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首先是常備軍,一般數量很少,維持費用高,平時基本用來維護治安,這是領主的直屬軍隊,不過就中世紀生產水平,能維持多少脫產軍人。這類包括騎士,衛兵等是戰場的絕對精銳。

其次是其下效忠的封臣的武力服務,封臣是你的下屬,但封臣的軍隊不是你的軍隊,對封臣的要求超過義務和底線的話,封臣完全可能帶軍隊離開,甚至加入對方陣營。

還有是對領地上的民眾進行徵召,戰時來進行徵召,戰後解散。塞把劍的農民的戰鬥力不要想太多。還有領民更重要的是負責生產,大範圍徵召領民上戰場無異於殺雞取卵,仗打敗了,無非賠點錢,割點地,換個時間再打回來。但人死光,領地經濟崩潰,領主都得餓肚子。

再有就是僱傭軍,看有多少金幣能僱多少人,雖然價格高,但戰鬥力比臨時徵召農民兵強四五個檔次,花費也比維持常備軍少的多。好處是隻要有錢,就可以立刻得到一批職業士兵。還不用消耗寶貴的人力,和平時期無需維護。

中世紀歐洲因為生產力低,形成不了大型帝國,養不起大規模的職業士兵。分封制度下武力分散,大規模無法整合武裝力量。再有歐洲的貴族戰爭又不是你死我活,戰敗大部分賠點錢了事。大規模動員和徵召,傷及根基,更容易眾叛親離和上斷頭臺。

還有歐洲記載中的軍隊都是戰兵,負責拉糧喂馬做飯的後勤不計算其中。歐洲依靠水運還好說。放在大陸國家,一萬士兵戰鬥力需要三到四萬民夫來維持後勤。哪怕放在今天也是後勤的人更多。

更重要的一點西方史料記載摻水少,畢竟之前打仗的兩方,很多都活到現在,一方要造假吹牛,另一方分分鐘出來打臉。古代中國的對壘雙方到現在都不存在了,死人也不會跳出來說數據造假。


只是大家很少看到吹牛的罷了

中世紀的歐洲,政治混亂,人口死亡率極高,加上政治制度和軍事組織制度的不支持,雖戰爭頻發,但大規模戰役相對較少。而在眾多規模較小的戰役中,普瓦捷會戰是較為著名的一場。


在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中,當威爾士人福厄倫(Fluellen)說起國王的「怒不可遏、心緒不穩、怏怏不樂、義憤填膺還有一點兒腦子中毒」時,他也許是在描述好人讓。這位國王的主要受害者讓·德阿爾古有 3 個兄弟和九個子女,與法國北部的貴族構成了一個婚姻關係網(一個女兒後來嫁給了昂蓋朗七世的叔叔拉烏爾·德·庫西)。國王成功地激怒了許多與其受害者相關的人,卻沒有除掉自己真正的敵人——納瓦拉的查理。對夏特萊堡中的囚犯的同情之心四起,對他表示敬意的民謠被四處傳唱。

魯昂事件促成了恰恰是國王一心想阻撓的事——諾曼底向英格蘭人的重新敞開。讓·德阿爾古的兄弟傑弗裏,即 10 年前將愛德華三世引入諾曼底的同一個人,以及納瓦拉的兄弟腓力,懇求英格蘭人幫助他們收復莊園,而當英軍於 1356 年 7 月在瑟堡登陸時,這兩位領主都發誓要效忠作為法蘭西國王的愛德華三世。在蘭開斯特公爵的率領下,英軍從瑟堡出發,前去與布列塔尼人接觸,就在此時,黑王子也開始從波爾多出發,向法國北方的心臟發起新一輪的進攻。現在,事件轉向了位於普瓦捷的衝突。


