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上的声乐教练都有说支点放在肚子上,知乎众声乐教练说的是胸腔支点)

好像呼气膈肌必然抬升,这个气息支撑就是抵抗膈肌上行的力,但是有看到文章说呼气时要保持膈肌稳定!(因为确实膈肌抬升会提喉……)但是SLS老爷子Seth Riggs貌似明言过要pull your belly (up还是back我忘了),貌似要通过主动收腹膈肌提升获得最大空间……哪种是对的?还是体系不同?

油管上还有教练只是说要打开、吐气、放松,大气压推气入腹部,(气不够时其实还是会主动吸气)没有刻意强调胸腔支点这件事,只是打开通道,打到从腹部起始的(可以说是力的作用点)流动的动态平衡

流行演唱喉位稳定掐的太死有必要么?

孩子已经疯了乱了蒙了……求各位知乎大神不吝赐教


上个月录的内容中正好有讲到了这个点,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其实呼吸的模式并非一种,不同的演唱模式中对气息量和力量的需求都是不同的,这就会产生一些肌肉力量的差异,而不同的肌肉力量与不同的肌肉组合在一起,我们感知下的支点就会有明显的差异了,并不是是说谁一定是对的,谁一定是错的。

2020重制基础气息详解

呼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1 吸气:吸气的方式很简单,先要找到放松的吸气状态,如何是放松?我建议你体会一下睡觉时候的吸气。你会发现,这个时候肚子一起一伏的对吧?这个时候的吸气其实相对比我们日常的状态就会更有深度了。

解析:那么是否越深越好呢?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过度追求气息的深度造成的是身体的僵硬,反而起到反作用,初学大可不必一味的追求深深深。这里也要提到,人的气能吸到哪里?丹田么?丹田是什么器官?其实,丹田是一个人的力量意识点,并不是一个可以储存气息的器官,所以我们的气息最终还是到了肺里面。这个时候,有人会说了,为什么气到肺里面了,肚子会一动一动的?其实,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横膈膜,封面的图展示了横膈膜是在肺以下。当你一吸气,肺部膨胀自然会把横膈膜压下去,所以肚子就鼓起来了。

呼气(用气):

演唱其实是呼的艺术,怎么呼,如何呼才是重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刚才躺下吸气后肚子膨胀了对吧?这个时候我们要保持住肚子的膨胀状态来唱歌。注意这里的保持不要完全僵硬,(注:僵硬可能也会引起声带用力)只要保持形态即可,因为我们的气息是要在流动的前提下来保持,后续我们还需要练习流动,当然,先保持住,这样我们的唱歌控气就实现了。每一句去完成这样的循环,慢慢做,才能习惯的,你会发现唱歌中嗓子疼破音高音都会有所改善。

解析:我自己的教学中常用气压增减来形容气息,但是气息的第一步减速,何为减速?很简单,就是减少气息的流速。我们常见的漏气过度,高音音量过大,破音多,声音虚都和气息流量的过大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演唱的第一步就是流速的变化。当然,减速并不是目的,减速后需要形成稳定的气压体系,这样才能完成唱歌气息最基础的支撑。支撑之后,还要进入加速模块,加强推动力和压力控制。总之,气息的步骤是说起来很复杂,做起来相对简单的。

两个气息保持与练习的简单办法:

第一步,控制气息的流量,其实每个人都会控制流量,比如说,我让你随便吹一口气,然后再让你小一点吹一口,你不用想,直接就做到了对么?我们首先要保证吸气放松自然,气息到横膈膜然后保持住(前面说的基础内容),继续做一个小一点的吹气,10-20秒内都可以,尽量稳定一些。

应用:当我们可以维持10-20秒后,尝试放松吸气,保持横膈然后用同样小一些的气量进行演唱,你会发现原本不好唱的部分变得简单了一些。这只是一个开端。

第二步,气带声方法,当你做完了第一步,你至少可以用小气量吹10-20秒的气了,这个时候我们该加入声带了。如何加入声带呢?我们继续放松吸气,保持横膈,然后小气量吹气,吹气两秒后,我们开始用小音量发一个WU。

应用:WU必须是慢慢由虚变实的,或者说小音量慢慢变成中等音量的,声带不能突然用力,要慢慢发出声音,越慢越好。吹气与WU之间不能断掉,你会得到一个气息推动声带产生的声音。一开始这个声音的音量不会很大,慢慢做快后,就不要先露出气息了,可以尝试快速直接的找到气息与声带匹配对抗的状态,维持这个声音,这个状态来进行演唱,你会发现自己的演唱松弛多了。


