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规律性、重复性,还要有客观性


客观性

适用性

普遍性(可重复性)

发展性

可证伪性

用一个比较著名的科学实验做例子。伽利略铁球落体实验,得出结论「均匀重力场中,不受其他外力的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客观性:实验条件相同情况下,实验结果和结论不会因实验者不同而变化。无论这个实验是伽利略做,还是牛顿做,教皇做,和尚做,女人做,文盲做,瞎子做,训练一只猴子做,机器自动扔,外星人做,结果都相同。

适用性:所有科学理论必须有其适用范围。比如伽利略落体实验结论就需要满足「均匀重力场」「不受其他外力(忽略空气阻力)」的约束条件才成立。无条件「包治百病」的不是科学理论。即使是所谓的终极理论TOE,它仍然有适用范围——我们的宇宙,人类的已知。

普遍性(可重复性):在科学理论适用范围内,科学实验的结果一定是百分百相同可重复的。两个铁球从比萨斜塔,金字塔,埃菲尔铁塔,幼儿园秋千架,月球,火星,河外星系某星球,旋转空间站的等效重力场扔下来,只要是均匀重力场忽略其他外力,那实验结果全都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没有意外。

发展性:科学理论在适用范围之外可能不成立,这时候科学理论就会发展,适用于更广泛的范围。新理论并不是「推翻」了旧理论,而是发展了旧理论,新理论在小范围低精度会「退化」为旧理论,比如广义相对论弱引力下可以用牛顿引力理论近似,弦论可以推出爱因斯坦场方程等等。人类科学发展其实就是探索更高精度更广适用范围的理论。

可证伪性: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吧。科学理论得出结论必须准确,不能模凌两可,并且(从逻辑和理论上)可以设计实验证实或证否。


可考试性。


简单解释:哲学的方法论:归纳法+演绎法。科学的方法论:归纳法+演绎法+实证,其中实证需要进行对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实验。


科学的目的不是分辨是非,是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重复的做一些事情,通过重复过程树立权威,然后以此评判某些真伪,但这都是局部的,有限的。


就题答题,还有可重复性。


可证伪性不是科学的必备特点。

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注意,这是主义。是一种观点,并且被广泛接受。但,这并不严谨,不是科学的必备特征。

科学和哲学在这方面相似,并没有被严格定义,它的界限有时候甚至是模糊的。不过,科学有一系列松散的特征可供参考。具体是什么,买一本科学哲学相关的入门著作进行阅读就可以了。


逻辑,科学的逻辑很大程度上是靠数学保障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