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议是:不要跳槽。

因为如果你主动跳槽,原公司不用给你任何补偿,而新公司如果是在试用期内以你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新公司规章制度等原因单方面解聘你,也不用支付赔偿。具体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39条。

那么如果原公司单方面解聘你,应该给什么补偿呢?

应该按你在原公司的劳动年限而定

每满一年,向你支付一个月工资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算

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如果你的工资高于原公司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原公司补偿的标准按你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

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月平均工资指的是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并且解除合同后还要给你开具失业证明。

凭失业证明,你如果找不到新工作,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具体看你失业保险缴了多长时间。

如果你是主动辞职,那么就不可能获得补偿,也不可能申请失业保险金了

所以不要为了一时工资的上升,忽略了跳槽背后的风险。

尤其是在经济前景如此晦暗不明的时候,要十分谨慎。


疫情的情况已经持续保持平稳了,有不少企业已经复工,也有不少企业还在继续停摆。确实有不少的企业遇到了困难,网传那几家已经倒闭的,估计大家都知道了。

实际情况是,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过没有流传开来。我跟一些在外面创业的朋友聊,他们有的计划裁员,有的准备内部降薪。

那么,这里引出来一个问题:疫情期间,你愿意降薪留在公司吗?

就这个问题,有不少同学在后台咨询了我,但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不能一刀切地给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判断维度,供遇到问题的同学参考,还未遇到此类问题的同学,也建议认真看看,谁知道呢,说不定,明天就接到通知了。

1 审视自己的现金流

这是个很实在的问题。平时有些同学的生活比较浪,又或者因为客观原因,比如房贷,车贷,房租等的开支比较大,这个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这里,我建议大家的现金流要能够至少保持三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三个月都没有收入,你的生活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各类贷款也能够照常还上。如果手上的钱不足以支撑三个月,就要相当谨慎了,毕竟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

目前的情况,也算是一次实际的考验,考验大家现金流的情况。

对于没有遇到降薪或者裁员的同学,也可以审视一次自己的现金流情况,如果支撑不过三个月,那就要学会规划起来了。毕竟世事难料,谁也不能保证此类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 拒绝耍流氓的公司

目前知道的,要求员工降薪的公司,大部分还是比较有良心的。

比如这个,降薪后,后续有相应的补偿。

比较差的,对降薪,也会设定个时间段,比如三个月或半年。

但也遇到一些耍流氓的公司,不但没有补偿,还是无限期降薪,遇到这种公司,就真让员工心凉了。

虽然不少企业目前都遇到了困难,但疫情毕竟是短期的,疫情过后,有的公司直接倒闭,有的恢复正常经营。

倒闭的公司,整个团队解散,自然无话可说,但恢复正常经营的公司,还不能恢复员工的正常薪水,这个就耍流氓了。

遇到这类公司,我建议就闪了吧,这种公司,管理层没担当,也不重视共患难的员工,未来也不会对员工好的!

3 预判公司的未来

鉴于目前特殊的情况。无论你的公司有没有降薪,我建议都要学会预判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

a 行业情况。在判断自家公司前,先判断下自家公司所处的行业。

纯线上业务的公司,比如游戏,视频,娱乐类APP,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在此次疫情中,是受益的,未来的前景也广阔。

纯线下,或线上线下结合,或非线上To B业务,其实都是受影响的。比如说,海底捞,滴滴,为生产企业提供CRM系统的软体服务商等等,都是受影响的。

b 公司现金流。如果你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受益或者完全没受影响,那就可以安心了。但如果你公司所处的行业受到不小影响,就要再判断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了。

作为普通员工,不一定能够直接获取到公司现金流的实际情况,但可以通过其它方面来看。

1) 公司发展阶段。如果公司目前还处于B轮以下的融资阶段,那风险比较大,因为接下来的融资环境不好,有可能无法续命。

2) 通过小道消息做些判断。这个就要大家发挥各自的人际关系来运作了。这也算是一种能力吧。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家不要做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管理层的决心。公司判断这里,建议再关注一点:管理层的决心。虽然这个有点虚,但也有参考价值,关注两个点:

a 管理层在干什么

让基层员工降薪,管理层却照常领工资,这种公司要多留心!

b 管理层是否言行一致

鼓励信,动员会都搞得很好,大家鸡血满满,但管理层却心怀鬼胎,言行不一,这个也要留心了。可能内部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老板们只是在掩饰而已。

4 过渡计划

通过各方判断,如果你最终决定离开,如何顺利过渡,也给点建议。

如果是正常时期,你遇到不爽或公司有问题,可能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不过现在是特殊时期,新的工作不好找,行动方式上还是要做些迂回。

总的来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安排的工作还是要正常做,平时出十分力,现在你可以只出五分。时间,精力的投入上,也可以这么规划。

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是为了给新offer做准备。

现在就立马离职,不明智。一般跳槽前,至上准备一个月,而现在时间更充裕,你可能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所以好好利用起来。

预估情况持续到 4,5月份会有好转,建议在准备的差不多之后,就可以投递简历了。

最后

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公司不容易,员工也不容易。

对于好的公司,建议大家尽量跟公司共患难;但对于耍流氓,趁火打劫的公司,坚决 Say Bye Bye !


