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最大的例子就是我妈,大概相同的话我和我姐说一万遍也不听,电视上说的就是真理。


认同一个观点是需要理由的。

这个理由往往不是:你讲的有道理。

而是:我相信你这个人,所以相信你讲的话。

权威性认同就是非常常见的范例。比如医院里的医生是权威,所以大多数时候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偶尔有些不理解可能也照做。

老一辈的人,对报纸、电视上的东西比较认同。往往也有这种权威认同在里面。

他们的潜意识可能是:电视上都说了,怎么会是假的。但我们知道那就是个个电视购物。

还有比较明显的是微信公众号,对我们来说,那是「自媒体」。需要审阅的读。但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权威」,更容易让人认同。

再说说,为什么不听家人的,而要听别人的。

排除权威性认同的可能。如果一个平辈的普通朋友,对你妈说一件事。她会相对理智的听。即使内心反对的,因为社交需要。大多时候也不会强烈反对。相反表面上也是你说的对。

但对于自己孩子,很少有父母去遵循社交礼仪。觉得不对就直接说。除非你真能给他说明白了。大多数时候年轻人没这个耐心也没这个能力。

而且长辈面对小辈还有个心理定式。这个定式是在他们带孩子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养成的。长辈需要照顾孩子,在这个照顾的过程中,晚辈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是要东西。而且往往表达不清。所以长辈往往面对孩子会比较强势。更难以平等的方式听晚辈的道理。

那该怎么解决

1。晚辈需要改变这个心理定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比父母想像的好,能力比他们强。并且让他们看见。当然,这很难做到,时间也比较长。

2.如果做不到上面,至少在某个单项,让他们知道你是专业的。那么她会在这个专业相关的都先问你。

3。如果连专业都做不到。那么就别讲道理了。讲道理的前提是地位平等,认知基础想同。在两者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认清自己,打感情牌吧。具体做法就是「撒娇」。

当然,如果你正在独立和强大的路上。那么请苦苦坚持。


太熟悉对方,分析全面,优势不突出,而陌生人此刻是包装好的,只有优势而没有劣势显示。


首先,你要排除「从客观角度上你的观点确实有错,而对方观点相对于你要正确一些」这一条件。

在此基础上发生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教育里谦卑与客观的错误理解,或者说逃避式理解。所谓自省,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不单纯的只找自己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种圣人心态,绝大部分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由此在某些情况下便衍生出了下文所述的心态。

有些时候去找别人的错误会让自己显得自私、刻薄,同时自己心中也会有一些愧疚,从而产生自我否定。这种情况下去找自己人的问题则会让自己显得公平公正,仿佛自己站在了道德上的高位,从而产生自我肯定。但是,这所谓「自己人」并不是他自己,从而使得这种行为对他自身造成的压力大幅度减少,甚至是根本没有压力,只有自身感受上的正面反馈。外人对于这种对他们自身有理的言论自然是乐于接受,这就使得「找自己人问题」的这部分人更加认定自己是对的,所以他们也会乐于做这样的事。长期以这样的态度生活下去并不断得到外界态度的「肯定」,会使他们形成这种思维习惯,自然而然的就遇事直接去找「自己人」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客观」,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会对身边人造成伤害的偏见。不可取。


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受亲密的人一点伤害往往是致命的,极为在意,而陌生人一般他们的言语影响不了我们做决定,只是一面之缘,看他们是局外人 更加恭敬客气罢了 人的本性吧 顺其自然


这个来源于很现实的问题,也许有几次你们说的话是这样,而事情并没有想你们说的那样去发展,而其他渠道又正好言中了事情的发展

久而久之,对你们的怀疑有可能会大于相信,因为一种思维的形成是需要过程的

也可能最后你们说的最后的确是那样发展的,但ta也有可能宁绕一圈也不信

嗐……太尴尬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