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努力地在当妈,可是。。。

小时候女儿真的各种超前,玩伴家长也普遍觉得她聪明。

也因为这样吧,刻意没让她上幼小衔接,学前学科类只有启蒙英语。

活泼好动也只觉得是优点。

上小学后。。。

首先各种规定比幼儿园严太多,加上一坐40分钟一节课,因为坐不住或下课跑跳多次被罚或被老师投诉。

功课因为写字也是是零基础,上来就要写很多拼音生字组词看图写话,写得慢经常搞到很晚。

上学期平时成绩倒是很好(一年级课本毕竟简单,加上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考试时老师也会读题),期末期间老师却在课本基础上拓展拔高了不少,于是开始有点吃力,期末考试三门都才刚90或冒点小头。。。(因为不让排名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但据说小学90分才算刚及格)

疫期在家狂补识字阅读、计算速度。我感觉进步挺大,现在主要问题有:

1.记忆力:读课文3-5遍就能背,但一个字见过十回了还未必记得住。错的笔划纠正多少遍还会错。觉得复习是查缺补漏过一遍就行?根本不行,错的总是坚持错。。。

2.理解力:一年级数学下册,老师还没上时我让她自己直接把练习整本书做一遍,基本都会,应该至少有85分吧。我觉得老师没讲过的能这样是不是也还行?但错过的,我讲过,老师再讲过,也依然可能错。拓展类的题不会的,一讲就明白(当下应该也是真理解了,能复述出来),但过段时间给她再出一道类似的,又不会。。。

3.专注力:数学计算50道一定要错1道,而且几乎90%以上是看反加减符号,这个看得数就能看出来。数学网路测试,认真一点满分或接近。不认真时也有不到90的时候,然后自己订正又全对,这个也看错那个也看错。。。读书老越过字,或串列,甚至读著读著问我她读到哪了。。。

感觉好费心。你家孩子需要这么操心么?怎么做到不用这么操心?


没有哪家的孩子不操心,不过是谁家的孩子谁操心,别的家长操心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没有在场围观而已!

比如我孩子和他班另一个女同学在培训班的每天回课里总是最「积极」和受表扬最多的两个,其他家长都很羡慕我们,觉得我们孩子乖,学得快,能坚持每天回课,且回课质量高。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时候,孩子会闹情绪、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忘记了回课的内容等情况,我需要不断想办法激励他、哄著他、指导他,有时候弄到连我自己都会想放弃,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有次和那个女生的妈妈聊天才知道小女孩儿也经常为回课哭鼻子呢!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孩子和他们孩子其实都是一样的孩子,毕竟年龄相仿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水平都差不多,不过是我们当家长的更耐烦一些罢了。他们只看到结果,没看到过程,就以为我们多么幸运,生了个省心的孩子。

同样的道理,你孩子的现象也并非个例,而是常见问题,不过是因为你没法看到全部「样本」,只能看到你们家这一个,所以把问题放大化了。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共性问题,比如会看错运算符号、比如读书的时候添字掉字漏字、比如不能举一反三等。有些则是个性问题,比如,错的题一直在错。这时需要做的是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从根上纠正过来。例如同一个数学题目,有孩子出错是因为他把相近公式总是记混,有孩子出错是因为他在计算时算理不清,有孩子出错则是因为把公式和数学条件对应不起来。不同的错误原因就有不同的纠正方法,不能笼统归类为粗心或不认真。

哪些「一点就通」、「说一遍就记住了」、「错一次就长记性了」、「一次两次就能一字不差的读下来了」的孩子基本不存在的,不过是家长不切合实际的想像罢了。也是因为年代久远,家长们都忘了自己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从而对一个孩子提出了不符合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要求罢了。

而且,家长越对一些问题上纲上线,著急上火,孩子越不容易改正这些错误,在心理学上这被叫做「负强化」。正确的做法是,希望孩子做到怎样,就在他每一次做到的时候肯定他、表扬他,让他获得正面的回馈 ,从而引导他不断的通过做对来获得更多的肯定,错误将最终被克服。


我爱说我是个懒妈,不爱操心。并不等于我什么都不做,我家虎宝就从小自觉自律,一路躺赢。我要做许多事的,不少是「再懒的妈妈也必须做」 的部分,还有一些是「现在做好了以后可以做更懒的妈」的部分。我只是因为愿意接纳和包容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允许自己不去做那些只有超勤快的妈妈才做的事,不操那些心。

