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岁四个月,幼儿园属于中等价位,一个月两千多,上中班,今天早晨起床,不愿意穿鞋,说幼儿园小朋友说他的鞋子不好看,我应该怎么回答他?(戴眼镜的是我儿子)


想起了B.C. Lowey翻译过的一个视频。

一个黑人小男孩穿著FILA的鞋子在公园玩,遇到了一群同龄人,被人嘲笑他穿的鞋是FILA,说这鞋老土又不好看,他是这么回答的:

「我不是一个盲从物质的人,我穿FILA纯粹是因为我喜欢它的颜色,我觉得看起来很酷。或许这个牌子现在已经不潮了 ,但我就是喜欢啊 。」

「所以我对那个小朋友说,重点不是我脚上穿什么鞋,而是我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重点不在于我穿的鞋子或衣服是哪个牌子,而是我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你迟早会穿不下这些鞋子,所以真正重要的还是你脑中的想法。你累积的智慧以及知识,以及你有没有能力去启发别人。」

是不是像灌了一碗鸡汤。

但其实这个视频重点不是这些话本身,而是这个男孩展露出来的自信,就是那种「我才不介意你们说什么,我知道自己想要啥,我觉得这东西很棒」不受他人评价而影响的自信。

这很难得。

鞋子的事情可能对孩子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提前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负面评价,还是很重要的。

1、人是社交性动物,很难不受他人影响

社会神经科学家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在社交天性中提到:

无论是你的行为、性格,还是价值观或多或少都是在别人的影响之下建立的,尽管你并没察觉,因为人天生是社交性动物。

科学家们曾经仔细观察过一些出生仅两周的婴儿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活动模式与成年人一样,思考社交的区域被激活得更频繁。

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了一个的假说:

他断言灵长类动物的新大脑皮层变得更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灵长类动物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在规模更大的群体中,并进行更加活跃的社会交往。

(他还提出过著名的邓巴数,即150定律,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来看看)

这不是说抽象复杂的认知能力没有帮助人类克服环境,而是说我们之所以会进化出一个更大的大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的社交,而非发展智力。

2、我们为什么害怕受到负面评价

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的所有烦恼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另一种则认为人类大脑的构造注定了人们天生就会在乎他人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在《被人讨厌的勇气》中得到了充分阐释,这本书是两位日本两位作者对阿德勒心理学深入探讨。

阿德勒的一个很重要观点就是,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围绕著「目的」在运转,而这些目的很可能都不会被人意识到。另外有一点,就是他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自己。

如果将这两个观点结合起来看,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但并不意味著他提倡放弃社交,他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归属感,所以人际关系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也可能给我们幸福。

另外一个观点,则在《社交天性》中,通过一个实验去探讨,这个实验名为网路球电脑游戏的实验。

这个游戏就是很简单的传球游戏,三个人依次轮流传球。

实验工作人员会让被实验者相信,自己正在和两个通过网路连接起来,来自现实世界的人一起玩网路球,但实际上,他只是和两个编程好的电脑AI在玩。

在玩了一会儿之后,两个电脑AI就会把被实验者排除在外,这时候,被实验者只能眼睁睁地看著两个「人」传球。

在试验后的采访中,这些被实验者都对被排斥感到了愤怒和难过。并且通过物理疼痛研究,发现,这些人在收到他人排斥,产生想心理创伤或者物理创伤时,大脑中的背侧前扣带皮层,也就是产生痛苦感觉的脑区域,会被激活。

这意味著,社会伤害和物理伤害一样会让人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人受到负面评价、排斥等会自然而然感觉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心灵脆弱。

3、如何处理这些负面评价?

这里要谈到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性认同」。

这是精神分析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最早被克莱因用来描述婴儿与母亲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他是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行动或作出反应人际行为模式。

如题主提到的,

因为幼儿园小朋友说他的鞋子不好看,就不愿意穿鞋子了。

那么实际上,「不愿意穿鞋子」、「沮丧」、「伤心」等行为,其实都是表达了对幼儿园小朋友评价的认同。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不管别人投射的是什么,你都不带有敌意,然后坚决地维护自己的立场。

像开头视频里那个小男孩所说:

我穿FILA纯粹是因为我喜欢它的颜色,我觉得看起来很酷。

或许这个牌子现在已经不潮了 ,但我就是喜欢啊。

这就是一种「不含敌意的坚决」。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这个鞋子、这件事情是孩子自己做决定、或者说孩子认同的,这样在他阐述理由时,才是有底气的。

您可以引导您的孩子去思考,这样当他再遭遇这样的事情时,可以心平气和地去沟通交流,也不会被太多影响到:

对方说你的鞋子不好看时,你是什么心情?

