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和C端的核心区别在于做事的思路不一样。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可能就是这样的。

一个公司想要盈利,离不开收入和成本。而刚好C端和B端对应的就是收入和成本。对于C端产品来说,GMV、用户量、留存、客单价这些就是关键指标。因为这些关乎收入,收入 = 用户量 * 客单价 ,留存则直接与复购率相关。所以可以看到互联网里面C端的产品都在不断的拉用户,增留存,促进用户留存,产生更多的GMV。同时,由于C端买单的人只有用户,于是C端产品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定价等。好的体验能够带来更高的复购率,定价则直接决定了用户群。

而B端则站在了成本角度上思考问题。如何降低成本变成B端产品一个躲不开的命题。在B端上由于本身存在一条涉及多方的合作链,因为降成本可以从提效或者减少合作链的长度入手,但要保证的是合作链不会因此而断裂。由于合作链的存在,对于B端产品怎么和多方沟通,了解合作链上的合作关系,变得至关重要。平衡多方利益变成B端产品必须学会的技能。同时在这条合作链上的多方都为了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在不碰及核心利益的时候,对于体验上的要求还是会放宽的。

因此B端产品和C端的不同可以总结为:

  • 做事的思路不同:B端降成本,C端提收入;
  • 侧重点不同:B端效率 &> 体验,C端体验 &> 效率;
  • 技能树不一样:B端需要沟通能力、逻辑推理、平衡多方能力;C端需要同理心、创新、数据分析;

做哪个更好取决你的性格比较适合做哪个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行业发展对于产品经理能力要求的变化。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C端产品基本饱和,B端需求放大;企业内生增长,降本增效。产品经理的能力宽度在不断拓展。从早期的UI设计,到后来的商业设计、垂直化的业务引领,不得不承认随著互联网发展,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作个比喻,如果把产品经理的能力用T字型来描绘,那么横越来越宽,纵越来越深了。横,除了过往的产品经理通用技能,更要求对于商业对于数据等等的敏感;纵,更加扎根业务;纵的部分延展出来为了企业降本增效的B端产品。其次,B端产品和C端产品有什么差异呢?关于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差异,这是基于以往对产品经理的分工出发点不同,比如最容易为大家所知的是c端产品,因为他是在定义服务更多消费者为对象的产品,更容易为人所知,而b端产品天然的会在幕后,以串联和承载消费需求在b端落地而存在。当大家越往高阶产品经理升级,你所覆盖的领域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聚焦在一个五脏俱全的垂直行业里,最终看到的是一个业务线甚至一个公司的业务时,最终殊途同归都是要实现的是业务的价值如何实现落地,那就必须要理解业务。第三个,B端产品经理的发展前景如何呢?腾讯2019年Q3的财报数据显示,TO B业务(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营收贡献攀升至28%,与游戏业务并列成为极为重要的营收板块;2020年初,华为、百度也都调整了组织架构,百度打造人工智慧体系,华为打造CloudAI,都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面向B端的业务;以上这些信号都表明,未来B端产品市场将会进一步放大。

另外,从阿里/百度/腾讯等头部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段位,可以看到B端产品经理未来是很有「钱」途的~

最后,如果选择了做B端产品经理,那么应该如何选择行业呢?对于这问题,前饿了么产品高级专家胡老师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去做GDP占比较高的行业,比如物流行业。第二个是去做增速快的行业,比如疫情过后的医疗行业。第三个可以去稳定性高的行业,比如to G的行业。想要了解更多B端产品经理的常见问题的解答,诸如竞品调研、需求分析等。可以关注8月1日(本周六晚8点)起点学院公开课——《15年+经验B端产品老司机,1小时为你解答B端产品常见问题》。


答案明明是不言而喻的,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争论。。。鸡你太美。

看了一遍大多数答案,发现还真是很多人给b端站台的。至少大部分也认为平分秋色,二分天下。

无F可说。


前言

如果您能给出更多的基本条件,比如

1.你目前掌握的信息广度和深度,比如B/C端产品经理工作定位工作内容、能力矩阵的异同点等,国内B/C端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国内B/C端行业的头部企业有哪些等。你有没有过基本了解。你了解的过程遇到的瓶颈是什么?是否遇到数据或其他信息的不可获取性?是否有一些猜想需要验证?

2.你目前的阶段和角色,2.1)是已工作的状态待转行或跳槽,2.2)是已经拿到offer正在选择的应届毕业生,2.3)还是有从事产品经理工作规划、希望初步明确方向然后侧重提高技能的在校生。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阶段是有不同的急迫性的,不同的紧迫程度意味著站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是希望比较出B/C端产品经理的差异,匹配自己现有情况,得出自己和两个产品岗的相似度(已经有点忍不住牵扯上聚类演算法了),然后找出和自己综合情况更相似的一方,并朝著这个方向努力提升;还是说只能根据当下的利弊,瞬即做出选择,己方已经没有调整或学习提升的空间等等。

正文

一波换位思考之后,我只能基于尽可能覆盖你需求的出发点,组织了一下答案,如果您后续能补充更多的条件和描述,我们如果有时间可以往某一个点深挖。

1.定义层面:B端产品经理和C端产品经理工作定位、工作内容、能力矩阵的需求等;

