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心是圣谛,识是俗谛。

心即真如门,识即生灭门;

一心是法界,法界一切一体一味。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 顺心观心。

菩萨摩诃萨观心 生灭住异相

如是观时作是念。

是心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但识缘相故生。无有根本 无一定法可得。

是心无来无去。无住异可得。

是心非过去未来现在。

是心识缘故 从忆念起。

是心不在内 不在外 不在中间。

是心无一生相。

是心无性无定。无有生者 无使生者。起杂业故 说名为心。能识杂缘故 说名为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故。说名为心。但令众生通达心缘相故。

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已来。不生不起 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

心不知心 亦不见心。

何以故。是心空 性自空故。根本无所有故。

是心无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

是心无法 若合若散。

是心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

是心无形 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但凡夫颠倒相应。以虚妄缘识相故起。

是心空 无我 无我所。无常 无牢 无坚。无不变异相。

如是思惟。得顺心念处。是人尔时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 心无生相。通达是心无生性

何以故。心无决定性亦无决定相

智者通达是心无生无相。尔时如实观心生集没灭相。如是观时。不得心若集相 若灭相。不复分别心灭不灭。而能得心真清净相。

菩萨以是清净心。客尘所不能恼。

何以故。菩萨见知心清净相。亦知众生心清净相。作是念。心垢故 众生垢。心净故 众生净。

如是思惟时。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 顺心观心。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

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

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

心法本来无有形相。

心法本来无有住处。

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

一切诸法从妄想生。

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 心所法 本性空寂。

我说众喻以明其义。

善男子。

心如幻法 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

心如流水 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

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

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

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

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

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

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

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

心如独行。无第二故。

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

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

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

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

心如幻梦。于无我法执为我故。

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

心如青蝇。好秽恶故。

心如杀者。能害身故。

心如敌对。常伺过故。

心如盗贼。窃功德故。

心如大鼓。起斗战故。

心如飞蛾。爱灯色故。

心如野鹿。逐假声故。

心如群猪。乐杂秽故。

心如众蜂。集蜜味故。

心如醉象。耽牝触故。

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

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

常怀染著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

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

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

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

何以故。若无为是心 即名断见。若离心法 即名常见。永离二相 不著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

悟真谛者名为贤圣。

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

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

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

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别相故。此无垢性。是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

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 体本不生。

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槃。我乐净故。

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体无异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世觉母妙吉祥 请问如来心地法

我今于此大会众 开演成佛观行门

此法难遇过优昙 一切世间应渴仰

十方诸佛证大觉 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 转正法轮周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 当知由悟心地观

一切有情闻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记

一切有缘得记人 修此观门当作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 住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菩萨悟无生 观心地门遍法界

后身菩萨坐觉树 入此观行证菩提

此法能雨七圣财 满众生愿摩尼宝

此法名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为金刚甲 能敌四众诸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航 令渡中流至宝所

此法最胜大法鼓 此法高显大法幢

此法金刚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 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沃润田 生成长养依时候

我以众喻明空义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为变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 过现未来生死因

依止妄业有世间 爱非爱果恒相续

心如流水不暂住 心如飘风过国土

亦如猿猴依树戏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飞鸟无所碍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执迷谓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脱


心为何物,自己的心在哪里。自己所想、所说、所做的事,这就是心的所在之处,心就是从这里,从处事待人接物之中生出来的。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心指的是能起作用,起现行,能种种子的身、口、意的一切行为,心是听得著、看得到、摸得到、感觉得到、用得上的,心就是能种种子的那个,种子就是因,因果不空,有因必定就会有丝毫不差的果报。

心为何物,心在哪里,如何做到心中有佛?(住真实慧有声书系列第四十五篇)?

mp.weixin.qq.com图标

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

「心性者,十法界一切圣凡,堕狱生天,证真成佛之根本也。

因果者,世出世一切圣贤,宾士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然此心性,人各自具。真常寂照,妙莫能名。只因迷而未悟,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心性之力,起惑造业,由业堕苦。展转沉迷,轮回六道。尽未来际,了无出期。

