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员工持股100%,那么在这个公司工作,算不算没有剥削的劳动呢?


离开持股比例谈持股都是耍流氓,比如一个散户,买入了100股工行股票,从法律角度看,他就是工行的股东,是工行的老板之一,然而从现实的角度看,有这100股和没有这100股,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完全没有意义。

那么所谓的员工持股100%的公司,这股份是平均分配给所有员工的么?现实当中恐怕找不到这种公司。更多的情况是普通工人持有很少的,仅仅是象征意义的股份,年终也会收到一些分红,相当于是奖金吧,正如马克思说的:『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公司管理员们自然持股会更多,他们是工厂主,是产业资本家,是工人剩余价值的分享者。而董事会里的董事大老板们,则和产业资本家们一起,掌握著最大权重的比例,他们是货币资本家,是他们出资办的企业,他们与产业资本家们一起分享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个其实与一般的上市公司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一样啊。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任何人都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当然包括该公司的员工。该公司的普通工人,从自已的工资中,省吃俭用挤出可怜的一点钱,买入极少的股票,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假设一下,如果是100个员工,平分的公司股份。这种情况与个体经营者其实没有分别,比如一个人,投资开了个服装店,他也不雇佣店员,自已一个人经营,那么就是自已剥削自已,也就是自已制造的剩余价值归了他自已了。关键问题是,当他获得了自已的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就会增值,也就是他必然会把自已的剩余价值变成资本,去扩大经营,这个时候他一个人还能胜任他的工作么?随著资本规模的变大,他会雇佣越来越多的工人。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就是千方百计的增值自已,哪个资本的代理人不想越变越大?哪个小老板不想变成大老板?由100个员工平分股份的公司也同样如此,一开始可以说他们是自已剥削自已,因为作为工人他们创造了剩余价值,而作为股东他们又平分了这些剩余价值。但是,平衡总会打破,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要么他们没有履行好资本代理人的职责而被市场淘汰。要么他们作为优秀的资本代理人而使资本增值了,这时候他们的公司规模会越来越大,100个人是不够用了,那么就涉及到招新员工,请问新员工会平分这公司股份么?恐怕天下还没有这么慷慨的公司吧?很显然,又回到普通股份公司上去了。那原来平分公司股份的100位员工,他们的职位肯定会分化,有些人会变成管理员,有些人不想管理公司,那就整天度假旅游呗,反正有了新员工创造剩余价值,他们可以分享这些剩余价值。

其实,只要是一个公司经营正常的话,这个公司就会变化,这100个员工为什么要自已工作?既然公司属于他们,自已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自然会想到招新员工进来,而他们则占有那些新员工的剩余价值。所以这100个员工会分化,其中一些人会被100人中的其他人委托,来进行公司管理,而有些人则会离开公司逍遥快乐。也就是即使公司只需要100个员工,这原来的100人也会招新员工进来置换他们原来的工作,而他们自已则变成完全的资本家,离开工人这个角色。


算,也不算。

在本公司范围内是不存在所谓的剥削的。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产品(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信息性的)包含的剩余价值,还必须分配给流通资本、地租和利息,所以假设该公司是生产产品的,那么员工并没有得到其生产的全部价值。

也就是说社会上其他私有生资所有者依旧还是占有了本公司员工生产的剩余价值。


问题在于,多数人以劳力的市场价入股那点价值回报估计和现在拿工资的钱差不太多,甚至风险还高。

这其实相当于你打工拿来的钱全部买股票再来算回报,当然这里钱会更少(因为少了一轮风险溢价)

假设老板投钱买一台价值100万的机器,五年回本(一般企业回报率是10%),一年差不多赚20万,雇一个年薪10万的工人。老板纯赚10万一年。

虽然这么看,但再看100万的利息,一年5万,老板也就赚5万,这还要算老板自己做销售和管理头上。

换个思考方式,一年赚20万的机器,工人支付10万利息一年去免风险租用,还有销售。前后本质上其实没什么区别。

其实市场中的自由组织协作的本质是按贡献分配,贡献就是按照你提供的资源,寻找替代品的成本来计算。

如果工人以劳力入股公司算回报,确实没有剥削,但估计得到的钱更少且不稳定了。


我只能呵呵。

员工持股100%,10个有9个里面都是本质邪恶的童话。我见的更多的是打著持股的幌子以更加悄无声息地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

试问这些100%持股的员工工资里面,是工资占主还是分红占住?

这些公司的老板往往都是「 独 秀」,整天把全员持股吹得天花乱坠,只要一开会就站到发言台那里一顿乱秀:张三李四王五麻子,你们可都是公司的股东,(只要)公司一上市你们身价也大涨啊,转身就是一系列神操作:既然是股东嘛,不要再拿什么加班费了,另外这个季度业绩没达标,大家的绩效都不要发了,我们要攻克时艰。。。

请「独秀」同志请回到你的位置上,你老是这样一顿乱秀,让后面的朱自清同学很尴尬的,二营长端面也很累了,橘子天天被卖来卖去也很累了,四十米的大刀拔出来又抽回去真的很辛苦了。蒂花之秀洗手液都涨价了,奖杯都被摸的掉漆了。你关心过这些吗?没有,你只关心你自己,你再这样下去,连从日本学医回来的鲁迅都救不了你了,赶紧下来吧!

老板的嘴,骗人的鬼,如果公司内外部没有专业的人去支撑老板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那么我告诉这就是一个百分百的骗局。

过来人向你问好,希望你不要单纯的如此可爱。@枫叶红疯了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还行,记得点赞关注,当然去看看我视频作品就更好了


人大姚开建教授的原话:看他收入的构成是工资占主还是利润占主。


资本是社会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生产,这个运动规律的两极是资本家与劳动力,一般是两个对象物,资本家与劳动力一般是对应两个对象物,即两个人格化对象。即张三与李四。

张三与李四,谁剥削了谁? 这并不是马克思要说明的问题。张三与李四之间只是分配问题,马克思说的剥削不仅仅是简单的分配问题,实物分配或者价值分配都不仅仅是马克思要说明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与劳动力这两极可以是同一个对象物,即资本家与劳动力可以是同一个人格化对象。如一些集体企业,生产者同时是资本家也同时是劳动力。即资本家与劳动力重叠在同一个人格化对象时,马克思指出是自己剥削自己。

怎么理解? 即人被资本规律统治著,为了剩余价值获取即利润获取而劳动著,这种把劳动作为手段的方式即是马克思指出的所谓剥削。而资本主义之下,劳动作为手段是为了获取抽象的剩余价值即增值的货币,即人消失了,人即活劳动成了一种获得增值货币的手段,这即马克思要说明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内涵!


不算,公司内部虽然不存在了剥削,但是公司对外仍然处于剥削与被剥削的状态。就像你作为一个个体,不存在对自己的剥削,这能说明你和外部世界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