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含义也自然以施一公的以多少就业,能够直接短期有效带来回报为主要含义。

当然也欢迎辩证多元的探讨,究竟何为「有用」


既然题主欢迎,这里就考虑两个有用的含义。

预测现实世界中的人类行为和以此指导政策的角度,今天的心理学的确无用。

无用的根源是难。难点在于人类心理和行为过于复杂,以至于实验室的结论 1)难以推广到哪怕是略微不同的场景(可重复性危机的一部分);2)在具体情形中无法适用。

一个例子:政策目标是使更多人戴口罩。心理学尽管有对人类行为动机的各种研究,但一面对现实世界,就会进入事后诸葛亮的状态:理论并不能预测不同干预措施的效应(如果广播一则宣传口号,能增加百分之几的采用率?)。但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找到某种心理因素进行解释(这则口号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符合xx心理现象)。

这并不是说理论毫无价值,也不是说事后的解释就不对(xx现象可能真的存在)。但现有的理论太模糊,无法从原则出发进行对现实世界行为的预测。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心理史学。

所以心理学有什么用呢?

心理学的目标有很多,其中一个是了解人类心智的结构。这指向好奇心(我是谁?),在满足好奇心的意义上当然是有用的。即使现有的理论只能提供一些线索而不是全貌。


旗帜鲜明地给出观点: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无论是从世俗意义上(对于个体或者集体带来可观经济回报)还是精神意义上(探索人类价值边界,满足好奇心)

偏重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分支(例如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所带来地满足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作用」 @Mon1st 已经说得很好了,非我所长,也不再赘述。

同样有意思的是,心理学中偏向行为科学和应用的分支,特别是和经济学、商科交叉的分支,也蕴含著不少非常实用、能够对个人、社会或国家带来实际帮助的理论和研究。这里仅举几个最为熟悉的例子。

  • 在股票市场翻云覆雨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发现并修正传统理性经济学模型失效的地方。行为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之一,同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Richard Thaler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就是利用心理学原理预测股票市场的起伏。例如他发现人们总是对于股票相关的新闻过度反应(De Bondt Thaler, 1985)。利用这一原理,他们形成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投资策略:尽可能买之前一段时间表现特别差的股票;这是因为之后出现的任何好消息(甚至是不太负面的消息),都会导致人们对于这些股票变得更为乐观,从而带来股价提升。当然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后见之明,在实盘操作中作者利用这一策略确实比市场平均水平多赚了8%的钱(Bondt Thaler, 199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haler本人一直是一个大型私募基金的掌舵人之一,而这个私募基金正是主要沿用了行为经济学的策略。

(注意上文所述不构成投资建议,特别未必适用于牛熊奇特的大A股)

  • Thaler「有用」的行为科学理论有很多,我私心觉得最厉害的是这个"助推理论(nudge theory); Thaler, Sustein, 2009)"。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理论是运用最广泛的心理学理论(没有之一),往往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渗透在你的生活中了。顾名思义,助推理论就是试图运用一些非直接的标记和建议(所谓的nudge)影响你的决策。来看看它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和垃圾箱相同的淡黄色的小脚印"助推"人们把垃圾放置在垃圾箱里,而不是随意丢弃在垃圾箱旁。因为这个小小标志的设置,鹿特丹某街区垃圾乱扔的概率大幅下降。

做成投篮形式的垃圾箱,"助推"孩子们从小开始就形成环保意识。

把生鲜水果放置在超市的入口处以及眼睛能够平视的地方,从而鼓励人们购买新鲜蔬果,增强全民的健康习惯和健康程度。

  • 想要和经济学划清界限,看看其他有用的心理学?生活中需要谈判的场合恐怕并不鲜见(比如国人生命中的永恒主题——买卖二手房),那怎样谈判才能利益最大化呢?一位著名也颇有争议的心理学家Adam Galinsky (下图猛男)做了一系列研究,给出了一整套的策略,欢迎收看我在另一个回答中的详细解说。其中一个最著名的结果就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给出第一个报价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第一份报价就相当于一个"锚」,之后再多的争论也就是微操,很难大幅改变首份报价设定的价格区间了(Galinsky, Mussweiler, 2001; 例如上海报价800万的房,千辛万苦可能可以还价到785万,想要400万购买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

