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白杜甫多,可他的长诗真的是到了一个境界呀,所以想请大神评价一下白居易。


关于白居易,我有太多想说的话,反而感到无从下笔。

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很真实,对待自己的欲望无比坦诚。喜欢钱也好,好色也好,都坦坦荡荡地写进了诗里。一个对自己欲望极度诚实的人,其实是很有魅力的。

我常读的几个诗人,李白仙气飘逸,杜甫忧国忧民,王维杜牧出身高贵,都跟普通人的生活有距离,而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变化都很接地气,有许多引发我共鸣的地方。

他的人生很有戏剧性,前期玩了命地出人头地,中期玩了命地为苍生请命,后期却是玩了命的,玩。

在他所处的大时代下,他看不惯很多社会弊病,曾经试图改变一些什么,可经过一番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努力后,最终随波逐流,「堕落」为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逍遥的享乐主义者。

第一阶段 只想赚钱把家养

先说早期,年轻时白居易最大的苦恼,就是没钱与买不起房。

白居易晚年官做的不小,当然不缺钱,不过他的整个青年时代,一直活在没钱的焦虑之中。

小时候,他的父亲官至徐州别驾,相当于现在市长秘书,尚有能力照顾家人。不过由于当时藩镇割据战乱频频,河南徐州都是重灾区,为了保护家人白父将全家都送到了安徽宿州的符离乡下避难,当时白居易十一岁。白父远在外地做官,事务繁忙难免照顾不到家人的生活,而白母带著白居易兄弟姐妹身在异乡省吃俭用,日子过得紧巴巴。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战乱也许是生活压力,曾经知书达理的白居易母亲患上了精神疾病,时不时神经发作拿著菜刀要砍人,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攻击性,这也让白居易总是感到精神紧张,年少早熟。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自己的哥哥白幼文又去了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当官,于是作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儿子,白居易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有时候实在生计困难,只能硬著头皮大老远跑去浮梁找大哥白幼文讨点生活费,可是大哥自己也只是个镇上的基层公务员,而且八成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每次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俸禄和米粮,就匆匆打发了亲弟弟。

这段经历,白居易将之写在了《伤远行赋》中,其中提到「出郊野兮愁予,夫何道路之茫茫。虽则驱征车而遵归路,犹自流乡泪之浪浪。」

回来的路上,白居易感到人生道路茫茫,前途不知去向,光是为了一家人活著,就已经拼尽全力,不禁一路流泪不止。

此时的白居易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就是希望可以写诗当官改变家里的生计。为此,天资过人的他却比任何人都刻苦勤奋。

在写给一生至交元稹的书信中,白居易提到二十出头时候苦学不息的岁月。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与元九书》

说是那时候昼夜读书写诗废寝忘食,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甚至读到口舌生疮,手和肘都磨出茧子,身体消瘦形容憔悴头发变白牙齿掉落,眼睛看东西像是有无数飞蝇在眼前……

所以若是有人称呼白居易是「天才」,他肯定不高兴,哪有什么天才,他不过是把别人吃喝玩乐的时间,都用在了苦学上。

由于家里贫穷老有事情要处理,导致白居易始终没法放心去参加科举。

尽管他十六岁就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样的千古名诗,惊艳了当时的诗坛大佬顾况早已才名在外,可等到第一次应进士试的时候,也已经27岁了。

白居易来到长安,感慨京城不愧是京城,第一印象就是物价高,房租贵,肩负养家压力的他根本无心游赏长安,只是更加严肃地备考,希望可以一举中榜。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白居易的考运不错,一次就过。

据说那一年的录取比例格外低,大概每一百人才入选一个进士,而更让白居易骄傲的是,他是那一年十七位进士中年纪最小的。他太高兴了,忍不住在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多年的艰辛岁月,总算有了回报。不过中了进士,不代表马上能当官,还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能授予官职。两年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白居易再次来到长安,参加吏部的选官考试,又是一次考过。

白居易兴奋了没多久,就发现还要等候三年才有当官的机会,无奈长叹一口气,又离开长安回去照顾母亲了。

当时白母和白居易一起住在洛阳郊外,弟弟妹妹住在下邽,哥哥还在浮梁,因为河南军阀作乱,导致粮道受阻,关内饥饿,日子愈发苦不堪言。这些经历他写在了《望月有感》中,可见这三年等待朝廷任命的日子有多么难熬。

对于白居易来说,考试不难,生活很难。每天都要为吃饭赚钱忧愁的日子,像是没有尽头。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三年后,32的白居易终于有了第一份有编制吃皇粮的工作——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按现在的话,我估计类似于国家出版局的高级审核员,专门对国家图书馆的书籍进行校对修订,工作还算清闲,然而工资不高。

这让满心以为考上公务员就能有钱养家买房的白居易很失望,还写进诗里抱怨。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一直待在长安,就没法照顾母亲。离开母亲久了,他总会担忧,怕她犯病怕她出事,又怕她清醒的时候想念儿子,自己却不在身旁。

