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家庭医生」进入中国家庭,路有多远?家庭医生(医者),2020年可以吗?


其实现在已经进入了,我们公司就为许多中高端客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每年3-10万不等,配备二十余年的全科医生,5年以上的金牌健康管家以及上千名专科专家


1

一个基层医生医者的日常

早上7点30分,刘明亮(化名)噼里啪啦推出自己的单车,有点吃力地跨上去,每天这个时候,他准时汇入到上班买菜的人群中,不一会,单位就到了——边头村卫生中心。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一般每天来20多个病人,最多时也就40来个,病人大多是附近村民和周边工厂的外来工。即使最忙的时候,一上午的时间也足够了。其余时间就是做一下随访和慢病档案建立的工作,与普通人想像中医生的忙碌截然不同。

2012年,刘明亮报名来到这里的社区医院,分配至边头村卫生中心。在此之前他是广东医学院的毕业生,并在多家三甲医院接受了三年的全科医生培训。毕业时,医学院的同学最想去的就是三甲医院,而刘明亮却主动选择了社区医院,「以前看电视,外国那些社区医生很有威信,可是来到以后感到差距很大。」他说,在中国,社区医生地位还是很低,居民对他们普遍不信任,有时候进行电话随访,一听是社区医生,对方的回答都很直接,「社区医生没什么用的,开药也吃不好。」

跟他一起的,还有其他两位医生。尽管地位低,大家都没有想过离开:「毕竟没有大医院那么辛苦,不上夜班,方便照顾家庭吧。」但每月到手4000多的收入,在这个商品房均价1.8万的区域,「照顾家庭」显得颇为艰难。

2

「3小时=5分钟」,等到何时是尽头?

10月20日,一条来自于央视的新闻视频刷爆朋友圈和微博——「老人排队3小时,看病 5分钟「的标题,让很多人想点击进去看个究竟。更多人看都不看,「现在看病不都这样吗!」另一些网友的评论也受到不少认同:看5分钟,因为你的病就值5分钟。小感冒啦、头疼脑热啦,什么小毛病都往大医院去,能不排队吗?

屈指可数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有限的医疗资源令医生疲于应付。患者难,家属难,医院难,医生难,谁都有满腹苦水,可是,怎么解决?谁来解决?始终都是一个困扰著全社会的斯芬克斯之谜。

3

不被注意的「医患矛盾」:对基层医生医者的根本上不信任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拟用5年时间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优质医疗有序、有效的下沉,从而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不过,任何政策的最终落实和见效,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微博上一位来自南京的朋友的话特别能体现目前群众对于分级诊疗的想法:「生病本来就难受,社区医院你又治不好,还要大老远跑过来,排队找医生转诊,一上午时间算完了不说,下午还得硬挺著去大医院排队,真是折腾死人。」根本上,老百姓宁可排队花钱,都希望挤进大医院看病的原因,就是对社区医院、基层医生水平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就是隐藏在普通「医患矛盾」之下的基层「医患矛盾」。

怎样化解这种不信任,基层医生素质和诊疗水平如何全面加强?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廖志红主任说,他们每次的下基层活动都很热心和积极,但有时候医生很忙,不一定每个人刚好那个时间可以听课,还有一些时候廖主任直接帮忙坐诊,但杯水车薪。基层医生们也经常挠著头:「我有好多问题,哎呀怎么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廖主任感慨道,基层医生的教育和学习其实是一个需要随时随地和持续的工作。

4

家庭医生(医者),2020年可以吗?

此前,上海市拟定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每个家庭与一名全科医生签约的制度。实际上,这就是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延伸,基层医生,最终须成为家庭医生,才能完全发挥作用。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个居民都有其相对应的家庭医生,平时的健康保健和小问题都由家庭医生解决,解决不了的才转给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专科医生一般不接受病人直接跑来看病,而且非转诊病人医保不报销,要自行负担高额的诊疗费。

只不过,中国居民的就医心理恐怕一时很难改变,小毛病自己凭常识在药店买点药,挨不住就涌进大医院排队,就是不信任基层医生。像前文提到的小刘医生,本科毕业三年规培,拥有全科医生证书,而在大多数居民眼中,他不过就是个没什么水平的「万金油」社区医生。

中国的「家庭医生」,究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还是可以预期的美好生活伙伴?

