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痛哭一场之后,打开知乎,结果就出现了这个邀请题目。知乎难道会读心术?太神奇了。既然邀了我,那我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自己认为,每一个想要把自己内心封闭起来的人,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挣扎,努力,向外界倾诉的过程。最终选择了封闭自己的内心,拒绝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自己经历来说,身边很多人说哇,你好幸苦,你真的好独立,你真的好努力。这一系列的称赞,夸奖,初听我会觉得她(他)是真的懂我,心疼我。我想试著和她做朋友,或者说已经是朋友的人,我会想不由自主的想更多的分享一些日常的琐碎。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那些有些可能是出自真心,而有些只是他在某处听到你的经历后来见到我本人以后的作为拉近关系的一句寒暄罢了。而出自真心说出来的,有可能会是我的朋友,可朋友终归是朋友,我不是她的一切,她没有精力去听我的那些琐碎。更何况他们的朋友也不止我一个。那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我朋友的朋友插足我的感情,我朋友知道这件事以后并没有因为我和另一个人断绝关系,因为我是我她是她。我不是她的全部。所以慢慢的我也就失去了想跟朋友袒露心事的欲望。

因种种原因,家人从来都不是我袒露心事的对象。相反很多烦恼,苦难,噩梦,全都因他们而起。这一选择彻底放弃。

男朋友~最佳聊天对象。一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我所有的生活,因为异国恋,从早到晚,我会不停的跟他分享我的生活,我身边发生的一切。一开始他的反应也是很感动的。他会给我建议,帮我分析。会安慰,会开导。有他在我会觉得因为他我所有的不幸和磨难都可以忍受。他说我手机会永远开机,只要你有事哪怕半夜三点,只要你打电话我都会第一时间接我会陪著你。但是~这一份甜蜜的保证是会随著时间的冲刷而淡化最终消失的。曾经半夜能打通的电话,现在白天都不一定能打通。只要心情不好,会再三追问原因然后耐心开导我的人,现在,我说心情不好,在我只说了大概的时候,他给我得不再是安慰,也不是开导。而是教育……渐渐的想和他沟通的欲望越来越低了。甚至有了想要单身的想法。(虽然还没有勇气走出这一步)

我从不求理解,因为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也不求安慰,在心碎的那一刻再多安慰的话语都是徒劳,只求在我跟你倾诉的时候,能静静的陪著我。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我开始尝试著,看淡亲情,友情,爱情。开始学著自我消化,自我保护,自我安慰。效果远远超过寻求别人帮助。烦恼的时候大哭一场,远比找人倾诉效果明显。比如今天跟他诉说……结果被二次伤害哈哈。我想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主动找人倾诉了吧!

从现在开始,只想做一个自我的人。炼就一颗坚硬的心,一切只为我自己。对亲情,友情,爱情,不再抱任何期待。拒绝二次伤害。理想是在未来有经济能力养活自己的某一天,删除所有社交软体,一个人去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的生活。加油!


是一种自我保护,不想别人了解我的情绪,不想别人窥探我的生活,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过得好不好,不想别人对我有诸多评价。一想到那些我不喜欢的人评论我的朋友圈,我就会觉得别扭和难受。因为我脆弱,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甚至是会去臆想别人怎么看我,所以我选择封闭自己。可是一年前我还是个喜怒哀乐都想找人分享的人,世事无常,人心多变,只想好好保护自己。


大约是因为曾经太多次的表露却求而不得,甚至被伤害。


为什么,因为想要的爱总是的得不到,因为怕自己被伤害,所以我关闭了心门,别人进不来,我就不会因为他们而心痛,就是别人的话我参与不上,别人一起玩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旁观,有时的特别苦恼自己没有这种感知爱的能力,但是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努力向上的活著


①没有可以依赖的社会支持系统

不怕你们嘲笑

我有心事我都是知乎搜,看大家的回答。

②问父母,永远都是被指责自己不够好

问哥哥姐姐,永远都是我一天天闲的,

本来心里就够堵得慌了,

还要被责备和说教一通,

③问朋友,一次两次可以,多了不想给朋友添堵,而且别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不是围绕著你转的。

④出口都被堵死了

不封闭干嘛,

我不愿意再把内心展示出来

也不想看别人的内心。

这可能是我喜欢看日剧的原因吧

要么是非常极端的伦理剧

像杀人鬼藤子这类的

全体恶人,

要么是非常治愈、略微致郁的

比如咕咕是一只猫、西瓜、对不起青春

细腻的陪伴,有可以舒服倾诉的对象。

但是选择封闭,是自己选择

每个普通的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不是所有的理解和治愈是理所当然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