于是白居易开始想办法,让自己能够去洛阳当官。一番打听之后听说,如果通过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考试,会直接授官在洛阳附近当个县尉之类的,顿时大为心动,潜心准备考试。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35岁的白居易辞了校书郎的工作,再次参加官员选拔考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又是一次顺利过,真乃考神。同科及第的还有他的挚友元稹,排第一名。让人叹服的是,白居易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期间,竟然还整理出了一套考试策略红宝书,名为《策论》,随著他轻松考过之后《策论》名声大噪,在考生们之间人手一本细细研究。这事还传到了新登基的皇帝耳朵里,于是对白居易有了深刻印象。时年28岁的唐宪宗李纯,年轻有抱负,他渴望励志图新、改变现状,实现唐室中兴,故而希望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年轻官员辅佐自己。

他,看中了白居易。

这次安排给白居易的官职,是周至县的县尉,正合心意。县尉这种小官,杜甫王昌龄看不上,白居易却没有拒绝的底气,相反他觉得挺好,俸禄够吃够用,还可以接来母亲照顾,心满意足。恰如他的名字——君子居易以俟命,出自《礼记·中庸》。

奋发图强而又乐天知命的白居易,知道自己没有背景也没有任性的资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仅这一点就比太多恃才自傲、清高孤僻的才子要接地气、真实。

就在当县尉的期间,白居易写出了名流千古的《长恨歌》,火到长安的老弱妇孺皆在传诵,一跃成为诗坛巨星。

唐宪宗刚登基比较忙,看到《长恨歌》又想起了白居易,于是立刻将他调入朝中,让白居易从一个郊区县尉一下成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担任机要秘书,可见赏识与重用。

对于皇帝的赏识,白居易激动感恩,报以十二分的热情对待工作,做事有条不紊兢兢业业,让皇帝看在眼里很是满意。第二年,皇帝升白居易左拾遗,让他时常陪伴在皇帝左右谈论国事政策,多有器重。又过了两年,白居易再次升官为京兆府户部参军,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做了户部参军后,俸禄也涨了不少,终于告别了为生计发愁的艰苦岁月。

不过他还是买不起长安的房,白居易在长安十七年左右,前后搬家五次,直到五十岁做了忠州刺史,才终于凑够钱在长安买了房子,可见首都的房价从古到今都是那么吓人。

第二阶段 踌躇满志后的心灰意冷

生活得到了改善,又得到皇帝的赏识,此时的白居易浑身充满干劲,真心想为国家为皇帝贡献一份力量,铆足了力气针砭时弊,直言进谏,把晚唐两大政治势力——宦官集团和地方藩镇都得罪了一遍,就是铁了心要忠君爱国,为民请命。

白居易满腔热血,对苍生怀抱悲悯之心,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发光发热,直谏皇帝想让大唐恢复往日的荣耀。

他那些反应民生艰苦,朝廷弊病的著名讽谕诗,基本都出自于这个阶段。比如高中必背的《卖炭翁》,指责朝廷宫市鱼肉百姓;比如《观刈麦》,哀叹民生艰难贫富悬殊;比如《阴山道》,讽刺贪官污吏横行霸道。难道白居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孤立无援吗?他当然一清二楚,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回报唐宪宗的知遇之恩,以一片拳拳赤子心指出种种弊端,希望可以得到皇帝的重视,让这个国家拔除隐藏的病根。

此时的白居易完全做到了《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然而,他以为真心可以换来真心,却只换来了疏远与冷漠。

《新唐书》、《旧唐书》里都有提到,唐宪宗这一时期开始烦白居易了,每次白居易发言都是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合著自己执政就很无能呗?唐宪宗对身边人表示,白居易这个人不识好歹,朕好心提拔,他却总是在群臣面前给我难堪,朕堂堂一个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朕管理的天下,就有那么不堪吗?」

「没错,就是那么不堪。」白居易直言。

踌躇满志的白居易还没意识到皇帝对他心态的变化,危机已悄然来临。

他想当个萤火虫,以自身微光照亮日渐腐朽黑暗的王朝,孰不知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魑魅魍魉蛇鼠一窝。在一个早已习惯了阴暗的环境里,这个萤火虫虽然小,却很刺眼,招人讨厌,还叨扰了活在梦里的人。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的母亲坠井身亡,这个事引发了朝野议论,许多平时对白居易有私怨的人借机诬陷,说正常人怎么可能坠井身亡,凶手是白居易的嫌疑很大。

为什么人们会怀疑到白居易头上呢?这不合常理啊。

这事要扯到白居易的初恋,一个叫湘灵的女子。湘灵比白居易小4岁,是白居易的邻家女孩,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相恋许多年,留下许多情诗。然而一方面是白居易年轻时穷困,一心考取功名不敢结婚,另一方面是白母非常不喜欢湘灵,以死相逼坚决不让白居易娶她为妻。白居易写了不少情诗给湘灵,却迟迟给不了一个名分,这让湘灵家里人接受不了,最终让湘灵远嫁他方远离是非。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那些美梦没给你,我一生有愧。——《年少有为》