我也爱说我儿虎宝是个不用操心的好宝,说他的优点说三天我不重样,更不会觉得累。并不意味著,虎宝没有缺点,不做错事,门门百分,样样优秀。

认真看过题主的描述,包括题主在每个回答之后的评论,可以看得出题主是一位非常有爱,非常认真努力的好妈妈。题主家的宝贝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优秀小姑娘。可是题主自己不开心,很焦虑,认为自己的宝贝不够好。问题出在哪儿呢?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想著能跟上就行,愿意付出耐心让她有时间慢慢成长。也想过一鼻子灰就一鼻子灰嘛,正好让她明白有难度才知道要认真,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必赢在起点。然而面对现实这一鼻子灰碰得有些疼了。孩子90分就不算是跟得上了,一道题多讲几遍就没了耐心让她有时间慢慢成长了。的确现在小学的难度远大于我们小时候,可孩子的表现比我们小时候还要强不少呢,不是吗?而且,就算小时候的表现差到了咱们那个样子,咱们后来不也一样也可以成长到现在这个还算不错的样子嘛。孩子现在的样子就是好孩子的样子。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好妈妈的样子。不可能,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学就会做题不错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爱学习胜过爱游戏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那是神仙不是孩子。不然的话,人类就不用花十几、二十年来完成学业啦。劝题主一句,淡定,淡定,孩子很棒,你也很棒。不纠结、不著急,给自己时间慢慢学会做更好的妈妈,给孩子时间慢慢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记忆力:读课文3-5遍就能背,用的是听的记忆和复述的能力,3-5遍足够证明孩子是很聪明的。一个字见过十回就要记住,要求高啦。一个汉字,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在日常生活、阅读中的常见程度,都会影响孩子对它的记忆效果。而且孩子对汉字的记忆多是整体记忆,就是说大概齐是这么个样子的,至于那一笔要出头,这一笔是撇不是横,都是要增加孩子的记忆负担的。对于一个刚开始认字、学写字的孩子来说,一个汉字的每一笔的形状位置都是一个需要记忆的元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求会写的并不多。在提高孩子的识字量的时候,不要细究,认识就好,甚至能蒙能猜都是好的。别让认字成了负担,进而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读书老越过字,或串列,甚至读著读著问我她读到哪了。这并不是孩子的注意力跑了,而是孩子花了太过的注意力在单字的识别上,而没有能力再去顾及词、句、段的理解。如果在孩子眼里,书就是一大片陌生的单字,读书就是要费力地去识别每一个字的读音。那读书真的是太苦了。

我家虎宝就是从小连蒙带猜地进行阅读的,现在三年级学习英文三年,开始连蒙带猜地阅读哈利波特英文原版。我不操心他读懂了多少,我把力气用来保护他的阅读兴趣。每当他给我讲他从书上看到的故事,我都会极力表现出兴奋和兴趣,尤其刚开始时,我要很努力地从他异想天开地讲述中挑出与书中描述相符合的部分来夸奖他。渐渐孩子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当家长的就不用再操心了,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喜欢的书就可以了,一本本书读下来,常用字不知道要见过几百上千次,自然也就记住了,不常用字只要孩子有兴趣,为了更多更好地读懂书中的描述,会自己去探究字音字意的,就算只是蒙只是猜,也会渐渐提升猜对概率的。

关于理解力:能复述不等于理解了。很多时候孩子只能按照我们讲解的语序来复述,只能说明孩子记住了我们的讲解。那么这个知识点在孩子的记忆系统里就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知识点,很容易忘记的。要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是要把这个知识点与孩子之前的已有知识相关联起来,成为孩子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多联系越密,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才越牢固。汉字要在故事书多见才记得更牢,数学题也要在生活中多做才能更好举一反三。在阅读中识比在识字表中识字效果会更好,在生活中计算也比在习题册上计算效果更好。作为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拥有哪些知识点,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呢?从出生以来的生活经验,游戏经验,就是他们的知识源泉,所以参与家庭生活,做家务,还有那些会玩的孩子,都会形成许多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形成自己最初最原始的知识体系,学习不是凭空搭建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整理、明确、扩大孩子已有的知识体系。折返跑应用题很难,带著孩子下楼,爸爸从东往西走,妈妈从西往东走,孩子在中间折返跑,跑几次再讲解,保证理解深刻记得牢。

关于看反加减符号,就更不是问题了,这不是专注力的问题,是个感觉统合的问题,这类问题与孩子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孩子长大些就好了。

那句话说得没错,孩子出了问题都是因为家长出了问题。可是,这世界上哪有没问题的人啊,父母也是人,也会出各种问题。别纠结,包容孩子,从包容自己开始,错了就改,改了再错嘛。更何况,孩子自身蕴藏的力量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当你焦虑、无措时,想想小时候学过的那篇「种子的力量」,只要我们不象园艺师一样强迫孩子畸形成长,孩子自身的力量会让他们向著阳光茁壮成长的。

