尾翻了一遍,雖然找到了傳教士們常說的什麼法蘭西、義大利,卻沒找到英吉利三個字的影兒。

皇帝於是找來了宮中傳教士,詢問英吉利國是怎麼回事。


傳教士們果然知道,告訴他:「該國即系紅毛國,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與法蘭西國及義大利國在同一個方向,也以製造器械見長。


皇帝十分高興。


這既意味他將收到大批西洋貴重玩意兒,更意味著,大清國的屬國名單上,又將添上一個新的名字。


中國歷代,對屬國的數量多少都十分重視。


中國人想像的世界是,中國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


四周國家環繞在中國周圍,都沉陷在野蠻愚昧之中。


因此,中國願意懷柔遠人,向四周「傳播聲教」,以自己的文明之光將他們從不幸的黑暗中拯救出來。


而四周明白事兒的夷人大都「傾心向化」,急切地想到中央王國來參觀學習,學習先進文化。


來了自然不能空手,他們帶著本國最好的土特產,恭恭敬敬獻給中國皇帝。

這標誌著他們向先進文明的致禮,也標誌著對中華帝國的臣服。這些國家就叫朝貢國,又稱屬國。


「萬國來朝」「四夷賓服」向來是中央帝國統治成功的標誌。中華帝國的屬國越多,就證明帝國治理得越良好。


中央王朝通過冊封,賜予四周小國以合法性地位。


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國的捧場來證明。


歷代王朝都熱衷於展示自己的光榮偉大,以吸引周圍國家前來朝貢。


大清王朝的屬國數量自然也不少。


因為中國與屬國的關係根本上是禮儀性的,中國是君,外國是臣,所以清代的外交分別由禮部和理藩部來劃片兒管理。


東南及海上一片,如朝鮮、琉球、越南、南掌(即寮國)、暹羅(即泰國)、蘇祿、緬甸,以及西洋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羅馬教皇廳(即義大利)等,歸禮部管。


而歸理藩院管轄的,主要是西北陸上屬地及國家,比如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和中國人一廂情願中的「屬國俄羅斯」等等。


一般來講,在進貢國名單上增加一個新名字絕非易事。


除了千方百計遣使招徠,就要大動兵戈武力威服。大清屬國數量在乾隆年間增長最速,主要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朝擊敗準噶爾,這一戰使「哈薩克左右部、布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朗、霍罕、那木幹四城、塔什罕、拔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奇齊玉斯、烏爾根齊諸部落」均「同屬內地」或者「列我藩服」。「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往牒,實為未有之盛事」。(《清史稿》)


而如今,既沒用大清帝國出兵,又沒有遣使,數萬裏外大西洋上的從不知名的英吉利國就「遠慕聲教,傾心向化」,主動前來納貢。


這難道不是中華帝國文化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嗎?這難道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註解嗎?這難道不是皇帝晚年遇到的一樁大喜事嗎?


何況這個新的「臣僕」將為皇帝貢獻許多奇珍異寶。


那篇稟文裏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


依慣例,海上到達的外國貢使一律由廣州上岸。


皇帝回復兩廣總督,特別批准英吉利人破例由天津登陸:「閱其情詞極為恭順懇摯,自應準其所請,以遂其航海向化之誠。」(《清高宗實錄》)