白居易为了这段初恋,一直熬到37岁都不结婚,就是跟他妈杠上了。为此他必然也对人埋怨过母亲太狠心,给人留下了母子不和的传闻。不过他生性孝顺,怎么可能做出弑母的事?面对他人的诬陷,白居易心力憔悴,他怎么忍心告诉世人母亲有精神病,常常失心疯发作行为难测。好在有邻居出面作证,说明了白居易母亲确实有疯病,这才让一场风波平息。

可这件事还是埋下了伏笔。

白居易在家丁忧三年后,刚一回朝廷就遇到了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的大新闻。

元和十年(公元813年)六月初,主战派的宰相武元衡上朝路上遭人刺杀,被刺客个割走头颅扬长而去;同一时间,武元衡的得力助手御史中丞裴度也遭受暗杀,身受重伤。

这一事件震惊了朝野,让朝中那些胆小怕事的主和派官员更是不敢得罪藩镇军阀的势力。

武元衡是个铁血宰相,和白居易一样都是唐宪宗一手提拔重用的能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知道皇帝最担忧的是藩镇问题,对于削藩态度强硬手段坚决,这才引发了刺杀案发生。

其实朝野都心知肚明,刺杀武元衡的幕后指使是嚣张跋扈的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可是他们都怕了,甚至不敢提李师道的名字。

于是朝堂之上,出现了如下吊诡的情景:面对皇帝的悲痛震怒,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个个顾左右而言他无人仗义执言。

这个时候,白居易站出来了。

「为什么大家明明清楚幕后指使,却无人敢说?」

「希望朝廷严厉抓捕凶手,挖出幕后主谋,绝不姑息!」

于公于私,白居易对武元衡都十分欣赏敬重,两人常有诗作唱和,有都是铁杆保皇党,自然要站出来为愤怒发声。

诡异的事情又发生了,白居易的发言于情于理都没有问题,却忽然遭受了众大臣群起而攻之,仿佛白居易才是那个幕后真凶。

他们从各个角度攻击白居易,有的说他逾越职责越俎代庖,有的说他激化形势用心不良,更有阴毒的小人特意找出白居易丁忧守丧期间写的一两篇诗文,指出他母亲死于赏花坠井,白居易却写了两首诗叫《看花》、《新井》,何其不孝!

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群情激愤纷纷发言,要求皇帝将这样人品低劣之人赶出朝廷,以儆效尤。早已对白居易心有不满的唐宪宗就这么冷冷的看著众人的发言,不置可否,竟然下令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站在朝堂之上的白居易,忽然感到无比孤独。

看著朝堂之上这一帮跳梁小丑纷纷调转枪口指责自己,一心维护的皇帝不管不顾的冷漠态度。白居易忽然懂了,他不禁笑自己真傻,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原来一直以来心目中的明君,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像而已。他这样一个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之所以仗义执言,乃是为了回报皇帝的知遇之恩,可现在这是什么?

在一个人人皆假的环境里,我越真诚,反而越格格不入。我一心为公,反而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世事如此讽刺,四十多年来,他一直那么努力地想做个好儿子,做个好官,做个好男人,可是母亲逼她放弃心爱之人,皇帝对他弃若敝履,爱了半辈子的女子又远走他乡。

这一刻,他心中某个坚硬的东西,出现了裂痕。

踌躇满志的岁月过去了,如今只剩心灰意冷。

此后贬谪江州的日子里,白居易渐渐变了。他开始明白,以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对抗整个朝野上下的弊端,倒不如学那王维,寄情山水之间,亲近佛道参禅,何似泥中曳尾龟?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在江州的日子,白居易偶遇琵琶女,有感而发写下《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直乐天知命的白居易,多年深埋心中的哀伤如紧绷的弦,终于断了,化为不绝眼泪沾湿青衫。心中那个珍贵的东西,曾经纯粹的赤子之心,自此不再热血。

第三阶段 独善其身享受安乐

中隐 (节选)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热血青年白居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独善其身的老油条。

他开始变得圆滑,注重享受,或者美其名曰独善其身,诗歌的主题也逐渐变成游山玩水狎妓饮酒,沉迷酒色财气。他不再积极寻求改变时代,而选择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讽刺的是,「堕落」之后的白居易,反而官运亨通。

当年那些攻击白居易的人看到白居易日渐变成了他们的同类,反而对他不再排挤抵触。

元和十五年(820年),一度实现「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早已变得昏庸,一心追求长生不死乱吃丹药导致暴毙,享年四十三岁。

白居易阴阳怪气地写过一首诗,讽刺这些追求长生折腾自己,反而死的早的人。

《思旧》(节选)