啊啊啊啊啊问题太多了

文字也是有弊端的

别人用视频+解刨图都说不明白的事情

文字咋说清楚啊

包括我自己的老师

川音的老师 她告诉我「胸口不存在支点」

这是原话 还是要看怎么理解

然后在知乎

我觉得文字表达的最清楚好几次让我顿悟的cc老师, @Chester 告诉了我胸口支点,并解释了那是形容挡气感

都没错……可是语言在他们描述起来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

实在是培养了我越来越谨慎的好习惯

关于喉位 细节上我也没有太好的完整方案…

毕竟你的基础唱功还是到位的

现在说这个都是细节上了 一丢丢的变化

目前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声音完全服务于旋律和歌词

唱得好才是最终目标吧?

以你的基础总不至于挤卡

流行演唱中没有那么硬性的细节指标

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唱出自己的范

先不用把自己给磕死了…在练习中不断探索吧

有什么新发现可以告诉我呀哈哈哈哈

水平有限 坐等其他大佬 求指点

嘟嘟嘟


气息支撑的本质是正确吸气下降横膈膜漏对抗它回归原位。(横膈膜容易偷懒,不能偷懒,偷懒就漏气)

横膈肌不仅要稳定,还要向四周扩张,抻平似的(长音、高音、大声)。

腰腹肌肉有拉紧收缩,具体看唱的音。(上腹保持住鼓,小腹后腰配合,横膈膜不松懈,腰腹就用得上)

最近写的关于支撑和练习的方法

支撑是高音、长音、音域广,不挤压嗓子等的根本,是基础!是每个喜欢唱歌、喜欢研究声音,包括播音人员必须要练习的东西!需要坚持,需要天天练习。

我推荐个练习方法,可以试试用护腰带来练习,但不要绑的太紧

练声时用的,有利于气息支撑训练!淘宝¥ 19.80去购买?

放的位置是软肋,就是肚脐眼上面,肋骨的底部这个部分。

大致位置是这里!

不要束的太紧!!!不要束的太紧!!!不要束的太紧!!!

(如果出现头晕缺氧,停止练习!不要练习过度,不要用力过大)

每次吸气的时候

像 自然的闻花一样(熟悉后换成嘴巴!?)

(会感受到上腹部把束腰带撑起来一些,不要僵硬,不要吸太多,像闻花一样,想像一个帅哥和美女递过来一朵花,闻一闻。或者像睡觉时,自然的吸气,不懂的晚上睡觉时候体会下自然的吸气。)

然后在呼气的时候根据你练习的内容

1 如果是练习单纯的腹式呼吸,直接放松就好了,就已经完成了腹式呼吸

2 如果是练发声的腹式呼吸,那么就轻轻绷住气

或者像想像这个场景,这个产品很满意,然后轻柔的哼出「嗯·······,不错!嗯·······,可以!」这种平静自然的带著发自内心认同感的声音「嗯·······」均匀拉长来练习。(就变成正确的哼鸣,声音起在胸口,打开配合好,高位置共鸣就自己有了!)

你会感受到上腹部会把束腰带在发声时稍微撑起来(在发声时撑起来、注意是发声时!!!!不发声时候,不要故意撑肚子!!!)发声结束,放松,重新自然吸气,继续「嗯·······不错!」多练习这个嗯········

多体会身体如何教你发声,你本身少点主观能动性!因为毕竟你会打扰身体正常运行!

记住它教你,不是你教它!你只是帮它熟悉!

(科幻一点是大脑这个外来物占据了身体…身体比大脑更了解身体…哈哈哈…)

声音在大和高和长的时候就去找支撑,就像把横膈膜抻平了似的,就像几个人一起把一个毯子拉平似的(不要过度用力,要与胸口支点平衡!)

或者像上腹部一圈,变「胖」了,腰围变大了,上腹部有往体外四周扩一样,就像自然鼻子闻花吸气时上腹部的鼓起。有了它再考虑小腹后腰!

注意!!!!!(发声时上腹部保持弹性,不能强制用力给气。)

支撑的本质就是吸气下降横膈膜后,在发声时抵抗横膈膜放松回归原位,防止其松懈。

气息不足,漏气后,就会挤压喉头!声音不稳,喉头不稳,大部分都是横膈膜松懈,或者横膈膜太绷紧,身体过度用力,造成抖动。

先从舒适音域练习!

实践验证!

大家在大声严厉说话的时候,你把手放在嘴巴前面,会发现气出的很少,会发现上腹部会鼓(这就是支撑,而且支撑程度会匹配声音音量等)

其实这就是气息的保持和控制,这就是把气「拉住了」,更大音量、更多声音力量时候,不是感觉气出去更多,而是感觉气被更多「拉回来」,正确操作是上腹部鼓,就像抻平横膈膜,或者上腹部胖了一些,像吸气时上腹部的外扩和鼓,这就是支撑…(重点,多理解,多操作!)