少操点心,会好的。

以上,

好孩子是在夸奖中成长的,我也是个宝宝,我也想要夸奖,给我点赞、点喜欢,我会更贴心哟。

也欢迎批评,讨论。


2020-5-9晨 更新

根据你评论中的描述,我觉得:发现你自己的心结,你对孩子的疑惑自然就没了。

你说1-3年级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你,当时所在的小学教学资源也差,你的成绩一直很差,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啥,也没兴趣。直到遇到一位语文老师为你打开了阅读之门,让你产生了兴趣。而后父母将你接到身边转学到更好的学校,这个学校的老师们都很有趣也不打骂学生同学们也都很友好,放学你爸陪作业态度是极和蔼的,转学后你忽然就开挂了,一直进步最后基本稳居班上一二名,学习就有了兴趣,父母也基本不用管你了。

看描述你自己思路是很清晰的,分析下自己。前期你没能取得好成绩有学校的原因,有缺少父母引导的原因,还有自己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原因。可是当你转学后,你在这个学校很开心,你安全感也足,心情也愉悦。有不懂的还有父亲和蔼细心的辅导,父亲的辅导让你在遇到学习的困难时也不用畏惧,因为有了愉悦的心情你可以更专注的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更强的兴趣。

人天生就有优胜感和上进心,想要做得更好,当你第一次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时,这个结果让你自豪也增添你的自信心,从而让你更有动力保持这个成绩排名。【分析自己的自律从何而来。】

你看?1-3年级你都没认真学,后来都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可是你女儿现在1年级就已经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你却要担心呢!!

而且你父亲在那个年代都能做到和蔼辅导作业,说明你们家是有当好家长的传承的。

你的焦虑担心会不会是来自你1-3年级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照顾,你觉得那时的自己如果父母对你照顾,你也就不会在1-3年级学习成绩差了,所以你把这个投射给了孩子,你觉得你不能重蹈你爸妈的覆辙,所以你就更加关注你的女儿,容不得自己疏忽。

推荐你看《一念之转》这本书,或者不看也行,把自己的疑惑问自己四个问题:

例如:如果我不足够操心孩子,孩子就可能学不好。

四个问题: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当你分析看清自己后,关于孩子要怎样操心的答案,我相信你就找到了。

而自律,我相信你自己就是个自律的人,你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如你描述的,自律背后首先得有兴趣,爱,安全感,环境……

还有知道我为什么在周末一早回复你吗?因为今天我要去爬山,我担心自己回来太累就没精力回复你了,答应了你今天,所以我得做到。是自律吗?是因为我有个信条,说到要做到。

先把自己看清楚。

还有个建议就是找些事情自己学习,当了妈人生可不只是为了孩子,人生漫漫长,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尝试呢!我们做著自己的事,自然就不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而且孩子看到我们家长这么热爱生活,自然会被感染。

以下为2020-5-6首次回答

我怎么感觉你是来炫娃的呢!哈哈,这么好的孩子!

【因为坐不住或下课跑跳多次被罚或被老师投诉。】说明你孩子带得好啊,有给她充分的爱和自由。刚上小学坐不住很正常,每个孩子适应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有的是几个月,有的要一年。

如果被老师投诉,先分析自己的情绪,要关注的是自己的面子还是孩子坐不住的原因?首先要对孩子坐不住表示理解。问孩子坐不住是老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吗?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影响老师和同学上课。

下课跑跳为什么要被罚,莫名其妙。下了课不好好放松下运动身体,难道要继续呆在教室像木头一样坐著看书学习,连尿尿都不要去吗?

你家孩子平时成绩都不错了,为什么还要管得这么细呢?我能说句你是自找的操心吗?

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家长插手过多,还会干扰孩子。我小时候没有幼儿园,读了一年学前班就上一年级了,期中考试我语数都没及格,因为有很多生字不认识啊,不过我爸妈没说我。可是我自己也好强啊,在班里面看别人考得好,自己也想考好啊,人天生就有优胜感,想要比别人厉害,这是本能,不用教,也教不出来的。

期末考试我语文99,数学100分,不是爸妈给我指导了,而是脑子忽然开窍了,也认得更多生字了,考试题目的字我都能认得了。

不过我还宁愿自己成绩一般,因为后来成绩好后,我爸要求就高了。不问过程,只问结果,期末成绩不好,寒暑假都别想有好脸色。

我舅舅的女儿今年初三全年级50名内,基本能进重点高中小班。小学时她主要跟著我外婆,我外婆也算小学毕业有点文化,但从来不指导,都是让她自己独立思考,有字不认识的才帮忙念题目。疫情宅家,自觉自律上网课学习复习不用管。