3


其實英國人並非是中華帝國的陌生客人。


他們來到中國海邊已經幾百年了。


長期以來,他們一直是大清國最重要的外貿夥伴國之一。


自古以來,英國人就一直被東方這個神祕的大國所吸引。


早在 1497 年,英國人卡波特就企圖打通前往中國的航路,可惜沒有成功。


直到 1635 年,英國商船「倫敦」號抵達澳門,才標誌著中英交往的開始。


從那時起,中英間就建立起了貿易聯繫。


不過當時的明朝官員並不知道這些外國人從何而來,看他們一樣是紅頭髮藍眼睛,以為他們是荷蘭人,所以將他們也稱作「紅毛番」。


在中國人眼裡,荷蘭是當時海上最強的國家。


其實世界大勢早就發生了變化。


16 世紀末起,英國相續擊敗西班牙和荷蘭,實現了海上崛起。


在中外貿易中,英國人同樣後來居上,很快就取代了荷蘭和西班牙,成為中外貿易的主力軍。


中國茶葉風靡全球,主要就是英國商人的功勞。


雖然早在公元前 2 世紀,中國人就開始種植茶樹,但直到 16 世紀中葉才為西方人所知。


1606 年,荷蘭人首次將茶葉輸往歐洲。


然而在此後 100 餘年間,歐洲人並沒有對這種新飲料表現出多大的興趣。


中英貿易興起後,經過英國商人的大力推介,茶葉逐漸成為歐洲人客廳裏的時尚,並且使越來越多的人著迷。


從 1685 年到 1759 年,70 多年間,英國從中國每年採購的茶葉數量從 8 萬多磅增長到 269 萬磅,增長了 30 多倍。


茶葉也已經成了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最大宗貨物,佔了歐洲人從中國採購商品量的一半以上。


英國人因此成了對華貿易的絕對主力。


1764 年,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總值為 191 萬兩白銀,而其中英國所運為 121 萬兩,佔 63.3%;而當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貨物總值為 364 萬兩白銀,英國人購買的為 170 萬兩,佔 46.7%。及至 18 世紀末,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佔西方國家總值的 90%左右,輸出值則佔 70%以上。


英國早已經是中國第一大外貿出口國,也是第一大外貿進口國。(《閉關與開放,中國封建晚期對外關係研究》)


可是中國皇帝與中國政府對此一無所知。


英國人仍然如明末一樣,與荷蘭人一直都被稱為「紅毛番」。


對這兩種「紅毛」之間的關係如何,連與之直接打交道的中國商人都十分模糊。以至於前幾年剛剛修訂的《大清一統志》,記載了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國,卻竟然沒有這個最重要的外貿夥伴。


中國皇帝何以閉目塞聽如此?

4


其實要怪乾隆皇帝晚年記性不好。


對於這個英吉利國,他本來應該有印象的。


那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的事。


那一年夏天,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艘西洋三桅船。


一個中文名叫「洪仁輝」的英國商人,自稱「英吉利四品官」,說有要事,要進京告御狀。


「英吉利四品官」的到來驚動了天津知府。


充滿好奇心的知府靈毓來到洪仁輝船上,對這個金髮碧眼的洋人進行了拜會。


洪仁輝操著流利的中文對他說,他們本來在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但是在貿易過程中,受了許多欺負,因此想找中國皇帝評評理。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沒出過的奇事。


按理靈毓不應該允許這個不守規矩的夷人進入天津。


但是頭腦靈活的他早就聽說過外國商人都很有錢,因此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發財機會。


於是他對洪仁輝表示,聽了洪氏的講述,他十分同情。


他會向上級彙報這件事,但是替一個外國人「越級上訪」,他要冒著被革職的風險。


所以,靈毓悄悄伸出 5 個手指頭。


如果沒有 5000 兩白銀的好處,他不敢做這樣的事。


其實洋人洪仁輝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國翻譯,根本不是什麼英吉利四品官。


他本名詹姆士·弗林特(James Flint),從乾隆十二年(1747 年)起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


之所以自稱四品官,是因為他很清楚,一個普通的英國商人或者翻譯根本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官員大人。


