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


蟹妖。

先明确一点,王力宏和林俊杰都是在21世纪的华语乐坛有极高成就和杰出才华的主流唱作人,作为这个时期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存在都架起了通俗性和艺术性的桥梁。

在两人都做够杰出的情况下,两人的特点是有所差异的,技能分布不同,各自优势和短板也有所不同。

我从他们作为音乐人的角度评价下他们各自的强项。


王力宏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学院派」音乐人,又根植于西方文化,造就了他的几个个性之处。——

1、风格多元且纯正

王力宏是在美国文化熏陶下的华人,他的音乐的根来自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源地——美国,他对Blues、Jazz、RB、Hip Hop等扎根于美国的音乐风格接触很多,而且更容易接触到这些乐种的「本来面目」。任何一个音乐人的作品风格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自己曾接触的音乐影响下形成的个人审美,因而王力宏能做出味道更纯正的这些音乐风格。

举几个例子,比如Hip Hop的《竹林深处》,RB的《爱无所不在》,都可以视为音乐风格的教科书案例。

2、作品更注重技巧的展现

王力宏相对不算天赋派,而更多地靠刻苦的钻研,以技巧的展现来提高作品的水准。比如他爱在和弦进行写作上讲究,用色彩强烈的高叠和弦,旋律写作上精雕细琢,避免俗套、避免重复过多。

他的歌,除了少数如《大城小爱》《你不在》等,旋律不像大部分火的歌那样容易抓住副歌的记忆点,这不利于学唱。但即使是不算很懂的音乐的听众,也很容易感受到炫技的意味,会让人试图多品几遍感受这精湛的技术,比如大量使用离调、转调技巧的《爱错》。

3、器乐能力、编曲能力强

王力宏能熟练演奏多种乐器。其中以弦乐器,尤其是小提琴见长。王力宏还擅长爵士钢琴,在现场展现过很不错的即兴能力。此外,他对吉他和打击乐器也有涉猎,还有进行相对简单的乐队指挥的能力。

器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在编曲能力里。因为对乐器演奏技巧的理解深厚,更能在编曲中发挥乐器的表现力。因此哪怕是抒情风格的《KissGoodbye》也展现了很华丽的Jazz Piano Solo,而毫不让人感到突兀。

编曲能力也有很大程度需要经验、理论水平。这点学院派的王力宏有优势,他可以驾驭更多种风格的编曲,能一手包办一张歌曲风格多元的专辑的所有编曲。

4、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

王力宏是美籍华人,又对中国文化有很强烈的向往,因而在音乐中努力尝试将中国音乐元素(五声音阶、民族乐器、戏曲)融入到西方模式的歌曲中很多时候表现为使用中国民族乐器代替西方乐器。他提出的Chinked-out曲风以Hip Hop为主干,加入了中国音乐元素,做出了如《在梅边》《盖世英雄》《伯牙绝弦》等作品。

同样的事情不是王力宏最先做的。早在上世纪,崔健就将摇滚和民乐结合,比如《假行僧》里运用的古筝。但王力宏也算是影响力很大的一个,能融合得这么好需要很强的功底,这种结合带来的效果是曲风的交融,这种前卫的创举对后来的创作者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较之下林俊杰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个性。——

1、作品更重旋律性,更流畅、连贯,易于接受

林俊杰的音乐创作有一个大杀器——旋律。相对于与节奏、和声这两个音乐要素,林俊杰在旋律上的把控能力异常突出。

他尤其擅长写递进感强、大跨度的旋律,作品中常有惊艳的六度跳进,如《修炼爱情》《可惜没如果》等,旋律个人风格强烈,即使是在很常规、套路一样的和弦走向(4536251、17654325等)里也能写出《一千年以后》《她说》这样不落俗套的旋律。

但是林俊杰不只能驾驭简单、常规的和弦,即使是复杂、高端的和弦走向里,林俊杰还依然能保持很强的旋律性。比如和声古典色彩浓郁的《身为风帆》、爵士风格的《水仙》《Cinderella》等,都是林俊杰在复杂和弦下创作出来的毫不晦涩的优美细腻、感情浓郁的旋律。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对《身为风帆》的作曲分析:迟来的十五周年献礼,献给身为风帆的你——《身为风帆》扒谱赏析

而旋律优美和上口本应该是优点和个性,不应该偏执地认为技术高深的作曲都是晦涩的,这是不应该存在的无端偏见,如精致的百老汇音乐,大多技法高但仍不失旋律美。作为Songwriter,林俊杰写旋律的能力之杰出,完全拥有能力争夺华语的TOP 5的旋律。

2、风格没有明显的欧美影响痕迹,更东方

在RB流行的流行的世纪之初,林俊杰也赶上了这股热潮,早期也靠RB作品打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相对之下林俊杰没有美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他创作的RB黑人音乐味很不明显,但他的RB明显呈现出旋律性强、流行化、对华语听众来说通俗易懂。

此外林俊杰也尝试了Hip Hop、Rock、Jazz等,风格很多央且都呈现出了旋律性不弱的特点。举几个例子,RB的《江南》《美人鱼》《木乃伊》,都是旋律性强、流行化的RB。还有摇滚风格的《黑暗骑士》《黑键》。

当然注意!!没有明显的欧美特点不代表没有向欧美前端的音乐积极学习!!《圣所》《四点四十四》的电子就是吸纳了欧美音乐的潮流的代表性作品。

强烈的通俗性又不失艺术性,加上顶尖的旋律创作能力,因而受众度达到了大部分歌手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3、在现阶段展现了更强大的专辑制作人能力