她的自律不是家长管出来的,而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人天生就有上进心,只要给孩子自由掌控感,我们家长适度引导,她爱自己,自然就会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我孩子现在5岁,他越大我操心得就越来越少,就是编故事,陪玩费得心思多点。

补充一句:我感觉你只是疫情宅家,太长时间和孩子呆一起了,一直只陪一个人,很容易会有情绪。如果你一个人出去找找朋友玩,爬爬山运动一下,情绪没有了,原本你觉得是问题的事情,忽然就觉得没问题,不过是小事情罢了,不必在意。

@知乎亲子


题主这个问题。。。。。很想反问:

请问,你怎么知道我们家孩子不用操心的?哈哈哈

据我观察,即使「别人家的孩子」的家庭,一般有两个因素:

  1. 父母心大,懒得去操心;
  2. 操心点不同,或许是体质、社交、性格禀性。

或许我们家孩子就是「别人家孩子」吧,但我还是要操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父母的操心是普遍存在的。

听您的描述,「普遍是外人觉得你家娃聪明,而您自己看到了不少缺点」,感到了忧心忡忡。

大家都初为人母,特别理解您的心情~~

不过建议您自己可以多看书、多学习,提升自己对儿童成长的认知,这样会更有信心面对即将而来的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这个阶段,孩子的智力都不差的,

拉开差距的一般是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

感觉您疫情期间,光忙著补计算和识字了,其实我建议您暂且先放一放吧~

只要学习习惯养成,没有扛不起的科目。

  1. 整理的习惯:整理书本、书包、书桌的过程,其实是孩子梳理自己脑中思路的过程,有整理才有归类,有归类才有规律。
  2. 检查的习惯:我们家孩子口算在班里一直是数一数二,源于在家练习时,我就要求他必须自查,否则我不会批改。
  3. 独立的习惯:孩子的独立是跌跌撞撞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放手,学会放心。即使孩子错了,也要让她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4. 思考的习惯:低年级的时候,为什么家长们过得如此曲折?我得出的结论是不但要求高,自己还能教。所以,能让孩子自己思考,家长绝对不要代劳。即使错了,也是TA自己思考的结果。
  5. 阅读的习惯:这点不用说了,不过许多家长都以为阅读识字是为了语文,其实是间接帮助了数学,这是学而思老师教我的方法。因为数学后期就不是简单的口算了,更多是应用题。对字词的理解和答题都是靠阅读撑起来的。

以上的习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小朋友的感知有强弱,需要家长非常......有耐心地培养。

论环境的重要性

以上习惯的养成,前提仍然需要一个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才能慢慢在这个环境找到学习的感觉。

低幼的孩子阶段性跨越的过程,不但有心理、身体,还有环境。

他们的意志力薄弱,容易偏离学习状态,动不动上个厕所、吃个东西、看看家人在干嘛。。。。

因此当低幼孩子学习时,父母需要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的房间、整洁的书桌、良好的采光、齐全的学习材料,孩子会更快地融入学习状态。


关注我吧!我们一起看见孩子,看「懂」孩子~~

有什么事情是你生完孩子后才知道的??

www.zhihu.com图标

你孩子挺正常的,家长多上心就行了。别人家孩子一样要操心的。

上超常班的孩子家长跟普通孩子的家长一样操心。我认识几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家长,有的孩子不但智力超常,组织能力强,身体素质好。那家长就不操心了吗?一样要操心呀!甚至人家付出的更多呢。看看人家给孩子安排的各种活动,野营、攀岩、接触自然、考察野外环境(三年级)。孩子自己写的小说,自己设计编辑的动画短片。能感受到孩子自己的能力出众以及背后家长的支持。

还有一个家庭俩孩子都智力超常。老大考上超常班,老二跟哥哥一样聪明但是有自闭倾向。他们家长操心不?估计比一般家长操心十倍还不止。这么聪明过人的孩子,不能毁在自己手里啊……

唉,庆幸自己有个健康正常的孩子吧。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谁家孩子不用操心?能说自己孩子不用操心的,一般要么是吹牛,要么是平时根本不管孩子。反正我是自从有了小孩,我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处死人咋不死我?


不是来报恩的就是来讨债的。

哪种都坦然面对


这好像已经算好了吧 有的更操心呢

如果靠你叨叨叨几句,他就什么都不错了,那不人人都能上清华北大了

孩子专注力有限 也许根本就没用心 所以会错 也正常

慢慢来吧


因为我不包办。希望可以帮到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