王子率領著由英格蘭人、加斯科涅人和來自家鄉的援軍構成的一支約 8000 人的隊伍向北進軍。他的目標是與蘭開斯特匯合,並一路進行破壞,掠奪戰利品,而不是佔領城鎮、要塞或版圖。行軍、打仗、積聚戰利品,王子就這樣於 9 月 3 日或大約於這一天抵達了盧瓦爾河(Loire),在發現橋樑已被破壞後,又轉而向西前往圖爾(Tours),在那裡,他聽說一支法國大軍正在朝他進發。他還接到情報說,蘭開斯特已經攻破了諾曼底,正在急忙趕往匯合點。但盧瓦爾河橫亙在他們之間,而這裡的鄉間活躍著法國重甲騎兵。他的手下如今因多次激戰而鞍馬勞頓,滿載的戰利品則成了沉重的負擔。在經過 4 天的猶豫(這讓他失去了領先優勢)之後,王子轉而再次向南進發,他的意圖非常清楚,就是要避免激烈的戰鬥,將他的收穫安全地帶回波爾多。


在北方,讓於諾曼底進行了初次的調兵遣將,以迎擊蘭開斯特的軍隊,在轉身面對來自南方的威脅之前,暫時阻截了它。他發布了聲勢浩大的動員令,召集軍隊在 9 月的第一個星期內前往位於沙特爾(Chartres)的匯合地點,捍衛王國的領土。在敵人出現在位於法國心臟部位的盧瓦爾河的刺激下,貴族們無論對國王抱有何種情緒,都對此次徵召做出了響應。他們從奧弗涅(Auvergne)、貝裏(Berry)、勃艮第(Burgundy)、洛林、艾諾、阿圖瓦、韋爾芒杜瓦(Vermandois)、皮卡第、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紛紛前來。「沒有一位騎士和侍衛留在家鄉,」編年史作者寫道,這裡聚集了「法國全部的精英」。


與國王在一起的是他的 4 個從 14 歲至 19 歲不等的兒子;新晉的騎士統帥戈蒂埃·德布里耶納(Gautier de Brienne),他頂著個雅典公爵(Duke of Athens)的頭銜,它得自在十字軍東徵中發現的一位死去的公爵;兩位元帥;26 位伯爵和公爵;334 位方旗武士;幾乎全部的地位較低的領主。它是那個世紀法國最龐大的軍隊——一個「偉大的奇蹟」,一位英格蘭編年史作者寫道:「從未見到過這麼多武裝起來的貴族。」其實際的數目(由編年史作者提供,個別人放棄了最高達 8 萬的數字)經過無休止的爭論,最終大致確定為 1.6 萬人左右,這是黑王子軍隊的大約兩倍。


它沒有凝聚力。大封建領主們按照自己的時間前來,許多都很遲纔到達匯合地點,每個人都帶著圍繞在自己旗下的 50、100 或 150 人不等的部隊,帶著自己的家眷、行李搬運車、在需要時可以變現的金銀器皿和餐具。1351 年法令的有關紀律和秩序的條款毫無效果。由於圍繞更新的稅制的爭吵,布爾喬亞的援助令人不滿,導致一些城鎮撤回了自己的分遣隊。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遠方之鏡:動蕩不安的 14 世紀

[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中信出版社

¥58.80 會員免費


中世紀歐洲沒有特別大的國家。由於封建制度的關係很多名義上的大國國王對下面封建主的約束力並不強,真的要打仗的時候沒幾個人會派兵支持國王。比如神聖羅馬帝國和當時的法國,都是空有看上去還不小的疆土,其實根本內部矛盾重重很難一致對外。

還有一點,中世紀歐洲是相當落後的,無論是跟中國還是跟阿拉伯國家都沒法相提並論。即使封建主的日子也沒比野人好多少,根本眷養不起太多的部隊,打仗也是臨時徵召點農民炮灰為主。

而在之前的羅馬時期,雖然看上去一個軍團也就6000-7000人不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基本都是戰鬥人員,不算後勤保障人員的。中國看上去龐大的幾十萬人對戰,其實估計一半以上都是拉糧隊。羅馬巔峯時期的30-40萬人的常備軍其實一點不比中國差的。

所以軍隊的規模主要還是和發達程度有關的,特別是古代,你要有足夠的人口,還要養得起那麼軍隊。
中世紀的社會形勢比較像中國的春秋時期,各國是沒有能力供養常備軍的,只有少數能供養的起武器馬匹的人才能去作戰,即騎士階層,在那時戰爭向來是貴族的遊戲。大規模的國家動員,直到出現民族主義的17世紀前後纔出現,如拿破崙戰爭。比較類似的情況還有日本,由此產生了武士階層。說白了,中國的戰爭規模大是因為中國養得起的士兵數目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