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人给你发短息,你回答「收悉」来代替「收到」。


泻药

大概举一个老舍的栗子吧

1930年5月,老舍从英国回到北京,寄住在好友白涤洲教授家中。北京一个很有影响的文艺社团—「笑社」希望老舍能够加入,于是派了代表陈逸飞拜会老舍。但陈逸飞没有见到老舍,只好留下一信。第二天,陈逸飞即收到老舍的回信—「辞王启」,内容是:「逸飞先生:您来,正赶上我由津回来大睡午觉,该死,其实白老先生也太爱我了。假如他进去叫我一声,我还能抱著『不醒主义』吗?您封我为『笑王』,真是不敢当!依中国逻辑,王必有妃,王必有府,王必有八人大轿,而我无妃无府无轿,其『不王』也明矣。我星期三上午在家,您如愿来,请来;如不方便,改日我到您那儿去请安,敬祝笑安!弟舒舍予鞠躬。」

大概其实可以看出来,语言其实都很平凡,但文化底蕴却是藏在其中。与其多找这样的句子,不如多看几本名著。


见字如面?

不过现在还在写信的本身就很有文化或很有情怀了吧。


多读多看多记多用,多学点成语,很有帮助。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哪些句子让你说出来有才华,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才华,那么TA从内到外都会散发著才华的芬芳


经常读书,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并应用就好了
「间或」代替「偶尔」

落花时节又逢君。


朕已阅

小透明谢邀

看到这,就想起古代文学史的女神老师

初相见之时,她说,国士相待

瞬间觉得那是一种诗书气息的自然流露


说得少些犹为贵
同意引用成语或典故来点缀自己需要陈述的语言时会事半功倍 得体地显示出文学素养 更多的我想可以使用长句子 这样显得人思维连贯

泻药。

个人觉得让人觉得你有文化不是通过哪一句特定的文字,而是气质与文学常识。

记得我还比较小的时候,我哥去旅行给我寄明信片时,起笔展信佳,令当时年纪小的我顿感不愧是文化人……

现在想想,还是要好好学写信格式与常用语句啊……比大白话自然是有味道一些的。其他情况同理。
我感觉在口语中适当使用成语,也不说具体使用哪些,只要能适当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滥用,就能使自己的表达言简意赅,显得有文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