5

互联网+医师平台 让美好未来到的更早些

国家以分级诊疗政策试图推进基层医生向「家庭医生「的转变,而社会中更有一些人士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给这个趋势加一把火。2015年初的官方统计,我国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2000多款,到年底这个数字应该接近4000。

这当中的所有探索都旨在整合医疗资源,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尝试解决目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2013年就已上线的App「YaYa医师」,则在一片移动医疗的热潮中低调的切入了一个不太一样的领域。 YaYa医师的创始人王昶出身医药行业,他很早就注意到,分级诊疗中,或许基层医生才是更应该被关注的对象。产品几经深化,最终搭建起「YaYa医师」移动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了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医生圈子。

他们邀请一些专家,挑选录制一些适合基层医生的课程在平台发布。形式的新颖加上专家的号召力,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学习意愿强的医生在上面听课。目前,已经有近20个省市地区的300多个学会、医院与YaYa建立合作,注册医师更是逼近50万,与绝大多数的移动医疗产品关注三甲医院的大医生不同,YaYa医师的注册用户绝大多数是基层医生,他们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交流方式,粘合度非常高。

现在的YaYa,每天都有上百堂大大小小的课程发布,一堂大课的点击率通常在四五万次以上。

6

他们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潘业以前使用的那些APP是面对患者的,而YaYa医师主要面对医生,我在平台上的第一节课是《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结果那次课程有四万多次的点击。我们平时有对口帮扶,去下面的单位讲课,一次几十几百人,没想到放到互联网上有这么多人看,而且这种主动的收看,带有目的性,学习效率更高。我很高兴,录制嘛肯定是要花一些时间,但觉得很值得啊。其他医生在平台上找到我,问我什么问题,我都很愿意解答。

福建省莆田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科负责人、市医学会副秘书长 陈兆华

我们科负责莆田下属乡镇400、500基层医生的培训。过去,我们通常一个季度左右组织一次落地培训,集中一个区域的50、60人,请市里、县里的专家过去讲课。今年5月,我们尝试用YaYa医师平台将课堂搬到线上,虽是试行,但效果反馈很好,一来可以多频开展会议,二来录制课程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这让讲者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当然对于医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也方便多了。特别是会议的考试功能,由于基层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我们会针对当天讲课内容出试卷,现场答题、出成绩,接下来的授课中,讲者就根据大家的普遍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会议效果提升很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综合内科主任 楼慧玲

我从事老年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在YaYa的第一节课是《骨质疏松管理》,YaYa对于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节省时间路程,解决了时间和场地的问题,而且可以与基层医生互动,能够让大家来一起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慢病管理,编者注)。未来发展或许也可以直接参与到社区医疗中。社区医院直接与居民接触,面比较广,我们很需要他们早期去关注这部分慢性病的一些早期筛查和防治工作,比如骨质疏松的早期筛查和防治,跌倒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和防治等,减少骨折的发生,这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现在老年社会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都有极其深远意义。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 张嵘

现阶段各个学会都没有自己的医师资料库,YaYa平台可令学会更好的管理会员,会员还可以接收会议资料以及听课.尤其外地医生,能够远程参与到学会的会议中,增加了学会的黏合度和团结性。这点我们非常看好。

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 教授 夏黎明

YaYa对于基层医师的获益不容置疑,真正为同学科、跨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有效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提高诊疗水平和交流机会。

医疗改革之大潮势不可挡,「互联网+」如火如荼。是一键呼叫医生上门?还是直接在App上寻医问药?也许,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医疗虽然是一门生意,但更是一项专业的、严肃的,且具有使命感的事业。当所有的噱头概念渐渐落幕,真正对行业产生推动的模式便应该及时登场——让家庭医生(医者)快些走进中国家庭,快一些,再快一些。


能体现价值吗?符合价值规律吗?
个人觉得,实现互联网+医疗的话,一定要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可以问诊,线下也要有药房和随诊,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互联网+
家庭医生,,,,哈哈,呵呵,听一听就好,别当真,能改变医患矛盾,医患关系和医生患者的困境的是老百姓的观念改变,老百姓的观念不改变,无论是什么样的医疗制度,都没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