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个枪花,然后看对面挡哪里,捅另外一处。

不挡就划他一身血外加捅个窟窿,总之就是欺负他没你长,欺负他手动的没你枪头转的快。

看过某个兵击答主提到,他的外国师傅吐槽说,中国人天生自带长矛精通+2。

的确看了那么多年武侠电影/电视剧/小说/游戏后,抖枪花应该是下意识的操作了,凭这手就可以吊打许多门外汉。

另外,矛也是棍子,也能抡能挡身甚至能抽,别傻乎乎的就会捅,然后捅空了就发愣。

反之亦然,棍子也能戳死人的。


谁说硬杆就不能抖枪花?

硬矛快速改变攻击方向是转握持中部的手,固定握持尾部的手,直接扭转矛头指向;大枪抖枪花是固定握持中部的手,抖握持尾部的手,靠枪杆韧性晃动。(事实上两只手都在转,只是侧重不同)

操作上是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费力杠杆换长度优势,只是支点不同罢了。鉴於单兵战斗的中式枪比西式矛更长,力臂甚至可能是相等的——3米大枪握0.75米,和2.25米硬矛握0.75米,力臂都是短0.75长2.25,三比一的杠杆。

如果看结果,那更是目的一致,效果一致,都是利用长度优势,通过小半径的移动而大半径地改变攻击范围,让对方短兵器的运行半径和速度跟不上你的方向转换,从而制造攻击机会,即「破绽」。

所以虽然我们耳濡目染的是软杆枪抖枪花,但拿起硬杆矛起码也知道转俩圈调整进攻方向而不是傻乎乎的硬捅,这就是所谓的长矛精通+2。


用尖头捅

使劲捅

也可以直接抡


隋唐以前,长柄刺击兵器或为矛,或为槊,矛长一丈八以上就是槊,木杆削尖为枪。自唐以后,枪矛的分类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同一种兵器,你叫它枪也行,叫矛也可。枪矛上手,首先练的就是拦拿扎,长枪的精髓,基本都在这三个字里面。

想练实战的话,最好找个差不多的朋友对练戳革,防具一定要准备好。实战时用刺,不要想著用杆子去砸人,枪矛容错率高,即使刺空,一抽撤就能刺出第二下。实战棍法都是三分棍七分枪,更别提还带个尖儿的。

对于枪杆的选材,其实白蜡杆就已经够用了,只要年限够长,杆子够粗,也不怎么软的。而且胜在便宜,一百多块钱的东西,对练磕碰坏了再换一根。动不动就千八百的杆子,牛筋,赤楠,山茶之类的,磕伤一点都心疼。上图中的大枪,用的是生长十年的白蜡杆,一斤多的枪头按上,持握根部平端,枪杆不弯。小花枪用的是乡下五金店买的不知名硬杂木,八块钱一根。中间那条是疫情期间闲著没事,用积竹木柲工艺做的枪杆。比硬木多一些韧性,比白蜡等软杆又坚硬许多。

复合杆的性能虽然说要好一些,但是如果自己不能做的话,也不建议去买,两三千一根实在不划算。硬木用黄檀,红檀,红椆,坤甸都可以,性价比也挺高的。贵一点的云南牛筋,檬子也是在可选择的范围之内。要说最便宜耐C的,还要属白蜡杆。要买河南产的,河北和山东的白蜡杆硬度都很差。


长矛和枪是一样的,最主要的技法就是拦、拿、扎。

呵呵,实战我是没有打过,但这枪术我很小就练过,是专业队的红缨枪,不知道和你说的长矛是不是同一样兵器。

任何一种兵器形态决定功能,枪的主要攻点是枪尖,因此扎枪就是它主要的攻击手段,力点达枪尖。

其它的抡,劈,是辅助技术,最主要的还是扎。


有一个小技巧,当对方打不到你的时候,枪尖别对人,冲著你的前手方向,可以让你具备更多优势。


先说答案,矛的技法最为简单,比较常用的就是戳、挑、格。

矛的戳跟枪的刺不同,刺是主动性的,而戳是更接近被被动性的,也就是预判敌人的运动方向,把矛尖对准让他往上撞,最后往前送,帮他一下。而矛的主动进攻手段,其实是挑。这个挑不一定是向上,也可以横挑,说白了就是用矛尖划他。而格就是将敌人的长兵器拨开。

为什么会这样?

