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希望对社会中的一些政策和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可以不被表象和舆论认知左右


说到开启经济学大门,可以说是机缘巧合,我上高中的时候适逢新课改,当时全新出现了高中选修课的选课制度,但是由于我选课选的太迟,所以错过了选课的时间,等到我选的时候只剩下一个课程了就是《西方经济学原理》,不过也正是机缘巧合,让我接触到了经济学并且真正喜欢上了这门专业。到了大学期间,我学的是投资经济学,当时本科母校又在做本科生导师制,带我的导师非常认真负责把我们这些本科生当作研究生进行培养,大一的时候就制定了非常明确的培养计划,所以在求学期间我大一就已经开始承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大学生课题,我最大的感受是经济学的培养应该是从早抓起,等到大家大三大四有专业课的时候再做其实是有些偏迟了,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自学的,因为老师能够教导大家的是方法论,具体的内容需要大家去做。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初入经济学殿堂最好就开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像网上有很多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的经济学公开课,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学习选择。

说到对于经管专业的学习问题,经管专业在西方的大学体系中属于标准的商学院,所以它和大多数人高中阶段的所学内容有著较大的差异性,我一直觉得经济类的专业主要特点是一是对于人整体价值观的改造,一般学经济的人看待事物的观点往往与普通人有著较大的差别,这就是经管专业的影响。二是它是对人整体财商的提高,无论是管理类专业还是经济类专业都会在专业基础课上就对每个人的财商进行整体的提升,这是大多数专业所不具备的。三是经管专业属于入门容易,学精困难,其实经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所以入门相对容易,但是真正要学精这个专业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我比较推崇的是作为经济学的研究者,最好多读原著,我在学生阶段就非常喜欢读《资本论》、《国富论》、《人口论》、《剩余价值论》、《自由秩序原理》、《致命的自负》、《通向奴役的道路》《以自由看待发展》、《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等经济学名著,当然我属于比较不务正业的,除了经济学的名著,类似于《道德情操论》、《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等心理学类的,《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追求卓越》、《定位》以及彼得德鲁克先生的一系列丛书等管理学类的书也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一直有一个感觉,经济学除了要懂经济之外,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果有朋友对于从哲学的高度研究经济学有兴趣的话,建议可以考虑看看康德的三大批判,黑格尔的《小逻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哲学著作。

我还是给一份我自己读书的书单吧,供大家参考。

一、经济学类

1、《资本论》,第1-3卷(马克思的名著)

2、《生产力的四次革命》,于尔根·库钦斯基

3、《繁荣与泡沫》,罗伯特·布伦纳

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开山之作)

5、《经济分析的基础》,保罗·萨缪尔森

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经济学第一专著)

7、《经济分析史(三卷本)》,熊彼特

8、《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

9、《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C·诺斯(新制度经济学我最喜欢的一本)

10、《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奥地利学派的自由之路)

1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一个中国学者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经济)

1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解读资本主义崛起的奥秘)

二、管理学类

1、《有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德鲁克先生的最有名的著作之一)

2、《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从优秀到卓越》《追求卓越》柯林斯的三部曲,非常推荐

3、《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管理学的开山之作)

4、《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的开创者)

5、《企业再造》,迈克尔·汉默

6、《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不能不懂的波特理论)

三、历史学类

1、《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这两本书不能不读

2、《国史大纲》,钱穆先生的名著

3、《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战国策》,研究鬼谷学派不得不读的书

5、《春秋左传》,中国古典历史的经典代表

6、《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吴晓波的现代著作,要懂商业史必须要学的

四、哲学类

1、《西方哲学史》,罗素,

2、《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3、《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

4、《小逻辑》,黑格尔

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五、文学类

1、《红楼梦》,曹雪芹

2、《丑陋的中国人》,柏杨

3、《巴黎圣母院》,雨果

六、心理学类

1、《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2、《弗洛伊德与荣格》,艾伦伯格

3、《自我与自性》,荣格

4、《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入门三部曲)

大概就先列举这么多吧,平时阅读的话,建议可以读:《FT金融时报》《财经》《财新》《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财经官方网站

此外推荐大家可以多看:吴敬琏先生、巴曙松先生、汪丁丁先生、厉以宁先生等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

想了解财经领域的话,吴晓波、叶檀的财经专栏也是值得一看的。

注:本回答由青年经济学者江瀚老师在参加经管之家《经管人》专访中的对话整理而成。关于他----高级战略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上游财经智库特聘金融顾问,烽火台资本特约经济学家,《理财》、《财新》、《中国经营报》、《金融界》、《和讯》、《同花顺》、《东方财富网》、《品途商业评论》、领英(LinkedIn)专栏作家,《中欧商业评论》评审专家,亚太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凤凰财经、腾讯财经等二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


谢邀!我是做点小生意的。大道理不懂,就说说自己身边的市场现象。不知道市场现象算不算经济学。

1.物以稀为贵。

2.卖产品的不如卖品牌的,卖品牌不如卖概念的,卖概念不如卖标准的,买标准的不如卖垄断的。

3.销量越来越符合长尾现象。

4.感觉有点偏题。


宏观经济学角度,读读哈耶克和凯恩斯的东西。大概能了解自由经济和政府主导经济的区别。微观经济学,主要还是看博弈论。和其它的学科不一样的是,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假说游戏。并没有绝对真理。他本身就随时代在不断演化。


如果仅仅开阔视野多些认识世界的角度的话,推荐,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 ,卧底经济学

牛奶可乐类似曼昆的,但是更有趣一点,魔鬼和卧底大都是用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事件

当然经济学原理必须是最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也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科书没有之一,看个人爱好和需求吧,你可以先网上找到这些书的目录扫一下然后决定读什么


谨慎来说,得看你希望到哪个水平。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即使达到了最顶尖经济学家的水准,也不可能对所有经济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毕竟不同学派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著名经济学家们常常互相掐架,互看不起。

从我国教育阶段来说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高中及以前:这时期的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会有初步接触,同时历史、地理等常识也是经济学的基础。

本科: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同学就开始著重于经济学有关知识,但正如某某教授所说的,本科阶段仍然是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经济学专业的同业也只是侧重于经济学知识,做了一个入门的工作而已。四年中学习的专业课程也比较广泛,一般是了解各个学派各个著名经济学家的思想,达到「熟悉」的阶段。相关课程、书籍可参见教育部给出的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八门)

研究生:这一时期就进入了所谓专业教育的领域,同学们不仅专注于经济学领域,更专注于其中的某个细分领域,例如金融、贸易、区域、经济史等等。这一时期的目标就是借助别人的理论形成自己的分析逻辑,对绝大多数经济问题有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

博士:也许就是推动整个人类的认知历程,让经济学发展在历史长河里向前走一小步吧。

最后,我认为学习可以分为系统地学和不系统地学,系统地学可以参照大学课程来学,不系统地学则可以多多阅读各种经济畅销书,通俗易懂,有益无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