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

虽然诗里面说的是韩愈(字退之),元稹(字微之),也不难看出对唐宪宗死的含沙射影。

人心易变,如风吹芦苇。

想当初白居易对唐宪宗满心忠诚感恩,上书表达「肝脑涂地以身相报」,何等的真心与赤诚,如今只剩若有似无的幸灾乐祸。

唐宪宗一死,白居易的日子就好过了。

新皇帝登基之后,立刻将白居易召回长安,升为朝散大夫,官居五品。此后白居易稳步高升,颇有政绩,官场顺风顺水,直至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最终做到刑部尚书退休,官居二品。

五十岁以后的白居易,购豪宅,造别墅,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妻妾成群家伎围绕,诗作的主题也变成了饮酒享乐,风流韵事。一方面学佛参禅拜访寺院,身上估计没少戴佛珠盘串儿,一方面夜夜笙歌沉迷酒色,得意洋洋说家伎三年必须一换,樱桃小口小蛮腰,活脱脱一个当代暴发户形象的油腻大叔。

苏轼说白居易俗,指的主要也是这个时期。

白居易的俗,也并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他上无愧于社稷百姓,下不薄与家人朋友,晚年有钱了享享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是这一时期的白居易,我没有兴趣多讲,也无意批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时代局限性,白居易也无法免俗。他曾经有过赤子之心,心怀家国天下,想要为民请命,可是现实给他狠狠上了一课,让他知道自己的渺小无力,除了惹一身麻烦并不难改变什么,于是聪明的他选择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者,此后一帆风顺过得潇洒,这是很聪明的处世哲学,没什么好指责。

他有能力,从历任官职的政绩可以看出,但没有了方向。家人已经无需照顾,挚爱早已不知去向,天下苍生遥远空泛,忠君爱国只是一个口号。

当官,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

他曾自嘲要不是为了丰厚的俸禄,真的不想当官了。

曾经的他痛骂宦官当政,藩镇猖狂,民生凋敝,后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扫门前雪。

一生至交元稹投靠宦官当了宰相,他笑嘻嘻地表示恭喜,两人结伴遨游风花雪月,埋葬了曾经真挚的热血。

殊不知以人品倒数第二无耻闻名大唐诗坛的元稹(第一是宋之问),曾经也是个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热血青年,甚至不惜得罪军阀宦官也要秉笔直书,结果落了个穷困潦倒险些丧命的结局。他与白居易何其相似,也难怪两人一生都是莫逆之交,志趣相投。

元稹死后,白居易常常感到忧伤,写诗怀念老友。有一年,他梦到两人回到了初相识的岁月,想起了那段以为早已遗忘的时光。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贞元十八年(802年)冬,元白初相识,一见投缘引为挚交。二人经历相似,志趣相投,于是同吃同住,备考吏部选拔考试。

那年白居易31岁,元稹24岁,正是风华正茂时。谈起朝政弊病同仇敌忾,痛斥宦官专政,藩镇作乱,朝廷朽木为官贪腐自私,希望朝廷早日一改风气,万象更新。

「如果将来我们受到重用,必当仗义执言,秉笔直书,为众生请命!」

「文死谏,武死战。」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次年春,两人同登科,俱授校书郎。

两人发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血在澎湃。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晚年的白居易对一切都很知足,在《醉吟先生传》中表达了自己乐天安命的好心态,有钱有权儿孙满堂,无病无灾活得挺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只是偶尔喝多想起元稹的时候,年轻时酒后的豪情壮志,那些热血的声音总会在眼前一闪而过。

「奸佞小人为患朝野,唯有死谏是男儿!」——佞存真妾妇,谏死是男儿。

「不畏强权嫉恶如仇,一定要跟他们刚到底!」—— 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

疏狂属年少,皆是醉中言。

够了够了,都过去了。白居易摇摇头,笑了笑自己。

俱往矣,可怜白发生。

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的「堕落」了,许多个「白居易」加起来,便是无可挽回的晚唐困境。


公元772年,安史之乱后,唐朝正逢藩镇割据的乱局。

而唐诗的江湖,也如朝局般一片昏暗和沉寂。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已相继离世,世人都在猜,有谁能重振唐诗繁荣之风?

就在此时,白居易仿佛被命运选中一般,降生在河南一个「世敦儒业」的官僚家庭中。

说来也奇,他天生聪慧过人,三岁会认字,五岁学作诗,九岁通声韵,等到十来岁,早已文采斐然。

16岁时,他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了全唐,连当时的文坛巨擘顾况都被惊动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时,这篇诗作为他的投名状,交给顾况时,顾况一看到这名字,便笑说:「白居易,不对吧?长安物价不便宜,想白居可不容易。」

可当顾况接著往下看,细细品读完全诗后,他大叹:「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意思是,就当我刚刚胡说八道,能写出这种诗的人,是十足十的才子,别说长安,整个天下你想住哪就住哪。

顾况这一翻话,彻底让白居易火了,但他的梦想并不只是当个名动天下的「大明星」,他要考上科举,光耀门楣!

