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你过了马路

才有了

你过了马路和马路过了你。

如果,没有你过了马路

那么

即没有,你过了马路,

也没有,马路过了你。


假如有A,B,C三个人,A是C的亲爷爷,B是C的亲爹,那么在这种已知A是爷爷C是孙子的情况下。请问,B究竟是爸爸还是儿子呢?

那我告诉你,爸爸和儿子虽然是对立的,但是一个人却可以既是爸爸也是儿子,这是因为视角的不同。你过马路时,出现了两种视角,你的和马路的,你过了马路和马路过了你,只不过是不同视角下面的同一情景罢了。

所以,既是你过了马路也是马路过了你,B既是爸爸也是儿子


是你睡了妞还是妞睡了你?


鸡是蛋孵出来的,蛋是鸡下的,嗯,那啥.......

你过,或不过

路都在那里

不偏不倚

不离不弃

默然欢喜


很厉害的问题,就竟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我也说不清楚。

庄周只是梦蝶,蝶是活的,你居然过马路。

————————————————————

想了想,继答。应该是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论是对的,先有马路你才能「过与不过」,而「过与不过」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唯物主义哲学论述过的。


一只马路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要过马路的你,和被吊在空中的两捆100万的美金,两捆美金吊在马路两侧,由一个智能AI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智能AI系统只会落下你所站位置马路对面的100万美金,迫使你过马路。

根据量子叠加原理,如果不打开密室,你即过了马路,同时又没过马路。根据相对性原理,自然马路也过了你,同时马路又没过你…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薛定谔的过马路。


「我过了马路」是一个事件,「马路过了我」是意识投射!前者是确知,后者是不可知!


我是唯物主义者,我过了马路。马路过了我是伪知识,纯属睁著眼睛瞎说。


我过了马路,这是正常人的想法


类似问题,就是真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界限问题。

站在认知世界里,我过马路,没有疑问。

真实世界里,我为A,马路为B,A产生运动。完了

为了描述这种情况,产生了「我」,产生了「马路」,出现了「过」这种概念,就有了我经过了一条路。

这句话本身就自带立场,现在要推到这个预设立场,新的立场没有建立,那原先的立场就不能够准确描述事件。

如果接受预设立场,那这个问题便没有疑问。要是不接受,非要还原真实世界,比较遗憾,无解(认知世界只能接近真实世界,而永远无法和真实世界重叠)。


这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可以理解为主体「我」同特定客体(马路、生活、人生~……)之间的关系认定

「我」作为认知主体是我世界存在的基础,客体种类繁多,作为客体的时空是我以及其他一切客体存在的根本前提,但作为其他客体它可能作用于人也可能被人所作用。…

在人与马路等许多人与无生命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人的行为是主体因,路之所受是客体果。~因果~


先有鸡还是现有蛋,我认为是先有鸡的,因为先有蛋没有鸡去孵化它,是不是比较困难出生,所以我认为可以是从别的东西进化而来,但是不应该先有我们理解中的蛋。那么题主这个问题就是没有我「为什么要有马路?」马路首先就是为了人方便,所以就造成的结果与因果关系来说,是我过了马路而不是马路过了我。


请把相对主体搞明白先


远远看到

信号灯

十秒后变红

我飞驰而去

还是被斑马线

阻碍

我追赶的

是冰封

还是烈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