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活健康网编辑部/综合整理)微博上有位网友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她带著儿子乘车,邻座是一个俄罗斯中年女人,她看小孩子可爱,伸手去捏孩子的脸和大腿。这位妈妈说,自己当时很想把孩子抱过来,但是又伸不出手,就像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你不能这样做,多不给别人面子啊!事实上,对这位妈妈来说,她与那位俄罗斯乘客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却因为顾忌对方的面子,而不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亲戚、朋友不恰当地逗弄孩子,家长因为怕把关系搞僵而选择默默忍受。有的家长看不下去,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故意转移话题,乘机把孩子抱走,很少有人会直接表示「不可以这样逗弄我的孩子」。

我们无时无刻恐惧失去关系
仔细回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我们或许会发现,有种恐惧一直根植在潜意识深处,即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恐惧失去关系。

怕失去关系的恐惧,有时听上去是出于某些现实的原因,比如对方确实跟你关系亲近,他具备伤害你的能力。但更多时候则是荒唐、可笑的,正如前面讲到的,对方对你来说根本不重要,甚至以后都不会再见,即便如此,我们也会无意识地担心自己引起对方的不快,抑制不住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

那么,这种无意识恐惧的背后,是什么剧情在操纵我们?举一个例子,孩子张开双臂很快乐地转圈,旁边有其他小朋友围著,妈妈赶紧上前管教自己的孩子,「别乱动,注意点,不小心打到别人,怎么办?」这时旁边的小朋友说:「没关系,打不到的。」

转圈的孩子本来很开心,结果被妈妈管教一通,变得闷闷不乐,一脸没趣。我想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父母在外人面前起劲地教训自己,「不要打扰别人,不要惹别人不高兴。」

其实,那个转圈的孩子,就算碰到别人又如何呢?如果不被大人打扰,两个小孩可能就彼此碰撞在一起玩了起来。小孩之间本来就很容易被快乐感染,一起玩耍。再者,围观的小朋友也有自主权,他若是不愿意被碰到,不愿意一起玩,完全可以离得远一些。

转圈的孩子也是灵活的,他也会不断地观察学习,调整自己跟别人的距离。

害怕别人会责罚自己,所以先批评自己的孩子
父母如此急不可耐地当众教训孩子,并不是真心在为别人著想,而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恐惧——害怕别人会责罚自己,所以先批评自己的孩子,相当于「自搧耳光」。他们内心的想法是:你看,我都先自我惩罚了,你就不会来责怪、惩罚我了吧!

事实上,除非遇到极少数精神病态的人,一般人都不会因为小事而大动干戈。一切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是自己把外部世界想像成一个很恐怖、很严苛的地方。仿佛只要稍有不慎,让别人不高兴,自己就会遭受严重的惩罚。

开头案例中乘公共汽车的妈妈,遇到其他乘客侵犯自己孩子的界限时,她虽然也想把孩子抱走,但手臂好像不听使唤一样,无力行动,这就是陷入了敌意的投射——「对方拥有伤害我的权利,而我是无助弱小的,我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孩子,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讨好。」

这个想像很可能是无意识运作的,也就是说,连妈妈自己也没意识到为什么害怕惹别人不高兴。

为什么会陷入有敌意的投射?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投射呢?因为「对方有能力伤害我,我是不能自我保护的弱者」这种情况,我们在童年时期经常遇到。比如父母拥有伤害孩子的权力,而孩子确实无力反抗,他们只能完全仰赖父母生存。

我们很可能因为一点言行有失,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就招致严厉的惩罚:被无视、冷漠对待、言语攻击,甚至遭受肢体暴力。

在这种童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渐渐会形成一种认知:稍有不慎得罪别人,后果就会很严重。这种恐惧根植於潜意识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操纵著他们的行为举动。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面对外部世界时,往往会过度脆弱、敏感,活在被迫害的感觉中,想像任何人都可能报复、伤害自己。

当他们感觉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理性上明知没有真实的危险,也会下意识担心会不会得罪别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惩罚自己的孩子,讨好别人。

学习就事论事,简单、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在关系中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不敢提出要求时,可以向内觉察一下:是不是在投射自己的敌意,想像对方是冷漠、严苛的?当我们觉察到这种敌意的投射时,就可以就事论事,简单、直接、不带剧情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带著善意,敞开心胸,相信别人是愿意回应自己的,那么,我们的善意通常也能激发对方的善意。

当然,对方可能正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心情不好,无法以同样的善意回应你,那也没关系,我们自己做到表达界限、解决问题就好。

当我们走出剧情的束缚,会发现真实的世界或许比家里还要温暖。没有敌意剧情的内心,会带给我们一个舒服、温暖、真实的外在世界。

(本文摘自/创伤发生得太早──放下爱无能、自责、敌意与绝望,找回安全感与存在感/宝瓶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