雖然對中國官員的腐敗十分熟悉,洪氏還是覺得 5000 兩實在太多了。


他與靈毓討價還價,最後談定的價格是 2500 塊西班牙銀圓,先交 2000,事成之後再交 500。


收受了沉甸甸的銀圓後,19 日下午,靈毓允許洪氏的船由水路開到天津,並將洪仁輝安排在一座廟宇中住了 7 天。


在這 7 天當中,洪仁輝的狀紙層層上交,被從天津送到了紫禁城,直達乾隆皇帝的御案。


洪仁輝的狀子中,向皇帝敘述了他們幾十年來在對華貿易中遇到的許多困難。


他說幾十年來,十三行制度一直像一個難受的枷鎖一樣困擾著他們。


他說他們的貿易因此嚴重不平衡,很難直接瞭解中國老百姓真正需要什麼物品。


他要求大清帝國在廣州之外,再開一些貿易口岸。他還提出了以下具體要求:


我們要求我們所僱用的所有通事和買辦,不必向海關官員繳付規禮或經其認許。


我們控告設在我們商館與貨船之間的三個關卡的人員,他們曾向即將起航的商船諸多勒索,尤其是最後一個關卡的官吏,去年竟將「霍頓」號引水的執照扣留。


我們要求把我們稱作罪犯的不光彩告示撤除,最近這種告示張貼在省城和城郊各地,致使我們在路上經常受到侮辱。


政府不僅有責任保護我們,同時亦應保護和我們來往的商人、通事、買辦和僕役等。


我們控告我們商館附近的海關屋子一位官吏的粗暴行為。


約在兩個月前,他藉口我們沒有向他鞠躬行禮,竟禁止我們在自己的艇上乘涼。


我們要求命令他到我們的住所道歉,或將其解職。(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

5


究竟是遇到了多大的委屈,讓英國人壯起膽子敲了紫禁城的大門呢?


原來,雖然與中國貿易多年,但英國人只到過中國的一個城市,那就是廣州。


在廣州,他們也只到過一個地方,那就是「十三行」。


二百多年前,那些萬裏迢迢奔赴中國來的外商,雖然也腰纏萬貫,到了中國之後處境是今天難以想像的可憐。


他們只能在每年夏天才被允許進入中國。


來到廣州後,他們不能住到廣州城內,只准住在「十三行街」內,而且沒事不允許外出。


除此之外,他們不許攜帶妻子一起來華,也不許找中國女人,只能幹熬著。


他們不許與普通中國人交往。中國人一旦和他們聊聊天,就會被視為「漢奸」。


特別是,清朝政府從來不屑於與他們直接打交道。


中華帝國從來沒有過外交部,也沒有管理外貿的政府機關。


大清王朝的所有外貿事務,都由「十三行」這個民間機構經手。


所謂「十三行」,是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4 篇內容

鹽選專欄

飢餓的盛世

張宏傑 百家講壇知名主講嘉賓

¥29.9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7-0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小蝦漢斯小蝦漢斯

鴉片戰爭之前,亞洲軍隊已經基本上搞不定與英軍的大型野戰了,無論曾一度縱橫南亞的馬拉塔,還是與清軍打得有來有回的老對手緬甸軍隊,都是如此。唯一擊敗英國入侵的阿富汗戰爭,也是在英軍補給斷絕後撤退的路上才將英軍全殲的。獨立戰爭之後,英國成立海軍運輸局,改善了自己跨洋提供後勤補給的能力,之後已經可以在亞洲戰場輸送或投放數千兵力了,這些紅蝦兵再加上英印軍,往往可以過萬,所以也就形成了組織大型野戰的能力。

事實上任何戰爭,如果敵方有能力組織大型野戰,並且基本上都能打贏的話,都是很麻煩的事。明朝滅亡前連續輸掉了朱仙鎮、郟縣、松錦等多場大會戰,所以明朝滅亡了。除非用好了戰略縱深或遊擊戰爭來以空間換時間,但是清廷的根本(京津、江浙)基本上都在沿海,也沒有足夠的戰爭意志,所以無解。

第二次馬拉塔戰爭主要有兩次大型會戰,但就是這兩戰基本導致了馬拉塔帝國的毀滅,一次是萊克將軍在拉斯瓦里(Laswaree)率領1萬人擊破馬拉塔軍隊14000人,這一戰導致英軍攻陷了德里城;另一戰則是著名的阿薩耶(Assaye)會戰,威靈頓率領9000人擊破馬拉塔軍4-5萬人(數據有爭議),此戰後馬拉塔精銳盡喪,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

