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个孩子,他不敢说自己的理想,生怕挨骂。很可能她的内心也就是说,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按自己要求来办,那就会得到一顿骂。慢慢的失去了表达自己的能力。比如说父母离异的孩子,妈妈可能对女儿说你爸爸不是个好人,然后她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周围所有的男人,觉得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我家的狗,常年被拴在家里看门,它活动的范围有限。后来有一段时间,它的绳子断了,但是它的活动依然不会超过以前的那个区域,而且我拿东西给它吃的时候,虽然它很著急,但依然不会跑出那个范围。

解释:一开始的被栓起来的时候,它也试过挣开,但是每一次都因挣脱不开而受挫,时间久了,它就觉得自己永远挣脱不了了,也不愿意去尝试挣脱了。


你可以看一本书「幸福的方法」里面有详细告诉你什么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最简单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命运是磨难的,有不幸的到来会觉得自己必将经历,习惯了痛苦所以不反抗痛苦。


我曾看过类似的故事,

一只熊从小就被锁在一个笼子里,脚上被锁上铁链,刚开始它不停的挣扎想要离开这里去一个更加广阔且自由的天地,但是都没有成功,每天都弄得伤痕累累,一天复一天,直到它感到绝望,不再挣扎。

后来,它慢慢长大了,成为了一头成年且有著大力气的熊,但是它与野生的熊有所不同,它的野性已经被渐渐磨平了,双眼黯淡无光,不再想著逃跑,哪怕现在的力气足以让它挣开这把锁,它也不愿意尝试,这把能够被轻易挣开的锁在它心中如同无法逾越的阻碍,哪怕代价是不再拥有它年少时所渴望的自由。固有的思维早已让它失去挣扎的勇气和决心。


【习得性无助】是由Martin Seligman(1967)提出的概念,用于概括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动物,当它们回到正常环境中后也会放弃反抗的这种现象。例如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而当一个人在某事上付出努力却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认识,那么即便进入新的情境,他也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泛化。例如长时间处于孤独的人,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放弃与他人交流。

Ref

Learned Helplessness - Wikipedia


你想要专业的回答么?

习得性无助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做出很多努力预期的目标往往不能达到,甚至是连续不断的受到挫折,从而陷入一种无助的心里状态。这种状态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普遍产生。这种例子很常见,比如你特别努力的考试,每次都特别努力,可是你的成绩偏偏就是倒数第一,于是你把你的失败归因于你的自身能力智商问题,你认为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你就会陷入一种悲伤绝望的状态。

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看普通心理学教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