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技巧 ??

www.zhihu.com图标
  • 继续在商业世界中盘桓,离开社会心理学家,我们来看看组织管理心理学家的光环。曾经或者正在经历求职过程的我们,一定会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人格测试(比较科学化的如大五人格,其他"半"科学的诸如九型人格支流);而这,无论你愿意与否,都是组织心理学家们创造出来为公司所用,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也被无数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最简单的应用当然是找出那些能够直接带来高绩效的人:对于几乎所有工作,高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和高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都能带来更好的绩效表现(Barrick, Mount, Judge, 2001),企业当然希望尽可能把这些人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更复杂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盘考虑岗位所需要匹配的性格特点(例如销售更需要外向型的人),和企业、团队文化的匹配程度(创新型企业需要高开放性的人,传统行业可能更适合循规蹈矩的人),这就特别需要管理心理学家的洞见和建议了。

以上仅仅是心理学"世俗之用"中我所熟悉的例子,供大伙参考。事实上心理学家,特别是应用心理学家活跃在经济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为社会的正常运作和良性发展出谋划策;他们可能不如理学和工科的顶尖研究者般闪耀,但却是社会这个大型机器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有个朋友和合作者即将加入某一心理学团队为国防人才的选拔提供心理学视角,我想,于大国之爱,这也可谓是国之重器了。

-----------------------------------分割线 2020-7-7 ------------------------------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答者强调心理学"无用"是因为心理学专业没有特别对口的岗位,就业形势不好。事实上这是令人遗憾的重大误解,心理学毕业生不但可以担纲心理咨询师、高校教师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对口工作,因为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普适性,在商业世界中也有非常广泛和迫切的需求(例如诸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都招募深谙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专家)我和 @贝塔 @普绪刻 等人就组织了十多场针对在商业界工作的心理学人访谈,向大家介绍这些相当对口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人机交互(用户研究)研究员,产品经理,战略分析,营销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等,就职单位囊括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诸多一线咨询公司、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制造业龙头。以下放送前三期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持续关注,希望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趣有用的心理学:应届心理学博士求职用户研究岗位的体验,一线科技公司软体测试员的思考与体验,一线咨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的思考和体验

---------------------------------------------------------------------------------

De Bondt, W. F., Thaler, R. (1985).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The Journal of finance,40(3), 793-805.

De Bondt, W. F., Thaler, R. H. (1995).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markets and firms: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Handbook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9, 385-410.

Thaler, R. H., Sunstein, C. R. (2009).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Penguin.

Galinsky, A. D., Mussweiler, T. (2001). First offers as anchors: the role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negotiator focu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4), 657.

Barrick, M. R., Mount, M. K., Judge, T. A. (2001).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 n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9(1‐2), 9-30.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解释了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它根据一场凶杀案模拟了测试环境,来观察被试者会出手相救还是坐视不理。

我们先从这场震惊全美的杀人案说起。

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案

1964 年 3 月 13 日星期五凌晨时分,在纽约皇后区,一位叫做珍诺维斯的酒吧经理刚刚下了夜班,准备开车回家。


由于珍诺维斯自己独居,停车场到其住所有一段距离,因此她停好车子走路回家,当时的时间为凌晨 3 点。


突然,她发现自己遭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尾随。于是,她便向右转,准备走向街角打电话报警电话。


就在这时,这名叫莫斯里的男子,突然拿起刀朝她的背部和腹部猛刺。一时间,珍诺维斯鲜血直流,她开始惨叫,并大声呼救。由于珍诺维斯的居住之处为密集的居民区,她的惨叫与呼喊迅速被周边居民听见,周围房屋的灯光纷纷亮起。