這兩戰都是標準的開闊地野戰,此外說句廢話,英國征服印度過程中有四場大會戰,普拉西、塞林伽巴丹、拉斯瓦里、阿薩耶,印度一方確實全都打輸了,所以英國征服了印度。

拉斯瓦里會戰
阿薩耶會戰

第一次英緬戰爭緬甸的戰敗基本上也是這種情況,緬甸軍隊由名將班都拉指揮,而且是本土作戰,但是班都拉還是沒抵擋住誘惑,選擇了與英軍正面野戰,結果導致全軍折損大半,之前和之後班杜拉雖然都有過幾次出色的指揮,但這一戰讓他損失太大,最終無力迴天。

以下為譯文:

到了(1824年)11月,班杜拉指揮了一支30,000人的部隊在仰光以外集結,班杜拉認為他可以正面迎戰一支擁有10,000人的裝備精良的英國部隊。儘管緬甸人在數量上佔優勢,但在30,000人中只有15,000人擁有火槍。 不為他所知的是,英國人剛剛收到了緬甸人從未見過的第一批最新武器——Congreve火箭彈。更多對於緬甸人來說,這是不祥的,穿過若開·尤馬(Rakhine Yoma)和阿薩姆(Assamese)山脈的丘陵地區的快速行軍使他們的部隊精疲力盡。

11月30日,班杜拉下令對英國陣地進行正面攻擊,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大的失誤,英國人擁有優良的武器裝備,在大金寺(Swedagon Fort)抵禦了多次緬甸衝鋒,使數千緬甸士兵陣亡。 12月7日,在火箭炮的支援下,英軍開始佔上風。12月15日,緬甸人被趕出了他們在科基恩(Kokine)剩下的據點。最後,在30,000名緬甸人中,只有7,000名士兵返回。

由此看來,緬軍主力戰敗的主要原因是:

  1. 滿萬英軍(含印度人)基本人人裝備燧發槍(不然就不會兩次提及英軍裝備有明顯優勢了)結陣射擊,火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不要低估;
  2. 英軍在炮兵方面往往擁有絕對優勢。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八里橋之戰就不用多說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倒是並沒有很多人們想像中清軍可以利用「大」陸軍優勢發動野戰的場面,大多數戰鬥都是英軍海陸兩棲攻打清軍的沿岸據點,當時清軍由於在沿海處處設防,分散了兵力,所以很多時候反而還不具備發動野戰的條件。

清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整個戰爭中只有一次,即浙東反攻戰役,其結果是:寧波方向,英軍陣亡1人,鎮海方向無傷亡(《天朝的崩潰》)。茅海建的書裏認為鴉片戰爭中很多戰鬥清軍並非不拚死作戰,實在是火力完全被壓制,其實這場戰役參戰清軍中的藏兵也不可謂不勇,一度殺入寧波城中心,據說也是因為遭到英軍康格里夫火箭的轟擊和排槍的交叉火力後才潰敗的。

大概也正是這場戰役讓英軍基本摸到了對方的底,之後就直取吳淞和鎮江(大運河)了。


鴉片戰爭之前,亞洲軍隊已經基本上搞不定與英軍的大型野戰了,無論曾一度縱橫南亞的馬拉塔,還是與清軍打得有來有回的老對手緬甸軍隊,都是如此。唯一擊敗英國入侵的阿富汗戰爭,也是在英軍補給斷絕後撤退的路上才將英軍全殲的。獨立戰爭之後,英國成立海軍運輸局,改善了自己跨洋提供後勤補給的能力,之後已經可以在亞洲戰場輸送或投放數千兵力了,這些紅蝦兵再加上英印軍,往往可以過萬,所以也就形成了組織大型野戰的能力。