拉住,拉回来,可以理解为轻轻?绷住气似的,不是大量输出!?

注意上腹部弹性!!!!!

横膈膜是最大呼吸肌肉,想控制好气息这个最重要,是核心!就像注射器,里边活塞是重点!肺本身没有主动呼吸的功能,全靠呼吸肌肉,而横膈膜是最大呼吸肌肉,控制好它即可。

注意!注意!注意!大家最大误区就以为高和大声时候,要往外输出气息更多,大家自己用生活里带著真实感受的声音去体验下,你在发更大更高声音时候,其实气息更少,上腹部膨胀(支撑)更多,气息被更多的「拉住」或者「拉回」,这样就是支撑,就是气息控制。更少的气息输出,更好的声音质量,更少的磨损声带本钱!高效的利用气息,高效就是少的气高质量声音。

支撑不是气息不停且大量的输出,支撑是横膈膜处于正确吸气后状态,并弹性轻轻保持住,在发声时上腹部弹性不僵硬外扩,支撑是更少的气息输出不是更多,千万不能陷入错误字面理解!

正确支撑时感觉气被拉进去,或者感觉是整体保持住(轻轻绷住)气息,均匀的在使用,平衡的在使用,得到一个优质的声带振动,喉头也会相对稳定在那,防止过多不必要的声带收缩,优质声音进入打开的口腔内部空间,放大且引起丰富的共鸣!

气越少声音越好!不要给太多气!

唱歌是控制气息、保持气息、节约用气,目的是用最少的气(合适的气压),得到最好的共鸣!

很多文章我会提前发到我的微信公众号的CCSING2018,欢迎关注!

不断的通过不同描述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清晰理解…每个人理解方式都不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这是我在公众号里的描述…


声乐有点造诣的人应该都懂了,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我看了半天很难找一个切入点回答你。

横膈膜要稳定,腰腹也要用力对抗横膈膜,但是不抬升膈肌,你提到抬升那肯定理解偏了。

关于支点就是有这么一个感觉,但是科学来说胸腔不存在支点,只是说一个感觉让你理解,然后找到这个正确的状态。就像有些老师说你唱歌没气,可能没气吗?没气人就死了。

然后最后那个,流行并不需要太过于稳定喉位。美声就很严格要求共鸣腔体和喉位,然后出来的声音就是美声那样的唱流行很变扭的。

而且科学来说也不存在绝对稳定的喉头啊。

最后既然决定自己学,那就要学会听了各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后,找到它们想表达的共同的那个意思。虽然这挺难的,。

其实现代最尖端的教学早就不流行弄一堆听不懂的辞汇堆砌起来教学了,现在是用最俗气的语言讲最高深的知识才是好教程。

然后感觉你看的很杂,而且有一部分其实是你不存在的问题,但是你看的多又要去琢磨半天,很混乱。

望学有所成吧。


全混声伍文彬老师认为在流行演唱中,训练横膈膜呼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横膈膜的上升和下降是自然生理动作,流行演唱里不需要单独刻意控制横膈膜运动,它和气息支持是一个整体协调。气息的支点永远不要放到胸部,这样一定会造成提喉,挤卡,对初学者进行气息训练也非常容易造成漏气,憋气,声带闭合不好,挤卡。气息的支点在大腹和小腹都可以,原则就是离喉部越远越好。如果是用真声训练,试图用气息去「支持」你错误的真声发声方式,只会越用气顶越憋,越气不够,这绝对不是正确的「对抗」和「压缩」。正确的训练过程应该是首先调整声带的发声位置,也就是声带正确轻松而高效的运动状态,全混声二档位置,进入高级阶段此时再用气息支持配合声音的强度变化,气用的非常少,但足以配合和支撑起高音的力度和强度。肚子绷住不动,不顶不收,带一点紧张感,自然换气。发声位置对了,此时的气息配合是自然又高效的。所以在流行训练中,当一个人唱不好,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气息支持(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用气方式比如漏气,气往外顶等这些必须先纠正的情况除外),而是要反思你连接高音区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因为发声位置不对不但唱不好,还会制造出气息没有「支持配合」上的假象,这个流行声乐训练误区是该被彻底清除了。

中国流行声乐界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对理…?

www.zhihu.com图标

还有一个问题,腹式呼吸呼气时小腹要收缩么?小腹向上收缩就把膈肌抬升上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