建议思路:先看一些描述性的软文,自己梳理出框架,然后通过具体的JD (Job description)验证自己的框架。看JD的方式有两种,通过招聘网站(诸如猎聘)查询产品经理,或者到涉及相关业务的企业官网查看。

我大致浏览了一些介绍B端产品经理的文章,然后帮你梳理一个粗略的能力矩阵,但请不要轻信,最好是你按照类似的流程自己整理,然后在JD池里去验证。可以自己编程爬数据(我之前爬过猎聘和Indeed B端产品经理的JD数据),但如果想发现一些小数据规律,则需要进行人工的潜在语义分析了。

再帮你做一波人工的潜在语义分析,以下是美国头部B端企业Salesforce对产品经理的发展路径描述及岗位要求,几乎是B端产品经理能力矩阵的具象化范本。

相关JD链接:

金蝶:职位详情-招聘官网

Oracle: Oracle Careers

SAP: https://jobs.sap.com/job/Gliwice-Senior-Product-Manager-Job-SL/534290401/

用友:职位详情 - 产品经理

C端产品经理的JD信息就更多了,互联网大厂任君爬取。JD 实际上是两种产品经理的元数据,然后你需要找出自己的元数据,能力、兴趣、学历和工作经验,去分析自己和两种产品经理的匹配度。

2. 发展层面:B端行业和C端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对比。

有些知友直接放出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排名,我承认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C端市场确实比B端市场做得好。但我想补充一个视角是,B端企业和涉及B端业务的企业是有区别的,比如BAT也有在企业级市场的业务和布局。具体可参考其架构中的B端事业群,比如阿里B2B事业群,以及巨擘们财报里的B系业务增长情况。企业级市场中有用友金蝶等传统玩家,也有所谓的C端巨头在B端市场的渗透。

建议多读相关的行研文章,能对整体环境有初步的把握,然后试著从多途径去验证一些被灌输的结论。比如大家都说互联网从增量市场走入存量市场,我们能从哪些文章哪些数据去验证?还有哪些相关的小数据,比如一些互联网大厂招聘的hc骤降会不会有体现,那我们是不是能同时从招聘者和应聘者供需两个角度去体味一些蛛丝马迹,等等。比如我补充一些数据点,中国的SaaS软体市场,大概有8~15家公司有亿元以上的收入规模,大的有5~6亿,每年的增速50%到100%,甚至是100%以上。未来3到5年内,至少有3~5家市值20亿美金的SaaS上市公司出现。

经纬中国熊飞:ToB创业投资的3大变化和4大机会 - 经纬中国?

www.matrixpartners.com.cn图标

3.拓展层面:对整体的分析进行拓展,有内外部两个纵深方向。

内部就是往B端或C端产品的下级标签,继续细分元数据;比如C端产品赛道主要有电商和聚合资讯类,聚合资讯包括图文,图片,音频,短视频,长视频等。B端产品赛道可分为:

  • 业务管理:CRM, ERP, HR, Marketing;
  • 垂直行业:金融、医疗、法律、建筑、教育
  • 系统管理:信息安全、功能应用、IT运维
  • 数据分析:BI分析、数据监控、数据产品
  • IT基础建设:分散式框架、存储解决方案
  • 通用服务:面对中小企业的通用性服务,如财税记账,工商注册,猎头招聘

在做选择的时候,可以补充更多的元数据供自己参考,比如短视频赛道的产品经理和数据产品经理,我应该做哪个?做哪个更好?等等。

外部的拓展则更为宏观,则分析行业发展阶段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寻找坐标。然后代入各自的历史发展阶段,可对当前所处环境的下一阶段做出预测(最近在啃波特大神的《国家竞争优势》,题外话嘻嘻嘻)。我经常用的一个对照组就是美国,而从企业级市场的视角来看,美国确实远领先于中国。

据2019年中美企业级市场对比数据,美国企业级市场三家领先企业Oracle + SAP + Salesforce 的市值约为4500亿美元。而中国尚未出现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厂商。虽然发展势头良好的SaaS被认为是拉近中美差距的突破口,但中国SaaS公司几乎没有10亿美金以上公司,传统软体公司产品SaaS转型的几家公司市值保持在40-70亿美金之间(截至2018年10月的数据)。

除了当前的规模对比,我们也可以从中美企业信息化水平对比、中美的IT化发展对比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这些维度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企业级市场对中国的一些领先点。如果企业级市场美国整体领先于中国,美国企业的IT化发展更早,企业信息化水平更高,是否也说明美国的B端产品经理所受的市场教育和生长土壤都要比中国的B端产品经理要丰富?如果按照美国B端产品经理的标准来提升自己,是否能实现降维打击?这些都是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对这些问题都有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之后,能带著两条思路:

  • 中国的B端和C端市场发展前景
  • 产品经理在B/C端的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变化趋势

通过Linkedin、电话、微信、邮件等去联系真正从事B端或C端产品经理工作的朋友,这时候就是发挥你network能力的时候了。沟通的过程是对你思考框架微调,验证或证伪你一些猜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不考虑个人兴趣、知识和经验背景等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推荐B端产品经理。

个人发展也要看大趋势。大家早就知道,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了,2C真的不好做了,做出爆款产品原本就很难,现在更难了。广告、娱乐这种快钱没有增长空间了,互联网行业也早就向赋能各行业转型了,深入提升各行业的效率,会是未来长时间的重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