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家庭醫生」進入中國家庭,路有多遠?家庭醫生(醫者),2020年可以嗎?


其實現在已經進入了,我們公司就為許多中高端客戶提供家庭醫生服務。每年3-10萬不等,配備二十餘年的全科醫生,5年以上的金牌健康管家以及上千名專科專家


1

一個基層醫生醫者的日常

早上7點30分,劉明亮(化名)噼裏啪啦推出自己的單車,有點喫力地跨上去,每天這個時候,他準時匯入到上班買菜的人羣中,不一會,單位就到了——邊頭村衛生中心。上班時間是早上8點到下午5點半,一般每天來20多個病人,最多時也就40來個,病人大多是附近村民和周邊工廠的外來工。即使最忙的時候,一上午的時間也足夠了。其餘時間就是做一下隨訪和慢病檔案建立的工作,與普通人想像中醫生的忙碌截然不同。

2012年,劉明亮報名來到這裡的社區醫院,分配至邊頭村衛生中心。在此之前他是廣東醫學院的畢業生,並在多家三甲醫院接受了三年的全科醫生培訓。畢業時,醫學院的同學最想去的就是三甲醫院,而劉明亮卻主動選擇了社區醫院,「以前看電視,外國那些社區醫生很有威信,可是來到以後感到差距很大。」他說,在中國,社區醫生地位還是很低,居民對他們普遍不信任,有時候進行電話隨訪,一聽是社區醫生,對方的回答都很直接,「社區醫生沒什麼用的,開藥也喫不好。」

跟他一起的,還有其他兩位醫生。儘管地位低,大家都沒有想過離開:「畢竟沒有大醫院那麼辛苦,不上夜班,方便照顧家庭吧。」但每月到手4000多的收入,在這個商品房均價1.8萬的區域,「照顧家庭」顯得頗為艱難。

2

「3小時=5分鐘」,等到何時是盡頭?

10月20日,一條來自於央視的新聞視頻刷爆朋友圈和微博——「老人排隊3小時,看病 5分鐘「的標題,讓很多人想點擊進去看個究竟。更多人看都不看,「現在看病不都這樣嗎!」另一些網友的評論也受到不少認同:看5分鐘,因為你的病就值5分鐘。小感冒啦、頭疼腦熱啦,什麼小毛病都往大醫院去,能不排隊嗎?

屈指可數的三甲醫院人滿為患,有限的醫療資源令醫生疲於應付。患者難,家屬難,醫院難,醫生難,誰都有滿腹苦水,可是,怎麼解決?誰來解決?始終都是一個困擾著全社會的斯芬克斯之謎。

3

不被注意的「醫患矛盾」:對基層醫生醫者的根本上不信任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指導意見》,擬用5年時間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讓優質醫療有序、有效的下沉,從而從源頭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不過,任何政策的最終落實和見效,都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微博上一位來自南京的朋友的話特別能體現目前羣眾對於分級診療的想法:「生病本來就難受,社區醫院你又治不好,還要大老遠跑過來,排隊找醫生轉診,一上午時間算完了不說,下午還得硬挺著去大醫院排隊,真是折騰死人。」根本上,老百姓寧可排隊花錢,都希望擠進大醫院看病的原因,就是對社區醫院、基層醫生水平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就是隱藏在普通「醫患矛盾」之下的基層「醫患矛盾」。

怎樣化解這種不信任,基層醫生素質和診療水平如何全面加強?

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廖志紅主任說,他們每次的下基層活動都很熱心和積極,但有時候醫生很忙,不一定每個人剛好那個時間可以聽課,還有一些時候廖主任直接幫忙坐診,但杯水車薪。基層醫生們也經常撓著頭:「我有好多問題,哎呀怎麼一下子想不起來了。」廖主任感慨道,基層醫生的教育和學習其實是一個需要隨時隨地和持續的工作。

4

家庭醫生(醫者),2020年可以嗎?

此前,上海市擬定了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每個家庭與一名全科醫生簽約的制度。實際上,這就是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的延伸,基層醫生,最終須成為家庭醫生,才能完全發揮作用。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每個居民都有其相對應的家庭醫生,平時的健康保健和小問題都由家庭醫生解決,解決不了的才轉給大醫院的專科醫生,專科醫生一般不接受病人直接跑來看病,而且非轉診病人醫保不報銷,要自行負擔高額的診療費。

只不過,中國居民的就醫心理恐怕一時很難改變,小毛病自己憑常識在藥店買點葯,捱不住就湧進大醫院排隊,就是不信任基層醫生。像前文提到的小劉醫生,本科畢業三年規培,擁有全科醫生證書,而在大多數居民眼中,他不過就是個沒什麼水平的「萬金油」社區醫生。

中國的「家庭醫生」,究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還是可以預期的美好生活夥伴?

