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反对。

《弟子规》从来就不是古代小朋友的行为准则!

请先看看维基百科怎么说:

江南大学副教授黄晓丹指《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有提到《弟子规》。黄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1]。并指「《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的说法来自于文革时期的《天津师院学报》1974年01期文章《&宣扬了什么?》[2]根据台湾师大刘雅苓与东北师大周明杰的考证,《弟子规》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作者过世后一百年之内并没有广泛出版。在《四库大系系列资料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清史稿·劳乃宣传》)。说明《弟子规》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劳乃宣教授《弟子规》的本来目的是原先教育不识字的成年农民识字,并使其不违法;是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本来也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它的流行是二十一世纪开始的[1][3]

对比《三字经》,这本书更像是古代给儿童启蒙的百科全书

[4]《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历久不衰。《三字经》取材典故广范,包括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内容相当丰富。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5]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千」[6]

可见,古代的私塾,也是不读《弟子规》的!

最后再对比一下这几本书的作者,高下立见。

《三字经》作者是宋代著名学者官居礼部尚书王应麟

《千字文》作者是南北朝著名的国学大家南朝大臣周兴嗣《弟子规》的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他比范进都惨,范进能中举但是李毓秀终生只是个秀才[7]

《弟子规》这种糟粕,是早就被定性了的。

[8]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写文章中暗示,新中国成立以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研究的学者不会承认《弟子规》是经典。并指其毫无操作性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期间,出现多篇对《弟子规》的批判文章,称其是一本浸透孔孟毒素的「启蒙教科书」,用以培养地主阶级的接班人,毒害广大青少年和劳动人民[10];是毒害青少年的「黑规」「黑书[11]。作者李毓秀是一个「守师说不敢变」的腐儒[12]

《弟子规》既不被正统儒学所接受,更不符合建设美好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读《弟子规》之风,可休矣。

参考

  1. ^ab弟子规被指并非古人启蒙读物 本世纪才走红 https://read01.com/yyJjNB.html#.XShkJYgzbIU
  2. ^中共河西区委政工组理论小组. 《弟子规》宣扬了什么?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SS197401005.htm
  3. ^弟子规-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F%E5%AD%90%E8%A7%84
  4. ^维基百科——三字经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AD%97%E7%BB%8F
  5. ^.三字经 正统文化教材精解. 益群书店股份有限公司. 2009-11-20
  6. ^「三百千千」,《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7. ^如何看待那些类似传统文化 弟子规之类的讲座? - 梁兴扬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603746/answer/646863405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F%E5%AD%90%E8%A7%84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F%E5%AD%90%E8%A7%84
  1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SF197405014.htm
  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SD197404016.htm
  1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SS197401005.htm


因为三字经讲的是道理,而非命令与服从。三字经的开头,先讲什么?讲人为什么要学习。说给孩子听,也说给父母听,共同努力,把一个人培养好。在一段理论阐释后,它举了两个正面例子,实际上是对父母提出要求。做为儿童读本,先对父母而不是儿童提要求,即使放在今时今日,仍是可宝贵的。然后,它开始从反面展开,仍然先说师长可能犯的错误。最后,才终于轮到小孩:子不学,非所宜,连语气都比直言「父之过」要轻多了。之后,用比喻、比较的方法,向小孩继续补充学习的必要性。而弟子规呢?一上来就是,弟子规,圣人训。不需要任何理由,叫你听,你就听。别问,问就是圣人训。

三字经还有一大特点,事例永远在道理之前。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在教学实践中,得先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然后再引申出道理来,就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了。而弟子规?通篇冰冷的道德规训。

三字经固然在思想性上不免有几分时代局限性,但对儿童与儿童教育是充满热爱的,我们顶多说这位可爱的老爷爷有点老旧保守。而弟子规在三字经的人性光辉面前,更像是僵尸。


《三字经》是传承千年的蒙学经典教材,「三百千」之首,《三字经》简约而不简单。《三字经》宋朝学问大家王应麟,他编过一本有名的类书叫做《玉海》,可谓是有大才,没有大才也编不了类书类书这种大部头的书。《三字经》是这位大儒对中国传统文化纲要的精炼总结,同时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是对文化典籍的解读和中国历史的概述非常好。

三字经也并非没有更改,虽然叫做经,但是传承中已经被修改多次了。特别是《三字经》中关于历史的那一部分,某些朝代很在意这个,有的是进行增加,有的是进行删除,反正都是为了论述当朝的正统地位。《三字经》是经典的蒙学教材,大家都希望在这个入口能有所作为。

下面这册《三字经》为1068字,应该比较接近宋朝《三字经》的原貌,封面是粉色的,刻字精美,读起来赏心悦目。

《三字经》古刻本希然的视频 · 582 播放

录屏:苹果商店--古书古读[1]

参考

  1. ^苹果商店:古书古读 https://apps.apple.com/cn/app/%E5%8F%A4%E4%B9%A6%E5%8F%A4%E8%AF%BB/id1453279380


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做不到弟子规的要求。

再加上中国传统中著名的言传身教,要子女学弟子规基本上就是当著子女打自己的脸,没有几个作家长的有这个勇气。


弟子规不是糟粕,用弟子规来敛财顺便方法不对教坏人的才是糟粕。


但凡能称为经的国学典籍,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部分,所谓经史子集经是排在第一位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破的真理,经得起上千年的验证。《三字经》包含了道德人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哲学、忠孝节义、家国情怀等非常丰富和全面的内容,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是非常好的少儿启蒙读本。而《弟子规》与《三字经》相比要略逊一筹,其中规诫的内容确实有些多,出现了不少勿、切、莫等近乎命令性的词语,甚至还有一些很刻板的近乎误导人的行为指导标准,比如「不关己,莫闲管」,如果按照这样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那么有一天扶摔倒的老人起来会不会就成为历史了。但《弟子规》还是有很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说《弟子规》是文化糟粕个人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看待任何事物我们最好都能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看待,避免进入非黑即白、人云亦云的坑里。


我觉得大家应该去看看真正的大佬《千字文》。


去读啊。弟子规看得我汗流浃背。三字经看得我神清气爽。自己看过一遍然后本著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原则就好了。毕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不用考虑别人的意见


三字经,道德经,四书五经,佛经等等。能用经后缀而且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当然不会是文化糟粕。弟子规也不能说是文化糟粕,相当于古代人小朋友的行为守则


弟子规不是文化糟粕

大家可以再去重新看一眼弟子规,可以读出李先生的拳拳教诲。

觉得是文化糟粕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家长逼迫著背也不理解内容时的痛苦经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