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参加了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线上读书会,觉得学到的内容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那先说一说非暴力沟通是什么?很简单,它就是一沟通方式。依照这些方式来谈话和倾听,可以让我们和孩子真正情谊相通。

小伙伴恐怕要问,非暴力沟通和确立目标有什么关系嘛?下面具体来说:

我们希望确立的目标越具体,非暴力沟通就越有用!

如何让孩子自主确立目标,其实是个挺宽泛的问题。

针对一个宽泛问题,提出一些宽泛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比如对孩子说明树立目标的好处,别指责孩子,理解孩子到底怎么想的,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但是这样到底管用吗?说实话我不知道。

那我为什么觉得非暴力沟通有用呢?

据带领共读的老师讲,非暴力沟通跟我们传统意义上学心理学其实并不太一样。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非暴力沟通是一门基于具体实践的学,并不把我们遇到的情况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使用非暴力沟通,意味著我们会尊重每一个当下的情境,尊重当下每一个生命个体鲜活的表达。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越具体,非暴力沟通就越有用!

比如,一起共读的伙伴提出,让孩子把脱下来的脏衣服放到洗衣机上,可怎么说都不管用,还是到处乱扔,提醒「一百次」也不听,总和自己对著干,怎么让孩子自动自发就把这件事做好,其实也是个小目标。

再有,孩子大一些了,如果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不用家长操心,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到让孩子自主确立目标,我们想让孩子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呢?或者说,目前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学习非暴力沟通,首先是觉察我们自己。

非暴力沟通开篇就提出了四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掌握这四要素,就算会使用非暴力沟通了。

这四要素再具体展开一下,就是:我的观察是什么?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我的请求是什么或者说怎样达成自己的需要?

还是以上面乱扔脏衣服的小问题为例吧,这样的问题更具体是不?对,还是那句话,越具体的问题,就越适合用非暴力沟通来解决。

别说,书里针对这个问题,还就给出了「标准答案」。可见,孩子乱扔脏衣服,真是个世界难题……

国外一位母亲也不满意儿子乱扔脏衣服,她面临的困难更大,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别说唠叨多了不行,简直点火就著。

那她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参照这4要素。

「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你看,短短的一句话,是不是就包含了观察、感受和需求,比「你又乱扔脏衣服!」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个要素就是明确告诉孩子,妈妈期待他怎样做。这个期待是满足妈妈的需求。

领读老师提到,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跟自己对著干,说什么他都不听,有时候真得提醒「一百次」;或者说,怎么沟通发现都效果不是特别好。这时,我们是不是愿意把这个注意力给回到我们自己,首先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呢?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作为家长的权威被挑战,还是工作劳累了一天充满挫败感,或者认为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得不到回应呢?

从表面走到内心,观察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学非暴力沟通,最大的一个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的愿望,然后更诚实的把自己所想所需表达出来。

看到这里,如果觉得非暴力沟通有用,想要读一读这本书,其实首先要其实问一问自己的真正需求:我学习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变孩子吗?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自己,我为什么想要让孩子树立目标呢?

学习非暴力沟通,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

还是回到前面共读伙伴的问题吧,只是孩子乱扔衣服让人恼火吗?

疫情来临,大人孩子都不能出门,人人憋得一肚子火。

一天晚上,孩子过来说,「妈妈,我想去***,看新发现的病毒。」

这两天新闻里都是关于疫情和病毒的新闻,孩子经常提到,伙伴一般都不怎么回应,心想孩子可能就想让人觉得他与众不同,这个年龄就喜欢耍酷。

当天晚上,她正在读书,听了领读老师的话,也比较有能量。于是就转过身问孩子:「又有新病毒了?」孩子紧接著就解释了自己看到的东西,母子俩来回对话,伙伴没有指责,只是不明白了就问,并回应孩子的话。

关于孩子对病毒的理解,最后妈妈也没有太听懂。但这些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孩子的需要被满足了。而伙伴当时的需要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认真聆听,孩子肯定也感受到了。

最戏剧的是,母子俩聊完,孩子就自己洗澡去了。好些天没洗了,今天居然主动去洗澡,简直不可思议,因为之前让洗也不洗。这里,让孩子主动洗澡,是不是也算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呢?

