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一般强迫症的人,在童年时期,就被提醒,你是粗心大意的,你要再检查一遍,不然你过会就忘记了。

你随时都有可能会犯错,你需要不断的检查,不断的确认,才可能去做事或者说话,否则你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听起来,所有这些担心和提醒都没有问题,让孩子检查和确认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古语就有三思而后行这个说法,但如果你过度的让孩子谨小慎微,孩子最终只会不敢表达、不会表达了。

总是担心自己会说错,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于是干脆不要做不要说了,或者当你要去做去说的时候,你就会反反复复检查,反反复复确认,但总还是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好。 觉得还不够好,于是下次就要更反复检查,如此循环,终成强迫。最后也会导致对生活的影响,造成是实实在在的痛苦。


可以从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来看,一般强迫症的孩子会有些特质,如胆小敏感,缺乏安全感等;父母本身的人格特征,夫妻关系及教养方式,家庭学校的教育成长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应激事件,外在环境如学业压力等都可能导致或影响强迫症状的出现和起伏。


家庭环境压抑,父母要求严格或者要求高。父母经常替孩子做决定不认为孩子是独立个体。孩子性格固执或者完美主义,经历不多,朋友不多,社交不多,父母没有帮助其形成对别人的信任,性格敏感。如果在这些基础上有压力大的事件,很容易形成强迫症。


家庭父母太过刻板 教条 道德感强 没有温暖 比较严肃 还有孩子自己先天谨小慎微 完美主义的性格 固执 执著


了解心理疾病「是什么」比「为什么」更加重要

所有复杂的心理学说辞最终都是为了守护那些简单的道理,

这些道理甚至越单纯越好//

部分观点:

强迫类焦虑障碍的核心:耐受不确定性的能力降低或持续减弱//

错误的心气模式:刻板思维,僵化思维,极端灾难性联想思维//

恶性循环的核心:9大错误的安全行为与短期回报机制是维持与加重症状的核心因素//

当下当务之急:跳出完美的封闭逻辑环/死循环,跳出牛角尖塔。任何人进入牛角尖塔,都是死路一条,充分内耗。

心理治疗的三架马车:认知识别+内观定力+行为矫正性体验与结构化 (也既是说,所有的心理学理论最终形成推动力,不外乎协助体验者恢复认知识别能力,解除所有的雷达预警,充分行为矫正性体验,同时在认知与行为之间加一个叫做「正念定力」的东西。 莫再搞复杂了,多则惑,少则得,务必化繁为简,抽丝剥茧。


就我个人而言,感觉是由于自己总是对完美的过分追求。至今,大概五六年了,仍是如此…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