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首先是常备军,一般数量很少,维持费用高,平时基本用来维护治安,这是领主的直属军队,不过就中世纪生产水平,能维持多少脱产军人。这类包括骑士,卫兵等是战场的绝对精锐。

其次是其下效忠的封臣的武力服务,封臣是你的下属,但封臣的军队不是你的军队,对封臣的要求超过义务和底线的话,封臣完全可能带军队离开,甚至加入对方阵营。

还有是对领地上的民众进行征召,战时来进行征召,战后解散。塞把剑的农民的战斗力不要想太多。还有领民更重要的是负责生产,大范围征召领民上战场无异于杀鸡取卵,仗打败了,无非赔点钱,割点地,换个时间再打回来。但人死光,领地经济崩溃,领主都得饿肚子。

再有就是雇佣军,看有多少金币能雇多少人,虽然价格高,但战斗力比临时征召农民兵强四五个档次,花费也比维持常备军少的多。好处是只要有钱,就可以立刻得到一批职业士兵。还不用消耗宝贵的人力,和平时期无需维护。

中世纪欧洲因为生产力低,形成不了大型帝国,养不起大规模的职业士兵。分封制度下武力分散,大规模无法整合武装力量。再有欧洲的贵族战争又不是你死我活,战败大部分赔点钱了事。大规模动员和征召,伤及根基,更容易众叛亲离和上断头台。

还有欧洲记载中的军队都是战兵,负责拉粮喂马做饭的后勤不计算其中。欧洲依靠水运还好说。放在大陆国家,一万士兵战斗力需要三到四万民夫来维持后勤。哪怕放在今天也是后勤的人更多。

更重要的一点西方史料记载掺水少,毕竟之前打仗的两方,很多都活到现在,一方要造假吹牛,另一方分分钟出来打脸。古代中国的对垒双方到现在都不存在了,死人也不会跳出来说数据造假。


只是大家很少看到吹牛的罢了

中世纪的欧洲,政治混乱,人口死亡率极高,加上政治制度和军事组织制度的不支持,虽战争频发,但大规模战役相对较少。而在众多规模较小的战役中,普瓦捷会战是较为著名的一场。


在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中,当威尔士人福厄伦(Fluellen)说起国王的「怒不可遏、心绪不稳、怏怏不乐、义愤填膺还有一点儿脑子中毒」时,他也许是在描述好人让。这位国王的主要受害者让·德阿尔古有 3 个兄弟和九个子女,与法国北部的贵族构成了一个婚姻关系网(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昂盖朗七世的叔叔拉乌尔·德·库西)。国王成功地激怒了许多与其受害者相关的人,却没有除掉自己真正的敌人——纳瓦拉的查理。对夏特莱堡中的囚犯的同情之心四起,对他表示敬意的民谣被四处传唱。

鲁昂事件促成了恰恰是国王一心想阻挠的事——诺曼底向英格兰人的重新敞开。让·德阿尔古的兄弟杰弗里,即 10 年前将爱德华三世引入诺曼底的同一个人,以及纳瓦拉的兄弟腓力,恳求英格兰人帮助他们收复庄园,而当英军于 1356 年 7 月在瑟堡登陆时,这两位领主都发誓要效忠作为法兰西国王的爱德华三世。在兰开斯特公爵的率领下,英军从瑟堡出发,前去与布列塔尼人接触,就在此时,黑王子也开始从波尔多出发,向法国北方的心脏发起新一轮的进攻。现在,事件转向了位于普瓦捷的冲突。


