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如果要回答完整,简直可以做一个专题了。

简而言之,足够的无条件的爱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是自信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表达爱以及教育方式:不是溺爱,不是控制,更不是放任;


摘录我文章一部分内容与你分享:

最大的爱和保障

母爱的伟大是我们都知道的,母爱为孩童提供了最大的爱和保障。这样的关系也是小孩最熟悉、最能帮助他们体验和思考父母慈爱的途径。小孩对爱的感受很直接,他必须觉得自己被喜欢、被照顾、被呵护,觉得温暖、安全和体贴,才会感觉自己被爱。因此,小孩若是能从父母那里得著整全的爱,就比较容易体验更大的爱,只要身份和关系成立,以单纯的心相信和依靠,便可以经历并感受到这份有极大保障的爱。

这正是我喜欢用《猜猜我有多爱你》那本书,来帮助小朋友思考慈爱的原因。书中那只灵巧可爱的小兔子简直就是小小孩的化身,他努力张开手臂、举高双手、倒立又高高跳起,以各种方式来表明他对大兔子的爱,而大兔子也以相同的方式响应。但是大兔子手长脚长、个子又高,所以不管小兔子怎么比,都会败下阵来。尽管如此,他却满足又开心,这表示大兔子对他的爱远远超过自己。就在小兔子被大兔子轻轻抱起,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种很厉害的说法: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没有想到大兔子的回应更令人惊叹,因为他对小兔子说: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再绕回来!

所以不论孩子身在何处,从小体会到了这样的爱,深处何种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或难处,这份爱都会暖暖的包裹、保守著他。

图画书与儿童思维特质

上次讲到在阅读中产生关联性,这样的关联性思考不单单活跃在现实情境,有时也会跳脱至想像世界。想像力是小孩非常重要的阅读和思维特质,尤其是对低幼儿童来说,他们的思绪时常在想像与现实中游移,有时候还会将这两者互相混淆。他们会靠想像化解自己面对的困境压力和解决问题,想像也是他们很重要的乐趣来源,他们常常利用想像玩假扮游戏,使自己化身为现实不存在的角色,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图画书这种贴近孩童认知发展、成长经验与思维特质设计的阅读媒材,除了常常带给孩童极大的乐趣、满足感和思想启发,也会在他们的生命中形成一股从阅读而来的奇特力量。然而,陪伴小孩阅读不单只是说说故事就结束,分享和讨论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如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阅读推广者艾登.钱伯斯所言:小孩在学会应付语言的复杂性之前,就已经透过图画书接触文学的复杂性,在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交换心得时,也学会对故事内容做精确的辨识,由此证明【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核心角色。

互动中爱的连接

我从这本图画书中看到,兔子妈妈一直很耐心的陪伴著小兔子,等待著他的爱的表达,也同时不断的回应著小兔子的爱的表达。而不是怀著不耐烦的心情或者到点必须要睡觉的规矩,来斥责小兔子的无礼要求和胡闹。兔子妈妈发现了这是一个爱的连接最好的时候,也是建立爱的亲子关系最好的契机。兔子妈妈没有打断小兔子提出的各种爱的表达方式,而是积极主动的回应著小兔子的各种爱的表达,也没有顾忌小兔子是非会因为失败而伤心,因为她知道这是爱的回应,如果不能够有有效的爱的回应,很长的时间或者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好比我的的手机接通的了电话,一头的人不说话,另一头的人很可能就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挂掉电话,很长的时间都不会再打。我们很多做妈妈的父母,在孩子表达爱的时候,往往不经意间就屏蔽了孩子爱的表达语言,使孩子逐步的长大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对父母爱及自我爱的表达,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丰富的情感与记忆是我们人独有的,情感直接关系著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心理活动,他们之间存在著共融的紧密逻辑关系,同时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因素,如果人有了情感方面的缺失,我们可以想像他会是什么样子。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有多忙,首先做到的是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当孩童接收到你的爱并且被爱充满的,自信、安全感、幸福感、创造力等等都会逐步再孩童身上呈现出来

爱的连接与情感记忆 - 马鹏飞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63705


谢邀,自己成为一个自信有爱的人就可以啦。


题目太大,简单回答吧!

越来越觉得性格先天后天各半吧,后天父母又占五成,他的朋友环境,和重大的事情占剩下一半,所以父母教育在我看来撑天四分之一,父母很重要,但估计没有题主想的那么重要,先心放宽。

有爱,很难定义,什么叫有爱,对什么有爱,个人感受不深,先说。个人理解是用善意的角度看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因为个人也是过了不惑才能多角度看问题,很希望教他,看法一旦多角度他就知道界线在那里,知道界线,正常人会选择善的。父母能做的,想清楚对他爱的界线,或许可以能更清晰的传递爱的感觉给他,个人,其实不太相信所谓无条件的爱,但的确可以把他和他的行为分开,不爱的是那些行为,那些性格会打动我。

对自信,还是想的不少。对自信感觉描述的最好是 孔雀翎,古龙的,小时候看后,多少次低谷和安慰人都会讲这个故事。这个层面就是人对不确定总是有恐惧,自信就是在风险和收益的评估,知其可为而为之。

具体情况,分两个层面,一是成长思维,这个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请了解一下。二是要让小孩有小成功,粉红小猪家中的教育就是按照小孩的思路,默认他是对的,然后让他看到冲突。

问题真的很大,这算一个小提纲吧。


自己成为一个自信有爱的职场妈妈,孩子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也就成为自信有爱。

多给孩子肯定,少一些否定,鼓励他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鼓励他发挥自己的长处。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去做什么样的人。身教重于言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