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凉拌菜吃的多,酱油吃多了里面食品添加剂也就吃得多了,对身体健康总不利。能有天然调味品代替自然再好不过了。之前不知在哪看到有网友说酱油的鲜味可以用柠檬汁代替,就试了一下,感觉太酸,不知是否放得太多的缘故,感觉比起放酱油还是差一点的,so,有这方面经验知识的知友吗?分享一下吧?


又一个想当然的人。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哪怕是纯粹的除清洗外未经任何加工的初级衣产品,从理论上看你也可以认为它有很多「食品添加剂",不过这些添加剂是它自已"添加"的。比如6z-壬二烯醛,反式石竹烯,2E-壬烯醛,己醛,壬醛,辛醇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吓人,哪里象可以吃的样子,其实都是黄瓜天生自带的玩艺。大伙自己下厨放的添加剂肯定不少,比如乙酸、乙醇、乳酸、氯化钠、α-D-吡喃葡糖基 - (1→2)-β-D-呋喃果糖苷、一氧化二氢这些玩艺,样样都象有毒的样子,不照样活蹦乱跳?

剂量过大,一氧化二氢确实会引起中毒,但没见谁不喜欢吃。把专家调侃为砖家无伤大雅,但人家制定的国标我们还是选择相信为好,其实正规厂家做的产品,安全性比我们自己做的还要高,比如你自己家煮酒的话,甲醇含量百分之百高于酒厂的酒。


一般酱油分酿造酱油跟配制酱油,有生抽老抽之别,老抽调色,生抽提味。

像你吃凉拌菜肯定用生抽啦,生抽主要提鲜曾味,配制酱油为了减少制造时间所以会人工增加相对较多的添加剂,最主要的是谷氨酸钠。就是味精,当然莫要谈精色变,什么味精不健康是TM欧美闲的无事生非而已。美国可是味精消耗大国,贼喊捉贼。适量就行,水喝多了还会中毒呢。你用虾米 海菜 提鲜,搞来搞去弄出来的还不就是这玩意。

然后根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和发酵时间的长短为划分依据分四个等级

基酸态氮≥0.80g/100ml为特级

氨基酸态氮≥0.70g/100ml为一级

氨基酸态氮≥0.55g/100ml为二级

氨基酸态氮≥0.40g/100ml为三级

当然因个人追求不一样,你喜欢越天然越好,就选等级高,里面配比的酿造酱油会多一些。

纯酿造也可根据原料配方来选,不需要太懂,原料东西越少越纯。


你要知道,有的酱油是没有添加剂的,纯粹的大豆,盐,水制成。只是价格相对较贵,淘宝实体店都有卖。比如老恒和太油。


自己酿酱油吧!真的,反正我觉得大神们现在啥都能自己动手的。


酱油当然可以代替,如果有自己的品味,一切都可以代替。

首先如果喜欢的是酱油特有的味道,那么完全可以选择天然的调味酱油,比如说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酱油;或者酱豆(更加好找一些)。实在不放心,自己也可以晒制自己的酱豆,我想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攻略来做。

发现对于拌冷盘,下面的解决方案都不对应。作为特输的答案建议就是学学西式的冷盘拌法,比如说使用橄榄油、香油、醋、义大利醋等等。

其次,如果替代酱油这种产品,那么就需要考虑其他鲜味的来源:

  1. 食品自带的香味是无论任何调味品都不能代替的。比如说新鲜蔬菜,只需要加盐和少量油,就可以超出美妙的味道。
  2. 如果说要添加的话,中国传统最多得是「高汤」。就是高级餐馆里做菜经常用到骨头或者鸡汤来调味。
  3. 还有一个重要的调味品当然是适度加盐,掌握好用量,盐可以增加食材自带的香味。
  4. 除此之外,掌握火候,可以保持食品内自带的香味。比如说,豆类在蒸制和加热的时候,会释放出浓郁的香味;而在做汤的时候会增加汤的香味。再比如说,炖肉的时候,像炖红烧肉一样小火慢炖,不但可以充分保持其中的养分,也可以保持其中的香鲜味道。这就是为什么慢炖锅现在这么流行。顺便分享我刚刚购买的一个慢炖锅:

http://www.canviewone.com/t/0a9X37-7BG (二维码自动识别)

因为楼主问到的只是酱油的鲜味,所以没有提到老抽上色的功能。不过我还是简单分享一下,法国有一种基于洋葱的上色料,相当赞,做出来的制品完全可以跟我们的红烧肉媲美。


鲜味啊,海带加木鱼花熬汤。

懒得熬汤就买没有添加剂的酱油,看配料表只有黄豆和水还有盐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


酱油是中餐烹调的主要调味料,优质酱油应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味。如果你觉得添加剂太多,那么就选择没添加剂的酱油啊。

一般来说,日本进口的酱油大部分都是没有添加剂,但是价格稍微贵点,做菜肯定成本高,但是你要在意品质的话就得忽略价格。

国产的话具体也不好说,如果单纯看配料表,有个厨邦牌的零添加酿造酱油倒是符合。不过配料表到底是不是真实也没法说,价格倒是不贵,500ML的不到20块。这个就要看你信不信任配料表了~

如果非要替代,咸淡的话应该是盐,也可以用比较好的黄豆酱。白糖和油在锅里炼,炼成焦糖可以代替酱油颜色。但是不能太多会变苦。


我是题主

问的问题没有知友能回答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