这个梦想,不少人都有,但大都抵不过吃喝玩乐的诱惑,被抛诸脑后。可白居易不是,自从立下flag之后,他勤奋刻苦到令人心惊。

从早到晚读书、写诗、作赋,到了睡觉时间不停,读得舌头生疮,写得手肘生茧也不停。

常年用功,读到口舌生疮,写到手心生茧,甚至少年白头,终换一身文采绝代。

因为常年熬夜苦读,用脑过度,明明正值青春年华,却白发横生。加上长时间看书,眼睛劳损严重,常常会看见小黑影,像千万只飞蝇在狂舞……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

——白居易《与元九书》

这样努力的人,上天怎么舍得辜负?虽然因为家里贫困事多,直到28岁,他才高中进士,但揭榜之日,他在慈恩塔下,

挥毫写出「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掌声雷动中,白头的他才是最豪气明媚的少年。

更难得的是,高中做官以后,他对学习也丝毫没有懈怠,当校书郎时,写了足足三四百首诗,别人都说好,他却觉得还不够有水平,欠了点思想。

然后,他又开始尝试写时事主题的文章,现实题材的诗篇。没想到,他从此竟成了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写下了《观刈麦》、《卖炭翁》等传世名作……


对自己这么「苛刻」的人当了官,治理国家又会如何?本以为会更加严厉,没想到,他面对百姓,却是如此温柔。

那年夏日,白居易身为周至县的县尉,来到农田间,准备向农民百姓收税。可因为他满头白发,现场的百姓都想不到他就是本县的县尉。

烈日当头,热浪感觉要把人烤焦,白居易就看著一群快被晒成干的人拿著镰刀,在田里疯狂地抢收麦子,午间只有空扒拉几口野菜饭。

「这位老伯,你是做什么的?」终于有人发现了白居易,好奇地问道。可白居易还没来得及表明身份,便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弱小女人,一只手抱著个瘦到眼窝深陷的孩子,另一只手抓著几根麦穗。

看到众人,便急忙解释说:「各位行行好,我不是来偷麦穗,只是捡一些就走,这几年为了给官府交税,把家里的地都卖光了,只能来捡点麦穗给孩子吃。」

田里的人听了,纷纷叹气,塞给她一块馍馍后说:「快给娃吃,唉,我们这麦子收了,也不知道够不够交税,可能我们也快卖地了。」

而此时,白居易听著心如刀割,想著自己不用辛苦耕地,一年都能拿三百石的粮食,而他们……便怎么也说不出自己是来催大家交税的了。

于是,他悄悄扭头离开。回到府上,那种愧疚心酸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便拿出纸笔,一首《观刈麦》惊空出世。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

后来,他被钦点为左拾遗,更是兢兢业业地承担「进言」之责,将百姓的疾苦,官员的腐败都化作诗篇,献给君王,望他能看到社会现状,更好地为子民们谋福祉。

累累六七堂,一堂费百万。

——《伤宅》

揭露某些权贵名下N套豪宅,每套都市值几百万!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立碑》

讥讽某些权贵的后人收买笔手写墓志铭,硬生生将无作为的先人吹捧得和姜太公、孔子一样厉害。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看权贵争相购买牡丹花,他感慨:这一丛,便是十个中产家庭一年的赋税啊!

甚至还经常直指皇帝的错误,次数多了,皇帝多少有些不快,抱怨道:「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白居易当官,实在太真,也正是因为他的作风太正派,「害」他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

公元815年,堂堂大唐宰相在长安街头被暗杀,别人都明哲保身,只有他义正言辞地上表要求查明真凶,结果被以「多管闲事」为由,贬了官……

白居易的母亲因赏花不慎落井身亡,他们就说白居易有很多「咏花」之作,实为大不孝,不该在朝为官,因此他被贬出了京城……

现实如此,逼得他晚年,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剑」,不再写咄咄逼人的讽喻诗,更多了些闲适、悠然的生活小诗。

游览西湖美景,来一首《钱塘湖春行》,春意盎然掩不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秋天看夕阳,映照江面,红波荡漾,配上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可不美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看到这,也许很多人会唏嘘白居易的独善其身,怨他没坚持初心。其实他不是放弃初心,只是不想再将真心错付在不值得的地方上了。


若是值得,他会坚持一辈子,例如:爱上那名叫湘灵的女生。

那年,白居易还是个小少年,父亲为了躲避战乱,便将妻儿送到了符离安居。正是在这里,白居易遇上了他爱了一生,负了一生的女子——湘灵。

那时,白居易一家刚搬到符离,因为这是个乡下地方,母亲自视甚高,便对白居易说:「你以后是要高中的,不要和村里的野孩子们玩。」

一直以来,白居易都唯母命是从,努力为科举做准备。直到那天,一抹轻灵的身影闯入了他的世界,看著眼前这天真烂漫的女孩,白居易怔住了,一见倾心。

鼓足勇气,白居易走上前,知道了她的名字,很美,叫湘灵。自此,他俩的缘分悄然相织。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

湘灵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小姑娘,所以整日跑跑闹闹,不太受名教礼义的束缚。

和白居易认识后,她便经常溜到他家窗边,托著脑袋看他念书。湘灵虽然没上过学堂,不通诗书,却有著动听的歌喉。

于是,白居易谱曲,湘灵唱歌,一对才子佳人很快便坠入爱河,难舍难分。为了博心上人欢喜,他还送了人家一面铜镜,希望她每每梳妆,都能想起自己。

陷入无限甜蜜的他,怎会没有变化?没多久便被白母发现了,她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农妇,不配!

