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不需要给孩子定下良好的规矩?

当然需要。

而且要越早越好。

当孩子耍赖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改变,让孩子按照规则行事。如果不及时改变,孩子很可能会变本加厉,最后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

「熊孩子」各有各的「熊」,但究其根源都其实是——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自控力。而且,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规则意识养成最重要的是在0-6岁的童年时期,这个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和孩子相处时,如果我们没有原则,或者定了规则却轻易妥协,会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重视和敬畏心。那么,结果就是:

要么养出「窝里横」的孩子,在家无法无天,出门胆小怯弱;

要么孩子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更甚者藐视法纪、酿成大祸。

无论是哪一种,我相信,肯定都不是我们家长所愿意/期待看到的。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呢?

我们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灌输相应的思想。

1-2岁——秩序敏感期

规则要合理,重点在于预防

孩子一般1岁以后,会渐渐表现出对秩序的敏感。一些孩子就会开始对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或物体摆放的空间等,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并利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

2~3岁——规则敏感期

开始叛逆,不能硬碰硬

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

这是孩子的第一个独立期,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被安排,而是更多地想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做不好,也不要父母帮忙。

3~6岁——独立意识渐强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执行规则

3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独立意识渐强。随著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同时,他们也会不断的尝试,去试探规则的边界在哪里。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01先从遵守家庭规则做起

? 比如:

?孩子回到家进门时,要叮嘱孩子把脱下的鞋子放到鞋柜里;

?饭前便后要洗手;

?孩子用完的东西要及时放回原处;

?出去玩耍时,记得要遵守约定的回家时间;

?垃圾要按类放到规定的垃圾桶里,等等。

当孩子逐渐养成遵守家庭规则的意识时,出门在外,也就容易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了。

ps:在制订家庭规则时,要让孩子参与其中,一起进行讨论与制订。与父母单方面、一言堂式地制订规则相比,孩子有了参与权,一起参与制订规则,会更容易遵守这些规则。

02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规则

? 在日常生活中:

?一方面,家长要因地制宜,现身说法,时刻提醒孩子规则无处不在。比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到超市购物时不想要的东西不要乱拿乱放;

?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些有关社会规则常识方面的书籍或观看一些有关社会规则常识方面的视频资料。

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了解社会规则,慢慢积累丰富的规则知识,树立起规则意识。

温馨提示:

1、家长在教育孩子养成遵守规则习惯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即用明确的语言代替商量的语言。

?比如:用「该洗漱睡觉了」,代替「洗漱睡觉好吗」;用「游戏时间结束了,收拾东西,5分钟后马上回家」,代替「游戏结束了,我们该回家了吧」。

家长在向孩子传达这些信息的时候,要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这样既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还可以给孩子一种「必须遵守规则」的严肃感。

2、制订好规则后,一定不能打破规则,「必须」「绝对」遵守。这种观点也失之偏颇。偶尔打破规则,让孩子体验一下「放纵」带来的后果,可能比父母的说教更能让孩子深刻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我不知题主的意思是说像合同一样,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去执行吗?如果这样,我认为不应该。

育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不是把一些死规矩去执行好就能培育出来。当我们有这样的规矩在,我们就像给孩子戴上一个无形的枷锁。而且当我们有一些这样的条条框框出来时,我们手中像有一把惩戒尺,当孩子哪些做到了---表扬,哪些做不到---批评。可是做人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是有弹性的

我目前遵循的教育理念是相信孩子有生命力。我们知道一颗种子(除了藤蔓植物),其他大多数植物都可以自行生长得很好,人也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肥沃的土壤,比如干净整洁的居家环境,浓浓的书香氛围,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等。适当的点拨成长,比如当孩子做对事的时候,肯定孩子做的这件事对他品格方面的好处(例如孩子催你出门,表扬他守时的好习惯)。适当的陪伴,比如亲子互动(亲子共读,亲子共游,亲子共乐等)。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复杂工程,需要家长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是罗列一些规矩就能解决问题的。就像国家法律,它只是底线,而想让孩子向上发展,不应用条文来限制他发展的高度!

真正好的家规不是定的,是做出来的,比如孝顺,比如勤俭节约等。


良好的规矩:对孩子身心发育有利、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规矩。

这样解释良好的规矩,就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了,而是家长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事实上,「规矩」从制定方式到「规矩」具体内容,再落实过程,真正做到「良好」很不容易。能以开放的心态,不苛求自己、不苛求孩子,是能够找到良好规矩的关键。

「规矩」如果能具体化为「规则」,更容易理解一致。树立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对未来的成长很重要。而用「规矩」过多强调的是权威和服从,容易忽视规矩的合理性而单纯考虑家长的意愿。

孩子发自内心愿意遵守和追求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叫做规矩并不恰当。

孩子没有态度,还不知怎么处理的情形,规则、原则等明确指引性质的内容是有帮助的。可以叫做立规矩,也可以叫做讲道理、做引导。

孩子有家长不期望的意愿,你考虑「规矩」大约是要解决这类问题。事实上这些情形也确实存在。制定良好规矩的过程,也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可家长主张的过程。没有得到认可而强行约束,这样的规矩其实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良好的规矩。有可能对孩子的某些方面有利,但看不到的伤害会更严重。

言行规范得体,落落大方,是家长的期望也是孩子的追求。孩子成长过程中,冲突主要来自理解上的分歧,家长与孩子的追求主要特点是共同性。

多一点耐心,多用心学习、交流,就会少一些误会。


当然需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良好的规矩就更好的让小朋友可以辨别好坏对错 但是制定了规矩 大人也需要遵守做好表率 不然也是白制定哦。


当然需要,而且要从小立规矩。不过,要科学立规矩,首先家长要知道什么样的规矩是良好的规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