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放弃统制经济、实物化和强制劳动等措施,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恢复农贸市场,允许把剩余的粮食和农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易,允许在城乡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租赁承包中小型国有企业,允许雇工经营等。

新经济政策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列宁自己也拿不准。但他认为,即使与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则是有距离,也必须进行这种「必要的退却」,因为「跟狼在一起, 就要学狼叫」。要扭转物质极度匮乏、经济濒临破产的形势,舍此别无他途。

由于列宁也把「新经济政策」作为过渡性政策,这个过渡期有多长,便成为接下来要弄清的问题。有关负责人提出要坚持25年,列宁认为「有些悲观」,但也没有否定这一意见。可随著经济形势好转,斯大林便认为不用再「向资本主义退却"了。到了1929年,他就公开宣布:「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弃了。」这时距列宁去世还不到5年。

这也不能全怪斯大林,也是有环境因素的。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苏共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国内战争时期人党的,受当时的革命文化影响很深。尽管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艰苦,身上却燃烧著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激情。很多人醉心于那些「左」得不能再「左」的口号,幻想著直奔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并没有走曲折小路的思想准备。而社会转型采取激进革命的形式,也使一些情绪化的宣言往往比理智的思想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当时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转变,都遇到强大的阻力: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被看作是卖国; 在工厂实行一长制被看作是依靠小资产阶级来对付工人; 使用技术专家被看作是对工人阶级缺乏信心,向资产阶级妥协; 甚至在军队中起用有觉悟的旧军官也被看作与党的性质不符,等等。不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当时那种革命狂热和躁动。

因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强烈的反对者恰恰来自布尔什维克党内。特别是直以「 消灭剥削」为己任的工人党员和「贫农委员会」成员。他们对靠新经济政策发家的「新富农」存在天然的恐惧感,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富农方针」、「复辟资本主义的政策」。就连苏共党中央领导成员,接受新经济政策也并非都很情愿。托洛茨基当时就用痛苦的口吻说,党进入了「对小资产阶级投降的时期」。不少党员认为,党的共产主义方向改变了,党变质了,甚至觉得理想幻灭了,因此出现了革命后的第一次退党风潮。据官方数字,仅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一年,就有14000多人由于不理解新经济政策而主动退党,甚至还有一些人以自杀来表示自己的绝望。当时的著名诗人勃洛克,还有皮达可夫的妻子,都是在这种绝望情绪影响下自杀的。一些思想上不能接受新经济政策的外国共产党领导人,竟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号啕大哭,认为这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因此,斯大林废除新经济政策,在党内是有深厚的思想根基的。

斯大林废除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动因,是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建国时尽管已有一定工业基础,但经济技术结构非常落后。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电力等部门很不发达,现代化设备还不能生产,汽车和航空工业简直是空白。在丘吉尔等西方的反共领袖们仍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苏联的软肋、窥测人侵时机时,能否尽快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关系苏维埃政权的存亡,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但工业化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又很难从敌视自己的外部世界获取,只能自己设法解决。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07-1913年, 俄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业生产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粮食出口中所占份额已达45% ,是俄国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苏联政府决定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形式,也就是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向农民出售工业品的方式,把由此而产生的巨额差价作为实现工业化的积累资金。但这就破坏了通过市场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还有,随著工厂新建、工人增加、城市人口膨胀,对粮食需求也愈来愈大,1927年下半年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有些城市不得不实行配给制。

斯大林认为,要保证农产品交售,就要实现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掌握了农民的收获物,征收粮食就比面向每个个体农户更容易,也更有保证。把分散的农民管起来,也有利于充分动员劳动力从事工程建设。因此,苏联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是农业发展本身的要求,更不是农民的要求,而是快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首先我这里不讨论所说的权斗因素,不是说苏联没有,但不能逮著权斗就到处套用,作为唯一的解释。

其次也需要看到新经济政策 并不是直接出台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是一步一步在摸索、妥协中发展的,这个过程中就自然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看法,这十分正常。

新经济政策的发展经由:征收粮食税——剩余粮食交易——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由此出现的私商、富农、私人贸易问题——如何定义市场关系问题

其中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不同意见,在列宁生前,布尔什维克就对新经济政策有两种主要的不同的意见。

一种看法就是:新经济政策就是资本主义,用到它是迫不得已,是共产主义在发展水平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做出的妥协,此政策只是临时使用,日后必要将其根除。代表人物就是贾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