既然如此,那就得趁早断了这俩人的情丝,白母二话不说,便将白居易送出了符离。再后来,白居易又去了长安游历,用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响了名气……

这一别,就过去了好几年。

本以为趁著这几年,白居易能忘了湘灵,毕竟年少的真情难长久。可没想到,白居易自分开那天起,寸寸相思,渐渐入骨,想要忘已不能够。

给她寄诗,怕她看不懂,还直接用她的名字题名。相思之意随著书信传到湘灵心里,她也下定决心:等!等他回来!

泪眼凌寒泪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寄湘灵》

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白父去世了。按照习俗,白居易要扶父亲的灵柩回符离,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方,心上人便近在咫尺。

这回,他不想她再受委屈,便对母亲坦白,恳求母亲答应让自己娶湘灵为妻。

果然,执拗的母亲气得一口否决。

白居易还很天真,以为母亲横加阻拦,或许只是担心自己沉溺于儿女情长,误了科举功名。

所以,为了理想,为了湘灵,他日夜苦读。真的很难,唐朝的进士难度极高,他参加那年,3000多人只录取17个……

天分使然,还有爱情的力量加持,白居易如愿中榜了,慈恩塔下他意气风发,心里早已归心似箭,许她一场隆重婚礼。

可等他回到彩灯高挂的家中,拉著湘灵跪在母亲跟前,禀明心迹后,母亲依旧咬口拒绝。

「当初你是布衣书生,她配不上,如今你是新科进士,她更配不上!」

湘灵听后,彻底绝望。傻傻地等了他这么多年,从豆蔻年华到早该为他人妇的年纪,终于明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永远不会同意他俩的婚事。

这场相聚维持不了多久,白居易还没说服母亲,他就要准备回京赴任了。

临走之际,渡口分别,绝望的湘灵赶来送他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子,白居易心如刀割。

鞋成双,人影单。终于,他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但爱上白居易,是值得的。因为即使命运不顾,他也从未在心里真正放弃过湘灵。

一直流连在烟花之地,身边换著不同风格,不同样貌的女人。按唐朝官制,他这个职位,只能蓄养三个家伎。

他不管,一个人占三十多个青楼女子,三年一换,老了就遣散: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放荡不羁,被天下人唾弃为「花心郎」也无所谓。

可遇到的女人再多,他坚决不成家,拒绝了所有的媒婆,因为在他心里,湘灵是唯一的妻子。

一转眼,又过了许多年,白居易已经37岁了。年近40的他没有成家立业。

白母终于心急了,见说服不动固执的儿子,便以死相逼,百般无奈下,白居易只好娶了母亲眼中「门当户对」的女人杨氏。

尽管如此,白居易留给杨氏的,只有嫌弃和训斥。

吾转官阶常有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倚得身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绿窗中!

自己有功受封,妻子凭什么跟著沾光,她不配!太阳都晒到屋子里了,她还在睡觉,太懒了!

后来,白居易被贬,官场的失意让他对湘灵的思念愈加深厚。

这么多年了,他再拿出箱底里珍藏的那双鞋,哀叹自己和她,余生只剩下「忘不掉又舍不去」的折磨。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到了53岁,白居易依旧放不下,回故居再找湘灵,她还守著「此生非他不嫁」的约定……更没想到,这次见面后,湘灵直接遁入佛门。

白居易又疼又恨,他俩之间又多了凡俗之别,想要再在一起便更难了。

难道这辈子只能如此错过了吗?不!不愿意!

怀揣著对湘灵这辈子都不可能放下的执念,花甲之年的白居易,不放弃地再次回来找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她携手度过余生。

结果这次,湘灵将他拒之门外,不愿他见到自己衰败的容颜。

她给白居易写了封信,说:「多亏了父母兄弟懂我,这辈子才能坚守非你不嫁的承诺,如今我已许身佛门,你也放下执念吧。」

白居易看著信,心碎了一地。他回了首诗质问她:「如果你已经放下我了,为什么还要来我梦里?」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湘灵苦笑,托弟弟传最后一次话,道:「既然梦里见过,就当我们已经话别了,人间无缘,天上再见。」

