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预防疾病是在没有患病的前提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015年1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精确医学计划」,提议在2016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习大大明确指出,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企业和地方配套400亿。

通过基因检测等精准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


谢邀。

其实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疾病治疗后的恢复好坏也与生活习惯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预防疾病,首先需要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持久的坚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病、男科疾病及妇科炎症)

勤洗澡勤换衣物,经常清洗卧具洗具等与我们有高频率亲密接触的用具,保持环境和个人的干净卫生;

2、饮食注重营养均衡、结构合理

(可以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三餐定时定量,减少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注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需要时可以服用营养补充剂,全面补充所需营养素,如善存;

3、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可以有效预防失眠)

面对难题和压力能及时进行舒缓和调节,良好的情绪能够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4、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咳嗽、颈椎病等)

上班的时候久坐、休息的时候宅是当前人们的常态,生命在于运动,长时间的缺乏运动身体容易虚弱,精神状态也会不佳,生病的概率也会升高;

5、生活规律,早睡早起

(可以有效预防失眠等病症)

减少熬夜,每日保证足量充分的睡眠,固定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使身体形成固有的生物钟,白天昏昏沉沉的现象就会减少许多;

6、固定时间进行体检

(早发现早治疗)

有很多疾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到表现出症状时往往已经较为严重,治疗上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因此提倡大家进行固定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及时的用药避免病情的恶化,也不失为是预防疾病的一个方法;

7、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一两项兴趣爱好,如唱歌、养花、画画、阅读、舞蹈等均可,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减少浑浑噩噩和胡思乱想,有利于养成积极的生活状态,对于预防疾病也是很有益处的。


冬季天气十分寒冷,许多朋友都把自己裹在棉衣之下,可就是这样一不留心还是会染上冬季疾病,面对来势汹汹的冬季疾病,我们还是要从预防入手才行。冬季疾病有很多种,让我们来一一预防。

冬季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感冒疾病,感冒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节,发病率更为频繁。感冒引起发病的症状原因不同。人体的感冒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风寒感冒,一种是风热感冒,而我们只需要或驱寒或散热,我们的感冒就能很快得到治愈。冬季如何预防感冒,要多喝水,适度锻炼,保证睡眠,调节精神。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远离感冒。

冬季洗澡易使皮肤干燥搔痒,这也是冬季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热水浸泡、搓洗过度导致正常角质细胞的过多脱落及皮脂膜的变薄,使皮肤屏障破坏,引起皮肤干燥瘙痒。冬天洗澡需要注意的事儿,洗澡时适当通风,洗澡水温不要太热时间不宜过长,不宜回家马上洗澡,沐浴液一周只用两三次,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减轻皮肤干燥搔痒。

冬季寒冷易引发关节炎,一到冬季,不少老年人的肩、膝关节就「遭殃」,面对这些痛苦,我们只要平时多注意,便不会发生了,要注意保暖,适度拉伸,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习惯。

天冷要防高血压。冬天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也就自然而然。冬天到了,一定要注意保暖。血管在遇冷的时候容易收缩、变脆。数九严寒时,尽量避免外出时间过长,在室内也最好开暖气、空调。高血压者不适合剧烈运动,可适当选择一些平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等。

冬季怕冷也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疾病,寒冷的冬季,不少男人女人都有手冷脚冷的现象出现,那么如何预防呢,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美丽「冻」人要不得,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冬季易得支气管炎,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从而引发支气管炎而苦不堪言,在冬季里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擦四肢乃至全身;早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这样可使支气管黏膜逐步适应寒冷空气的刺激,同时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疾病,人类为了治愈疾病,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就有了现代的医学。对待疾病,预防大于治疗。结合第八版人卫教材,目前整理出《内科学》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部分。供各位参考:

《2020不完全保健指南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篇》

1.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2. 戒烟,限酒。

3. 均衡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搭配合理。营养要素: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膳食纤维。饮食应包含大量的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和谷物,而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少吃腌制类食品、烧烤、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及其他垃圾食品如速食面、火腿肠、话梅蜜饯、薯条、薯片、汽水、可乐等碳酸饮料及各类罐头。

