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25日电)高血压、糖尿病提高脑中风风险;医师提醒,多数民众对脑中风认知不足,不清楚须紧急送医的征兆,且多数民众以为症状轻微自行开车或送到无法处理的医院,而错过急救时间。

脑中风的发生与慢性病息息相关,台湾脑中风学会理事长郑建兴表示,脑中风病人当中,每3人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近8成患有高血压,慢性病者应较一般人更注重脑中风的征兆与辨识。

台湾心脏学会名誉理事黄瑞仁表示,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壁承受较大的压力,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管阻塞,更增脑中风发生率。根据台湾地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追踪调查研究,高血压患者5年内发生中风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8倍。

高血压患者往往也会伴随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因心脏无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缩,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程而产生血栓,发生脑中风的机率更是正常人的4倍以上。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秘书长张恬君说,长时间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将导致早发性动脉硬化,进而增加脑中风的发生风险。台湾最新糖尿病年鉴指出,糖尿病中风发生率在7%以上,不到40岁糖尿病患并发脑中风的盛行率较10年前上升3成,年轻糖友也应提高警觉。

慢性病患者应意识疾病并发脑中风的高风险性,提高对脑中风征兆的辨别,但今年台湾脑中风学会最新脑中风认知调查指出,多数民众对脑中风仍认知不足,高达4成民众对脑中风的征兆仍停留于昏迷倒地,仅3成民众清楚知道脑中风主要征兆,其中脸歪嘴斜最容易被误判,近6成的民众认为可能是颜面神经失调。

郑建兴表示,缺血性脑中风多半是「突然间」身体单侧无力,手无法高举、脚无法抬、脸歪嘴斜、讲话不清楚,一旦出现「任何一种」征兆,「快速辨识、送医时间」更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好坏。

台湾神经学学会理事长陈柔贤说,脑中风治疗是透过施打静脉血栓溶解剂或动脉血栓移除手术,使血管、血流畅通,静脉血栓溶解治疗为目前临床上具即时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疗选择,若能在有效治疗时间内施打静脉血栓药物溶解剂,患者有高达4至5成的机会可恢复正常或是仅轻微功能受损。

调查结果也显示,近8成民众会因为症状轻微而自行骑车或开车就医,可能错过就医时间。虽然7成民众了解愈快送医愈好,却有多达8成还是自行选择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医疗院所就医。

台湾脑中风病友协会代表、北荣脑血管科主治医师钟芷萍说,脑中风治疗并非所有医疗院所都能执行,仅有中重度级医院方可进行处置,民众在抢快的同时也要送到对的医院,避免错过治疗时间。若前往无法治疗的医院,经过检伤、确认后转院,反而会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

台湾急诊医学会理事长黄集仁表示,国际及台湾治疗指引建议,出现脑中风症状最慢应于4.5小时内施打静脉血栓溶解剂。据统计台湾平均送医时间超出标准1倍,更有8成患者无法在2小时内到院。

黄集仁说,全台可执行脑中风治疗、施打的责任医院达100家以上,若患者能透过打119报案送医,将可大幅缩短送医、检伤时间,患者便能接受最妥善的治疗。(编辑:张雅净)10910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