一句再见,自此二人果真再也不见……

小时不懂,为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此美好幸福的诗句,取名却是《长恨歌》。

现在才明白,白居易是在借诗圆梦,但写得越美好,心里的恨与遗憾便越深越长。

这便是我们的白居易,是「诗魔」,曾笔带锋芒,尖锐凌厉,令权豪色变;也是「长恨歌主」,一曲长恨有幽情,江州司马最伤心。

真希望有来世,全一次你的抱负和深情。


白居易的一生是分裂的,「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这就像两个小人一直在他脑子里打斗,并轮番占据上风。但是作为文坛大家,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真挚细腻的情感以及豁达乐观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白居易这个人想法比较复杂,有点精分的倾向。简单地说,他的脑袋里一直有两个小人儿:



两个小人整天打来打去,谁占了上风,谁就能主导白居易的思想。



这一打就是三个回合,所以白居易的一生,大致分成了这么三个阶段:



一、兼济天下


我们之前说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力衰落得就像玩蹦极,还是不拴绳的那种。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很怀念盛唐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白居易也深受影响,他从小的梦想就是:


让国家强大起来,实现盛唐梦!


所以在这个回合,兼济天下小人赢得毫无悬念。




传说白居易还是个小文青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文化界大 V 顾况,刚一见面就被顾况损了一通。顾况边说边看白居易的作品,突然注意到一首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中小学生必背诗词


顾况觉得这诗写得太好了,当时就改口说:




这个故事只是记录在野史中,据《旧唐书》的记载,顾况没那么多废话,只是称赞白居易的诗写得挺好的。


真有才的白居易 29 岁就考中了进士。按唐朝的规矩,想做官还要参加吏部的考试,不过这对白居易来说没啥难度。他顺利地通过考试,做了校书郎。



更让白居易高兴的是,在这里他遇上了他的好朋友元稹。


后来,白居易和元稹的校书郎三年任满,两人一合计,决定参加制举。



考中以后,白居易被分配到周至县当县尉,大概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周至县就在长安附近,在这种地方做县尉,日后妥妥是要高升的。


在周至县,白居易和几个朋友出来游玩,玩著玩著就聊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绯闻。白居易大笔一挥,写下了为他圈粉无数的《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节选自《长恨歌》


这几句大概是说,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成为连在一起的树。天地长久,总会有个尽头,但是这生死离别之恨,却永远没有尽头。



前面我们说过,白居易很希望国家能回到强盛的状态。出于这种心态,他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也是很惋惜的。


所以这首诗,其实包含了这么两种感情:




不过,关于《长恨歌》的主旨有很多争论,这里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但是光怀念盛唐不行,怎么才能让国家再次强大呢?白居易和他的诗人朋友们祭出了一个大招——新乐府运动。


这次运动是对大多数诗人的一次灵魂考问:写诗有啥用?


从周朝开始,朝廷就有专人到民间搜集诗歌,看看老百姓都在唱啥,能不能吃饱穿暖。



后来有了专门负责采诗的机构,这就是乐府,搜集上来的诗就是乐府诗。


随著诗歌的发展,它反映老百姓生活的作用慢慢变小了,大多变成了文人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白居易觉得这样不行。



按他的意思是,写诗写文章,不写点时事,不反映点老百姓的生活状态,那还有啥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从这时开始,白居易就开始写很多反映时事、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诗,这就是新乐府诗。比如:

观刈麦(节选)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中小学生必背诗词


这几句诗描写的是一个抱孩子的贫穷妇女,因为家里的田地都用来抵税了,只能靠捡麦穗生活。


这类反映现实百姓生活的诗,白居易后来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讽喻诗。


其中有一些诗传到了当时皇帝的耳朵里。这个皇帝就是开创元和中兴的唐宪宗。


唐宪宗这时候即位也没几年,正想大展身手,觉得白居易不错,就把他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半小时漫画唐诗系列(套装全 2 册)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读客出版社

¥99.80 会员免费


我也非常迷惑的问过老师类似的问题,白居易的闲适诗要艺术手法有艺术手法,要美感有美感,甚至不用别字不多拗典就能营造非常自洽舒适的意境,那为什么很多学界大家对白居易评价都不高呢?不说和李白杜甫一较高下,在某非常非常著名的唐代诗文学术大牛的论文集里白居易以及元白诗派总是作为其他作品成就不及他们(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取舍的)的诗人以及诗派的垫脚石以及反面典型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别的不说,其中一篇论韩愈诗歌影响的文章频频diss白乐天真让我心里苦得慌。

汉魏重风骨,六朝多绮靡,那是不是我们当代的评价也存在某一种政治正确、守则或者风向从而把悠闲自在不愿意泣血苦吟的白居易排除在外了呢?