那么你还记得当初是为什么买这双鞋的吗,是喜欢吗?如果喜欢的话,你可以把你的理由说出来,告诉你的朋友我很喜欢鞋子。如果你希望对方不要再说类似的话,也可以很坦率地告诉对方哦。......

当然啦,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看事情都会往大了看,未雨绸缪未尝不可,不过也许这在孩子看来可能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呢?

其实看题主发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还是很快乐的,说明整个群体氛围应该还是比较互相尊重、很有爱的,所以可以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告诉小伙伴自己的心情,可能就不会再出现下次了。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哦:

关注公号回复【知乎】领免费资源


妈妈:宝贝,你喜欢什么颜色?

宝贝:蓝色。

妈妈:妈妈的粉色鞋子好看吗,你喜欢吗?

宝贝:不是很喜欢。

妈妈:是的,宝贝。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妈妈的粉色鞋子宝宝不喜欢,但是妈妈喜欢。你的小鞋子同学不喜欢,但是你喜欢。每一个人都有著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我们没有办法让别人跟我们一样,因为每个人,本来就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我们家才会有黑色的鞋子,粉色的鞋子,蓝色的鞋子...如果大家都穿一样的颜色,是不是会很无聊呢?

***

妈妈:宝贝,今天你穿上这双鞋是妈妈的宝贝吗?

宝贝:是呀。

妈妈:宝贝,那么你如果换一双鞋,还是妈妈的宝贝吗?

宝贝:是呀。

妈妈:对啦。宝贝不管穿什么颜色的鞋,什么样子的,好不好看,都是妈妈的宝贝。妈妈爱你,跟你穿什么鞋子没关系,而因为你是妈妈的宝贝。你的好朋友喜欢你,也跟你穿的鞋子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是你。你很善良,帮助小伙伴,你很负责,答应小伙伴的事情都能做好,你很诚实,从来不对小伙伴说谎...这些是你的小伙伴们喜欢你的原因。喜不喜欢你不会因为你的鞋子好不好看而改变。

***

妈妈:宝贝,你看看商店里的模特,模特身上的衣服好不好看啊?

宝贝:好看。

妈妈:你看那个模特还没来得及穿上漂亮的衣服,那个衣服架子好看吗?

宝贝:没有衣服它不好看,因为它啥都没有。

妈妈:宝贝说的真好。是的,衣服架子正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它是否套上衣服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因为没有外面的衣服,它就什么都没有。宝贝,你有善良的心,你爱护小动物,你关爱爸爸妈妈;你有聪慧的头脑,你会教妈妈恐龙的名字;你还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画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世界;对了,你还有一个要拯救濒危动物,让世界变的更加美好的梦想!你觉得你的鞋子好不好看,或者衣服好不好看,还有那么重要吗?

***

妈妈:宝贝,很久很久以前的人,没有鞋子,他们光著脚走路。他们的脚丫子是不是很可怜呢?

宝贝:是啊,地上有石头。冬天还很冷会冻著。

妈妈:宝贝说的真棒!鞋子是用来保护宝贝的小脚丫不被石头划伤,不被地上的水溅湿,不被冷天冻著...宝贝今天不穿鞋去幼儿园,你的脚丫子是不是很可怜呢?


孩子,每个人都不同,都有著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多姿多彩。

孩子,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外在的事物而变化,爱,仅仅因为你是你。

孩子,当你的内心装的满满的,外在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孩子,保护你的身体是衣服和鞋子最重要的功能,让它们替爸爸妈妈时刻保护著你!


我特意点了问题日志去看宝贝的照片:

宝贝很可爱,笑得很灿烂

宝贝很合群,鞋子挺好看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1、 谁说的(关注指向了说出让孩子介意话的人)

2、发生了什么,是课外活动的时候吗(关注指向了发生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3、你觉得这双鞋子好看吗(关注引向孩子自己内心的自我评价)

4、这鞋我买的,怎么不好看了(关注指向自己怎么看,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

5、听到有人这样说,让你觉得难堪了吗(关注指向孩子的内心感受)

6、先别说了,都快迟到了,放学回来再说(关注指向目标任务)

7、宝贝,你先换另一双,你觉得小朋友们穿的哪双好看,放学咱就去买新的,咱又不比别人差(关注指向宠爱满足孩子,多见于溺爱的父母)

8、这么多妖娥子,还磨蹭什么,赶快给我起来穿上鞋,我看是昨晚上打轻了(关注指向自己的情绪,多见于控制的父母)

……

编不下去了,通常我们家长在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纳闷:谁说的(有时候这并不重要哦),发生了什么,孩子自己怎么看……