分享一段本人的经历吧,或许对你有启发。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列出了明确的裁员计划,按照公司的战略布局,一共分几批,每批多少人,赔偿金是多少,裁掉这些人平摊到一年可以省多少钱等等,总之,计划是非常明确且详细的。老板让HR动手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对你来说,唯一不同的是,你的名字出现在第几批的名单中。

通常裁员前HR一定会跟部门的负责人有非常多的沟通,负责人又会找几个自己的心腹商量,无论是什么情况,裁员一般都会优先考虑以下成员:

  • 新来的
  • 绩效很一般的
  • 态度不太好的
  • 在群众中口碑很差的(把人得罪光了)
  • 脾气暴躁喜欢顶撞上司的
  • 等等

疫情下要不要跳槽,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两种做法:

首先,求稳型的做法。

先评估一下自己是否在榜单中,(这时候不要去问HR,HR正常都不会讲),如果可能性很高,那就一边等一边提前做准备,简历修改好挂出去,网上面试约起来。等是为了拿到赔偿金,除非你不差钱,或者赔偿金算来算去真的很少(合法的赔偿N+1居多,也有公司N+2的)。我不知道你是否碰到过这样好心又有人脉的HR,当你离开的时候,TA还会帮你推荐一下外部的工作机会,所以走的时候,也可以厚著脸皮问HR一嘴有没有工作机会介绍,因为很多HR在裁人的时候心理也是很不舒服的,特别是老同事,多年的同事感情,在一瞬间似乎终结了,这时候寻求帮助,HR一般知道信息的,绝大部分都会提供。

提倡在没有offer的情况下不主动跳槽的坏处就是煎熬、无心工作每天活在焦虑等待中。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跟同事讲,要讲都是特别信得过的人才会相互抱团取暖一下。如果公司的裁员计划长达一年,而你不幸是在最后一批的名单中,无心工作的状态很有可能就长达一年。在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人才更新迭代非常迅猛,1年意味著你已经倒退了。如果你选择的是这条路,那就要自己静下来,赶紧磨刀。

其次,激进型的做法

激进派或者你也可以说是自信派,如果不差钱,一段较长不用为生活的柴米油盐担心,果断离开,没问题;如果够自信,有自己清晰的方向,果断离开也没问题。需要提醒的是,离开后要干嘛才是重点,那种图一时爽快,到头来发现自己走到死胡同才是大忌。

所以,无论你是求稳还是激进做法,都应该确保后面能更好的活著才是重点。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提前规划才是王道!


疫情过后很多小微企业会倒闭,失业率会飙升的,你能确定这时候跳槽会有更好的待遇?现在先考虑活下去的问题吧。


到今天(4月1日),新冠疫情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国各地有条件的企业都已经有序复工。

但是不可否认,中小企业等也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疫情下企业生存遭受重重压力,尽管国家已经出台诸多减税降费的好政策扶助企业,但企业也在想办法自救。

于是,「企业有困难,员工就降薪」的自救模式在部分中小企业里「流行」起来。

首先,大家心里要有个数,最近已经不能用「疫情期间」来形容了,因为整个这一年都可能是「疫情期间」。

如果哪天,你的老板或HR突然把你单独叫进办公室,先是问了你一堆不相关的问题,问你最近工作有什么困难或者建议,或者让你谈工作收获心得的时候,最后来一句:「公司如果降薪,你是否能接受?能接受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你还没做好回答这个问题的准备,那这篇文章你就完整读下去,收藏好,有备无患。

你通过各种消息了解到,老板(或HR)问这个问题意味表著近期要裁员了,你所在的部门共12个人,公司准备辞退5人。

此时你要清醒,留下7个人中,有多少人是有老板做后台一定不会辞退的,又有多少人是业绩能力或者核心工作岗位一定会留下的,如果以上你都不是,你如何确保自己不进入即将被辞去的5人的名单中?

大家记著,如果你目前没有好的跳槽Offer,千万不要在公司的「诱导」下主动离开。去拖一拖,哪怕换部门、降薪、降级,也拖一拖,至少拖到你拿到比现在更好的Offer后再离开,同时,为自己争取在这个公司的赔偿金。

又有人问:今年这种情况,适合跳槽吗?

目前疫情下,跳槽需谨慎,如果你同时满足加薪、晋升、名企中的两个条件,依然能跳。

以上你如果不遵循,还在为了「转行」「转岗」「做我喜欢的工作」「坚持老本行」「为了锻炼自己」,就愿意降薪换工作,那我看你是打脸不重,也不够,劝你再多也没用。

所以,想待下来拖延一下的,战术上你可以直属突击大领导了,发挥你的长处,主动汇报一下工作,谈心聊天,诉苦,甚至卖惨都可以。

然后,这个回答调查表中,写「本人愿意接受适当的降薪,与公司共渡难关并再创佳绩。至于降薪比例,我相信公司应该会做更合理的规划和计划,我可以听公司安排」。

你细品一下这句话,尤其是用词,会直接秒杀其他没有关系的同事。并且那些直接写出降薪比例的会被优先辞退,你就更安全一些。

最后,在企业经济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善待员工。 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企业出现问题时都还在尽力保障员工权益,相信大部分的员工还是理解的,并愿意与企业共渡难关。此外,疫情结束后对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