另一种看法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可以从根本上控制住所有的资本主义苗头,不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利用市场机制符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将其看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有效工具。代表人物是布哈林和克拉辛。

而出现较大争议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实是列宁的说法好像两种都支持,所以每一派都能根据列宁的理论来自我解释,这才导致了持续的分歧。

当然,在斯大林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很清楚。这一派人,将新经济政策看作是对农民的妥协,是一种迂回策略,是地地道道的投降、退缩行为,而只有彻底消灭其市场机制,才是向社会主义终极目标进发的正路。

在这种只有一个意识形态的环境下,更激进的一批人就更容易成功,这是反复发生的现象。路线之争和权利之争相辅相成,很难说谁决定了谁,我们既可以说是更左的人上台后采取了更左的路线,也可以说这批人就是因为鼓吹更左的路线才成功上台。所以我也并不愿意把这种复杂的问题直接用权斗来解释,权斗既可能是是起因,也可能是结果。

说到底,类似的争执在过去的百年间从未间断,反复发生,其根由不过就是社会主义者们总想通过人力(或者说是蛮力)直接跨越其所坚信的历史进程,一步到位 直接共产。欲速则不达 这种话才被反复印证。

越是落后的国家,往往愿意采取越激进的手段。越是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越要直接消灭资本主义,企图跨越这个发展阶段。但这种不解决生产力、不理清生产关系、单纯强调消灭资产阶级的手段,只会落入身份政治的漩涡不能自拔。

也就是说,如果把理论推导中,总结成规律的「资产阶级被消灭」庸俗化地理解为干掉所有与资本相关的人,那么实际上所做的事已经脱离了理论中的发展规律,而变成了低级的消除异己。也更容易演变成残酷的权斗。

这类似于:人类的一大目标是消灭贫穷,如果庸俗化地理解,就去把所有穷人都杀掉。

亦或者:某些信仰认为应该消灭y乱,于是把所有睡在一起的男女放火烧死。

这种极端的假设 当然是错的。


1924年列宁死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斯大林则与布哈林结为同盟,反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超工业化」纲领,由于联合反对派在党内斗争中失败,新经济政策得以维持到1928年。然而在1928年「联合反对派」集团已经被开除出党、而粮食收购危机也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矛盾转化为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矛盾,对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则首先开始于对粮食问题的争论。布哈林主张安抚农民,进一步提高粮价,向农民提出了著名的「发财吧!」的口号;然而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问题是「被农村资本主义分子,首先是富农,利用来破坏苏维埃经济政策」的结果,认为提高粮价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是消灭富农和实现农业集体化。联共(布)内部的路线分歧最终以党内权力斗争方式解决,斯大林成功战胜了以布哈林和李可夫为首的右倾反对派,确立了个人的最高统治地位,新经济政策随即被斯大林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想要迅速地积累资本进行国家工业化并达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他全面引进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一过渡性政策,并且不为布尔什维克政党中的激进分子所热衷。他们视之为与资本主义的妥协甚至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一种背叛,并且对经济起著长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以倒卖粮食的中间商人为代表阶级敌人获利。他们想用一种完全计划的经济模式来代替。列宁曾经就新经济政策说过:「我们退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前进两步。」这也印证了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是对列宁遗愿的完成。

新货币的发行使得新经济政策得以成功进行,这是1979年苏联为纪念新经济政策重新铸造的纪念币

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政权和完成工业化的问题。

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就一个,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完成工业化。

怎么解决工业品的需求问题,如何快速的完成工业化的问题,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

而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意思形态如此全然因为是规律的反应。


列宁去世以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即斯大林模式,又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开启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主和自由。但在当时,这样的政策是必须的。

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此前尝试过「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大致从1928年开始废止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后来称之为的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当时执政党高层发生激烈斗争,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获胜,随后展开了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

三大运动的前一项是目标,后两项是配套措施。布尔什维克党这一代领导人认定,只有建立大工业才能为苏联社会主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斯大林也是抱著这种信念搞工业化运动的,所以它有以下特点:一是高速度;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三是采取行政手段。

推动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一是通过商业活动积累资金,二是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当时苏联如果采用前者势必费时费日,如果采用后者国际形势也不允许。所以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新的思路。