事實上任何戰爭,如果敵方有能力組織大型野戰,並且基本上都能打贏的話,都是很麻煩的事。明朝滅亡前連續輸掉了朱仙鎮、郟縣、松錦等多場大會戰,所以明朝滅亡了。除非用好了戰略縱深或遊擊戰爭來以空間換時間,但是清廷的根本(京津、江浙)基本上都在沿海,也沒有足夠的戰爭意志,所以無解。

第二次馬拉塔戰爭主要有兩次大型會戰,但就是這兩戰基本導致了馬拉塔帝國的毀滅,一次是萊克將軍在拉斯瓦里(Laswaree)率領1萬人擊破馬拉塔軍隊14000人,這一戰導致英軍攻陷了德里城;另一戰則是著名的阿薩耶(Assaye)會戰,威靈頓率領9000人擊破馬拉塔軍4-5萬人(數據有爭議),此戰後馬拉塔精銳盡喪,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

這兩戰都是標準的開闊地野戰,此外說句廢話,英國征服印度過程中有四場大會戰,普拉西、塞林伽巴丹、拉斯瓦里、阿薩耶,印度一方確實全都打輸了,所以英國征服了印度。

拉斯瓦里會戰
阿薩耶會戰

第一次英緬戰爭緬甸的戰敗基本上也是這種情況,緬甸軍隊由名將班都拉指揮,而且是本土作戰,但是班都拉還是沒抵擋住誘惑,選擇了與英軍正面野戰,結果導致全軍折損大半,之前和之後班杜拉雖然都有過幾次出色的指揮,但這一戰讓他損失太大,最終無力迴天。

以下為譯文:

到了(1824年)11月,班杜拉指揮了一支30,000人的部隊在仰光以外集結,班杜拉認為他可以正面迎戰一支擁有10,000人的裝備精良的英國部隊。儘管緬甸人在數量上佔優勢,但在30,000人中只有15,000人擁有火槍。 不為他所知的是,英國人剛剛收到了緬甸人從未見過的第一批最新武器——Congreve火箭彈。更多對於緬甸人來說,這是不祥的,穿過若開·尤馬(Rakhine Yoma)和阿薩姆(Assamese)山脈的丘陵地區的快速行軍使他們的部隊精疲力盡。

11月30日,班杜拉下令對英國陣地進行正面攻擊,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大的失誤,英國人擁有優良的武器裝備,在大金寺(Swedagon Fort)抵禦了多次緬甸衝鋒,使數千緬甸士兵陣亡。 12月7日,在火箭炮的支援下,英軍開始佔上風。12月15日,緬甸人被趕出了他們在科基恩(Kokine)剩下的據點。最後,在30,000名緬甸人中,只有7,000名士兵返回。

由此看來,緬軍主力戰敗的主要原因是:

  1. 滿萬英軍(含印度人)基本人人裝備燧發槍(不然就不會兩次提及英軍裝備有明顯優勢了)結陣射擊,火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不要低估;
  2. 英軍在炮兵方面往往擁有絕對優勢。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八里橋之戰就不用多說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倒是並沒有很多人們想像中清軍可以利用「大」陸軍優勢發動野戰的場面,大多數戰鬥都是英軍海陸兩棲攻打清軍的沿岸據點,當時清軍由於在沿海處處設防,分散了兵力,所以很多時候反而還不具備發動野戰的條件。

清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整個戰爭中只有一次,即浙東反攻戰役,其結果是:寧波方向,英軍陣亡1人,鎮海方向無傷亡(《天朝的崩潰》)。茅海建的書裏認為鴉片戰爭中很多戰鬥清軍並非不拚死作戰,實在是火力完全被壓制,其實這場戰役參戰清軍中的藏兵也不可謂不勇,一度殺入寧波城中心,據說也是因為遭到英軍康格里夫火箭的轟擊和排槍的交叉火力後才潰敗的。

大概也正是這場戰役讓英軍基本摸到了對方的底,之後就直取吳淞和鎮江(大運河)了。


這個說起來就太大了,你寫本書都可以,甚至可以寫好多本。

我就說個最基本的:清軍不給工資。

不是開玩笑,欠餉是文化。你去某公司就職,老闆讓你996,然後別說加班費沒有,工資都給你欠著——是不是很魔幻啊?

