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俗话又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


北京在哈尔滨之南,北京又在广州之北。如何看待北京又在南,又在北的矛盾表达?

有言语,便有分别;有分别,便有相对;有相对,便会产生「表达上的矛盾」现象。言语文字,只是一种思想意念的「表达载体」,要「穿透」言语文字,去体会其所承载的思想意念,这才是所谓「交流」的目的所在。否则,就容易迷失于文字的表述形式中,「教条主义」、「食古不化」、「刻舟求剑」,乃至「杠精」,就会因此而出现了。

而且不仅「俗语」,有文字表达的地方,这种表述上的「表象上的矛盾现象」,都会存在。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质疑下自己,是否真正「穿透」了文字,理解到了文字所承载的确实含义?

因为:俗语并不是指导人行为的行事准则,而是让人行事后得以心安的自我劝慰,真正指导行事的只有当下状况和心态。

就是说,不管我选择了怎样行事,都可以套用俗语,让自己不后悔,前人不是说过嘛,吧啦吧啦。


1.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人们在做事、想问题时,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

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同应用不同的俗语。

2.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超出一定条件和范围,又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超出任何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变成错误。」

一句俗语在某种情况某种范围内是真理,是对的,可是超出了那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语言服务的对象,语言服务的方式与语言本身需求之间的矛盾。

服务对象区分不细致导致的冲突。

文字,语言在执行的时候,矛盾的双方在进行比较时,色彩分布有左右,声音分布有前后,而不会出现在同一位置。

题目比较时,大脑默认二者的涵义来源是平等的,这平等是语言形式默认带来的(汉字是方块字,字词占用空间很接近…),由文字涵义引发不同相反感受在细微上,是次序的关系,不是平等。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这矛盾的二者,对大脑处理来说,都被看做了因子输入,用了相同的脑结构处理它们了,「不考虑」因子的背景,是大脑结构重要特征。如果把这个需求考虑进去,大脑会不堪重负,所用到的就是直接简化,替代,模拟这样的做法。这个话题就非常大了。

不仅如此,这个题目还涉及一个文字表现的外境,语义的外语境,语义产生时外环境的再分配等等根非常深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都是「俗语」的对立面所不达的。而俗语的优势正是「方便」「直达」「简单」「不深」「直白」这样可以罗列的优势。


说话语言不够精,出语后感欠三分,前言没对后语心,自相矛盾明显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