王子率领著由英格兰人、加斯科涅人和来自家乡的援军构成的一支约 8000 人的队伍向北进军。他的目标是与兰开斯特汇合,并一路进行破坏,掠夺战利品,而不是占领城镇、要塞或版图。行军、打仗、积聚战利品,王子就这样于 9 月 3 日或大约于这一天抵达了卢瓦尔河(Loire),在发现桥梁已被破坏后,又转而向西前往图尔(Tours),在那里,他听说一支法国大军正在朝他进发。他还接到情报说,兰开斯特已经攻破了诺曼底,正在急忙赶往汇合点。但卢瓦尔河横亘在他们之间,而这里的乡间活跃著法国重甲骑兵。他的手下如今因多次激战而鞍马劳顿,满载的战利品则成了沉重的负担。在经过 4 天的犹豫(这让他失去了领先优势)之后,王子转而再次向南进发,他的意图非常清楚,就是要避免激烈的战斗,将他的收获安全地带回波尔多。


在北方,让于诺曼底进行了初次的调兵遣将,以迎击兰开斯特的军队,在转身面对来自南方的威胁之前,暂时阻截了它。他发布了声势浩大的动员令,召集军队在 9 月的第一个星期内前往位于沙特尔(Chartres)的汇合地点,捍卫王国的领土。在敌人出现在位于法国心脏部位的卢瓦尔河的刺激下,贵族们无论对国王抱有何种情绪,都对此次征召做出了响应。他们从奥弗涅(Auvergne)、贝里(Berry)、勃艮第(Burgundy)、洛林、艾诺、阿图瓦、韦尔芒杜瓦(Vermandois)、皮卡第、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纷纷前来。「没有一位骑士和侍卫留在家乡,」编年史作者写道,这里聚集了「法国全部的精英」。


与国王在一起的是他的 4 个从 14 岁至 19 岁不等的儿子;新晋的骑士统帅戈蒂埃·德布里耶纳(Gautier de Brienne),他顶著个雅典公爵(Duke of Athens)的头衔,它得自在十字军东征中发现的一位死去的公爵;两位元帅;26 位伯爵和公爵;334 位方旗武士;几乎全部的地位较低的领主。它是那个世纪法国最庞大的军队——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位英格兰编年史作者写道:「从未见到过这么多武装起来的贵族。」其实际的数目(由编年史作者提供,个别人放弃了最高达 8 万的数字)经过无休止的争论,最终大致确定为 1.6 万人左右,这是黑王子军队的大约两倍。


它没有凝聚力。大封建领主们按照自己的时间前来,许多都很迟才到达汇合地点,每个人都带著围绕在自己旗下的 50、100 或 150 人不等的部队,带著自己的家眷、行李搬运车、在需要时可以变现的金银器皿和餐具。1351 年法令的有关纪律和秩序的条款毫无效果。由于围绕更新的税制的争吵,布尔乔亚的援助令人不满,导致一些城镇撤回了自己的分遣队。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 14 世纪

[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中信出版社

¥58.80 会员免费


中世纪欧洲没有特别大的国家。由于封建制度的关系很多名义上的大国国王对下面封建主的约束力并不强,真的要打仗的时候没几个人会派兵支持国王。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和当时的法国,都是空有看上去还不小的疆土,其实根本内部矛盾重重很难一致对外。

还有一点,中世纪欧洲是相当落后的,无论是跟中国还是跟阿拉伯国家都没法相提并论。即使封建主的日子也没比野人好多少,根本眷养不起太多的部队,打仗也是临时征召点农民炮灰为主。

而在之前的罗马时期,虽然看上去一个军团也就6000-7000人不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本都是战斗人员,不算后勤保障人员的。中国看上去庞大的几十万人对战,其实估计一半以上都是拉粮队。罗马巅峰时期的30-40万人的常备军其实一点不比中国差的。

所以军队的规模主要还是和发达程度有关的,特别是古代,你要有足够的人口,还要养得起那么军队。
中世纪的社会形势比较像中国的春秋时期,各国是没有能力供养常备军的,只有少数能供养的起武器马匹的人才能去作战,即骑士阶层,在那时战争向来是贵族的游戏。大规模的国家动员,直到出现民族主义的17世纪前后才出现,如拿破仑战争。比较类似的情况还有日本,由此产生了武士阶层。说白了,中国的战争规模大是因为中国养得起的士兵数目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