这时,有人打开窗户冲著凶手莫斯里大喊:「放过那女孩!」


莫斯里吓得落荒而逃,而身中数刀的珍诺维斯勉强爬行到路边,躺在一家书店门口。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过了一会儿后,周围的居民竟然纷纷熄灭了灯光,街道又恢复寂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凶手莫斯里发现并没有人过来察看,也没有人报警,于是决定回去。


他找到蜷缩在地上、浑身是血的珍诺维斯,继续朝她猛砍,几乎把她的脖子和阴道割裂。


珍诺维斯再度惨叫呼救,几分钟后,周围居民的灯光再度亮起。


莫斯里再度退却,珍诺维斯则设法爬进所住的公寓大楼里。


几分钟后,莫斯里又找到她,再度施暴。她先大声呼救,但不久之后只能发出微弱呻吟。


莫斯里掀开她的裙子,惨无人道地强奸了珍诺维斯。


整个案件前前后后持续超过 35 分钟,从凌晨 3 点 15 分到 3 点 50 分,莫斯里三度对珍诺维斯施暴,而每次受害者都在尖声呼救,附近居民也都听见了。

尽管他们开灯察看,甚至目睹了事件经过,却始终没有人伸出援手。


后来经警方调查统计,案件总共有 38 名证人隔著窗户,眼睁睁看著一名女子身中多刀,饱受凌虐。


直到凌晨 3 点 50 分罪行结束之后,才终于有人打电话报警了。但遗憾的是,此时此刻,受害女子已经身亡,救护车前来把她载走。


当时是凌晨 4 点,而那些目睹一切的人又回房继续睡觉去了。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冷漠?

珍诺维斯的悲惨经历被《纽约时报》地方版主编罗森塔尔得知,他敏锐地觉察到这起事件的新闻价值,洞察到了关键问题所在:为什么有 38 名目击者,却全部选择了袖手旁观呢?


于是,他奋笔写下了《38 名目击者:珍诺维斯命案》(Thirty-Eight Witnesses:The Kitty Genovese Case)的经典文章。不出所料,该文章迅速火遍美国,并引发了全美民众一片哗然,讨伐之声四起。众多读者纷纷给《纽约时报》写信,霎时间,雪花片般的信件如潮水般涌向编辑部。


有的读者要求将 38 人名单公之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谴责;有的读者斥责这 38 人懦弱、冷漠,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有的读者甚至让《纽约时报》出面,敦促纽约州议会尽快修订法律,将这 38 人绳之于法。


然而,就在全民沉浸在「愤怒的狂欢」中时,有两位年轻人,却保持著难得的清醒。他们没有从道德角度去批判这 38 名目击者,也没有去抱怨美国社会道德沦丧和法律漏洞,而是在想:


莫斯里曾三度对珍诺维斯施暴,并且持续近半个小时,以常理判断,应该没有人会袖手旁观;


而且这 38 人中有些人家里是安装了电话,只要拿起电话报警,就能帮忙受害者,这可是举手之劳,既不会有生命或安全上的顾虑,也不会因与这桩案件「有关」而受连累;

并且,这 38 名目击者中,有的是养儿育女的父母亲,有的从事护理工作,他们不可能残忍无情。


因此可以推断,珍诺维斯遇害当晚,必定有某种「神秘力量」在这些人的心理上作祟。


这两位年轻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达利(John Darley)与拉丹(Bibb Latané),当时,达利刚在哈佛大学攻读完心理学博士学位,而拉丹刚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


达利与拉丹两人考虑设计了一系列的研究,用以测试一般人在哪些情境中会漠视他人的求助,在哪些情境中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


于是两人开始设计实验,由于无法完全复原当时的谋杀案场景,所以他们就另辟蹊径,用突发疾病的场景来替代谋杀场景,看看在面对有人突发疾病的情景下,人们会作何反应。


达利和拉丹以研究「城市大学生适应性」为名,在纽约大学招募了 72 名不知情的纽约大学学生(以下称被试)参与实验,其中女生 59 名,男生 13 名。


与此同时,达利和拉丹还找了几个空房间,其中一个房间让参加实验的被试单独坐在里面,房间里放置有麦克风和音响,被试需要通过麦克风来谈论自己在纽约大学学习与生活期间所遇到的挑战。