那就要说明一个概念,枪、矛、槊,三种东西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混淆这些概念,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

枪,一般长度在2-3米,当然也有1米多的短枪。

矛,一般长度5米左右,所谓的短矛也要3米。

槊,一般长度在2米左右,主要是骑兵使用。

一般人认为矛跟枪一样,大错特错,这是影视作品和民间武术的一种误导。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矛,跟西方一样,都是长柄重兵器。

《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米,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4米。

汉朝的矛更长,达到了6米。所以刺是刺不动的,只能等著他上来戳,能挑几下都需要很强的臂力了。

唐朝由于战术演变,枪是主流,因为唐军佩弓的比例极高,除了专业的弩手,大部分步兵其实都带弓,通过远程武器迟滞,再用枪歼灭速度减弱失去冲击力的骑兵,是唐军的反骑主要战术。这一方面是因为唐军本身骑兵战斗力很强,以骑制骑,能冲击步兵阵列的骑兵数量不会太多。另一方面,唐军采取的是进攻性战略,而长矛太过笨重,不利于步兵机动,会拖慢整个战阵的推进速度,而且长矛兵攻击方式也十分单一,对步兵作战时效能太低。最后,万一顶不住骑兵还有陌刀救火。

相比之下,枪就要灵活的多,技能反骑兵,在步兵对战中更是神器。当然,前提是你的步兵阵列不能被动挨打,等著敌人的轻重骑兵正面侧翼随便打。所以骑兵羸弱的宋朝,又把长矛重新搬出来了,跟枪配合使用。因为没有以骑制骑,敌人骑兵可以自由进攻,但靠远程兵器是达不到充分的迟滞作用的,需要矛做最后一道防冲击手段。

枪比矛要灵活,技法也比矛复杂的多,民间武术很多所谓的矛,其实不过是长枪、大枪。

至于以杆硬杆软来区分矛和枪,更是无稽之谈,矛只有硬杆一种,枪则根据不同需求和技法,杆的韧性会略有不同。

真正韧性有本质不同的是槊。

槊一般是骑兵使用,当然也有步槊,这东西最后说。马槊,它之所以区别于枪和矛:

一是刃不同,槊尖长,而且最重要的,它有留情结。所谓槊是狼牙棒发展的,槊有钝器部分,这都是牵强附会罢了。槊是有很多扫、劈、砸的技法,根本原因就是这个留情结,它最初的作用是防止槊头刺入敌人身体。但是不用白不用,既然有这么个东西,把它改造成钝器,增加攻击手段,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槊最开始就是突刺武器,为了重复突刺,设计了留情结,因为有了留情结,所以衍化出了钝器元素。

二是槊杆。留情结只能保证槊头不刺进去,但是反冲力不减反增,为了不折断,不自伤,所以槊杆必须是柔韧的,配合留情结,槊就成了骑兵神器。当然,这种神是有代价的。

槊杆不是一根木头,而是将拓木加工成面条一样一根根的蔑,用油浸泡,再晒干,将蔑箍成杆,缠麻绳,涂生漆,上葛布,再上漆,最后弄的看起来像一个一体的杆,实则内部是符合结构。

网上流传的一根槊要做三年,实则夸张,当然如果把砍树、选料都算上,一批槊确实要搞三年。做槊用的木材,其实就做弓弩用的,某些步骤也是相似的。一把复合弓也要折腾两三年。

最后说步槊,这东西其他朝代没有研究,唐朝是普遍存在的。它怎么来的?这是可以从唐传奇和其他文学作品,名人笔记等材料中找到出处的。它就是骑兵的槊,杆废了,截短,留著做防身格斗武器。唐朝的格斗武器是横刀,也是神器,能砍能刺,大角度开刃,往重甲上死磕也把容易卷刃,而且直刃重刀身,能当钝器抽砸,也能刺。但这玩意儿有一个最大的弱点,一是短(太长超重),二是它真能刺进去,三是它直刃,对无甲敌人伤害没有曲刃的高。所以有柄短槊,骑士落马以后多一重保证,万一横刀刺进去被死人带走,还有个可以重复使用的保命家伙。

而且从记载来看,这玩意儿异常好用,能刺能扫能砸,甚至有人专门研究它的使用技法。

步兵有没有用步槊的,有,陌刀兵老爷们能搞到这玩意儿,陌刀兵不配横刀,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根据太白阴经记载,陌刀兵没有横刀,反倒编制上配备了长枪和弓箭。唐朝军刀管制极严,想弄把好的横刀防身不容易,报废的那就真废了,但是马槊报废,还可以变成步槊。


长矛啊,后手一收一伸,矛尖就跨越时空一米以上的间距,还有什么冷武器的刃尖能如此在相对距离上瞬移呢?


