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真正找到文化自信


人本主义,虽然没有实现。


我们是耻感文化,只要自己不以为耻,或者能不被人发现而成为耻,或者就算别人发现了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就什么事都敢干。

西方是罪感文化,只要对神没有敬畏心,或者在乎自己下地狱,我就什么都敢干。

也就是说,两种文化,基本上都不耽误坏人干坏事。这自然也就在客观上阻碍了好人干好事。也就是说,两者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

如果非要在两种没什么优越性可言的文化间做优越性对比,或许我们只能在它们的社会管理实践结果上来做比对,也就是两种文化环境下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优劣对比。

很明显,我们在这方面要全面优于西方,尤其实在高铁和桥梁建设方面。


问题不成立。中华文化是指什么文化?传统文化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没有完成现代化任务之前,很难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优越的,在过去一百多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自己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所以才拚命向西方学习。或许再过个几代人,我们通过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创建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们的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至少不弱于西方文化。


吃著不同的米,喝著不同的水,长在不同的土地,生活习惯,文化当年自然会有不同。

但大家都长了两条胳膊两条腿,一只鼻子一张嘴。

谁能比谁高贵到哪去?

闲著没事儿找什么优越感。

找到优越感就能还能上天不成?


半斤八两,无法比较


粗,大,长,久,多


对一些根本性问题的理解是超越西方的。这些东西它读起来没啥意思,因为它已经是个完成的东西。作为人类能理解到的宇宙中的大道理就这些。想要将这些东西转化为能力也不大可能,因为它太简练了,得靠人悟。

万物并存于宇宙,共生于一奇点。无论链接多么微弱,过程多么崎岖,万事万物之间必有可以互相联系的地方。


近日,我国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申遗成功标志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大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丰富而又浓厚的历史底蕴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才酝酿出无可比拟的价值。

中华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华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随著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其实,说到底,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优越性,真正的文化自信留存于人心深处,或许不经意间就能显现。

很早以前看到这样一段话:爱就是飘来一片乌云,然后开始下雨,你最喜欢的朋友,你要把她保护起来。我想,任凭汉字以外的任何语言都无法让人产生这样美好的遐思。

从古至今,多少脍炙人口,为人称赞的作品诞生于中华文化。

诗词曲赋小说,是一次又一次文化的兴盛。

书画更是百花齐放。

富春山居图

洛神赋

清明上河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局部)

不同民族文化下风格迥异的建筑。

长城

敦煌莫高窟

布达拉宫

当然,远远不止这些。

然而,如果一定要说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中华文化有何优越性,最值得一提的不是文化悠久而丰富多彩,而是我们本身。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在未来的路上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文化愈见辉煌而披荆斩棘。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热爱、继承、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正因为我们文化自信,所以中华文化才有了所谓的「优越性」。


这个问题太好了!人类文化是有层次的,而且可分为理论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实践方式,人类文化的层次可以大略分为图腾文化时代,宗教文化时代,人本文化时代。西方社会文化还处于犹太教分化的基督教宗教文化时代,虽然在理论接近于认知了人本文化,如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西方行不通。不象中华文化在周朝就确立了进入了人本文化时代,并施行至今。两者差距在这里。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勤劳,要好学,要刻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