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里提到的这本书,我只看过其中一小部分内容。您说的错误如此之多,我不知道是指错别字、表达不当还是指内容存在错误?

至于这本书为什么得到大量追捧,我倒是可以回答一下。首先,薛兆丰的履历看著不错,他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取得博士学位,并且曾在北京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的水平应该不差。

有了这个初步的好印象才有接下来的重头戏。薛兆丰受张五常的老师之一阿尔钦的影响比较大,在探讨经济问题时,比较注重与现实相联系。相比那些满是数学推导的书,他的书显然通俗易懂得多,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决定了他的书受众多。再就是名人的推荐和媒体的炒作。凡此种种,让他的书得到大量追捧。


首先经济学不存在绝对的错误。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的争论也没停过。经济学不像物理学这样的科学,没有哪一家的理论完全经得起实践考验,各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被现实打过脸,目前的主流思想也如此,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你说薛兆丰写的有多少错,我倒是不觉得,他和众多经济学家一样,有自己的观点,某些观点和目前的所谓「主流」或者你所看的教材不一致而已。而且你学的教材也未必是目前的主流。要是认识不到这一点,说明经济学还没入门。


没看过他的书。从知乎上介绍的此人的观点看来,你说的情况不过和看各种地摊读物然后和学政治学(我就是学政治学的)的人讨论政治是差不多的存在——毕竟专业读物又难又无趣,不方便为了装逼而读书的人。


如此之多,你倒是说俩啊,大师?


有兴趣可以看下对薛教授在奇葩说一些观点的商榷(这些只是就事论事的交流,不代表对其所有观点的评价)。https://zhuanlan.zhihu.com/p/50165036


首先,经济学没有一个绝对的错误说法,经济学里面的理论只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比如说哪些错误?


我看了一些其他类似问题以及回答,我的感觉就是,他讲的知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他分析事例的时候,过于理想化,只思其一不思其二,导致些错误结论。但我觉得还是可以看,作为菜鸟,一开始就听各种各样角度的分析,把经济学庞大的知识体系同化进来进行考虑那未免过于「刁难」,最好的就是明白他讲的知识点,他的事例主要是用来解释知识点的,但推导的结论待定(其实大部分例子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大家主要抨击的就是春运火车票涨价与国难财的两个例子)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白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