是正常的反应。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母)。每个孩子到了幼儿园阶段都展现出更多独特的个性和偏好,所以对于许多问题的答案,没有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性格,与他所处的环境来看,对于「应激事件」,要根据生活中的多重感受和观察综合做出判断,孩子嫌鞋子难看这件事,可大可小。但家长在回答前,还要观察一下自己内心的担心:

题主,你在听到孩子这么说的时候,心里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这是这个问题最有意思的部分:

  • 如果你担心的是孩子学会了攀比,这是一种与他交流我们对事物看法的机会。
  • 如果你担心孩子过于敏感脆弱、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这要著力于长期的呵护和带养上。
  • 如果你担心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里遇到了社交困难,可以帮助他练习一下社交技能。
  • 如果你担心孩子是找借口不去幼儿园,那么就需要去了解他不想去幼儿园更深层的原因。
  • 如果你只是发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么可以在穿衣买鞋时给他更多实现自主的自由。

……

有时候家长也会有反应过度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我们家长自己需要梳理内心的时候了。


在我家,本来就是每天出门前就他自己选鞋子穿的:不多,也就那么三两双来回换的。

买的时候,都是带著他一起的,从一岁多给他买东西,(在一定范围内)他挑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他毫不在意我们也会口头确认一下:那就买这双了哦——谁使用谁做主嘛。当然不是每次都如此,衣服什么的我们也会做主买了,但鞋子因为要现场试,所以还真都是他自己挑的。目前我孩没有在衣鞋上表现出任何的挑剔,但如果不舒服他一定会叫的,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舒适安全实用是第一位的,可以兼顾美观和价格可承受,同时也不反对随大流。这个生活态度我们会长期传递给他。

因为是自己挑的鞋子,有的是他的心头好,比如说,有汪汪队图案的洞洞鞋是他的最爱(学校不允许穿到教室里,所以平时穿)。

我假想他的反应(我家娃第一学期处于发蒙中,还不知道自卫,现在第三学期了,已经与小伙伴们融洽地开始了「互相依恋,互相伤害」的童年):

1、 置若罔闻、眼皮都不抬一下(多是在专注玩什么,这个与他妈我一脉相承,我在工作时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孩子爹把我这种状态叫做「入定」)

2、 可我觉得我的鞋很好看呀,这是我爸妈在某某地买的,上面还有汪汪队呢,你看,阿奇,他戴著蓝色的帽子……

3、 我也不喜欢你的鞋子!哼(两手叉腰、皱眉并把眉头拧成一团,夸张地一吸一抽鼻子,这个我有空去和老师了解一下:他们班小朋友中一定大面积出现这个表情,我和他爹看一次笑一次,还准备偷偷录下来当他的童年留念,我们也不担心会成为他长期的表情习惯。小朋友嘛,都是互相影响的,猫一天狗一天的。)

4、(在我建议换另一双鞋子后)妈妈,其实我是不想上幼儿园,我今天可以不上幼儿园吗? ——大家是不是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应对他这灵魂的直白呢? 哈哈哈,他爹今天早上淡定地抱了下亲亲,说:恭喜你,再过几个月你就放寒假了,爸爸上班去了,拜拜。他娘我笑嘻嘻的,说那你想不想看今天英语角换什么新的画报了?他立即不提不上幼儿园的事了。哈哈哈。 有时候要难办一些,但我们前期哭过后,就基本进入了平稳期。

我看图中小朋友的状态挺好的,妈妈不必紧张,怎么答视情况来吧:避免说大道理,而著重于了解孩子的感受,并用接纳和爱帮助他建立长期的自尊。

@知乎亲子


推荐两本书给妈妈(以前是直接挂书名和作者,今天找链接时老不容易了:同书名的好多呀,是否从这个渠道购买知友们随意啊,我只是运用一下知乎新上线的小功能。请大家自己比价,不过要注意作者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京东去购买?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京东去购买?

唉唉,我要再加一本有趣的关于「比较」的心理建议类绘本,小朋友们可喜欢了,没找到链接,我直接上照片哈:

红猫要变成蓝猫吗?他们需要一起变成黄猫吗?

先简单说下题主的问题,菜妈私认为,或许是妈妈心中有焦虑,不管是对宝宝幼儿园的档次水平、对孩子的衣著品牌等等焦虑,才让妈妈对孩子这么简单一句话,思考很多。

私底下,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去暗戳戳的评价别人的著装等,尤其是比我们条件好的人的著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喽?菜妈也会这样啦)

假如我是这位妈妈,我可能会问孩子:宝宝,你觉得你的鞋子漂亮嘛,这可是宝宝自己挑选的鞋子,我觉得宝宝这双鞋子很特别呢!要不,宝宝跟妈妈讲讲漂亮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诸如此类~让孩子打开话匣子继续沟通啦!