上面的小例子可能只是浅层的沟通,那如果带著我们的爱,带著我们的善意去倾听孩子,同时了解在语言表达的背后,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到底是怎样的,然后找一找满足妈妈和孩子双方需要的行为策略,实现共赢,这时,让孩子自主确立目标是不是就完成了呢?这个,也就是非暴力沟通了。

在共读第一天,领读老师特别讲到冰山理论。在非暴力沟通的学习中, 冰山上面的部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时,双方的互动、言语和行为;而冰山下面的部分,就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所讲到的,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些不仅在与人相处中看不到,有时连我们自己也未必清楚。

学习非暴力沟通,正是要看清冰山下的东西。看清冰山下的东西,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了解我们最爱的孩子,让爱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真正看清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之后,我们的注意力还聚焦在让孩子树立目标上吗?这时,目标是不是更清晰,或者自然而然完成了呢?

最后说一下最后说一下作者和全书结构吧。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卡尔·罗杰斯。他发展出的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全书一共13章,我归纳成4部分:

1-2章,非暴力沟通的目标是让爱融入生活,也列举一些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些方式会蒙蔽爱。

3-6章,非暴力沟通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里每章各讲一个要素。学会了这四要素,也就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7-8章,主要讲倾听,倾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别人。特别是当对方做了一些我不理解的行为,通过去倾听可以明确这背后是出于他自己怎样的渴望。

9-13章,爱自己以及如何爱自己。正像前面谈到的,对孩子的期待其实源自我们自己的需求。非暴力沟通最大的作用还是让我们爱自己。

好啦,先写到这里吧,感兴趣的伙伴也可以选择看看这本书呢。

非暴力沟通京东¥ 30.40去购买?


《丛林守护天使》中讲述的第一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从小就对有关猩猩的书籍情有独钟,常常看书入迷到,妈妈喊她吃饭,很多次才会听见。长大后遇见人生导师,有机会到森林观察猩猩,经过多年的历练,终于成为一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是从小就有明确目标的孩子,并且一直朝著目标一步步前进。

年糕妈妈的《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中,提到亲子关系金字塔,塔的顶端是孩子的自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说到底,有目标的孩子,更容易具有自驱力。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有明确目标?有的没有?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目标感?

迈上目标之路

在《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以下简称《人生观培养》)一书中,提到让孩子「迈上目标之路」的12个步骤。 《人生观培养》是斯坦福教授威廉·戴蒙所写,他还是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多部著作都与青少年有关。

「迈上目标之路」的12个步骤可以总结成「点醒、行动、支持」6个字。

1.点醒

受到亲属以外的人启发,并观察有目标感的人是怎样工作的。《人生观培养》中指出,在寻找目标的路上,一个人会受到两次重要的启发。第一次是意识到,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可以被修改。第二次则是明白,「我」可以让世界有所改变。就像《猛犸爷爷》一书中,传递的观念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无论个人的力量大小,都会为这个世界献出一点自己的力量。

2.行动

有了启发,有了感触,第二步就是行动。没有行动支持,所有的点醒,都只是大脑中的灵感。具体的行动是一级级的升级打怪,一开始只是初步尝试,接著会进一步的实践。看实现目标,需要哪些技能,为达到效果,还需要修炼必备技能。当具备这样的能力之后,学会在不同领域中,能力的迁移。从开始到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伴随的还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个人自信心的提升。

比如卓别林,从小喜欢表演,即使流落街头,依然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并找到一切机会上台演出,最终成就自己。

3.支持

支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家人的支持,一个是自己的支持。家人的支持,是当有目标的时候,会提供必要的帮助;自己的支持,则是指对目标的长期承诺

生于1815年的阿达·洛夫莱斯,是第一个为计算机编写程序的人。在她那个时代,女孩是不允许学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但她的母亲,不管世俗如何,努力培养女儿的理性思维,还为阿达·洛夫莱斯请来最好的家庭教师。后来阿达·洛夫莱斯的研究笔记,启发了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人们为了纪念阿达·洛夫莱斯,把这种编程语言命名为「阿达」。阿达·洛夫莱斯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支持。

20世纪最伟大的舞蹈家之一,鲁道夫·纽瑞耶夫从小热爱舞蹈,但是父亲反对,他不顾这些,也不管生活多贫困,一直走在舞蹈的路上,最终如愿以偿成为著名的舞蹈家。鲁道夫·纽瑞耶夫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自己的长期承诺。