在被试所在房间的旁边,还有其他房间,房间内放置了放音机,放音机中的磁带是事先录好的其他学生关于学习与生活挑战的谈话内容。


并且,所有的房间都以音响线连接,被试可以清晰的听到每一个房间传来的谈话内容,但被试却不知道旁边并没有人,而只是录音机,他们会真的以为还有其他跟他情况一样的被试在场。


实验规则是这样的:所有被试,当然也包括录音机里事先录好的声音,都需要先用两分钟时间讲述自己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被试必须依据实验主持人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先聆听其他被试(录音)的谈话内容,轮到自己时才能发言。

在还没轮到的时候,麦克风是打不开的,被试只能听其他人讲述,方式类似于团体心理咨询。


同时,主持人宣布,基于保密原则,被试与被试之间是不能见面,只能通过麦克风听被试的讨论,并且务必遵守规则,依序发言。


实验正式开始后,首先,实验主持人播放录音谈话,录音中显示,这名学生自称患有癫痫疾病,他用踌躇为难的语调对「在场其他人」表示,自己的病很容易发作,特别是在考试前。同时,这名学生还表示自己在纽约生活很艰难,纽约大学的学习很辛苦,他的声音慢慢减弱。


紧接著,另一个学生的声音(录音)出现,他听起来非常活泼健谈,谈论自己的学习与研究方向,并谈论自己的情感生活。


而不知情的被试在认真听其他「学生」说,自己也感同身受,他绝对想不到,这些所谓的「学生」全是假的,只是播放录音带而已。


终于轮到被试诉说自己的情况了,被试很真诚地诉说了自己在大学学习与生活的情况,期待能得到他人的共鸣。等被试诉说完之后,接著又陆续播放几段录音,是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共鸣。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状况,之前那个声称自己患有癫痫疾病的「学生」突然发病了。因为所有人都待在彼此隔离的房间,不知情的被试也看不到对方发病时的模样,也无法看到或听到他以为是真的其他被试有何反应。


紧接著,那个癫痫患者的录音继续播放,录音内容显示该名被试起初说话正常,接著开始胡言乱语,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切,然后声音短短续续,最后则不断恳求其他人的帮助,说自己快要死了,救救自己。在一阵急促的喘气声后,录音逐渐陷入寂静。


此时,唯一在场的真实被试,会认为至少还有其他甚至更多的被试在场,其他被试随时可能已经起身下楼向主试求救。然而,被试可以听到其他人的声音(录音),但房间彼此隔离,看不见其他人。此外,麦克风只在轮到特定人讲话时才打开,因此无法彼此沟通。


被试知道有人癫痫发作,并以为其他人也听到了,但因为麦克风未开,所以无法与他人商讨该怎么处理。那么,此时此刻的真实被试,在面对这样的情景时,会作何反应呢?

实验结果:责任扩散与决策时间

达利与拉丹为了尽可能还原珍诺维斯命案的场景,煞费苦心地导演这场「癫痫发作」的戏,历时 6 分钟,并设计了实验情境。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20 篇内容

盐选专栏

不要考验人性:20 个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见识人性运作规律

心理伽玛刀 洞察人性真实的驱动力

¥19.90 会员免费


心理学到底有没有用,这话对著不同的人说,是有不同答案的。

我知乎上一直都比较坚定地主张「心理学无用」,主要针对的都是「希望通过心理学专业学习找一个好工作」之人。

并不是说心理学专业出身没办法找一份好工作,而是当你以「找工作」为主要目的时,心理学是一个性价比较低的专业。一方面,绝大多数心理学专业所提供的系统训练当中,几乎不包含与业界直接对口的实习技能(包括心理咨询,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学费高昂的行业培训了);另一方面,心理学人散落在各行各业,也没有像石油、航天等专业从本科的基础课程开始就构筑起了自己的行业壁垒。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心理学在找工作时不得不与很多个专业出身的人同时竞争(包括心理咨询行业),并且遇到的面试官很可能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甚至有很多误解。说得更直白一点,心理学专业能够选择的工作,其实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门槛,诸如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甚至心理咨询,真正比拼立足的更多在于个人能力,而不是专业所提供的训练。

