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就是向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歌曲、书籍、影视作品等不限。安利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甚至是陌生人。


如果我向人「安利」一部电影或者书籍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内容能够折射我的某部分人性、或者尚未充分袒露表达的真实自我。然后希望对方通过了解这部作品的时候,我能借著去讲述、解释那部分我想要流露及讲述的自我。

其二是因为,我感觉在对方的某些状态也许与我所了解过的某部作品当中所的内容有些相通之处。我认为对方也许会对此作品感到共鸣。能够帮助其了解到另外的一些东西,一些我关于TA的某些观察。——有时那些是我一时还不好直言的观察。


几十万年以前,我们的智人祖先在一起狩猎,他们必须分工合作,才能够猎杀那些体型较大的动物,获得足够的肉类让自己生存下去。

「看这个脚印,野兽往那边走了!」「不,我觉得它就在这里钻入了山洞!」人们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也在别人的看法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几十万年后,我们虽然不需要狩猎,却仍然需要在生活中与其他人不断交换信息。

所谓「安利」,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对我有益,我可以把这个信息告诉别人」,这是长久以来进化获得的本能,背后的心理是,对我有益的东西,可能也对别人有用,为了和他建立/保持关系,或者仅仅是不求回报的帮一下他,我要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他。

细分下来,可以看到三个想法/观念,我们分别分析一下。

  • 对我有益的东西可能对别人也有用

这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妥妥的「投射」防御机制。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正如中国古话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要的东西,别人应该也不想要,那我就不要给他了,反过来说,我想要的东西,别人应该也想要,我就分享给他吧。

而事实上,子非鱼,没有两个人拥有完全相同的需求。如果没有充分的沟通交流,谁也不会知道对方到底需要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安利」者明明心怀好意,却给别人带来了困扰。

  • 我想和他建立/保持关系

人们在人际关系中都渴望交换,渴望得到对等的回报,这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将人际传播重新概念化为一种社会交换现象。它认为人际传播的推动力量是「自我利益」,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这就解释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尽可能地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比如,「安利」可以让我人际关系更好,「安利」曾经给我获得了一些奖赏,所以在接下来与人建立/保持关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选择「安利」这种模式。

按照我本人的经验,「安利」的确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朋友,并让我的朋友更加信任我支持我。当然了,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需要足够有用的「安利」。

  • 不求回报的帮助

正如题主所述,有的人「安利」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陌生人。这属于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的范畴。

利他行为的定义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有的人可以通过利他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还有的人因为看到别人处于困境,深深地共情到对方的不易,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

这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行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也保障了人类的延续。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爱心常在工作坊,加入心灵成长社群一起交流~

http://weixin.qq.com/r/UDu3rwbE0lutrULM925C (二维码自动识别)


以我个人的安利心态来说,如果是向朋友安利的话,其实是希望在现实生活里有个可以和我一起饭偶像嗑cp的人,而不是只能在微博啊之类的网路环境上跟实质上不认识的人一起嗑

如果是向陌生人的话,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入坑啦,这个目的应该是可以得到大家共识的吧我想


1.自我表达。「啊啊啊啊,卧槽!」

2.维护关系。没事多往来

3.身份建构。这是我喜欢的,牛逼不


从不科学的角度来讲,就和你发朋友圈是一样一样的。

有炫耀心理,虚荣心理,被认可,被关注,被夸耀……


总结上面的回答还有自身感受。

渴望自身被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把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从而得到认同。

其次就是求同心理。安利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对方也接受这样的行为、观念。单独的个体在多个群体中有被孤立的风险,同化其他个体,降低这种风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