我老师是这么回答的,当代的评价相当于有双重体系,即横向的作品艺术绝对价值和纵向的作品对文学史影响相对价值。作为唐代诗歌的双子星,李白就是绝对价值毋庸置疑的高以确定的地位,因为人家李太白写的就是好,是那种找不到诀窍的好,是拿来同题材作品随便比就是要高人一等的好,杜甫作品的绝对价值同样高这点不用赘述了吧?但是杜甫和李白不同的在于,杜甫的作品对于文学史的意义比李白要大。杜甫的诗歌是人间的诗,是可以学的,也有无数诗人以宗老杜颇有成就;而李白的诗靠的不是章法靠的是才情,他写的是非人间的诗,是不可学的,我们也确实没听说过谁学李白学的一流,所以这些学界大家往往在李杜之间有所倾向。

白居易和韩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就有些肖似,白居易的作品美则美矣,但是他写的是真情,闲适感伤诗背后支撑的是他历经贬谪政变谷底反弹的人生哲学,而讽喻诗因为和政治贴的过近艺术效果上是一定会打折扣的。文字好学,格律好拟,但是这种心态是很难学的,所以宋初的白体诗人历来也没怎么受到过评论家的好评。学得好的我倒认为是苏轼,这位喜欢白居易到以乐天《东坡种花二首》为自号的东坡先生不仅学得好,甚至更有超越。也因为有超越所以大家往往也不把这桩好事归到白居易的脑袋上。故此,白居易于唐代在学界的排序总有飘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

当然这都是稍微带点理性的评价,于自身而言我就是一没什么雄才伟略也没什么才能和野心的平常人,我最能欣赏的就是白居易这种带点铜臭味的尘世的幸福,他是我私心中的第一名。


之前查资料看到白居易对于家庭暴力的判决,立刻拔高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

事情发生在822年的大唐,这是一起严重的家暴致死案件,施暴者姚文秀将妻子打死于家中,放在今天,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案件了。但姚文秀也并不慌张,大概是算准了自己并不会因此赔上性命,他主动带著亡妻尸体去报了案。

按《律疏》云:「不因争斗,无事而杀,名为故杀。」刑部和大理寺只想快点了事,没有深究案件具体发生的情况,直接就判:「以姚文秀怒妻有过,即不是无事;既是有事,因而殴死,则非故杀者。」

这起非故杀的案件初审结果下来了,也许就是姚文秀所预想的那样,按照当时的法例,他只需要几年牢狱之灾就可抵挡他妻子一条人命。

首先对这个案件的判决提出异议的是大理司直崔元式。他在翻看这起案件的时候对这个结果表示了强烈反对:「准律,相争为斗,相击为殴,交斗致死,始名斗杀。今阿王被打狼籍,以致于死,姚文秀检验身上,一无损伤,则不得名为相击;阿王当夜已死,又何以名为相争?既非斗争,又蓄怨怒,即是故杀者。」

姚文秀的妻子阿王被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于死亡,而姚文秀身上却一无损伤,这明显不是因为相互斗殴而死,两人「既非斗争,又蓄怨怒」,姚文秀他就是故意杀害!

如果只有崔元氏一个人的正义发声,这件案子恐怕很快就被掩盖下去,阿王的冤死并不能换来什么。不过我们的大V白居易插手了,他知晓这件事后,迅速给皇帝递了一份奏折。

白居易表示,如果按照刑部这样来判案,「如此是使天下之人,皆得因事杀人,杀人了,即曰『我有事而杀,非故杀也』,如此可乎?且天下之人,岂有无事而杀人者?」天下所有的杀人犯都可以说:「我是有事而杀」,他们都不用死罪。

所以,判案的时候不应该从「故杀人罪」的定义上来看此案的性质,不是说只要发生了打斗就是「斗杀」,白居易在文中强调了姚文秀杀妻案中明显的主观意识:「怒妻颇深,抉恨既久,殴打狼籍,当夜便死。察其情状,不是偶然,此非故杀,孰为故杀?」

姚文秀对妻子的怨怼存在已久,因此引发了他殴打妻子以致当夜身亡的事实,这绝不是偶然突发的事件,这就是故意杀人。

最后白居易还提到:「又大理寺所引刘士信及骆全儒等殴杀人事,承前寺断不为故杀,恐与姚文秀事,其间情状不同。假如略同,何妨误断,便将作例,未足为凭。伏以狱贵察情,法须可久,若崔元式所议不用,大理寺所执得行,实恐被殴死者自此长冤,故杀者从今得计。谨同参酌,件录如前。」

大理寺引用了此前发生的「刘士信案」「骆全儒案」等类似案件,所以才没有被定为「故杀」,然而这几个案子的本质情况是不一样的,不应该用这两个案件作为「姚文秀杀妻案」的裁断凭据。假如朝廷不采用崔元式的「故杀」说,而采用大理寺、刑部的「斗杀」说,那么无数像阿王这样被家暴打死或被其他殴打致死的人永远看不到正义,施暴的人只会从中为自己辩脱罪责!

此案最终采纳了白居易的意见,穆宗敕将姚文秀处死:「姚文秀杀妻,罪在十恶,若从宥免,是长凶愚。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宜依白居易状,委所在决重杖一顿处死。」

然而千年后的现代社会,「姚文秀」们并没有减少,也并没有在动手殴打妻子的时候就得到惩罚。希望我们也可以早日完善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法例,不要让「阿王」的惨剧再次发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