但如果反过来,当「找工作」不是你专业学习的核心诉求时,心理学就成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专业。我对两种人往往是会「劝进」心理学的,一种是学习能力很强,通过高考进入TOP10高校不太费力的同学;另一种是家境很好,并不著急找工作独立的人。对于这两类人来说,他们未来的选择机会非常多,心理学这样一个交叉多元、学不以致用的专业对于他们而言,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不同学科的思考方式和取向,也能通过学习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来认识自身的局限,更有助于明确自己的兴趣,最终选到一条最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道路。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两类人,选择专业的风险是有学习能力或者家境来兜底的,哪怕心理学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完全饱和,对他们的人生也不至于造成多大的打击。

我想我们心理学专业的人,应该都能意识到现在心理学的诸多研究贡献在应用层面是有泡沫的。谁在写paper的时候不是把implications写得天花乱坠,谁在写基金本子的时候不把研究的应用前景描绘成一片美好蓝图,但是离真正的商业变现都无疑还有很远,更没法指望这些研究在短期内能够提供多少就业的岗位。

对于很多「人生有得选」之人,我认为心理学对他们的未来是会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很多人生选择本来就极其有限的人,我会一再强调心理学专业的风险,不要因为一时的浪漫理想而赌下自己输不起的人生。在chenqin的这个回答里,将「一本」和「二本」换成「成功专业」与「失败专业」,道理其实一样的,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够有幸成为逃出统计规律的outlier。

本人高中生,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人说普通一本和二本没什么区别,那我为什么要努力考一本??

www.zhihu.com图标

我去年针对高考生填报心理学志愿的LIVE被评论为心理学劝退指南,其实我只是希望每个人在选择心理学专业时,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过后的权衡。

Live 讲座心理学:不能读心也不能催眠,心理学到底是在学什么?作者 熊希灵会员专享¥ 19.90去查看?


简单说一下个人粗浅看法,现在心理学存在两个「脱节」现象。

第一个是科研与应用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应用滞后,特别是咨询方面。在咨询环境中,很多已经被实验证伪的技术依然在广泛使用,而且理论的本土化做得不是很好,有些传统的佛、道等封建迷信思想趁机乱入。

第二个是学界与普通大众对心理学认识的脱节。这个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所谓伪心理学与心理学。具体表现为大众把心理学理解成操控术、读心术这种,但真正科学而又复杂的理论却又难以翻译成朴素语言供大家理解。

从实用意义上说,这两种脱节现象确实是心理学应用的两大障碍。

一方面,科研与应用滞后现象不单是本学科特有的现象。根据以往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元分析,基础研究成果最终变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均需要20-2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应用的是技术过去20多年前研究产生的成果,而如果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水平差距考虑在内,这个滞差可能更大。明白这一点,让我们知道应用方面「无用」有其客观原因,也让我们知道批判基础研究方面「无用」还为时尚早。

另一方面,心理学作为门中间学科,实用性及其价值有建构的意味。就比如说跨文化研究表明压力情境下中国人与欧美人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前者更偏向于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后者表现为抑郁症。考虑实用性问题一定要考虑学科在一个文明之中建构的意义。诸如大众对心理学的「操控术」、「读心术」的误解,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建构上的不相适应。而重新建构与结构整合的过程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且这个进程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从每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专业不对口、失业率高这些都是名列排行榜top10,多数本专业学生与众多文史专业一样竞争著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这容易产生心理学是「屠龙之术」的印象——大部分时候也确实如此。原因也就如前面所说的,两大脱节问题引申出的市场问题,供应和需求双方都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