4. 大米、谷物应干燥储存,预防霉变,可疑霉变的大米应丢弃,不可食用。霉变的大米有强致癌性,危害健康。

5. 中老年人应减少食盐的摄入,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病。

6. 适当户外活动,适当日光浴,儿童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骨骼发育,预防佝偻病。

7. 定期清洁毛发、皮肤,洗头3周/次为宜,过频使用洗发露有损失头皮、致脱发的风险。夏季沐浴可一日一次,冬天适当减少沐浴次数。

8. 口腔护理: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牙刷软硬适宜,过硬的牙刷会损失牙龈,过软的牙刷不能有效清洁牙齿。推荐使用牙线。

牙签的危害:无塞牙现象而乱剔牙或牙签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牙龈炎、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而导致牙周疾病,切不可将牙签用力压入牙间乳头区,因为这样会使本来没有间隙的牙齿间隙增大造成牙周病。

9.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1) 戒烟。少暴露于二手烟环境。

2) 减少危险因素:酗酒。

3)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室内应定期通风。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5) 避免过度劳累,少去人口密集场所

6) 改善生活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7) 清除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灶。

8) 哮喘患者应长期规范化治疗。

9) 结核病的预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10) 肺癌的预防:戒烟;减少职业致癌因素如石棉、砷、镍、铬等物质接触,减少电离辐射。多食蔬菜水果。预防肺部感染。

11) 静脉血栓预防:长期乘坐火车、汽车时,定期活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

10.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肥胖。保持良好的情绪。

2) 冠心病的预防: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于40岁)、性别(男性及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家族史。

3) 高血压的预防:防止超重、肥胖;防止高盐饮食,减少脂肪摄入;舒畅情志,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精神过劳。远离噪音环境。避免吸烟。合理用药。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患高血压病患者需长期控制】

4) 心肌病预防:增强体质,尽量避免病毒感染、中毒,避免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避免情绪急剧激动和精神刺激;防治疗冠心病;防治心律失常;

5)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妇产检,避免近亲结婚;

6) 心脏瓣膜病:儿童时期要重视咽峡部感染的治疗,防治「风湿热」。

7) 心包疾病:减少各类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氏体等)感染几率。心包疾病很多由其他非感染原因导致。

8) 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各类病原体感染,防止吸毒,防止静脉药瘾。

9) 心源性猝死:避免过劳,早期诊治各类疾病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避免情绪极度变化及精神刺激。

10) 主动脉夹层:针对高危因素(高血压病、血压变化率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因素)进行预防。

11)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积极干预其危险因素:戒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增加体育活动如步行锻炼。+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同「冠心病」板块)。

12) 深静脉血栓预防:①预防静脉壁损伤,②避免静脉血流淤滞,避免久坐,避免长期卧床。③预防血液高凝状态。④住院患者血栓预防。

13) 浅静脉血栓:避免不必要的静脉输液。

14) 心脏神经症:预防精神心理疾病,避免抑郁及焦虑。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文娱、旅行、体育活动。

15)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预防、早期诊治上述各类疾病。尽量减少心肌毒性药物使用。

11. 消化系统疾病预防:

1) 胃食管反流病:避免肥胖,防治便秘,减少脂肪及巧克力摄入。避免长期饮酒、吸烟,减少刺激性食物,合理用药物。

2) 食管癌:减少亚硝胺摄入,少吃粗糙食物、过烫食物,少咀嚼槟榔。加强粮油储存管理,避免进食霉变食物,注意清洁厨具,更换霉变的砧板、筷子。戒烟、避免长期饮酒,避免误食腐蚀性化学液体,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饮食,预防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3) 急性胃炎:合理用药,倡导文明的饮食习惯,避免酗酒。

4) 慢性胃炎: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年龄大于14岁,只要经济许可,都建议根除Hp。②减少不必要的NSAIDs药物使用,避免长期饮酒。