作为制作人,林俊杰在他的专辑展现出了更强的整体性和后期制作水平。

当下的林俊杰积极与世界上顶级的团队进行碰撞,《和自己对话》《伟大的渺小》这两张专辑的制作可以代表当下的世界最高水平。

《和自己对话》是华语第一张采用人头录音技术的演唱类专辑,这点是林俊杰作为制作人对华语音乐的未知领域的前卫探索。

另外林俊杰的专辑有更强大的概念性、整体性,比如《和自己对话》里场景变化的展现,《伟大的渺小》里展现出个人精神世界蜕变的过程,都是很值得称道的。从这点来说,林俊杰制作一张「『专辑』而非『数首单曲的集合』」的意识非常强烈,主流华语音乐唯有苏打绿、五月天等可以与之相比。

4、创作精力极其旺盛且能做到长期保持

不仅仅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发片量,作品质量也能保持,除此之外为他人创作的歌曲超过一百首,这是很难得的事。知乎上的音乐行业从业者老师 AirS老师就曾经说过,看一个唱作人为他人创作的歌曲是一个鉴定唱作人创作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林俊杰为张惠妹写《记得》《身后》、为陈奕迅写《放弃治疗》《你给我听好》、郭静《心墙》、SHE《一眼万年》、王心凌《当你》、徐若瑄《爱笑的眼睛》……都是量身定做又不失水准,有的甚至成为了对方的主打歌曲甚至代表作,其输出效率之高、精品之多,在同期的唱作人里仅次于周杰伦。


这里diss back个不懂还要来说的人——百度百科说《霍元甲》是京剧花旦唱腔,你还真的就那么全盘接受了啊,百度百科本来就缺乏公信力,搞不好还是哪个和你一样也不懂假音和戏曲的区别的人编辑的哦。何况我还说了王力宏加入的是「纯正」的戏曲,请了专业的戏曲演员展示了规范的戏曲唱腔,「纯正」这词的含义懂吗?

《霍元甲》最多只能说是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京剧里的唱腔,周杰伦是流行歌手,毕竟不是戏曲演员,他没法唱出「纯正的戏曲」,只是用这种「假的戏腔」给歌曲增添一点色彩。周杰伦虽然用了假嗓,但缺乏真正戏曲唱腔里的强共鸣和清晰吐字,不是规范、纯正的戏曲唱腔,只能算是模仿了戏腔的假音而已。

被网路媒体误导,又拿不出反驳我的理由就说我「强行吹」,到底是谁听不进不同意见?


这种问题,要么就别比。要比,就让真正专业的人来答个痛快,和弦、曲式调式、旋律、风格、。。。。一个一个细节的比,比完为止。

要我说,所有「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虽然我不懂音乐」、「我王/林的歌听的不太多」、「我是王/林粉丝」的答案全都该拖出去枪毙

看了半天就看到两个答案在写干货,烦燥

类似的还有「周杰伦和林俊杰」「周杰伦和许嵩」「周杰伦和华晨宇」等等等等一干问题下面,基本只有三类答案: 1.我不懂音乐但是我觉得blabla; 2.我是某某粉丝我觉得blabla; 3.别比了。

说「别比了」的网友还算是挺明事理的,前两类是来干嘛的?你都不懂你答个毛线啊,真服了,纯粹拉低问题质量,影响读者看回答


@蜡笔小刚 知乎有一个公认的道理叫谁提出谁举证

如果你觉得《霍元甲》融入了戏曲元素,请告诉大家,《霍元甲》融入的戏曲元素在哪里,如果说是因为那段假声的话,请具体的告诉我们,那段假声是使用了什么戏曲特有的唱腔曲式还是取材于某段戏曲,《双刀》,《梯田》融入的民歌具体一下是什么民歌,告诉大家歌曲的名字方便查证,不行的话你现场编一段告诉大家融入的是这个你也不知道名字的作品也是可以的,毕竟你也算是天朝的人民,不过很有可能你的年龄在古希腊荷马时代算不上公民,不过这件事不在我们讨论之中。

辩不过,讲不出道理的话,就不要强开一楼挂某位答主了,不然大家还以为你要递律师函给我们了,我们知道你一定是一位在生活中积极又向上的人,喜欢唱唱歌,跳跳舞,偶尔还搞一搞rap,平常也喜欢做做运动,跑跑步,打打篮球,你觉得对不对鸭?


我不知道问这个问题的人是谁的粉丝

但是我想替那些顶著JM头号来说王力宏不如老林的人道个歉,我是15年粉龄,不喜欢比较,如果有JM伤害了您和王力宏,我相信大部分JM是没有这么认为的,希望您别往心里去。

最后以后老子看到这类比较的问题见一次举报一次!比你大爷啊!一天到晚的!


都不是粉丝,两个人我都喜欢

相信大家在这个问题下只想看有干货的评价和对比,而不是两家粉丝捧一踩一,吵赢了歌作品会更好吗?

我认为两个人是不同风格的,jj更擅长描写歌曲细节,力宏更擅长整首歌曲的感情拿捏。而两位都是流行金字塔顶端的歌手,若非要比出个高下那只能是看你喜欢哪位多点。

比来比去,你以为你是比卡丘阿?只是想你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