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果不强大,就不会轰然解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解体我们都没啥印象的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唯一被誉为世界国家灾难的历史事件,就是苏联的解体。一个强大到了极点的国家,世界的超级大国,说垮台就垮台了,消失在世界上。

让无数人至今都觉得可惜,都认为是不可思议。而关于苏联的解体的原因,其实30多年来,国际上不断地进行研究,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此,其实最有发言权的还有苏共,那么苏联到底为何解体呢?苏共总结了三点,字字珠玑,个个戳中要害。

我们知道苏联的统治者或者说执政党就是苏共,整个执政70年,到最后解体,苏共那都是直接的经历者和参与人。

而以往对于苏联解体经验的总结,其实大多是从第三者或者其他国家,或者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

所以基本的观点是围绕苏联模式的问题,苏联穷兵黩武的问题,阿富汗战争的问题,以及苏联的霸道等问题,总之这些都是旁观者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还广泛被接受。

而对于苏联解体,旁观者未必清,所以苏共对于苏联解体的总结,才是最为直接,最为恰当的。那么苏共是如何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呢?

对于此,苏共的总书记,也就是现在的俄共的总书记久加诺夫,在关于苏联解体的总结的时候,总结了三点原因,可谓是个个戳中要害。

第一,思想垄断。

久加诺夫认为,苏联解体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苏共将百姓当作行尸走肉,而进行思想的控制。尤其是搞个人的崇拜,忽视百姓自己的思想。

使得苏联的百姓成为没有灵魂的生物,跟古代封闭锁国下,愚民政策下的百姓那是没有任何的区别,也就是跟现在的伊朗伊斯兰政教合一差不多。

而百姓思想被控制,就无法突破意识形态的革新,无法推进国家的改革,也无法让百姓对国家信服。

一旦外来思想冲击,百姓很容易集体受影响,进而整体倒戈,最终国家不复存在,所以思想垄断那是苏联解体的核心因素之一。

第二,权力垄断。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权力掌握的人民手中,才是世界的发展方向,而且给予底层百姓,掌控权力的通道和机会,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而苏联中后期,苏联上层和既得利益者,对于权力的垄断到了极限的地步,使得百姓,使得城市居民,使得民众失去上升途径,失去权力通道。

在权力垄断之下,百姓成为国家和苏共的奴役,奴隶,这种畸形的关系,靠武力可以维持,但是终究那是要遭到推翻的。

这比古代的封建制度还落后,古代封建制度,科举考试可以当官,可以掌握权力。而苏共垄断权力下,百姓基本上就是奴役对象,自然要反对,自然要失去正统性了。

第三,财富垄断。

戈尔巴乔夫说过一句话,他说他上台的时候,生活,享受比帝王还要大,而且财富无数。尤其是中央官员和权力阶层可以随意挥霍……这句话其实体现的是,苏联时期,对于财富的垄断。

苏联时期,除了苏共,以及相关联的人员,军人等少数群体,那是享受财富,利益之外,大部分的百姓那是穷困。

或者说无法获得财富的状态,百姓无法获得财富价值的进阶,没办法获得财富的增长,最终只是富裕了苏共等少部分人。

这样的结构,那是注定难以持久的,这也是苏联解体的核心。所以苏共总结的思想垄断,权力垄断,财富垄断可以说字字珠玑,都直戳苏联解体的核心。

参考文献:《苏联史》。


1991年1月1日,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面积约865万平方英里(22,400,000平方公里),几乎是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它的人口超过2.9亿,其境内有100个不同的民族。它还拥有通过《华沙条约》等机制发挥的数万枚核武器及其影响范围的武器库。,扩展到整个东欧。不到一年,苏联就不复存在了。尽管从所有实际目的出发,不可能查明与全球超级大国解体一样复杂和深远的事件的单一原因,但苏联的垮台肯定会发挥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

  • 政治因素当戈尔巴乔夫被评为总书记苏联共产党在1985年3月11日,(苏共),他的主要国内的目标是,以启动垂死的苏联经济,并简化繁琐的政府官僚机构。当他最初的改革尝试未能取得显著成果时,他制定了格拉斯诺斯特(「开放」)和改革(「重组」)政策。前者旨在促进对话,而后者则将准自由市场政策引入政府经营的行业。而不是在共产主义中引发复兴格拉斯诺斯特以为,对整个苏联机器的批评打开了闸门。国家失去了对媒体和公共领域的控制,民主改革运动在整个苏维埃集团中获得了动力。Perestroika表现出最糟糕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在某些市场上取消了价格管制,但现有的官僚机构仍然存在,这意味著共产党官员能够反击那些不利于他们个人利益的政策。最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他对勃列日涅夫主义的遗弃加速了苏维埃帝国的灭亡。到1989年底匈牙利拆除了与奥地利的边界围墙,团结军在匈牙利上台了。波兰,波罗的海国家正在朝著独立迈出具体步骤,而柏林墙则被推翻了。在铁幕已经下降,而苏联也不会长久拖垮了。
  • 经济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说,1990年苏联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消费品短缺是例行的,and积居奇。据估计,苏联黑市经济相当于该国官方GDP的10%以上。经济停滞使该国困扰多年,而改革改革仅加剧了该问题。印钞支持加薪,加剧了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管理不善使该国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使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在整个19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例如石油和天然气,以及这些商品的出口在支撑世界最大的命令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石油价格从1980年的每桶120美元跌至1986年3月的每桶24美元时,通往外部资本的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枯竭了。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石油价格暂时飙升,但是到那时苏联解体已经在进行中。