5) 消化性溃疡:①根除Hp;②合理用药。避免酗酒。

6) 胃癌:除去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根除Hp,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品,以及过多地摄入食盐,可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积极治疗癌前疾病(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息肉、残胃炎等)。80%胃癌患者早期无症状,故对年龄大于45岁的反复腹痛、腹胀不适患者,用药物治疗前,建议先完善胃镜检查。

7) 结直肠癌:病因①环境:过多摄入脂肪、红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微生态紊乱。②遗传因素。③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其他高危因素:长期吸烟,过度摄入酒精,肥胖,缺乏运动,年龄大于50岁,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长期精神压抑。

8) 病毒性肝炎:①接种肝炎疫苗,目前甲肝、乙肝、戊肝已经有相关疫苗注射可以预防。丙肝、丁肝尚无疫苗,避免与感染者过度接触,避免医源性传播,避免性乱交。都是预防肝炎的有效措施。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含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避免长期高能量饮食,防治肥胖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10) 酒精性肝病(主要由大量饮酒所致。一般认为,短期内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炎。平均每日乙醇摄40克,大于五年可发展为慢性酒精性肝病):戒酒/限制酒精摄入。

11) 药物性肝病:有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障碍者、新生儿及营养障碍者,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如无必要,避免使用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

12) 肝硬化:防治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免疫疾病,避免接触化学毒物。防治人体寄生虫感染。

13) 原发性肝癌:防治病毒性肝炎,避免摄入霉变食物。避免长期接触氯乙烯、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苯酚等有害物。饮用水安全:避免长期饮用污染水、藻类异常增殖的河沟水。戒烟。防治寄生虫感染(特别是血吸虫、华支睾吸虫)。

14) 胰腺炎:防治胆囊结石、胆管结石,防治胆道感染,避免酗酒,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肥胖。

15) 便秘:一、避免以下不良生活习惯①肠道刺激不足:食量过少,食物精细,食物热量过高,蔬菜水果太少,饮水少。②运动少,久坐,卧床,使肠动力减弱。③不良的排便习惯。二、舒畅情志,避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心情处于长期压抑状态,保持良好生活规律。


预防的关键是要精准的知道每个人的各类疾病的风险,以及影响这个人对这类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所以存在精准医疗和基因筛查的更精准的医学研究在里面。不过目前来看有一种能对于各类慢性疾病都非常好的营养,就是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对于冠心病患者每日补充1g Omega-3,中国营养学会也指出国人可以补充250mg-2000mg/天 EPA+DHA。


摘自《轻断食》

使用垃圾食品后,有大量细菌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从垃圾食品中获得更多的热量

进而变得肥胖,他们会攻打人的免疫系统,那些大量繁殖的垃圾食品细菌,使得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升高,进入农业时期后,人们不仅比以前猎人吃得差,身体畸形也比较多,而且个子普遍比较矮,身体认为葡萄糖是有毒的,但是只有大量的葡萄糖才是有毒的

人们都认为食用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会使我们的胆固醇变高,但是其实是错误的,膳食中的,胆固醇对我们的胆影响其实并不大,成人只有,1/3的人才能消化乳糖,也就是牛牛奶中的糖,哺乳期的婴儿才能消化乳糖,因为哺乳期的婴儿只能喝奶,成人消化不了,但是我们可以从阳光中吸取维生素D,还有乳制品居住在地中海沿岸或亚洲大草原的人,不能消化维汝堂,但他们常常年进食乳制品,但是他们会发笑,利用细菌消化乳糖,意味著可以从发酵的乳制品获取维生素D

运动场的是bdnf高谈会减少b dnf,而是给你多巴胺,从而想要的更多,所有的疾病都是文明带来的,,都是精加工食品谷物和糖类, 碳水化合物和多样化食物糖是有毒的,是造成痛苦的罪魁祸首,不要喝糖水,任何都不要脂肪,对健康有好处,反式脂肪有害与心脏病等其相关,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会增加23%的心脏病,只要进食脂肪种类正确,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能减肥,反式脂肪和糖分都是精加工食品,饮食多样化,限制糖的摄入