看到一个答案:

诸葛不亮:用长矛有什么技法??

www.zhihu.com图标

刚开始我觉得又是一个萝卜酒中毒者。

往下看我觉得,这是个行家啊:

硬矛快速改变攻击方向是转握持中部的手,固定握持尾部的手,直接扭转矛头指向;大枪抖枪花是固定握持中部的手,抖握持尾部的手,靠枪杆韧性晃动。(事实上两只手都在转,只是侧重不同)

操作上是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费力杠杆换长度优势,只是支点不同罢了。

一句话就说明了北方各个拳种普遍流传的六合枪系枪法,和太极枪技法上的主要区别。

六合枪是「前手如摇撸,后手如滚豆」。

用这个标准去考察一些网上流传的六合枪(杨家枪)系的演示:

错:

https://b23.tv/GRWqSC?

b23.tv

「老祖宗的东西,今天也把拦拿打成黑白鹞子了吗?」

请注意,于老的发力是对的,而且功力很深厚。但是你仔细看,他拦枪后手背肘,背加力拦枪,等于在用腰力和杆子较劲,拿枪也是一样,都是用身体的力把枪朝向拦/拿的方向压弯,「勒」出枪圈。这是涨功力的练法,不是用法。这跟他们那一代人没有实际对刺的条件有关。同样的枪法,尾张贯流用的是管枪加竹杆,如果他们看见于老或者唐山秦振武这种功力怪,估计能吓死。

这个枪法如果换成硬木枪杆而不是白蜡的话,就得调发力,适应一阵子。

https://b23.tv/NoBLNz?

b23.tv

纯错。

https://b23.tv/XBrEQj?

b23.tv

纯错。

对:

https://b23.tv/UWR7hp?

b23.tv

【八极拳】天津九世李羽飞演练六合枪法(大枪扎香头)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b23.tv图标https://b23.tv/8VwzXW?

b23.tv

https://b23.tv/dCaUq3?

b23.tv

最上面那个答案读到结尾,静下来想想,嗯,应该还是个萝卜酒受害者——枪圈是拦拿用的,不是晃人用的。

而且他想表达的意思好像是——中国只有白蜡大枪,欧矛才应该后手不动前手画枪圈?

……好吧。

不过,不得不说,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程序员的观察归纳能力就是比目前中坚年龄段的传武从业者强。这是代差优势。

传武的希望,在年轻人。

怎么说呢,

就是希望传武、兵击新生代能够扛起大旗。

对内激浊扬清,让体总武术中心的一些领导,还有什么陈家沟「四大精钢」、「九虎」,沧州的郭铁良、郭桂德、还有 @马廉祯 这些既得利益者,尽早完成历史使命,到该去的地方去。

对外,抗住冬瓜这些跳梁小丑扇阴风点鬼火的鬼蜮伎俩。

将来治国平天下,还看吾辈。


向前刺

向左刺

向右刺

没嫩多花里胡哨的

练仨月什么短兵大师见你都跪


拿、拦、颠、捉、撸、缠拦。要是真两人拿枪对放,最简单的就是用长枪把对方的枪杆砸下去,然后刺。


拦拿扎还有一个,偷步


长矛上手并不难。1打1的时候,先抖一个枪花,抖到一半突然捅对手腰子,也可以横扫用刃口在对手肚子上留下一条平整的缝。但一定要注意和对手拉开距离,说白了就是欺负人家武器没你的长,除了这个,也没什么要注意的了。


「你的大枪抖得像菜虚鲲」


玩幕府的时候,里面有句日本谚语,尖的那头对准敌人。


个人理解,不对的望大佬指正。

首先尽量保证拉开距离,主要靠脚下功夫,跑动灵活,转向多用腰部转身,双腿多用于前后距离的拉开,做饭你捅得到他他短兵器碰不到你的距离。俗称卡距离偷平a,时刻防备被对面近身。

第二活用杠杆原理,保持一手持尾端一手持中间,以中间手为轴,另一只手可以用最小的幅度操纵尖端方向,对面哪里脆弱点哪里,

第三想像自己拿著一根鞭子,不仅可以捅人扎人也可以抽人,一旦对面闪躲你捅人的动作,最好之后接一个左右抽人抡人的动作,加上杀伤力


拦拿扎就完事了噢


我知道的技法就那么两种,一种是抡起来,当棍子使。另一种,就是抖枪花,对面什么兵器上来都可以抖腕子甩枪花给它撞开,稍微露点空门就是后把给力捅过去,嗯,一般是咽喉。


太多了懒得打字,自己去看祁家通背拳的通背枪去吧。


就三个,拦拿扎(封闭扎),简单来说就是防右边防左边直线捅,然后以这个三个手法加前后左右上下伸缩的三维操作。


不用长矛,给我一把匕首让我滑铲就可以无双了,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我就曾经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连续躲开了别人射向我的30发子弹然后一拳时速120公里打爆了他的枪连带让他飞出去40米撞穿了20厘米的钢板。然后爬上树跳下去一个剪刀腿夹爆了他的头。随后日常做跳绳1200个,俯卧撑1000个,跳栅栏800个,300公斤哑铃800个,跳大绳300个,抱头蹲900个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经验加三?˙3˙??(??? ? ???)??˙3˙?走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