因为随著工业化运动展开,大量投资用于重工业,轻工业生产不足,无法和农民交易换取粮食,建设轻工业生产又要占用资金,只能加强对农民的剥削。这样就必须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到集体农场,将全国农业经济纳入计划体系,以便于国家从农民手中得到所需粮食和农产品。

于是在1929~1932年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的特点,一是时间短;二是行政命令开路;三是消灭富农。在农业全盘集体化体制下,国家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抬高工业品价格,以此达到积累资金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严重扭曲,日常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社会矛盾开始激化,有呼声主张对现有工业化运动进行调整。在这种条件下怎么办?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党中央不愿意放弃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于是发动大清洗运动对党内异见人士进行残酷镇压。

结果是,反对的声音被压制下去,工业化继续保持原有高速度,可是对政治制度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也镇压了不少党内的修正主义者与走资派,但是使苏联各界失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使社会主义失去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严重打击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以上三大运动,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彼此存在紧密内在联系,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基本特征的苏联模式。

苏联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是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也不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利益要求,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可以将国家的各方面资源有效调动起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快速推进苏联工业化的进程。

1931年至1937年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斯大林模式作用的充分体现。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工业国家。

至于带来的各种弊病那是后话,重点在于斯大林模式可以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

二战中苏联可以战胜德国,战后更是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斯大林模式的有效性无需质疑。

「超级工业化」,又称之为「斯大林工业化」,是十月革命以来俄国社会所经历过的最为剧烈的社会变革,也是斯大林为数不多的贡献。

其实超级工业化原本是托洛茨基提出来的方案,而斯大林最开始是和布哈林一样反对超级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主张对富农做出更多让步。

之后的改弦更张,很大程度上是在1928年粮食危机面前的一种仓促反应。所以尽管「斯大林工业化」部分兑现了托洛茨基的主张,但相对于托洛茨基的方案而言,斯大林只完成了物质积累的任务。

超级工业化的另一个方面:主体建设(重建苏联阶级力量,让无产阶级成为苏联政治主体),却被斯大林给刻意无视了。这对苏联乃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托洛茨基提出「超级工业化」的初衷是短期内通过」剪刀差「榨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足够的资本。然后用现代工业来壮大工业无产者的阶级力量,重新启动因内战而不得不终止的民主进程。

同时,工业的高速发展也将反哺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农业集体化才有可能顺利展开。

可惜斯大林一开始就将农业集体化和超级工业化之间的关系给割裂了,他先是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但这时苏联的工业水平根本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

在工业生产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斯大林就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充其量只是将个体农民集中看管起来进行强迫劳动。推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变成了加强政权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便于强化剥削。

对于农民而言,所谓农业集体化,就意味著自己的土地、牲畜、农具都被政权无偿剥夺,自己沦为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奴工,领著低于合理水平的工资,农民的尊严自由受到极大的摧残,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

如此一来,苏联农业的生产效率不增反降,集体农庄不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试验场,反倒成了监禁个体农户的劳改营。

既然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重建苏维埃民主,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发展产业工人的无产阶级力量。所以托洛茨基主张,由产业工人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来决定工业化的进程。

苏联在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充分建立起来的同时,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经济生产与社会管理也将充分民主化,削弱官僚集团的生存基础,为政治民主化扫清道路。

斯大林作为马基雅维利原则的忠实信徒,他所理解的工业化就只有物质主义,并不包含民主政治。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他以行政命令、强制劳动等自上而下的方式强行推动苏联工业化。

结果是苏联尽管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进化为一个重工业发达的超级大国,却因为对人民的压制和背叛,还是蜕变为一个官僚僵化、特务横行的邪恶帝国。

曾经人类文明的灯塔,无产阶级的骄傲——苏联,最终遭到自己的人民唾弃,在人民的怒火下,耻辱的退下人类的历史舞台。


某带师不是说了吗,「可惜僵化了。」


因为斯大林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对于一个足够清醒的统治者来说,除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以外,并没有别的大事。

斯大林是崛起于苏联共产党的印把子(党政系统),本来笔杆子(文宣系统)和枪杆子(军队系统)都在他的政敌手里。那么,在托洛茨基和布哈林们面前,斯大林要怎么逆风翻盘呢?

他找到了一条路:彻底的激进化,把自己变成原教旨派的扛旗人—后来霍梅尼就是这样空手套白狼,自己一分力气不花就拿到可整个伊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