有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体育锻炼的关键不在于减重,在于健康,一个物种的,运动越多,所需要的大脑就越大,大脑是可以重塑的,神经可塑性,大脑不是天生分配好的,这种说法不正确

比如一个人中风,一组神经细胞失去了功能,那么这个人就失去了这组神经细胞应对的能力,其实不是这样的,大脑可以自行重组,重新对林欣的区域散件进行调整,同时可以不断生长

大脑和身体保持健康,最快速的途径就是运动,确切的说是剧烈的有氧运动,许多疾病,比如高血压,哮喘等这些病因几乎跟缺乏运动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运动,并不能预防少属疾病,但是可以治愈他,衰老不仅仅是老年人,人人都在衰老大脑的老化,早就开始了,且这种老话贯穿生命始终,我们可能在71岁,会注意到记忆丧失,但记忆力开始上市的更早,意味著生命刚开始我们就应该关注衰老,

所以,从饮食运动著手。


医学不太懂,不过食品质量控制的理念也是通过风险评估预防,而不是等出现事故再去解决,我想原理都是一样的,现在医学应该会向基因缺陷检查来判定你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大小,从而有针对性的在发病之前就进行靶标性的治疗或者预防,我觉得这才是未来医学的方向。


秘诀一

吃饭要吃彩虹餐防脑血管病要从平时的饮食做起,凌锋教授公开了自己给父母的防脑血管病饮食宝典,全部都是细节,大家可以看看: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1 斤奶,1 个蛋,3 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粗粮细粮交替吃,合理膳食保健康。另外完全是自助餐,每人面前一个餐盘、一双筷子和一碗粥,各种菜按需自取,不会吃到撑,也不会浪费。这个「彩虹餐」宝典被凌锋教授的父母背得滚瓜烂熟,具体体现在餐桌上就是:黄色的煮玉米,紫色的蒸紫薯,绿色的煮毛豆,橙色的蒸南瓜,白色的蒸山药。简单但丰富,每天必备的就是上述的「杂粮筐」,另外还有各种蔬菜、蒸鱼或炖鱼,早晚多配「八宝稀饭」(大米、小米、燕麦、薏米、莲子、花生、核桃、绿豆、红豆等十几种杂粮搭配制成)。秘诀二运动心率有公式有的人说,血管都有问题了,就不要运动了,跑跑跳跳心跳加速,血管更加压力大,这就是很多人的误解。在凌锋教授等专业人士看来,运动是有利于血管恢复弹性的,凌锋教授说:「血管病人要运动,每天至少运动1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更多请关注微信公种号,经络疏通,经络穴位疾病方法直接查询。而且,要注意心率,具体而言: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更多请关注微信公种号,经络疏通,经络穴位疾病方法直接查询。凌锋的父亲从50岁时开始练跑步,刚开始跑200米就气喘吁吁,后来根据这个公式慢慢增加运动量,一次能跑11公里,现在年纪大了,改为散步了,每天走5千步到1万步。另外学游泳,每天游个三百米左右,血管比很多年轻人都好!所以,我们运动的时候也要根据这个公式掌握心率的问题,动起来,血管软得快。秘诀三失眠不吃安眠药失眠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医学上一直没有特效药,很多人就用失眠药来解决问题,这在凌锋教授看来是不对的。其实凌锋的父亲也有失眠的问题,但从不吃安眠药,凌锋教授说:「别睡不著就胡思乱想,越想越睡不著。晚上没睡好,白天再补上就行,完全不要有心理负担,药吃多了没好处。」秘诀四生气绝不超过5分钟养生必先养心。凌峰父亲生气不超过五分钟,他说:「做人要坦坦荡荡,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可别让脑子的负担太重了!那么复杂的历史时期都经历过了,现在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凌锋教授的父母就是凭借这套法则,免于脑血管病的折磨,今天你看到了,学下来,也可以远离脑血管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