  • 军事因素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响应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任期和诸如战略防御倡议(Structured Defense Initiative)之类的提议,苏联的国防支出急剧增加。。实际上,至少从1970年代初开始,苏联的军事预算就一直在上升,但是西方分析家对硬数字有最好的猜测。外界对苏联军事开支的估计介于GDP的10%到20%之间,而且即使在苏联内部,也很难进行准确的核算,因为军事预算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竞争利益。可以肯定地说,军费开支始终不了解总体经济趋势:即使苏联经济落后,军人的资金仍然充足。此外,在研发人才方面,军队优先考虑。
  • 阿富汗除预算事项外,苏联参与阿富汗战争(1979-89年)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军事因素。苏联军队因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而成为重要人物,并且是镇压匈牙利革命的重要工具和布拉格之春,曾涉水进入被称为帝国的墓地区域的泥潭。多达100万的苏联军队参加了10年的占领,大约15,000人被杀,数千人受伤。超过一百万的阿富汗人(主要是平民)被打死,至少有四百万的阿富汗人因战斗而流离失所。在战争期间击败希特勒并压制异议人士的军队冷战使圣战者们手持美国的地空导弹感到沮丧。只要政府控制了新闻界,对阿富汗战争的异议仍然保持沉默,但格拉斯诺斯特却为发动广泛的战争厌恶情绪打开了大门。军队也许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努力的最强大对手,但由于阿富汗陷入僵局而陷入困境,它失去了遏制改革的任何手段。在苏维埃共和国,阿富汗人(阿富汗冲突的退伍军人)对他们认为是莫斯科的战争感到愤慨。来自中亚的许多士兵共和国与阿富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联系比与俄罗斯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抗议活动广泛存在。在欧洲共和国,与莫斯科的分裂更加剧烈。在乌克兰爆发了反战示威,而波罗的海共和国的反对派则通过俄罗斯占领本国的视角来观看阿富汗战争。这助长了分裂主义运动,这些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制于1990年波罗的海三个州宣布独立。
  • 社会因素1990年1月31日,麦当劳在莫斯科开设了第一家餐厅。普希金广场上金色拱门的形象似乎像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胜利,顾客在街区排队等候,第一次尝到巨无霸的味道。但是这种展示在苏联的最后几年并不罕见。莫斯科的自由派报纸早间排起了长队。确实,格拉斯诺斯特(Glasnost)迎来了一系列新的概念,思想和经验,苏联公民渴望探索它们-无论是从主要的政治哲学家那里吞噬有关民主化的论文,还是通过西式的方式涉足市场经济快餐。1984年,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告诉戈尔巴乔夫,「一切都烂了。必须更改它。」 这种感觉并非罕见。苏维埃公众对苏维埃国家普遍存在的腐败感到厌恶。戈尔巴乔夫对格拉斯诺斯特和佩雷斯特里卡的目标无非是对苏联精神的改造,这是苏维埃政权及其人民之间的新契约。戈尔巴乔夫首席顾问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Aleksandr Yakovlev),描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当今的主要问题不仅是经济。这只是过程的实质方面。问题的核心在于政治体系……及其与人的关系。」 最后,新授权的公民与信誉不佳的苏联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被证明是无法克服的,共产党强硬派的最后一次喘息行动企图粉碎了苏联。
  • 核因素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始终处于相互核毁灭的边缘。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过,这将使涉及民用核电厂的事件使苏联垮台。1986年4月26日,戈尔巴乔夫(Porpyat)切尔诺贝利电站切尔诺贝利电站的4号反应堆爆炸。爆炸和随后的大火释放出的放射性尘埃是投在广岛上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官方对这场灾难的反应将是对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学说的考验,在这方面,格拉斯诺斯特将被视为极度缺乏。共产党官员迅速采取行动以压制有关灾难严重程度的信息,甚至命令尽管有已知的辐射暴露危险,但仍应按计划进行在受灾地区的五一游行和庆祝活动。西方报道关于危险的高水平风能运输放射性的报道被当作八卦而驳回,而食尸鬼则悄悄地收集了盖格柜台。来自科学教室。工人们终于能够在5月4日控制辐射泄漏,但是戈尔巴乔夫直到灾难发生18天后的5月14日才向公众发表正式声明。他将切尔诺贝利事件描述为「不幸」,而嘲笑西方媒体将其称为「恶意谎言」的「高度不道德的运动」。随著时间的流逝,共产党的宣传越来越与那些在污染区处理辐射中毒的人的日常经验相矛盾。。对苏联体系的任何信任都被粉碎了。几十年后,戈尔巴乔夫(Gorbachev)指出:「即使比五年前我发起的改革,切尔诺贝利(Chernobyl)都更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谢邀,李小龙最后死于感冒转肺炎。


官僚机构膨胀太大。为了保障自身财富,利益阶层选择了解体般的自保,最近说特朗普退位,彭斯签特赦令。当年叶利钦退位,普京签特赦令。有钱人不在乎国家,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所以蚂蚁金服被控制。国家做得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