在踏上目标之路上,需要有人点醒孩子头脑中的那颗星星;更重要的是行动,不然想法只是想法;另外,行动的路上,离不开家人与自己的支持。

家庭中的目标感培养

在《人生观培养》一书中,威廉·戴蒙针对年轻人目标感来源,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年轻人目标感来源,排在前三的是家庭、职业、学术成就,其中,家庭排在第一位。

那么,在家庭中,家长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有目标感的人?《人生观培养》中,提到了9大方法,可以总结成以下3点。

1.找到火花,提供支持

在日常生活里,通过对话,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并支持他们一开始的想法。如果能提供支持,那再好不过,比如介绍他们认识潜在的导师,这其实挺考验家长的人脉。

如果家长自己具备那样的能力,培养起来更容易。比如生于1755年的伊丽莎白,因为父亲是个画家,当他发现女儿在画画上有天赋,父亲就成了他的家庭教师。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提供相应的帮助,是帮助他们建立目标感的第一步。

2.传递工作中的目标感

对于自己的工作,家长无论是否喜欢,都需要向孩子传递对工作的目标感。不能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很难。

当老师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所在的行业,会对做老师,有一种期望;当医生的孩子,在平日的耳濡目染中,也可能会有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有女孩,因为妈妈在银行里工作,她希望自己长大后,像妈妈一样,也去银行工作。能有这样的想法,离不开女孩妈妈,平时对自己工作热爱的想法传递。

3.打造软实力

什么软实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创业家的精神,比如忍耐力、耐心、创意等。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离不开这些软实力。生于1944年的汤米·史密斯,在当时那个年代,因为种族歧视,总是被排斥。他父亲曾对他说「人们能看到你的痛苦,但没人能猜到你的反应。」汤米·史密斯在23岁时,成了13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这离不开父亲对他性格上的一些培养。

找到孩子那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并引导他们去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传递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在平日的生活中,打造软实力。这些能为孩子目标感的确立,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对于孩子的目标感引导,需要知道的一点,父母只是引领者,而非决定者。毕竟孩子具体要做什么、想做什么,终究会成为怎样的人,还是由他们自己做出决定。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目标感的引导,就像发现种子的过程,如果有幸发现,那么,提供养料,静待花开就好。


培养孩子 自我教育 的能力


我也试著回答你的问题吧!不一定准确,就算管见吧。

让孩子自主确立目标,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说的。通常来说(排除特别聪慧的孩子),孩子处于儿童期(1--12岁)时,尚在懵懂无知期,还不具备独立性。这时的孩子,依然要在成年人(父母,老师)的监护和指导下成长。他/她的目标是完成老师/父母交代的任务。孩子进入青春期(13--15岁),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懂得了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开始自我试探,自己去摸索自己的爱好,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理(以叛逆的方式来表现自我的存在),求知欲特别强。孩子在成年期(16--20岁),表现出更为自主,独立,好奇。身理方面,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外表和活力。心理方面,开始了质疑,好强,执拗,理想化思维。

弄清楚了孩子处于不同的时期的不同特质也就好给予相应的指导了。儿童期的孩子,该给予明确可达的指令,让其稍作努力得以完成任务。青春期的孩子,要善于引导,诱导其走在正确健康的路径上,适当放手让其自行探索发现自身价值和知识积累。进入成年期的孩子,应该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赞赏,同时引导其进入自我完善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所谓目标,要分清楚是谁的目标。父母所期待的目标还是他/她所期盼的目标?「望子成龙」,那是父母的目标,要小心给予。「我行我素」是孩子的目标。要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加以引导。让孩子培养起「我就是一条龙」的自信和愿望,那才是正确的方式。

具体该怎样做呢?

  1. 理性分析孩子的长项,兴趣爱好。要看到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可延续性。
  2. 强调可及目标的难度和和基本功的训练。
  3. 持续性地为孩子实现那目标提供条件和排除其难以克服的困难。
  4. 持之以恒地鼓励和鞭策,使其不「半途而废」。

千万不要强加。千万不要一概否定。别把自己看不明白的目标或者别人的目标拿来要求孩子。

告诉自己,你和你的另一半合成的基因结晶该是优秀的。

告诉孩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胜过一浪。他/她这一代一定比你那一代要高出一大截。

如果想孩子真的高于自己,那么自己还得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做一个最能赏识孩子的父母。


这是一个好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