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一:骨质疏松往往会发生肌肉酸疼、肩膀僵硬、「五十肩」、骨刺、失眠、心律不齐、脑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血管硬化等症状。

危害二:在身体扭转、抬举物品,或跌跤、摔倒时,极易造成椎骨压缩性骨折或四肢骨折。这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是常常可以见到的,从而形成驼背和身高降低,影响生命质量。

危害三:当血管组织的钙质增加,容易导致血管硬化、脆化,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的病变。

危害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极易发生股骨(大腿骨)和挠骨(手腕骨)骨折,造成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骨质疏松常见于7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绝经后的女性人群;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的「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病人;长期卧床或石膏固定而引起的「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病人。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病症发生,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进行代谢性骨病变,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的人群,其中绝经后女性年长男性为常见对象。

骨骼疼痛、易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特征,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多数人都会忽略疼痛原因,导致病症偷偷生长,因此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相信通过以下数据统计可以更好地感知——

相关数据表明,约2亿人正在受骨质疏松的困扰和影响,导致全球每3秒就有一例骨折发生,其中,全球50岁及以上人群里,每3位女性或每5位男性中就有一人因骨质疏松而骨折,仅在中国就约有7%(9,000万)的人口患有骨质疏松症,已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

别让骨质疏松压垮你

不言而喻,晚年发生骨质疏松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变矮、驼背深深影响生活质量,腰酸背痛更会有恶化倾向,若发生骨折,还有可能带来长期残疾的风险,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性将受到摧残:50%的患者需要全天候的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要常年照顾,0%-15%的患者会因为各种并发症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尽管骨质疏松伤害人于无形,我们仍然有多种方法预防和治疗。下面就带大家走进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存在很大的误区,提到骨质疏松就觉得只要补钙就没事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想法。骨质疏松的诱因有很多,可不仅仅是缺钙。

有的人过度减肥导致体重过低、长期吸烟,过度饮酒,过度喝咖啡和碳酸饮料、性激素低下、常常久坐缺乏运动、饮食营养不均衡,缺乏钙和维生素D、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都是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对长者人群尤甚。

因此,仅仅补钙是无法解决骨质疏松问题的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防治呢?

调整生活方式

均衡膳食:增加饮食中钙和适量蛋白质的摄入,日常饮食中保持低盐的好习惯。切忌嗜烟、酗酒和过量摄入含咖啡因及高磷的饮料,避免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当运动:千万不要觉得骨质疏松症只要静养就能预防骨折,事实上,骨质疏松症更需要运动和锻炼。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运动中的肌肉和重力对骨骼的力学刺激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使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并维持骨强度。此外,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平衡能力,提高峰值骨量,从而减少跌倒风险,增加长者自信心。

预防摔跤:一定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摔倒几率,以免发生骨折危险。生活中为长者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长者是否患有跌倒危险的疾病,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等。平日里进行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的锻炼,也可以有效预防长者跌倒和外伤的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不要因为怕晒黑就拒绝阳光,这样会造成钙的流失。经常接受阳光照射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生成和钙质吸收,正常人平均每天应进行至少20分钟的日照。

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如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二磷酸盐。值得一提的是,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可以将骨折风险降低90%!

外科治疗: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后,才需要进行外科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坚持规律复查和长期治疗比什么都重要。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但并不可怕。随著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有可能避免不了,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理性对待,日常生活中遵守以上生活细则,就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绿地国际康养城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与「大健康」产业的时代号召,对养老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开创先进的养老模式为中国长者打造理想的颐养居所,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得、老有所乐」!


骨质疏松给人带来的影响因疾病程度不同而不同,轻者可能是偶尔的腰酸背痛,或者劳累乏力等,重者则会导致骨折,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发生骨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手术起来风险较高,不手术卧床不起时间长了也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有20%骨折一年内死鱼各种并发症,而存活者中有一半的人会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所以不要小看骨质疏松,平时要多注意补钙,骨质疏松不是等年纪大了再预防,在中年(35岁左右)就要开始注意了,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如奶、豆制品、蔬菜等。


健康的骨骼内部有微小的空间,像蜂窝一样。

骨质疏松就增加了这些孔洞的大小,导致骨骼失去强度和密度。另外,骨骼的外部越来越薄。

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进行常规活动(例如站立或行走)时,极易发生骨折或骨折的风险。受累最严重的骨骼是肋骨,臀部以及手腕和脊椎中的骨骼。

早期症状:

  • 牙龈退缩
  • 握力减弱
  • 指甲脆弱

骨质疏松会恶化,随著骨头变薄和脆弱,骨折的风险会增加。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跌倒甚至强烈的打喷嚏或咳嗽引起的骨折。

它们还可能包括背部或颈部疼痛或身高下降。


骨质疏松,也有人称它为「静悄悄的癌症」。

之所以说这么称呼它是因为骨质疏松开始时基本没有症状,但骨流失一直存在。往往出现症状时已经进展到较严重阶段,此时被被诊断时已经很难治疗;又因为骨质疏可可能导致骨折或呼吸受限,引发是身体损害是巨大的。

骨质疏松症进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周身疼痛(包含腰背疼痛和关节不适),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和呼吸受限等。

因为疼痛往往导致运动受限和周身乏力;身高缩短和驼背往往出现在腰背疼痛之后,缩短距离在5~20cm;因骨质疏松患的骨骼脆弱 、骨强度降低 , 因此 , 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骨折;呼吸受限往往是因为胸腰椎骨折或胸廓畸形引发。骨折前可有周身的疼痛及其他不适会让人备受折磨,一旦发生骨折生活质量也将严重下降,疼痛/运动受限,褥疮或感染也可能危及生命。

质疏松的长远危害巨大,严重了再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

所以,骨质疏松重在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干预的基础,如限制酒精、咖啡因和烟草、盐的摄入;适度的,运动增强骨强度;摄入充足的钙质、维生素D等。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真正目的是降低骨折风险,适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按其不 同的作用机理分成三大类 :即促进骨矿化类药物(如钙剂、维生素D3和维生素K) 、 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和双磷酸盐 类药物)。

骨质疏松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很多骨质疏松从中年即已经开始。

特别是年轻的糖尿病人,体重超重或长期饮酒/咖啡的年轻人更应该及早预防。

这些年轻人一定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 知乎

糖友管家:年轻的糖尿病人一定要预防骨质疏松?

zhuanlan.zhihu.com图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病。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 静悄悄的流行病"。但随著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一.典型症状

1.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痊孪,甚至活动受限。

2.乏力

患者表现为容易乏力,简单劳动后劳累加重,负重能力明显下降。

3.骨折

患者轻微外力和简单运动即可发送骨折,且愈合时间较常人更长、也易发生二次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好发于胸腰椎,其次为髋部、前臂远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骨盆等部位。

4.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二.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常伴有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三.并发症

1.骨折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故骨质疏松症的人活动时要注意。


抽筋是前期的表现,运动或意外受伤比同龄人更容易骨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