5

互聯網+醫師平臺 讓美好未來到的更早些

國家以分級診療政策試圖推進基層醫生向「家庭醫生「的轉變,而社會中更有一些人士希望在此基礎上通過「互聯網+」給這個趨勢加一把火。2015年初的官方統計,我國移動醫療APP數量已達2000多款,到年底這個數字應該接近4000。

這當中的所有探索都旨在整合醫療資源,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嘗試解決目前醫療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而2013年就已上線的App「YaYa醫師」,則在一片移動醫療的熱潮中低調的切入了一個不太一樣的領域。 YaYa醫師的創始人王昶出身醫藥行業,他很早就注意到,分級診療中,或許基層醫生纔是更應該被關注的對象。產品幾經深化,最終搭建起「YaYa醫師」移動學術交流平臺,形成了一個對外封閉對內開放的醫生圈子。

他們邀請一些專家,挑選錄製一些適合基層醫生的課程在平臺發布。形式的新穎加上專家的號召力,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學習意願強的醫生在上面聽課。目前,已經有近20個省市地區的300多個學會、醫院與YaYa建立合作,註冊醫師更是逼近50萬,與絕大多數的移動醫療產品關注三甲醫院的大醫生不同,YaYa醫師的註冊用戶絕大多數是基層醫生,他們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交流方式,粘合度非常高。

現在的YaYa,每天都有上百堂大大小小的課程發布,一堂大課的點擊率通常在四五萬次以上。

6

他們說……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 副主任醫師 潘業以前使用的那些APP是面對患者的,而YaYa醫師主要面對醫生,我在平臺上的第一節課是《HIV職業暴露後預防》,結果那次課程有四萬多次的點擊。我們平時有對口幫扶,去下面的單位講課,一次幾十幾百人,沒想到放到互聯網上有這麼多人看,而且這種主動的收看,帶有目的性,學習效率更高。我很高興,錄製嘛肯定是要花一些時間,但覺得很值得啊。其他醫生在平臺上找到我,問我什麼問題,我都很願意解答。

福建省莆田市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科負責人、市醫學會副祕書長 陳兆華

我們科負責莆田下屬鄉鎮400、500基層醫生的培訓。過去,我們通常一個季度左右組織一次落地培訓,集中一個區域的50、60人,請市裡、縣裡的專家過去講課。今年5月,我們嘗試用YaYa醫師平臺將課堂搬到線上,雖是試行,但效果反饋很好,一來可以多頻開展會議,二來錄製課程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這讓講者的範圍擴大了很多,當然對於醫生來說,這樣的學習也方便多了。特別是會議的考試功能,由於基層醫生水平參差不齊,我們會針對當天講課內容出試卷,現場答題、出成績,接下來的授課中,講者就根據大家的普遍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會議效果提升很多。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綜合內科主任 樓慧玲

我從事老年病的基礎和臨牀研究工作二十餘年,在YaYa的第一節課是《骨質疏鬆管理》,YaYa對於繼續教育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節省時間路程,解決了時間和場地的問題,而且可以與基層醫生互動,能夠讓大家來一起做這樣的一件事情(慢病管理,編者注)。未來發展或許也可以直接參與到社區醫療中。社區醫院直接與居民接觸,面比較廣,我們很需要他們早期去關注這部分慢性病的一些早期篩查和防治工作,比如骨質疏鬆的早期篩查和防治,跌倒危險因素的早期評估和防治等,減少骨折的發生,這對我國的衛生事業和醫療費用的支出、現在老年社會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都有極其深遠意義。

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祕書長 張嶸

現階段各個學會都沒有自己的醫師資料庫,YaYa平臺可令學會更好的管理會員,會員還可以接收會議資料以及聽課.尤其外地醫生,能夠遠程參與到學會的會議中,增加了學會的黏合度和團結性。這點我們非常看好。

國際心血管磁共振學會中國委員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放射科主任 教授 夏黎明

YaYa對於基層醫師的獲益不容置疑,真正為同學科、跨學科的醫務工作者有效提供了更多學習機會、提高診療水平和交流機會。

醫療改革之大潮勢不可擋,「互聯網+」如火如荼。是一鍵呼叫醫生上門?還是直接在App上尋醫問葯?也許,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醫療雖然是一門生意,但更是一項專業的、嚴肅的,且具有使命感的事業。當所有的噱頭概念漸漸落幕,真正對行業產生推動的模式便應該及時登場——讓家庭醫生(醫者)快些走進中國家庭,快一些,再快一些。


能體現價值嗎?符合價值規律嗎?
個人覺得,實現互聯網+醫療的話,一定要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可以問診,線下也要有藥房和隨診,這樣纔算是真正的互聯網+
家庭醫生,,,,哈哈,呵呵,聽一聽就好,別當真,能改變醫患矛盾,醫患關係和醫生患者的困境的是老百姓的觀念改變,老百姓的觀念不改變,無論是什麼樣的醫療制度,都沒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