接下来,菜妈想跟大家聊一聊跟孩子的沟通问题~

其实当孩子说到这些话题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跟他去聊天的,因为不用我来开始话题和他去聊天,更喜欢他能主动和我聊天,一方面可以从这个话题为切入点了解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有一个机会聊聊相关的话题,对孩子的看法和认知有一定的了解。

积极倾听很重要

在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回应孩子,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回应,切记不要著急的下结论。在和别人的沟通中积极倾听比说更重要,同理和孩子的交流也是一样的。

在面对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去跟孩子去交流,同样也是不要仅仅看到一个表象,或者听到他表面上说的什么,就很快下定一个结论。

听到孩子说别人说他的鞋子不好看他就不愿意穿这个鞋子,我们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孩子有攀比心了?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了?孩子也太没主见了?……

这些我们的第一反应,暂且把它收起来,不要著急去评价,不要著急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去了解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情感体验是什么样子的,他当时的想法是什么样子的。

当我们真的学会去倾听后,学会放下一些自己的评价和判断,真正去接纳孩子,当孩子在说的时候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先不给评判的标准,报著这样一个态度去听他说完,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很有治愈性的行为,能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不管是怎样妈妈总是我的身边,会给我包容和支持。足够的接纳和支持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密些。

有人会吐槽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尤其是青春期后,可是父母可有思考:

  •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自己说呢?
  • 当孩子向我们表达想法的时候我们有认真听吗?
  • 有不带评价的先听孩子讲完,让孩子能感受到原来我是被关注的,我是被接纳的,我是被理解的,这个场合对我是比较安全或者是自由的,我可以尽情的去说一些我想说的话吗?

当有足够安全感时孩子才愿意说的更多展示出更多真实的想法。

当然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拥有少量的辞汇量可能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需要妈妈能更好引导孩子讲更多的内容才能明白背后的问题。

通过开放式或者封闭式的问题,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么情形下、当时的情绪怎么样等,自己有疑惑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提问来具体化。

鼓励孩子说的具体后可能会了解到可能是孩子自尊心受到刺激,不想穿这双鞋。可能是想融入这个小朋友的圈子里,想穿的符合这个小朋友的审美等。而那个小朋友可能是因为穿的新鞋就觉得自己鞋子最好看,而别人鞋子都不好看,所以才说自家孩子的鞋子不好看。

原因有很多,需要多去了解。而不是孩子刚说了小朋友说他鞋子不好看不想穿鞋后,自己就立刻表达出这个鞋子好著呢可以穿的看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哭闹著不愿意,或者即使按妈妈想法穿了这双鞋去幼儿园,但是心里觉得没有被理解。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评价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韩进之等,1986)。

而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是: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从对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尊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儿童3岁左右产生自尊感的萌芽,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人当众训斥等。

随著儿童身体、智力、社会技能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儿童自尊感也得到发展。自尊感受到父母的育儿风格和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评价的影响。

了解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后,就会发现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里就像一个小社会,和同伴相处中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可能会在意同伴的评价,似乎缺乏主见。可能因为自尊心作祟,闹一些小别扭,可能会为了进入一个玩伴的圈子,改变自己的想法迎合别人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去接纳去引导。

如果想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而不被别人左右,那么家长首先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有能独立自主的机会。

拿鞋子来举例,买鞋子就让孩子来做主,放给孩子适当的权利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鞋子。穿自己挑选的鞋子如果别人说不好看,自己能自信的回复我觉得很好看应该没问题的吧。

当然杜绝攀比,在自己家庭经济可接受的范围内。

如果出现孩子挑选的超过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不支持「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推荐「哭穷教育」,这正是一个理财教育的好机会。先每月给孩子一定零花钱可支配,后面再引入家庭每月的大概收支,对钱有了解有认知,慢慢学理财吧。


——沟通万岁倾听万岁——

就酱啦~

我是菜妈李靓莉,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

同意菜妈观点的小伙伴,走过路过留下个赞同呗~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学到的,不知道切不切题,希望能帮到你。

在我看来这是个建立他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他真的觉得自己的鞋不好看么?还是只是介意别人说什么?

我们过了这么久,太多人对我们指指点点了,发型,服饰,鞋子,包包……审美是主观的,我们大人为他人言论所累的时候,多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自信,非常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屏蔽掉外界的评论,坚定地做自己。

当然,如果他真的很难过很介意,还是给他换双鞋先。

个人愚见,无用可跳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