致我释迦牟尼世尊,特垂哀愍,兴无缘慈,运同体悲。不离寂光,示生世间。精修梵行,成等正觉。于是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由是随机说法,令得度脱。但由机器差别,故致法无定相。或渐或顿,或权或实,或显或密,或性或相。必期于彻悟此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之妙真如性,悉得彻证而后已。

以此心性,体虽不变,用常随缘。随迷染缘,由厚薄不同,而成六凡法界。随悟净缘,因浅深各异,而成四圣法界。既知体常不变,由迷逆悟顺,相用天殊。其谁不欲舍迷染缘,随悟净缘,复还本有之天真,圆成无上之觉道乎。

十法界,一一不出因果之外,欲离苦得乐,超凡入圣者,固宜慎所择也。又虑众生业重障深,纵种善根,得生人天。既未断惑,必致造业。一堕恶道,苦无了期。

于是以大悲心,特开净土法门。俾具缚凡夫,于现生中,即得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与住行向地,及等觉菩萨,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俱会一处,亲炙弥陀,以渐证夫道果耳。

噫,世尊之恩,可谓极矣。虽天地覆载,亦难喻其少分焉。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分布舍利,结集经藏。俾遍界以流通,冀普沾乎法润。

及至东汉,大教始来。但由风气未开,故唯在北方流通。至孙吴赤乌四年,康僧会尊者,特开化建业。蒙如来舍利降临,致孙权极生信仰。遂修寺建塔,以宏法化。此法被南方之始也。

至晋而遍布高丽,日本,缅甸,安南,西藏,蒙古诸国。自兹以后,蒸蒸日上。至唐而诸宗悉备,可谓极盛。天台,贤首,慈恩,以宏教。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以宏宗。南山,则严净毗尼。莲宗,则修专净土。如各部之分司其职,犹六根之互相为用。

良以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律为佛行。心语行三,决难分属。约其专主,且立此名。唯净土一法,始则为凡夫入道之方便,实则是诸宗究竟之归宿。以故将堕阿鼻者,得预末品。证齐诸佛者,尚期往生。

如来在世,千机并育,万派朝宗。佛灭度后,宏法大士,各宏一法。以期一门深入,诸法咸通耳。譬如帝网千珠,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悉摄一珠。参而不杂,离而不分。泥迹者谓一切法,法法各别。善会者则一切法,法法圆通。如城四门,随近者入。门虽不同,入则无异。

若知此意,岂但诸佛诸祖所说甚深谛理,为归真达本明心见性之法。即尽世间所有一切阴入处界大等,一一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之法。又复一一皆即是真是本,是心是性也。以故楞严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也。

由是言之,无一法非佛法,亦无一人非佛也。无奈众生,珠在衣里,了不觉知。怀宝循乞,枉受穷困。以如来心,作众生业。以解脱法,受轮回苦。可不哀哉。

以故宏法大士,不惮艰辛,种种方便,而为开导。令其谛了十法界因果事理,彻悟即心自性,以迄究竟圆证也。」

—— 恭录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四》(上海佛学编辑社缘起)

原文:

上海佛学编辑社缘起?

yinzu.org

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在于唯心感召:

惭愧后生: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末学惭愧,无知无识,无修无德。如有于人于法不相应之处,恳请大家严厉批评指正。至诚叩谢。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


打个比方,某个人欺骗了你,让你损失惨重,你心里会怎样呢?

如果你报复对方,那么会因为你的报复引出来好多结果对吧?如果是一个道行深的人,他也许会坦然接受,心不动分毫,那么就是另一种因果了对吧?

这不就是心决定因果么。


心决定不了因果。起心生惑是为因,身心受苦乐即为果。心作心是,心如工画师,能画世间事。心作心是,因果是因果,心因逢缘受果,决定不了因果。因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果是独立系统。

南无阿弥陀佛!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心外无别无物,心入无无,湛然常寂,因果岂能生?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