清軍就是這種文化,後面的湘軍也欠餉不發,後面後面的淮軍也欠餉不發。

那你說誰會當兵?別說,清軍當兵還得行賄呢,清軍士兵有三種人:

①有工資發;②不給工資;③不存在;

①一小撮士兵有皇糧喫,絕對給你工資:

這夥人是將軍的親信、僕役,某軍官家裡上上下下的傭人:花匠、廚師、轎夫全是正規在冊的清軍士兵,是當兵了纔去給大人當僕役?還是當了僕役才入了軍籍?沒差別,軍官開心就讓你喫皇糧,用朝廷的錢養著自己的奴僕;

②大部分士兵不給工資:

就是軍官截留朝廷的軍餉,那當兵有什麼好處?有好處的,就是你有一套官服和朝廷發的刀,你可以在城市裡為所欲為,當地沒人敢碰你;你可以開賭場、開妓院、開鴉片館、收保護費——就是幫會(黑社會)那套東西,吊得很;所以很多黑社會就加入了清軍,或者說,很多清軍加入黑社會。

導致有時候天地會起義的時候,軍隊裏全是自己人,這軍隊不會鎮壓自己大哥啊,況且也不會打仗啊;

也有不當黑社會的,那就是掛個名,自己出去擺攤賣油條、開小店、幹啥都行,反正你得自己養活自己啊,不用在軍營呆著,不會訓練的;以至於遇到大人下來視察的時候,軍官就心急火燎的滿城找自己的兵讓他們趕緊回軍營湊活湊活事。

湘軍比較殘暴,那是把士兵當強盜用:我是不給工資,只有一個福利:你們佔領區隨便搶;打下來城,裡面女人金銀你們隨便搶——類似水滸入夥制度,所以湘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到處是無人區,包括清軍自己的地盤,就是純搶。這也是曾國藩為啥不敢造反的原因,他這種模式是無法持久的:哪有自己搶劫自己家的王者之師?

③不存在:

就是喫空餉,軍隊給朝廷報我4000人喫軍餉,實際上也就是大人的僕役+流氓黑社會1000人,剩下3000人假如朝廷發餉銀就是軍官的;

當然軍官貪腐,但是朝廷也一樣啊,朝廷不會按時給你撥軍費的:因為上上下下誰不知道誰在幹嘛啊?朝廷想法就是:散養這樣挺好,沒事不必給他們錢。

遇到什麼真大事了,比如啥起義啥的,才會額外補缺幾個月軍費什麼的,意思就是:行了,大爺們,散養千日用兵一時,骨頭拿著,上吧,散養的皮卡丘!

所以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時候,清軍沒啥戰鬥力。

那個淮軍的利器——洋槍隊,那是外包給洋人了,一開始誰來著,後來是戈登接手,戈登有個特點,就是道德感特彆強:他不喫空餉也不剋扣軍餉、軍隊打了勝仗還找李鴻章要賞金,所以別說手下裝備好,就一點:你按時發工資、還發獎金,下面士氣都爆棚了,當然戰鬥力很強了。

我覺得吧,要是滿清那夥人能給手下軍隊按時發工資、不剋扣、不喫空餉,不要提裝備代差,應該也能給英法造成重大傷亡。

就像後來袁世凱的新軍,有啥了不起?就是個圈在軍營裏不許出去、按時發工資、按時訓練,嚴格按紙面上的規矩幹,新軍鬧事時候連搶劫店鋪都不會,得老淮軍手把手的教他們咋搶劫,啥結果?就是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可惜啊,做不到,文化就是文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