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严寺记并非唐楷,而是元朝的赵孟𫖯所作,我跟你一样,学书法是从赵体入门的,我的感受是,现在即使让你去练魏碑,你也无法领略魏碑的美。

魏碑是近现代的书家为了逃离二王体系的苦海,另辟蹊径而推崇和学习的书体,有别于楷书四大家的是,魏碑年代较早,书家对于法度没有特别深的理解,且雕刻魏碑的工匠大多不识字,雕刻时难以重现书家墨迹的本来面目,甚至会有错别字。这样阴差阳错之下产生的魏碑,有一种古拙的美。而这种美,是相对于唐楷而言的,百年来的名家,无不是在对唐楷有了较深的见解,并且对自己与唐楷的差距到了心灰意冷的绝望地步,才转而追求魏碑的拙气,对于他们而言,唐楷就是青春期芳华绝代的初恋,魏碑才是貌不惊人但适合过日子的糟糠妻,那么,如果你没有这种初恋,又怎么能体会糟糠妻给你带来的温馨与感动?

况且,在你目前的阶段,属于刚刚跟女孩说过两句话,手都没拉上的阶段,就开始逛成人用品店买tt了,这也太早了点吧?


个人愚见,楷书追唐及以前,后面的就不要学了,可以参考比如清代碑学已经宋明小楷,赵孟𫖯就不要学,我的看法是俗。作者的感觉是对的,不喜欢的不用强迫自己。关于魏碑,个人认为没有书法基础,不要立即上手,更不要从粗率和个性太强的一路走。为什么?字的间架结构已经笔法没参懂,直接写魏碑会走弯路的,说到底,初学间架结构是打基础的,笔法是任何阶段都有不断追求的。碑在笔法上就少了这层学习的可能,建议学墨迹,智永真草千字文被很多大家、高手推荐过,还有灵飞经、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王羲之手札、王宠小楷、米芾和王铎墨迹行书,都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人的一生时间很长,先从墨迹领会笔法,不急


谢邀

妙严寺记确实不算唐楷,赵孟𫖯元代人

妙严寺也许是赵孟𫖯行楷里面最端正的几篇之一

论起来字整体形态偏扁,宽,左低右高的比较明显

笔画也算是飘逸里比较多硬气的

抓一些通性还是可以从赵体字进入魏碑的---虽然欧体更靠近

弯路言重了一点,但估计题主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泻药

赵孟𫖯是元代人 典型的二王门徒:书风上追魏晋,直取二王。《湖州妙严寺记卷》是其复古书风的代表作,为行楷书。《妙严寺记卷》写在乌丝栏白纸上,字大寸余,除题额外及文首名称,撰文、书文人名不计,全文84行,每行9个字,共756字。

《湖州妙严寺记》题额六个大字为篆书,其余整幅作品以行楷书书写,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具有极高的书法造诣,是后人学习赵氏楷书的最佳范本。

《李璧墓志》书法雄强茂密,独树一帜。杨震方《碑帖叙录》评曰: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兼有《司马景和》之纵逸,可为习北魏楷书者范本。

现在来回答您的问题:

《湖州妙严寺记卷》是帖 ,《李璧墓志》是碑。二者结合起来会有许多难度,我认为可以从两者的共同点去入手,先找到大概的模样、特点,再慢慢依葫芦画瓢,再由形到神。

共同点:1.都很方 赵 是学王高手,而王以方为主 故方笔多。体现在起收,转折处。

2.收放明显,二者同为楷书,主笔自然特别突出。

不同点:1.体式 赵结体平整,而李则强调势态,横画俯仰长短变化特别明显。 整个字以斜为主,但是一定会有一笔复归平正!

2.线条 赵是帖,线条强调干净利落 流畅研美-书卷气。而李是碑,强调滞涩凝重 古拙老辣-金石气。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方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孙过庭原话往今来的书法实践证明,这确是一条真理,是常说的"先走进去再走出来",由生到熟再到生的过程,是一切书法爱好者达到成功境地的必经之路。

第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分布"主要是指字的结构安排。而联系其前文可知,它还包括用笔的全部法则,即按照一定的方法正确地写出每一个笔画来。"平正",从结字上说,是端正、平稳、均衡的意思;在笔法上,则应是严格地遵从规矩法度,绝不能随心所欲、胡涂乱抹。"但求",即只能有此追求,莫有过高要求。

第二阶段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了结字方法、用笔法度,即打好基本功之后,一定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作才华,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大胆追求变化,且要力争达到惊险异常、令人叫绝的程度,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从古今名家的各体法书中,都能看到许多结体、用笔一反常态、不落俗套、极富个性的字。正是这个朝气蓬勃的阶段,书家们八仙过海,才使书法艺术永葆青春。

第三阶段是"复归平正"的阶段。同是"平正"二字,与第一阶段的意思却大不相同。这是在已能"险绝"基础上的"平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艺术内涵丰富、充分个性化的返朴归真。这是一个出乎自然、"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明代项穆有一段论述对这个"三段论"作了极形象的注解:"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开阖长促,斜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与滞,如土塑木雕,不说不笑,板定固窒,无生气矣。狂怪与俗,如醉酒巫风,胡行乱语,颠仆丑陋矣。"孙过庭的"三段论"对于今天学习书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初学者切忌好高骛远,法度全无,还自称"独创一体";一定要一丝不苟地下功夫临帖,夯实基础。基本功已经很好的人,切勿夜郎自大、孤芳自赏;若要进取,必须力求变化,"务追险绝"。而求变者又要随时注意法度与美的法则,严防狂怪而"走火入魔"。这时,更需要正确理论的支持和多种养分的滋润,力求通会而达自然天成。

笔者认为,现在尚处在初学阶段,因此不须考虑顾虑太多,先大胆的写。将看到的一切,夸张的表现出来,就行!祝您成功!


感谢您的回答,魏碑的美我完全能感受到,而且也能发觉出它的内在的东西因为初学肯定不深,但随著时间学习肯定越来越多,因为我本身对于唐楷无感,学书两年,赵孟𫖯启蒙但是不喜欢,但是训练了笔法的控制,后来因为不喜欢而且对唐楷感觉无感,接触了魏碑就写了张玄,一开始是喜欢张玄的字体感觉很美,但是后来感觉它太平了,而且圆笔居多,没有表现出魏碑核心技法,所以现在想换一个作为开手帖,选了很长时间选出李壁,但我老师不让写,说李壁太野了怕走弯路,进而我现在迷惑,因为孙过庭说过初学平正后追险绝,但是现在我相当于没走唐楷,直接走魏碑,会不会导致以后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走弯路了,我目前笔法控制肯定没问题,而且书法审美也偏高,书法的法也是懂的,就是现在担心的是我能不能这么走或者走了会有什么后果,会不会走偏,应当怎么走,感谢老师能为我教导。万分感谢。


魏碑可以再多临一些字帖 比如张猛龙碑 险峻欹侧中你的字帖倒都是小众,可有老师推荐?


李壁墓志和妙严寺记如果都喜欢 可以先写魏碑,在写赵孟𫖯,主要学笔法,今年教学刚好都要教这两个帖,你可以加我微信,我给你指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